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2-01-13 05:50王刚倪开唯艾碧梅王千龙编辑王芳丽
中国三峡 2021年9期
关键词:金沙江白鹤三峡

◎ 文 | 王刚 倪开唯 艾碧梅 王千龙 编辑 | 王芳丽

7 年前的华弹中学 摄影/黎明

距离2014年的《金沙江上学记》已经过去7个年头,当初我们在凉山州宁南县采访的那些中学生,早就脱掉了青涩的校服,走向全国各地,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由于天南海北不便采访,我请他们每人写一篇小作文,讲一讲现在的学习生活状态。收稿之后对着他们的照片,不由想起了我的大学时光,一样的青春洋溢,一样的踌躇满志,真令人怀念啊!当初十四五岁的阳光少年,与白鹤滩大坝一同成长,也将一同迎来光明无限的未来,读一读他们的文字,那些质朴的梦想闪闪发光,生活的点点滴滴亦令人感动。

王刚 21岁浙江财经大学 大三

在太阳依旧温暖,微风拂面的秋天,收到三峡集团记者的回访消息,有一种瞬间被惊喜到的感觉。一下子,我的思绪回到了七年前,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时的我十四岁,脸庞还略显稚嫩,穿一身蓝色的校服,理一个利索的平头,书包里背着满满的复习书本,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参观三峡大坝是我第一次出省,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那真的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去参观了博物馆,站上了三峡大坝坝顶,还放流了中华鲟。时隔多年,依旧记忆清晰。

那时候我正在华弹中学读初三,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库区,学校也搬迁到了宁南,和其他中学合并,变成了三峡白鹤滩中学。高考后,我报考了浙江财经大学,到杭州读书,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大三在读的学生了。

大学是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地方,也很幸运遇见了一个特别可爱的女孩子。她心地善良,笑起来的样子特别美,会有一种被治愈的感觉。大学,亦是一个能够积极实践的地方,我参加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还应聘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让父亲可以轻松一些。

现在,白鹤滩水电站已经建成了,而我也即将毕业。可以说,我们是伴随着大坝成长的一代。随着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不仅我个人,我周围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公外婆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来到了生活环境更好的县城。妹妹到了三峡白鹤滩中学,学习环境比以前更好了,各种助学政策也特别好,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追逐梦想。读大学的我,每年也可以收到一笔来自三峡的奖学金,真的十分感激,感觉三峡就像我们坚强的后盾,鼓励我们去拼搏,去奋进。

还记得七年前,三峡集团的记者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当时的回答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现在的我依旧是这样想的,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帮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价值。现在我正在积极准备考研,切切实实地渴望自己能够站在更高的舞台,为祖国做贡献。

绘图/李雨潇

倪开唯 21岁西华师范大学 大三

七年前的“三峡之行”,至今难忘。没想到我们的缘分如此之深,从七年前的《金沙江上学记》,到三年前的《凤凰花开,我们要去远方》,再到如今的《大坝建成我长成》,三次见面,《中国三峡》杂志记录了金沙江两岸孩子们的变化。我只是金沙江边众多孩子中的一个。回想七年前,那时候我上初中,在金沙江畔的华弹中学。那是一个特别温馨的地方,操场上春天有木棉花,毕业季有满树火红的凤凰花,下晚自习回寝室的路上有夜来香。那时的我们青涩、懵懂、莽莽撞撞,留下了许多酸酸甜甜的回忆。

后来,我考入了西华师范大学,就读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学期间,我加入过很多部门和社团,有进行校园执勤的“校 园110特勤队”,也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心 理咨询中心”。我学会了跳舞、弹吉他、滑轮滑,还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并获奖。

还记得当初《中国三峡》杂志采访我的时候,我说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但因为身边没人支持我的想法,也因为自己填志愿时不够坚定,没学成历史考古学,算是一个遗憾。

白鹤滩水电站已然建成了,并已开始蓄水,居民已经搬迁,曾经的华弹中学、华弹小镇都不复存在了。曾经在这里一起读书的小伙伴都已经长大,大多离开家乡求学、就业。但是,我们都会怀念华弹街上的华弹泡粑、稀豆粉、砂锅米线,我们都会记得那里曾经盛开着火红的凤凰花。如今的华弹,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移民安置点正在如火如荼地修建,华弹到宁南的新公路也即将建成。我们都相信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改变,高峡出平湖,未来的华弹应该会很美。我们都期待家乡完成蜕变的那天。

艾碧梅 22岁西藏农牧学院 大四

我家住在宁南县大同镇新场村,以前它是大山里的小山村,现在它是G248国道旁依山傍水的幸福村。白鹤滩水电站的兴建,不仅为家乡村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巨大的消费需求带来了众多创业机会,村民们纷纷开起了小餐馆、小型汽修厂、超市、理发店等,既支撑了电站建设的后勤服务,也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促使了多样化产业发展,目前,家乡有现代化的番茄种植基地,还引进了羊肚菌等种植技术,同时不断开发各种旅游项目,多方面带动家乡村民致富。

而我目前在西藏上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四。因为高考分数去不了想去的医学院校,是遗憾,但是不后悔,我也很喜欢我现在的专业。毕竟哪儿有那么多的事事皆如意。现在的我努力学习,喜欢看书,也喜欢旅行。这是我在西藏的第四年,我见过南迦巴瓦下绚烂的桃花,布达拉宫前虔诚的信徒,藏北牧野的粗犷苍凉,藏西乡村的浓浓风情……

现在的我在当地旅游局实习,毕业后想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想带爸妈多出去走走,见见不一样的风景;想要在城市里给爸妈买套房,让他们不再因为房东涨房租发愁;还想要变得优秀,像份礼物出现在别人的生活里。

王千龙 21岁四川农业大学 大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距上次的三峡之旅已经过去七年之久了。漫长的时光里,也曾翻开过《金沙江上学记》,找寻那段陈旧的记忆,感叹穿着校服的青葱岁月。说来也奇怪,好像我与水利工程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当年我第一坐飞机出省,是为了去看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后来,我的家乡修建了仅次于三峡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到了大学,我来到四川成都的都江堰读书,这里拥有古代就很出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的修建让华弹沉入水底,成为了历史,镇上的居民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还有一点遗憾的是,上了高中之后我就再没回去过了。虽说如此,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坏事,毕竟我亲眼见过三峡的宏伟及其带来的改变,所以我一直在期待着白鹤滩水电站给我们带来惊喜。今年假期的时候,偶然近距离地看到过金沙江,确实比以前更宽更深更清澈了,有了一种以前没有的意境。

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说到对未来的期望,我还是希望能够回到宁南工作,毕竟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在那里,但是由于我就读的专业,有很大可能这个计划是不能实现了。记得当年在去三峡的车上,记者朋友问过我我的理想是什么,我说是当人民教师,如今如果再问我同样的问题,我肯定会说我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虽然听起来很普通,却是我心底最朴实的梦想。

猜你喜欢
金沙江白鹤三峡
独孤求败白鹤滩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开挂的“金沙江”
白鹤的真爱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行走金沙江
春到三峡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