1949年后泰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研究

2022-01-09 15:45何雨芊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2年2期
关键词:翻译中国

何雨芊

摘要:中泰文学交流已有近两百多年的历史,曼谷王朝拉玛一世王谕令翻译中国古典小说《三国》开启了中泰文学交流的序幕。自此至今的两百多年间,中泰文学交流频繁。1958年北京大学泰语专业师生集体翻译《泰国现代短篇小说选》,是为中国翻译泰国文学的开端。半个多世纪以来,泰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蜕变。

关键词:泰国文学;中国;翻译

中泰友好交往两千多年,文学交流一直是一个亮点。18世纪末19世纪初,曼谷王朝一世王下令对中国古代民间小说《三国》和《西汉》进行翻译,拉开了中国文学传播泰国的序幕。此后两百多年间,泰国先后引进了中国武侠小说、进步小说、历史小说、现代作品等,对泰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自1958年北京大学泰语系教授和学生集体翻译《泰语现代短篇小说选》以来,我国泰语文学的翻译从零到有、粗到精,数量不断增加。在华翻译的泰国文学作品已达236部。栏目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纪实文学和佛教文学等多种体裁,包括爱情、伦理、城市、乡村、励志和佛教等主题。

1.1949年后泰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述要

在亚非拉各国中,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尤为密切:在东南亚各国中,我国翻译较多的依次是越南文学、印尼文学、泰国文学、缅甸文学和菲律宾文学。其中泰国文学作品翻译的数量达两百余部(篇)之多,作为长期不受重视、被边缘化的弱势民族文学来说,实在可以称得上数量可观了。

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向外界传播。作为中国近邻,有着千年文明史和高度发达的文学传统,泰国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中国文学的影响。双方文化交流的影响本来应该是双向的,但由于中泰历史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中泰之间的影响大多是单向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和中国了解亚非拉国家的需求,中国开始大量翻译亚非拉国家的文学作品,以加深相互了解,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政治互信。1958年,中国翻译的第一部泰国文学作品诞生了,即由北京大学泰语专业师生集体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泰国现代短篇小说选》。自此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泰国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源源不断的被翻译到中国来,对中泰文化交流、文学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翻译出版的泰国文学作品已达100余部。笔者以译者和翻译渠道为话题进行了分析和考察,总结了中国的泰语文学翻译三种主要方式:主动引进、主动出版、市场引进。“主动引进”是指国家学者、泰语教学和翻译工作者、泰语爱好者自主选择泰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然后联系出版社出版,呈现给全国读者;“主动出版”是指华裔泰籍作家或精通中泰语的泰语翻译人员选择泰语文学作品在中国翻译和呈现; “市场引进”是指出版商以市場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将作品的版权入库,然后指派译者翻译版本。

2.1949年后泰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过程

从社会机制来看,文学行为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行为,即作家的创作、出版商与书商的交流以及读者的消费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考察文学事实的社会化过程必须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方面。

1958年年末,在泰国非官方团体访华和“科学大跃进”背景的影响下,中国出版了第一部泰国短篇小说集《泰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59年5月,香港美图书出版了蓬的代表作《魔鬼》;1959年6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翻译出版的背景,除了作品的意识形态“端正”,揭露社会黑暗抨击统治阶级腐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巫拉帕是泰国的进步作家,主张中苏友好,并翻译过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同时,1958年国庆还亲自率泰国文化代表团访华,促进中泰友好交往。

1958年底,在泰国民间团体访华影响和“科学大跃进”的背景下,中国译介出版了第一部泰国短篇小说集《泰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59年5月,香港艺美图书出版沙尼▪萨瓦蓬的代表作《恶魔》;1959年6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西巫拉帕的最后一部作品《向前看》,他是泰国的进步主义者,捍卫中苏友谊并翻译了毛泽东的《论民主人民专政》,同时亲自率泰国文化代表团于1958年国庆节访华,促进中泰友好交流。

