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委泉河黎城县上游段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2022-01-12 07:52琼,郭
山西水利 2021年9期
关键词:石笼堤防防洪

杜 琼,郭 强

(1.太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山西 太原030012;2.太原市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030002)

1 工程概况

黎城县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东临河北涉县、河南林州,南接平顺、潞城,西连襄垣、武乡,北临晋中左权。南委泉河发源于黎城县北部的西井镇,有南、北二支,北支在杏树滩村西,南支在千仵村,两源相距3 km,两源自西向东流,分别在南委泉村北、南两侧流过,汇合于茶棚滩,而后绕玉泉山向东流,至源泉上游2 km处有柏官庄河汇入,流经源泉、源庄村,在寺底村东与西井河汇合后继续向东流,在圪台磨村出省界后,经河北省涉县西辽城东流入清漳河。南委泉河河流全长26 km,流域面积307 km2(其中山西省境内21 km,流域面积287 km2),河道比降20‰,河床糙率约0.065。南委泉河为弯曲型河道,河谷宽300~500 m,河道宽80~100 m。

本次南委泉河黎城县上游段河道治理工程的治理起点为上黄堂村,治理终点为寺底村,治理河段共三段:干流上黄堂村~茶棚滩村段、源泉村~寺底村段和北支,长度分别为:3.975 km、2.989 km和2.431 km,共计9.395 km。治理工程的内容包括新建堤防及防护工程5.788 km、旧堤加固工程7.787 km、滩槽整治工程6.616 km等。

2 工程任务与设计洪水

2.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南委泉河流域属于太行山上的山间小盆地——南委泉盆地,是黎城县北部山区重要的经济、政治及社会活动的中心区域。河道目前存在防洪标准低、河槽萎缩严重、滩槽散乱、生态环境差等问题。随着下游河道两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区域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旦发生洪灾,其造成的损失将会越来越大。所以,洪灾已成为流域内防洪减灾的最薄弱环节,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南委泉河治理的进程已刻不容缓。

2.2 工程任务

南委泉河河道治理的任务为防洪,本着“以人为本,生态治理”的设计理念,采取工程措施,在治理段河道内进行滩槽整治、堤岸防护、堤防修建等,提高沿河两岸村镇、耕地的防洪标准,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2.3 设计洪水

南委泉河流域无水文测站,属无资料地区,治理段上游流域无控制性水利工程。本段河道控制流域面积166.29 km2,上游分为南、北二支,在南支和两支汇合口下游分别有半沟、柏官庄河和西井河汇入,因此分段进行洪水计算。根据治理位置及流域的实际情况,将治理段分为北支、南支、柏官庄河汇入前和柏官庄河汇入后四段分别计算洪水,控制断面分别为牛居沟口、茶棚滩村南北二支汇合处、峧沟滩村柏官庄河汇入口和寺底村西井河汇入口等处。

设计洪水采用山西省水利厅编制的《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2011年3月)(以下简称《手册》)及晋水办规计37号文中的相关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手册》提供的流域模型法、推理公式法和经验公式三种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流域特征参数及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设计洪峰流量成果汇总表

3 工程设计

3.1 新建堤防设计

3.1.1 堤防选型

堤防可选用重力式浆砌石堤防、格宾土石笼堤防、阶梯式生态框堤防和预制方桩堤防等型式。各方案优缺点分析见表2。

表2 新建堤防选型分析对比表

考虑工程防洪特点、生态效果等因素,最终确定对村庄防洪段采用重力式浆砌石堤防,对耕地段直立式岸坡采用格宾土石笼堤防。

3.1.2 堤防设计

(1)浆砌石堤防

本次设计的浆砌石堤防为重力式挡墙型式,采用M 7.5水泥砂浆砌筑。断面高度共有4种,分别为:4 m、4.2 m、4.5 m和6.34 m,基础埋深均为2 m。

重力式挡墙稳定计算包括抗滑稳定计算、抗倾覆稳定计算和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工况为正常运用条件和非正常运用条件两种工况。详见表3。

表3 浆砌石堤防稳定计算成果表

(2)格宾土石笼堤防

格宾土石笼分层铺筑,每层采用规格均为长1.5 m、宽1.0 m、厚0.5 m石笼,错层布置,每层退台宽0.5 m,格宾笼内采用重力模袋装填开挖料填充;河底以下设1.0 m深的格宾石笼,规格为长1.5 m、宽1.0 m、厚1.0 m,笼内填充块石。为保证堤后岸坡渗流稳定,设计在基底及岸坡铺设一层土工布,采用400 g/m2无纺布,上设15 cm厚的碎石垫层。堤前设3 m宽、0.5 m厚的格宾石笼护脚。

3.2 旧堤加固设计

本次设计采用格宾石笼护脚,在现状堤脚处分两层铺筑格宾石笼,错层布置,总厚1.0 m,其中基础埋深为0.5 m,防护宽度3.0 m,格宾石笼尺寸为1 m×1 m×0.5 m。对于角度较大的弯道凹岸、顺直段主流顶冲处、桥梁下游、排水涵管接入处等处一并进行防护。

3.3 滩槽整治设计

河道滩槽整治主要是清除河道范围内影响行洪的局部高地、垃圾、堆积物、废弃物和河道淤积等。

4 结论和建议

南委泉河黎城县上游段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利民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属于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其工程效益主要体现在防洪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几方面。

防洪效益方面通过对河道滩槽整治、新建两岸堤防及防护工程,使治理段河道的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的设计防洪标准,对保护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环境效益方面,通过河道综合整治,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为改善两岸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间接提高人居环境。

社会效益方面主要体现在方便舒适、整洁有序、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改善了南委泉河的生态景观,提高了沿河地区的环境质量,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精神文明的建设。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提高河道防洪抗灾的能力,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从而带动商业、交通业的发展。

建议加强河道管理,杜绝侵占河道。治理段内桥涵除南委泉村拱桥、G207国道茶棚滩桥和北支南委泉加油站桥外,均不能满足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严重阻水,建议由相关部门提出相应处理措施。

猜你喜欢
石笼堤防防洪
外海深水钢丝石笼高效、高精度安装研究与应用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电焊石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考虑偏转角度的钢筋石笼起动流速与拖曳力系数研究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堤防抗冲刷及稳定性分析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拉各拉险段治理工程中石笼护岸的应用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