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工地,每个人都了不起

2022-01-13 06:40摄影黄正平黎明肖佳法
中国三峡 2021年9期
关键词:白鹤黎明水电站

◎ 摄影 | 黄正平 黎明 肖佳法 等

文 | 王旭辉 编辑 | 黎明

在设计者眼中,白鹤滩是一张张图纸的集合和设计方案的反复推敲;在工程师眼中,白鹤滩是大大小小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对监理而言,白鹤滩是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和标准的集合;在金结加工工人眼里,白鹤滩是焊枪下闪耀的弧光和坚韧的钢筋;在浇筑工人眼里,白鹤滩是铁灰色的混凝土和脚下的坚实……白鹤滩拥有无数个侧面,当这些侧面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部多声部的超级工程交响曲。

白鹤滩压力钢管安装 摄影/肖佳法

独奏

在白鹤滩,每个参与建设的劳动者对大坝都有独特的体验。在此记录下的,是他们在白鹤滩留下的心灵独奏。

缆机司机 王瑾

水电四局白鹤滩施工局里,有七个被漆成彩色的缆机操作室,而对应的七个缆机也同样被漆成对应的色彩,人们把这些缆机亲切地称为“七仙女”。

这7台缆机采用高、低线双层布置,高线3台、低线4台,塔架高度相当于25层楼高,既是目前世界上塔架最高的缆索式起重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缆索式起重机群。缆机所在的工作区域在最顶层,垂直高度近300米,砼罐装满9立方米的混凝土后重量接近30吨,高空作业的每一步都不能失误,进入工作状态后,司机必须聚精会神,一坐就是两个小时,不能喝水、如厕,也不能和旁人说话。因此,白鹤滩水电站缆机的司机师傅们都是更具耐心的女性。

我采访的这位缆机司机叫王瑾,是个22岁昭通姑娘,她是5号缆机操作室轮流作业的两位司机中的一位。接受采访时,5号缆机室的另外一个女师傅正在操作缆机,王瑾提醒我们不能打扰对方。

王瑾告诉我们,操作缆机,不仅需要有司机,还需要有专门的报话员合作,王瑾的男友正是5号缆机操作室的报话员。工作时间,缆机司机每2个小时一轮换,一个人每天总共操作缆机6个小时,而报话员每6个小时一轮换。这样一来,王瑾和她的男友在工作时间也能听到对方在对讲机中的声音,当然,这种交流是严肃的工作,不会提及工作任务以外的内容。但对情人们而言,这种严肃而不能丝毫出错的工作交流,实际上也是一种另类的情话,工作对于他们而言也已经不再是枯燥的、程式化的,反而变成了一种别样的“恋人絮语”。

(注:本单元除署名作品外均由黎明摄影)

大坝混凝土浇筑班班长 袁全芳

袁全芳今年39岁,是巧家县大寨镇人。2013年,她听说自己的家乡要修建水电站,就辞掉了在外地的工作,回到老家建设白鹤滩水电站,见证了白鹤滩成长的8年岁月。

在白鹤滩,她做过开挖爆破、排架搭设、锚索编制、锚杆造孔、衬砌混凝土浇筑和大坝混凝土施工等多种工作,每种工作她都技术娴熟。袁大姐善于思考,对不同工种都有自己的理解。例如,白鹤滩大坝混凝土浇筑工序十分复杂,混凝土振捣往往是一个男工打棒,一个女工辅助提线,但她却琢磨出了单人进行浇筑振捣的方法,提升了生产效率,可谓“巾帼不让须眉”。2018年,她因为能力突出,还担任了大坝混凝土浇筑班的班长。

金结加工工人 邹永康

邹永康,42岁,是巧家县大寨镇人,是水电八局右岸综合加工厂金属结构加工班的带班。在没来白鹤滩水电站工作之前,他在福建干过电焊工作,当时他还未取得职业证书。2 013年,他来到白鹤滩水电站工作,经过职业培训,他取得了焊工的职业证书,也学习了管理技能,带领金结加工班的工友们为白鹤滩水电站焊接了大量金属结构件,这份工作的收入也撑起了一家四口人的生活。

搬运工 秦正才、秦仲波父子

白鹤滩水电站有不少“上 阵父子兵”的例子。这对父子是白鹤滩水电站附近的云南省巧家县大寨镇人。父亲叫秦正才,今年43岁,在白鹤滩水电站做搬运工人已经有七八年了。儿子叫秦仲波,18岁,来水电站不到两个月时间,做安放电缆的工作。十八岁,也正是对未来有所憧憬的年龄。当提及对未来的打算时,小伙子说他的同龄人或者还在读书,或者已经在工作了,有的还在学习驾驶挖掘机技术。秦仲波说自己打算在白鹤滩水电站赚几个月的钱,然后去广东的工厂做流水线工人,或者像他的亲戚一样去新疆摘棉花。父亲秦正才说,本地人结婚得早。当我问起小伙子这件事时,小伙子十分腼腆地说自己已经谈了恋爱,对方是他的初中同学。

