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校园足球发展:现实困境与破困之策

2022-01-10 07:29范建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足球校园政策

范建峰

(上海市徐汇中学 上海 200030)

1、研究背景

校园足球是一项在校园发展足球的政策。校园足球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发动、亲自指挥的一项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和体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让足球回归教育的重要教育改革方向。在顶层设计及制度安排方面,2014年刘延东同志主持召开了“加快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校园足球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规划;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这也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校园足球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地位;同时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至此校园足球改革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相关的政策文件紧随其后,校园足球工作欣欣向然。

校园足球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是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重要环节。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了顶层设计的要求。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校体育的足球竞赛网络使学生将足球技能运用到体育竞赛活动当中去。概括起来就是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所讲的“教会、勤练、常赛”,这也是党中央文件对下一步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从目前全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来看,校园足球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教会、勤练、常赛”贯彻模式,因此可以看出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下一步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示范者。在此背景下,对当前校园足球发展的困境和破解的方法进行研究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的开展将进一步梳理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困境,为后续校园足球的持续向好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上海市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助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以校园足球为关键词,梳理当前校园足球的学术研究现状。丰富的文献为本研究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严格遵循文献方法的方法学规范,综合应用定性和定量研究两种范式、最大程度保障研究结果的推广效度。采用访谈法对上海市校园足球的主管领导、特级教师以及一线体育教练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制约上海市校园足球发展一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听取了他们对未来校园足球发展的一些建议。

3、上海市校园足球的发展困境

3.1、政策执行有待提升,精准落实方显成效

上海市作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头羊,近年来教育改革成绩斐然。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相关的改革措施不断的涌现。表1汇总了部分的上海市校园足球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有关校园足球的政策发布早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其中全民健身计划中也将校园足球列入了一项基础工程。但就目前的政策执行实施力度来看,部分基层校园足球执行学校、教练和俱乐部等出现了政策落实力度小、对政策精神领会不深的现象。这制约了政策的执行,同时对基层校园足球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不少俱乐部教练还存在老方法、老思路等的问题,没有与最新的政策文件相统一。

表1 部分校园足球政策

3.2、足球训练方法落后,师资场地有待提升

首先,校园足球训练方法落后,无法满足新时代校园足球的发展需求也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原因。校园足球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是关乎到未来中国足球走向的重要政策性支持。而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则是提升校园足球整体发展实力的重要环节。当前,训练学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层出不穷,特别是足球训练方法,更是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基于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的新型训练方法。而在访谈中也发现当前许多基层的教练员、一线的体育教师对于新型的足球训练方法没有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和训练方法。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前校园足球的发展;其次,师资和场地问题一直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师资方面,当前的师资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匀,中青年教师数量少,教师资历老化等情况,在师资准入制度方面,各大师范类、体育类高效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流失严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数量屈指可数,这也制约了校园足球的发展。场地方面,足球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进行竞技水平较高的比赛时。目前,上海市各个学校存在足球场地匮乏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市中心地区,由于整体的土地资源限制,场地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情况,场地因素也是限制上海市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3、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没有强度的训练成常规

访谈中发现,一线教练员和教师们均认为学生体质问题一直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小孩子的体质太差,我们在具体的训练中根本不敢加大强度,再加上初高中孩子还有升学压力,体育作为边缘学科,我们的整体训练一直没有完整地进行”。学生体质是进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基础,足球运动因为需要大运动量的跑动,因此,足球运动的整体运动强度偏大。而在体育教学当中,由于是班计化教学,所以整体的运动强度要设计整体适中。因此,没有强度不出汗的运动也就成了训练课的常规。

4、上海市校园足球发展破困之策

4.1、压实校园足球政策,提升政策执行效率

体育政策是党和国家在体育方面的策略、措施方法和战略,是政策理论和体育实践结合的产物,在规范体育发展、引领体育走向以及推进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事业性和战略性的作用。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的目标转化为现实形态的一种动态的过程。目前,校园足球作为一项在校园发展足球的政策,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政策体系的完善也标志着校园足球进入了逐渐深化改革的阶段。因此,在后续的校园足球发展当中,应该着重压实校园足球的政策执行,特别是贯彻到基层层面,对一些新的政策要进行解读宣传,让政策的主要实施体、执行体认识到政策执行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真正的让政策落地开花,服务于校园足球的发展。

4.2、改进训练理念方法,科学智慧化训练

科技助力训练是近年来训练学里谈到的先进理念。这里,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传统的教学观念着眼于基于先进训练理念下的学生足球训练。特别是需要强调训练的理念、训练的负荷以及训练方法、仪器和设备等,理念、负荷和三位一体的大训练观才可以着力提升学生的足球技战术知识。基层的一线教练员、教师应经常参加相应的业务培训,着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在具体的教学和训练中要擅长发现学生们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通过科学化、智慧化的手段进一步提升校园足球的整体发展水平。

4.3、尽快增强学生体质,增加体能训练内容

体质健康是学生从事一起体育运动的基础,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也是学生体育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发展改革的重要步骤。从“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育理念来看,足球运动是学校体育教材当中的主要内容,足球运动中涉及到基本运动技能中的移动技能(跑、跳等)、物体控制技能(踢、停球等)和稳定性技能(旋转等),可以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段学生的重要体育教材。在学生学会了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之后,可以将其运用到体育锻炼的行为当中,进而实现“勤练”的目标。对于有志于从事体育竞赛活动的学生、或者足球特长生,可以通过现有的校园足球竞赛网络进行常规的友谊赛、邀请赛等,体育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常规的足球教学比赛,在校园会等校园群体活动中设置校园足球比赛,从而实现“常赛”的教学目标;最后,通过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学生体能水平的提升,可以进一步提升大众的身体活动水平,从而提升大众的整体健康水平。反过来,体育意识的提升也会提升大众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这种互动效应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观当前中国足球的面貌。

5、结束语

少年强则中国强。回溯我国足球运动员的培育模式不难看出,既往的少体校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竞技周期比赛的要求,高层次运动员的筛选效率极低。这也是导致我国足球后备力量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校园足球的诞生或许是破解当前后备力量储存不足的重要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体育回归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显然,校园足球就是体育回归教育的典型。一方面,体育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们必须接受的完整教育,而足球作为重要的运动项目可以作为课程载体在教学中实施;另一方面,相比于少体校体制机制,体育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学生基础数量,在这个巨大的基数之上,通过合理的运动员筛查体系,选材的成功率要远高于少体校。当然,校园足球是一个战略性工程,其成效并非一朝可以完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才可以见到成效。

猜你喜欢
足球校园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