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从气论治临床验案举隅

2022-01-10 21:13杜娟严薇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期
关键词:验案

杜娟 严薇

关键词:脾胃病;从气论治;验案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1--01

中医学中的“气”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被称为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1]。脾胃居于人体脏腑之中心,有“中土”之称。“胃司受纳,脾主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景岳全书·脾胃》)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實现既依赖于脾胃之气的充沛,又依赖于脾胃之气升降功能的畅达。故临床诊治脾胃病,从气论治往往收效颇佳,介绍如下:

1 纳呆

李某,女,35岁,2021年4月10日初诊。诉:不思饮食一周。患者自述于一周前不慎感寒发烧,自行口服伤风胶囊,退烧后,身困乏力,不思饮食。刻下:身困乏力,不思饮食,大便1-2日一行,大便偏稀,舌淡胖,边齿痕,苔白厚腻,脉沉弱。辨为脾胃虚弱,湿浊内困。治宜补气健脾,行气化湿。药用:党参15g,麸炒白术12g,茯苓20g,陈皮10g,姜半夏9g,木香6g,藿香10g,砂仁6g,炒麦芽20g,焦神曲10g,厚朴10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嘱饮食清淡,忌生冷。药后复诊诉其纳增思食,身困乏力等不适症减,遂嘱原方继服5剂,并嘱其天冷衣加衣减少外感,规律饮食,忌辛辣刺激过饱过饥以固护脾胃,后随访痊愈。

按语:患者身困乏力,不思饮食,大便1-2日一行,便稀,舌淡胖,边齿痕,说明患者素体脾胃气虚,新病初愈脾胃功能未复,脾胃运化无能,食欲不振。舌苔白厚腻乃脾虚湿浊困阻之表现。处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益气健脾,化痰除湿。藿香、厚朴化湿除满,炒麦芽、焦神曲消食行气,健脾开胃以助纳运。临床多数脾胃病四诊合参后从气论治以虚为主者不再少数,治疗首要以补气固本助运为主,随症加以消食、除湿、清热、祛瘀等法以恢复脾胃纳运之功能。强调饮食饥饱之度意义在于,素体脾胃亏虚之人,虽言思食纳常,但往往脾虚运差,胃可纳但脾欠运,多余的饮食纳入愈发加重脾之运化负担,从而影响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

2 呃逆

冯某,女,47岁,2021年6月10日来诊。5日前因家中父母之事与丈夫大吵一架后出现呃逆,呃呃连声,不能自止,遇情绪激动时呃声频作且声高,胸胁胀痛,胸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3日未行,眠欠安。舌淡,苔白厚,脉弦滑。药用:柴胡10g,枳实15g,白芍12g,陈皮12g,姜半夏9g,柿蒂15g,沉香6g,槟榔10g,乌药10g,旋覆花15g,甘草6g。3剂后呃逆频次减少,胸胁满闷等症减轻,偶有嗳气,嘱继续服用上方3剂以巩固疗效,并叮嘱患者适度运动,规律饮食,调畅情志。

按语:纵观患者病史,皆因恼怒伤肝,肝木乘土,导致中土气机失常,胃气上逆动膈所作呃逆,故以处方四逆散加减调畅气机。方中柴胡疏肝主复升之气机,枳实下气破结主复降之气机,白芍酸甘化阴以柔肝,与柴胡共奏疏肝解郁、调理脾胃之功,柿蒂、旋覆花下气降逆以止呃逆嗳气,复用沉香、槟榔、乌药加强解郁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行气疏肝,理脾和胃,降逆止呃之功。通过调和气机升降以恢复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胀、闷、满皆一一得以去除。

3 胃痛

冀某,男,71岁,2021年5月7日初诊。间断上腹部不适1月余。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口服奥美拉唑胶囊、瑞巴派特胶囊半月效果不明显。刻下:上腹部不适,固定部位压痛,得热则舒,得寒加重,无烧心、反酸,纳可,大便偏稀,日一次,眠可。舌暗,苔白,脉沉弦。药用:高良姜6g,香附6g,百合30g,乌药10g,丹参15g,檀香6g,砂仁3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3剂(免煎颗粒),水冲服,日1剂,早晚温服。1剂后上腹部疼痛明显减轻,3剂服完痛止。

按语:胃脘痛病因繁多且复杂,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病情绵延愈久则可入络成瘀。但总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理,对于长期难愈且使用其他胃药无效的胃痛即可坚持从气论治,行之以通。

患者上腹部固定部位疼痛不适月余,服用半月西药疗效欠佳,疼痛部位喜暖恶寒,大便偏稀,舌暗,苔白,脉沉弦,证属虚寒气滞兼有血瘀。处以三合汤[2](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加金铃子散,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温中行气,散瘀通滞以止痛。其中,良附丸用高良姜和香附,主治胃部寒凝、肝郁气滞所致胃脘疼痛;百合汤包含百合、乌药两味药,主治诸气膹郁所致的胃脘痛;丹参饮为丹参、檀香、砂仁三味药组成,对于久久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之胃脘痛疗效明显。

《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玉机真脏论》言:“五脏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大本也。”金元时代,李东垣进一步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擅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沈金鳌论述:“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有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之育,脾气绝,四脏安能不病 ……凡治四脏者,安可不养脾哉”。[3]这几段经文论述总结了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强调脾胃在人体生命之中的重要性,突出了调治脾胃的重要意义,可谓“得脾胃者得天下”。我们常言现代医学无法取代传统中医药,而中医药目前治疗脾胃病的确切疗效就是无法被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案例比比皆是,文中所述验案便是实证。在重视调治脾胃的经验中得出从气论治:“补气以助运,调气以复升降,行气以通滞”,对于诸多脾胃病,如纳呆、呃逆、胃脘痛等疗效可观,甚则二、三付药即愈,令我们感叹中医中药之神奇。

参考文献:

[1] 苏笑宁,姜树民. 姜树民从气论治脾胃病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17,9(49):186-187.

[2]朱泽亮.三合汤治疗胃脘痛63例[J] 中国实用医药,2010,24(5):130-131.

[3] 沈金鳌. 杂病源流犀烛[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5.

猜你喜欢
验案
基于国医大师张震“一体两翼”学术思想论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杜小利教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验案举隅
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
张鸣鹤教授治疗结节性脂膜炎验案2则
名老中医张瑞霞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休克验案赏析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反复呕吐验案一则
王伟明论治胆囊炎经验浅述
补中益气汤临床验案举隅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
孙西庆教授论治耳鸣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