秦仲波在安放电缆

白鹤滩水电站固定式集鱼站的建设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集运鱼系统由“尾水洞集鱼设施”、“1号尾水出口集鱼站”及下游“固定式集鱼站”组成。三套集鱼站收集到的鱼类会统一运至位于下游“固定式集鱼站”集运鱼系统综合管理房进行分拣、养殖,最后经专用运输车辆转运过坝放流。

固定式集鱼站主要分为结构混凝土、桁架体系、启闭机室及集运鱼系统综合管理房四大组成部分,具有集诱鱼系统、提升分拣装载系统、运输过坝及码头转运系统、运输放流系统和检测系统等,主要保护目标为圆口铜鱼、长薄鳅、长鳍吻鮈和中华金沙鳅等物种,并促进坝址上、下游鱼类种群的遗传交流。

固定式集鱼站由白鹤滩工程泄洪洞项目部的王孝海主任主持建设。因固定式集鱼站为新增项目,选址较晚,工期紧张。

集鱼站结构混凝土平台下部无法形成常规支撑体系,同时为保证桁架正常伸入水位线以下,采用“牛腿”设计结构并预留孔洞,跨度为24米,延伸长度9米。桁架体系共设计为13节,单节重量达到19吨,项目部利用起重设备安装在结构混凝土平台预留孔洞并向下焊接延伸进行吊装。启闭机室设置于结构混凝土预留孔洞上方,需要先完成结构混凝土施工和桁架吊装后才可开始建设,工期极为紧张。为保障工期任务,项目部加大了施工资源投入,24小时不间断施工,春节不停工等措施;在桁架体系上部利用型钢搭设施工平台,减少了桁架体系和启闭机室施工的冲突和干扰;启闭机室混凝土由30兆帕调整为40兆帕,降低了混凝土等强时间,保证了质量也节省了时间,实现零质量事故发生。

固定式集鱼站开挖用时2个月,从2020年12月28日混凝土浇筑启动至2021年3月31日具备运行条件仅用时3个月,建设者们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完成了集鱼站具备初步运行条件的施工任务。

白鹤滩工程泄洪洞项目部主任王孝海 供图/王孝海

哈尔滨电机厂百万机组转轮现场制造

见到哈尔滨电机厂白鹤滩现场制造总指挥李滨时,我们很难相信他有60岁。他精神矍铄,讲起话来干脆利落,是那种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人。接受采访时,他已在白鹤滩现场工作了三个年头,并在此连续度过了两个春节。

李滨说,哈电机负责的白鹤滩右岸电站8台百万机组转轮在现场制造过程中曾遇到了三个困难:一是部件多;二是受疫情影响交货周期变短;三是现场制造场地紧张。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他和转轮厂的工人们利用疫情后的节假日时间,苦干巧干,在半年时间内赶上了因疫情而耽误的工序,保证了正常生产计划的进行。此外,他们还通过其他手段加快了生产进度:使用国内从未使用过的光笔测量手段测量转轮加工精度,提高测量效率;通过2次工艺改进,将下机架组装的3次预装缩短为2次预装。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2021年7月24日,白鹤滩右岸电站最后一台百万机组转轮制造成功,提前一个多月完成了生产任务。

哈尔滨电机厂白鹤滩现场制造总指挥李滨

“文明施工”工人 石正贤

我们是在进入白鹤滩的第二天遇到老石的。他叫石正贤,“老石”是工友们给他的昵称,也许在更早的时候,他还被人叫过“小石”。老石今年54岁,我们见到他时,他正在白鹤滩水电站右岸1145出线塔下清理渣土,工人们称之为“文明施工”。

老石面颊黝黑,上唇和下巴布满不加修理的胡茬,身量不高但很精干。我们给他拍照时,他正用火柴点燃一枝手掌长短的烟袋锅,黄铜色的烟杆上烟渍斑驳,显示出不短的使用历史。这是他闲暇时的消遣,叼住烟斗的动作充满了令人惊叹的美感:随着火光一闪,老石深吸一口气,烟锅里的烟叶冒出微弱的红光,此时的他神色肃穆,像是一尊泥塑,等到烟气从肺里走上一遭,完全浸透了,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浓白,快活的神情在脸上绽开。在干活时,他和工友们一面出力,一面相互交谈,不时发出几声爽朗快乐的笑声,眼角堆出饱经风霜者才有的好看皱纹。