20世纪60年代,中泰关系跌至冰点。这一时期泰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以香港为主要地点,共翻译并出版了六部作品。泰国华裔作家徐翩接连翻译了《再会有期》、《诺帕蓬与姬乐蒂》、《泰国民间故事选(第一册)》、《秦国名家短篇小说选》,华裔作家沈逸文翻译《泰国民间故事选(第二册)》、《泰国短篇小说选》。而在中国大陆地区,仅由作家出版社再版了西巫拉帕的《向前看》一部作品。

20世纪70年代初,中泰关系出现缓和。1975年中泰正式建交,直到1978年两位总理互访后,两国才真正进入友好合作时期。这一时期,泰国文学的翻译仍以港台地区为主。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与此同时,1979-1989年也是中泰关系史上最友好的一个时期。80年代中国大陆共翻译出版泰国文学译文11篇、选文21篇、译著23部。

20世纪90年代只翻译了三部小说作品,分别是佛山作家协会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泰国中篇小说两篇》,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的《曼谷生死缘》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的《向前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泰国文学翻译数量激增,总量达92部(篇)。体裁除了诗歌、小说、民间故事、散文以外,还增加了纪实文学、图文文学、绘本儿童文学等多种体裁。

泰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已有近80年的历史,出版了相当多的翻译、研究文章、文学评论、文学研究专著,帮助中国读者了解泰国文学,促进文化交流。泰国文学的中文译本逐年增加,所用材料更加广泛,译文质量不断提高,印证了中泰关系的友好发展。

3.1949年后泰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方式

泰国文学在中国翻译出版有三种主要方式:成书出版、收录于各种外国文学选集和散见于报刊杂志。1949年至2016年间,在中国成书出版的泰国文学译著共有108部;散见于报刊杂志的译文共16篇;收录于各种外国文学选文共110篇。

收录于各种外国文学选集的泰国作品主要的选文体裁为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故事等内容短小的体裁,其中很大一部分出现重复收录的现象,如诗琳通公主的《小草的歌》在不同书籍中出现了9次,克立?巴莫的《厨房杀人犯》重复出现了15次。从泰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来看,是值得的。对泰国文学知之甚少的普通读者可能不会专门收藏泰国作品来阅读,但他们可以通过外国文学作品选集了解更多泰国经典,进一步激发对文学的兴趣,有利于泰国文学的传播。

无论是“主动引进”、“主动输出”还是“市场引进”,无论是以书本形式出版、在杂志上发表还是在各种外国文集中汇编,泰国文学作品都在中国被翻译。其效果和结果是使泰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广泛,从而提高中国读者和从事泰语研究的人们对泰国的了解,丰富翻译类型和中国文化市场的话题,促进中泰文学交流和文化交流。

4.结语

本文通过梳理1949年后泰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述要、翻译过程、传播方式,详细地剖析泰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全貌,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泰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概貌:三条主要途径:主动引进、主动输出和市场引进;三种出版方式:成书出版、刊登于报刊杂志和辑录于各种外国文学选集;七种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民间故事、儿童文学、图文文学、纪实文学和佛教文学,共计236部。

第二、泰国文学在中国的翻译风向:从一开始的政治导向、学术导向逐渐转向读者导向、市场导向;从译者的“主动引进”、“主动输出”,逐步转向读者和市场的“主动选择”、“主动接收”;翻译数量侧面印证中泰关系的亲疏和日益友好发展的趋势。

第三、泰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所的面临问题:译者断层。市场对新兴文学体裁的偏好及对传统文学体裁的忽视。译著在书名和封面设计上大多不如原著。

参考文献:

[1]饶芃子主编:《中国文学在东南亚》,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法]克劳婷▪苏尔梦编著,颜保等译:《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3] 戚盛中:《中国文学在泰国》,《东南亚》,1990年第2期.

[4] 徐佩玲:《中国文学在泰国传播与发展概况》[J].《大众文艺》,201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翻译中国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