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树大苗移植成活率提高技术探思

2022-01-10 08:16王友林杨宜利
现代园艺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树冠樟树成活率

王友林,杨宜利

(成都环美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樟树作为我国环境绿化的主要树种,具有强耐水、耐湿性,是海绵城市绿化建设的首选苗木。但樟树移栽与其体积、树龄和生理功能有较大关联,上述因素会影响樟树移栽成活率。借助测试影响樟树移栽成活率的因素,提出提高移栽成活率相关措施,最大化樟树在城市环境绿化的作用。

1 研究背景

樟树是樟科的常青树,以其高大的外形、挺拔的树冠和浓密的树荫,在环境绿化一直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应用于防护林、风景林、行道树、庭院遮阴树中,具有较强的抑烟抑尘、保水固土防沙、美化环境的作用,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1]。

为应召国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观念,依托城市绿化中耐水植物的巨大优势,樟树成为环境绿化建设的宠儿。樟木作为耐水植物的代表,可从木材、根、枝和叶中提取樟脑和樟脑油,可用于医药和香料工业。果仁含有40%左右的脂肪,用于工业生产。根、果、枝、叶入药,具有祛风、散寒、强心、解痉、杀虫的作用。木材也用于造船、橱柜和建筑。但樟树苗木生理功能相对较弱,树龄大,植株体积大,成活率不高,导致浪费了绿化成本[2]。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以某市林业樟树种植苗木为素材,进行樟树移栽成活率相关性研究。对大苗的具体要求为:树干直径10~11cm,苗高5~6m,苗龄在8~10a。具体栽植过程中的实际方法如下。

2.1.1 留顶。樟树树形高大,但顶端优势并不显著,因此在移栽时,要保持顶部,避免摘除,避免树冠形成多个顶部[3]。

2.1.2 除叶。利用上述措施,也可适当剪除叶片。要保护好每根侧枝,留下1~3 片叶片,反之,过度蒸发会导致樟树叶子泛黄,枝条变黑。留下几片叶子,可带动树内水分上下流动。一旦发出新叶子,老叶子就会掉下。

2.1.3 修枝。樟树枝繁叶茂,移栽时,根须易出现断裂。可适当剪除固定数量的侧枝。根据移栽年限,修剪枝数可分为3 个层次:移栽3~6a 后,修剪枝数占总修剪枝数的1/2;移栽7~10a 的,剪掉3/5 的植株;移栽11~14a 的植株,可剪掉4/5。修剪方法是把树的1/3 以下的侧枝全部剪掉。选择2/3 以上的树种,侧枝均匀分布在3~7 层。修剪时,切边应靠近树干,不留短节或撕裂树皮[4]。

2.2 试验设计

将移栽期(a)、树冠修剪(b)和根系生长调节剂处理(c)设为3 个生长因素,每个因素有2 个水平,每个水平有20 棵样本苗木。详细试验规划设计如表1 所示。

表1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与实施

为使设计研究结果突出、显著,利于直接分析,整理组合了5 种移栽方法,并按a、b、c 3 种方式表示了移栽条件,樟树幼苗移栽时间用a 代表,香樟树冠修剪用b代表,樟树根系生长调节物质的比例用c 代表。

3 种移栽条件设2 个水平:(1)在3 月上旬保持高度为3m 的条件下修剪樟树幼苗的树冠,同时用999mg/L 多菌灵溶液和新鲜土壤封闭横截面,采用299mg/L ABT6 +100mg/L ABT 泥浆与黄泥混合作为根系生长调节剂。(2)在11 月上旬,将香樟幼苗移栽材料切去叶,用299mg/L ABT6 混合黄泥作为生长调节剂施于幼苗根部。设定相关的水平标准后,将a、b、c 3 种移植要素依照随机分配原则,移栽处理选取的苗种。

为保证不同移栽环境条件下的结果公平合理,让樟树苗木在进行移栽成活率试验时,均采用浅栽高培方式。详细的操作步骤与方法为:栽植间距为2m,穴深约20cm,长/宽80cm。栽植后,用土和河沙按1∶1 的比例掩埋苗木,然后将苗木固定在穴中,夯实土层,土壤耕作标准高出根系20cm,再进行定植遮阴。

移栽后要保证一次性浇好水,使移栽的樟树幼苗根须健康发育。实时监测移栽樟树幼苗的土壤。浇水频次取决于土壤条件。通常每5~7d 浇灌1 次,连续浇水不多于5 次。如果移栽期间天气相对干燥,则应调整浇水频次。樟树对病虫害虽有一定程度的抗性,但提苗和修剪导致的伤口增大了苗木受病虫害侵蚀的风险,而且苗木在生产期间的抗性较低。由此,使用双氯芬酸、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喷施苗木,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移植手段下香樟树大苗的成活率

根据分析结果,不同移植治疗组合的成活率从小到大依次为a2b2c2、a2b2c1、a2b1c1、a1b1c2,a1b1c1的成活率是a2b2c2的1.34 倍。

由表2 可知,用a1b1c1移栽樟树幼苗的成活率为92.33%,是最佳的移栽措施。其他移栽方法对樟树幼苗的成活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a2b2c2移栽方法对樟树幼苗的成活率影响较大。方差最终分析结果为表3 所示,不同处理组合的樟树幼苗成活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以a1b1c1处理的樟树幼苗成活率最高。经多重比较,如表4 显示a1b1c1和a2b2c2之间、a2b2c1之间,以及a1b1c2和a2b2c2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同处理组合对樟树幼苗的成活率有较大影响。

表2 不同组合移栽方法对樟树幼苗成活率的统计分析

表3 不同处理组合樟树移栽成活率的方差分析

表4 不同处理组合对樟树移栽成活率的多重比较

可见,樟树的最佳移栽方法是每年3 月移栽,用299mg/L ABT6+100mg//LABT 处理樟树根须,采用“浅栽高培”的方法,100mg/LABT处理和干剪强度修剪樟树树冠,能显著提高樟树幼苗的成活率。

3.2 香樟树大苗移植移植成活率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得出,在同一地质和土壤条件下,采用“浅栽高栽”的方法,在干燥的春季移栽樟树有三大优势。

3.2.1 确保苗木的最佳成活条件。每年3 月的前10 天是干燥的早春。处于春旱与梅雨季节的过渡阶段,有降水充沛、湿度较高、温度合适的等几大优势,完全符合香樟树幼苗的需水量,能有效保证移栽过程值中幼苗代谢与发芽生根的正常运转。

3.2.2 干旱春季的地质、土壤环境条件相对较好。土壤机制在干燥的春季3 月份逐渐复苏,完全能达到香樟树移栽、栽培基质的透水透气性高的要求标准,以免香樟树因根须水分问题,降低移栽成活率。

3.2.3 通过修剪优化樟树幼苗的成活条件。除确保樟树幼苗移植的外部环境提高成活率十分有利之外,采用“浅栽高培”的方式,能有效处理好香樟树幼苗由于夏日强光曝晒而造成水分过度流失的现象,更在樟树幼苗水分平衡和根茎等方面有利于其正常生长,符合提升樟树幼苗成活率的终极目标。

4 结语

为充分、有效发挥樟树环境绿化的应用价值,缩减原始的城市绿化成本,防止樟树成活率低而造成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提升樟树苗木移栽技术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树冠修剪、生长调节及移栽因素的有效控制和科学组合,能大大提升樟树幼苗的植株成活率,也为我国环境的绿化作出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树冠樟树成活率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苗期发病率高达80%,成活率低至10%!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危害严重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香樟树之恋
榕树
香樟树,樟树香
树冠
一个早晨
相信香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