老石一辈子没有出过省,是个地道的云南昭通人,父母在世时,他在家务农,父母过世后,他还在家乡的煤矿干过十几年矿工,到白鹤滩水电站工作已有两个月。现在,老石家中人丁兴旺,膝下有两子一女,还有四个孙子。儿子和儿媳目前在江浙一带打工,老伴则在家中照看年幼的孙子们。

1.荣昌毅,40岁,巧家县大寨镇人,2019年10月份来白鹤滩水电站参加工作,为水电八局右岸综合加工厂套丝工人,妻子亦在此做轧工。家里有一儿一女正在读书。在此之前,他曾到天津干过木工,回老家后还养过猪。

2.张彦滨,42岁,哈尔滨人,在哈电机白鹤滩转轮加工厂工作,操作立车为转轮车削表面。

3.曾凡和,重庆人,为水电四局白鹤滩施工局坝面带班。

1.贺斌,山西运城人,来到白鹤滩水电站7年多,现在为水电十四局左岸工程部主任,负责左岸尾水系统施工管理。

2.龚宇华,47岁,在白鹤滩从事铲磨工作两年多。

3.王松,37岁,陕西西安人,2018年3月末来到白鹤滩从事监理工作,主要负责协调地方政府与业主之间的沟通交流,监理巧家县五万一千多位移民的移民安置工作。我们遇到他时,他正在已经涨水的金沙江畔巡查汛期安全隐患。

4.谢什古,53岁,凉山盐源县人,水电四局白鹤滩项目部外协浇筑工人,在乌东德工地干过5年,在白鹤滩干过1年。白鹤滩工地4月底天气十分炎热,每天上午他都要喝掉手中的那一大壶水。

5.余辉仁,36岁,云南曲靖人,葛洲坝机电公司外协焊接工,在乌东德与白鹤滩电站分别工作过3年多。

6.董小军,陕西人,来白鹤滩水电站已有9个月,从事电缆桥架工作。他的家人都在陕西老家,他说:“这里包吃包住,就是有点吃不惯米饭,陕西人吃面食多。”

王德洪,39岁,巧家红山人,大坝吊装面工人,负责为大坝坝面喷界面剂,以美化并保护大坝保温层。

白鹤滩的微笑 摄影/黄正平

白鹤滩的微笑 摄影/黄正平

华东院白鹤滩项目勘测设计组团队 摄影/张丰平 万亚军 胡志忠

摄影/肖佳法

繁忙的白鹤滩工地 摄影/黎明

合奏

从绵延的金沙江河谷袭来的,是干燥的热风,它带走了劳动者们淌下的汗水,也呼啸出一首首振奋的劳动合奏曲。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管理人员及参建单位代表在大坝前留影 摄影/黎明

葛洲坝机电公司金结一队安装班 摄影/黎明

右岸水电八局大坝浇筑项目部 摄影/肖佳法

中国水电八局白鹤滩施工局浇筑班 摄影/黎明

百万机组制造单位东方电气工人 摄影/肖佳法

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开关站埋件安装班 摄影/黎明

华东院白鹤滩项目勘测设计组 摄影/张丰平

白鹤滩建设部 摄影/赵洋

白鹤滩水力发电厂调试班 摄影/黎明

三峡集团项目建设者为白鹤滩点赞 摄影/刘涛

水电七局团队 摄影/王文宇

水电八局综合二工区钢筋班 摄影/黎明

百万机组制造单位哈电工人 摄影/黎明

白鹤滩水电站监理单位三峡发展员工 摄影/黎明

交响

当无数首劳动合奏曲相互汇集、激荡、对话,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部名为《白鹤滩》的多声部交响乐。

工地乐章 摄影/黎明

白鹤滩坝体施工一角 摄影/黄正平

下班的路 摄影/黄正平

右岸电站进水口施工 摄影/黄正平

边坡施工 摄影/黄正平

坝基清理 摄影/吴金友

下班途中 摄影/肖佳法

白鹤滩建设部组织技术人员对尾水系统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摄影/黄正平

钢筋丛林中的建设者 摄影/梁峰

白鹤滩电站进水口施工 摄影/王连生

猜你喜欢
白鹤黎明水电站
独孤求败白鹤滩
里底水电站工程
黎明之光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白鹤的真爱
黎明之子
《水电站设计》2020年总目录
美若黎明
黎明
“白鹤”飞得高靠的抓“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