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及改进措施

2022-01-10 08:53陆晓芳王学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期
关键词:改进措施

陆晓芳 王学

摘要:目的:探讨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因素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方法:将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诊断科室于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取的439份粪便标本及754份尿液标本纳入此次研究中,以百分比形式对其不合格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不合格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送检的439份粪便标本及754份尿液标本中,粪便标本不合格数量为36(8.20%)份,尿液标本不合格数量为35(4.64%)份,粪便标本及尿液标本总不合格数量为71(5.95%)份,不合格因素中以采样数量不足占比为2.77%,样本污染、送检超时分别占比1.34%、0.67%。结论:采样数量不足、标本送检超时及样本污染为粪及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采集检验标本时应提高对于上述因素的重视程度,实验诊断科室进行标本检验时应加强监测力度,以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粪常规检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R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1--01

粪、尿常规检验为临床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该项检验标本类型以粪便标本及尿标本较为常见[1]。粪、尿常规检验操作较为简便,且具有较高检验价值,但标本的合格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易受到受检者及检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延误临床对患者开展相关诊疗工作的进度[2]。因此,为提高粪常规检验及尿常规检验的质量,确保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给临床可靠的诊断参考依据,应总结并分析粪、尿常规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因素,针对性进行质量控制,以促进临床诊治的有效开展[3]。基于此,本文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诊断科室于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取的439份粪便标本及754份尿液标本进行分析,對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因素展开探讨,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现报道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诊断科室于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取的439份粪便标本及754份尿液标本纳入此次研究。439份粪便标本中,44(10.02%)份为门诊患者粪便标本,395(89.98%)份为住院患者粪便标本。754份尿液标本中,165(21.88%)份为门诊患者尿液标本,589(78.12%)份为住院患者尿液标本。

1.2方法

以《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为标准及参考依据,对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诊断科室从门诊及住院处收入的粪便标本、尿液标本及其相应的检验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并由相关人员进行复核,从标本信息、形状、外观及标本量等方面对不合格标本进行筛选及判断。

1.3观察指标

将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的不合格因素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 专业统计处理软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分别利用%、x±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通过x2、t值验证,数据间差异以p检验,p<0.05表示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粪便标本、尿液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  送检的439份粪便标本及754份尿液标本中,粪便标本不合格数量为36份,不合格率为8.20%,尿液标本不合格数量为35份,不合格率为4.64%,粪便标本及尿液标本总不合格数量为71份,总不合格率为5.95%,不合格因素中以采样数量不足占比最多,为2.77%,其次为样本污染及送检超时,占比分别为1.34%及0.67%。见表1。

3 讨论

3.1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

3.1.1采样量不足  本研究中18份粪便标本及15份尿液标本采样数量不足,采样数量不足率为2.77%。分析其原因,部分护理人员在患者采集标本前未告知患者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或存在对其采集方式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患者不清楚标本采集量,导致采样量不足情况的发生[5]。

3.1.2样本污染  本研究中7份粪便标本及9份尿液标本污染,样本污染率为1.34%。分析其原因,部分被污染的标本中存在女性患者经血或阴道分泌物,考虑护理人员未确认女性患者是否处于月经期便同意其进行标本采样,致使样本被污染情况的发生。

3.1.3其他因素  本研究中粪便标本及尿液标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送检超时、标本条码以及信息不符等不合格情况,部分原因在于检验人员未严格把控标本质量,送检人员对标本采集、送检等要求不够了解,使其执行工作期间未依据相关标准严格实施各项操作,导致标本信息、容器选取等错误情况的发生[6]。

3.2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改进措施

3.2.1加强医护人员取样培训  医院应定期分析并总结粪、尿常规检验标本的不合格情况,并针对性加强相关人员检验知识及专业操作的培训及考核,强化其严格把控标本质量的意识,提高其检验知识及技能[7]。

3.2.2告知患者标本采集要求  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详细地向其介绍标本采集的各项要求及标准,包括标本的采集方式、采集量以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采集标本前禁止服用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食物或药物;采集标本的容器必须由检验科提供;医护人员应确认女性患者采集标本时未处于经期,若条件允许则可指导患者清洗外阴后再采集,最大限度降低标本污染率。

3.2.2健全样本送检体系  健全样本采集及送检的管理制度,要求门诊、住院处医护人员及检验科工作人员对管理制度进行严格遵守及执行。提高医嘱及检验申请单的规范性,标本采集后应于2h内送至检验科并交由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检验[8]。此外,护理人员应与检验科室建立有效沟通及交接,发现标本不合格情况后应及时告知检验科室,以提高检验效率及准确率。

综上所述,粪、尿常规检验中,以采样数量不足、样本污染、送检超时为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最大限度降低标本不合格情况的发生,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次研究认为可采取加强医护人员取样培训、告知患者标本采集要求及健全样本送检体系等措施进行改进,以达到规范样本采集及送检流程、减少标本不合格情况、提高检验准确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廖晓林. 医院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 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0):3785-3788.

[2]毛炜,赖永才,刘滔,等.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2):1860-1863.

[3]刘艳芳.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3):506-507.

[4]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4.

[5]陈宇宁.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达标的标本类型、产生原因及管理方法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116-1118.

[6]杨侠宇,刘晨,赵峰,等. 检验前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26(8):1403-1407.

[7]唐圣闻,张曼. 尿培养标本不合格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0,27(10):1785-1788,1819.

[8]何恒兵.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与应用效果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0):924-925.

猜你喜欢
改进措施
某电子企业电源转换器质量改善研究
浅谈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分析
翻斗量油分离器防淹措施初探
论如何有效实施医院内控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