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2022-01-10 06:56刘庆吁燕华胡小丽
医疗装备 2021年23期
关键词:淋巴治疗仪患侧

刘庆,吁燕华,胡小丽

南昌市第三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9)

乳腺癌属临床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亦得到了逐渐提高[1]。但手术属于有创操作,术中腋窝淋巴清扫会损伤淋巴系统,造成淋巴回流受阻,导致淋巴水肿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还会增加患肢感染的风险,严重降低其术后生命质量。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通过压力泵作用原理,利用多腔体空气囊对肢体进行规律充气、放气,以加快血液与淋巴回流,促进致痛物质排出,从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淋巴水肿的目的。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结合“以未来为导向”的理念,以描述希望、解决问题、反馈等形式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从而促进其身心康复[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年龄35~67岁,平均(58.96±3.24)岁;清除淋巴结6~14枚,平均(9.58±1.11)枚;病程3~18个月,平均(11.09±3.34)个月;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16例,Ⅲ期10例;病理类型,浸润型导管癌29例,非浸润型导管癌15例。对照组年龄33~68岁,平均(59.13±3.58)岁;清除淋巴结5~16枚,平均(10.04±1.27)枚;病程2~16个月,平均(12.25±3.85)个月;临床分期,Ⅰ期19例,Ⅱ期14例,Ⅲ期11例;病理类型,浸润型导管癌30例,非浸润型导管癌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3]中乳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术前上肢功能正常;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上肢溃疡、皮疹、感染;合并出血倾向;语言表达能力障碍;精神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1)描述希望:术后,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沟通,向其详细讲解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原因及干预应对措施,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向其列举治疗成功病例,引导其树立康复的信心。(2)希望现实性:每日下午3点与患者连续沟通20 min,明确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注意事项等,并测量上肢周径。(3)解决问题:淋巴引流按摩,护理人员旋转抚摸患者的淋巴结区,用右手掌心与手指轻推淋巴结区,从远心端至近心端按摩,按摩30 min/次,2次/d;患肢功能锻炼,术后1~2 d,指导患者行伸指、握拳、屈腕等练习,术后3~4 d,增加前臂屈伸运动,术后5~7 d,患侧手摸对侧肩部、对侧耳廓或后脑,术后8~10 d,练习肩关节屈曲、伸直、抬高等动作,术后10 d,增加爬墙训练,上述训练15 min/次,3次/d。(4)反馈与评价过程: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做出反馈,肯定其付出的努力,针对护理问题则查明原因并分析总结,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患者评价实施效果、总结经验、制定新计划及目标。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指导功能锻炼,出院时嘱咐患者居家锻炼注意事项,并要求家属督促患者锻炼。于术后随访3个月,每月1次电话随访督促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干预:术后7 d,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威海市博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WBH-B 型)对患者进行干预,操作前向其讲解仪器的使用方式、作用原理、注意事项及配合事项等,取得患者配合后指导其取仰卧位,身体自然放松,暴露患肢肩部以下部位,随后使用袖套包裹,设置仪器压力为20 mmHg(1 mmHg=0.133 kPa),采取间歇加压的模式,干预30 min/次;住院期间2次/d,出院后改为1次/d,每周不少于4次,持续使用2周,并持续随访至术后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程度及上肢活动情况。(1)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术后随访3个月,选用弯曲无弹性软尺测量患侧及健侧肘上10 cm 处的周径,每侧测量3次,取平均值,通过比较两侧周径差,判断水肿程度;患侧与健侧周径相同为无水肿,患侧与健侧周径差值在0~<3 cm 范围内为轻度水肿,在3~5 cm 范围为中度水肿,>5 cm 为重度水肿[4]。(2)上肢活动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记录两组上肢上举、外旋及外展活动的情况,并比较术后与术前活动范围的差值。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程度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比较(例)

2.2 上肢活动情况

术后3个月,观察组上举、旋转及外展活动范围与术前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上肢活动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上肢活动情况比较(±s)

组别例数 上举相差(cm) 旋转相差(°) 外展相差(°)观察组 44 5.52±1.2350.67±6.6430.33±4.65对照组 4410.19±3.04 65.38±10.1342.08±7.86 t 9.4468.0568.535 P 0.0000.0000.000

3 讨论

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为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与腋窝淋巴回流不畅有关,淋巴回流障碍会导致大量蛋白质滞留在组织间隙中,形成高蛋白水肿[5]。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会导致患肢疼痛、肿胀,如不及时处理,还会出现淋巴管炎,限制肩关节活动,部分患者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造成术后生命质量持续下降;此外,受疾病打击与手术创伤影响,乳腺癌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状态较差,后续康复依从性不佳,不利于疾病转归。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从患者的心理需求出发,配合健康宣教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可使其充分重视术后康复;同时,还可帮助患者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发挥其自我主观能动性,增强康复动机与行为的目的,促使其积极配合诊疗工作,以最大限度改善术后康复效果[6]。对于术后患侧淋巴水肿,聚焦解决护理模式通过淋巴引流按摩、患肢功能锻炼等手段,可促进肢体淋巴与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程度;此外,肩关节活动锻炼可有效松解关节粘连,预防或减少瘢痕组织收缩,从而扩大肩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但无法准确掌握按摩力度与锻炼程度,若按摩、锻炼力度过轻,则效果欠佳,若按摩、锻炼过度,则会加重淋巴水肿程度及淋巴、血液回流负担,不利于淋巴水肿的预防,因此,还需考虑采取其他干预手段。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理疗仪器,具有压力可调、无创等优势,可避免压力过重造成的不适;同时,持续间断性充气能够对患肢水肿液形成挤压,使回流通畅,以减轻水肿;此外,持续局部按摩挤压还可加强肌肉收缩,提高肢体含氧量,缓解肢体肿胀,从而促进上肢功能康复[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术后上肢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提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可减轻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程度,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这与马志强等[7]的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能够减轻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程度,改善上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淋巴治疗仪患侧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更 正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