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仓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

2022-01-13 13:17李建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2期

李建奇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快了工业建筑的发展速度。工业建筑数量的增多、工业建设范围的扩大以及工业建设形式的丰富,使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普及。基于此,以下对筒仓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筒仓施工;滑模技术;应用实践探讨

引言

从结构组成上来看,液压滑模系统主要包括工具式模板、液压提升机两个核心部分,前者位于内、外模板之间,在提升机的控制下沿着特定方向滑动,实现了混凝土的自动脱模;后者则提供模板上升与滑动的动力。在应用这一技术时,除了做好参数计算、设备选型、施工管理等常规工作外,还要特别关注精度控制,一旦出现偏扭,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和工程质量安全。

1滑模技术

在传统的筒仓施工中,混凝土施工需要大量固定模板。使用的固定模板越多,材料消耗就越大,施工成本越高。采用滑动成型技术可以用滑动钢板代替传统的固定模板,现场装配模板,逐步滑动模板,并用千斤顶顶升模板。滑模装置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和配电系统组成。它是按照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在地面(或一定的标高)将一整套液压滑模装置(模板、围圈、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承杆及液压千斤顶等)组装好。利用液压千斤顶在支承杆上爬升,带动提升架、模板、操作平台一起上升。每浇筑一层混凝土后就进行模板滑升,直至结构浇筑结束。

2筒仓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实践

2.1钢筋绑扎

(1)在钢筋绑扎时一般选择20#~22#镀锌铁丝进行绑扎施工,绑扎长度能够满足钢筋绑扎要求即可。仓壁竖向钢筋与水平钢筋满绑,相邻绑扎点绑扎形式呈内外八字角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2)仓壁竖向钢筋定位

在滑模支架的上围圈安装竖向钢筋定位环,采用直径8mm的光圆钢筋制作,定位环中心间距与仓壁竖向钢筋间距相同。

(3)保护层设置

仓壁保护层厚度为内35mm、外25mm,保护层厚度以钢筋最外皮算起。使用直径36mm、25mm的圆钢,段部做90度弯钩,平直段长度300mm。间距两米放置一道,内外交错放置。

(4)钢筋绑扎速度与砼浇筑速度相配合,最低绑扎高度必须保持每个砼浇筑层后其上最少有一道水平筋及箍筋。钢筋半成品分类放置平均分部,使用时随用随吊,减少滑模平台堆载。

2.4混凝土浇筑

(1)、滑模混凝土凝结时间确定

采用商品混凝土,委托的混凝土初凝时间必须与滑模时气温条件相适应,控制好初凝时间及终凝时间,根据试块强度报告,出模强度控制在0.2~0.4N/mm2,保证滑模的正常进行。

混凝土初凝时间计算:如模板高度1.2m,每12小时计划提升高度为1.8m,浇筑高度每层为200mm,

浇筑速度=1.8/12=0.15m/小时,浇筑满1.2m模板需要8个小时,混凝土运输至现场需要0.6小时。混凝土初凝时间为8小时+0.6小时=8.5小时≈9h

(2)、浇筑方式

严格执行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均匀交圈,使混凝土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白班:混凝土浇筑班组从背离日光方向开始浇筑,分别从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同时浇筑。并随着日照变化随时调整浇筑起始点。

夜班:浇筑起始点与白班混凝土班组最后一次浇筑起始点错开两开字架的位置,分别从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同时浇筑。下一层亦错开两开字架设置浇筑起始点。

浇筑混凝土的顺序为:先浇筑附壁柱再交替改变浇筑顺序均匀地浇筑筒壁混凝土,防止结构出现粘模、塌陷、倾斜、扭转等现象。浇筑完一层模板上口的残余砼,必须马上清理干净。

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振动棒不能碰撞钢筋、模板和支承杆,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

在滑升过程中,随时检查出模强度情况,用指压法检查其表面,并根据检查情况采取改进措施。砼出模后,表面缺陷要及时修饰,抹子压光,修补时所有予留孔、予埋件要凿出。

混凝土采用浇水养护,外墙采用在吊架上固定喷淋水管,定时洒水养护,内墙人工浇水养护,并随时派工人清理落在喷头的砼。

2.3模板滑升

滑板滑升分为初滑、正常滑升和停滑三个阶段。

1)初滑:按照浇筑顺序分层浇筑完滑模定型模板顶。开始滑升前,观察混凝土的凝结情况必须先进行试滑升。试滑升将全部千斤顶同时顶升一个行程,提升一个行程检查混凝土出模强度,用手压混凝土表面有轻微手印,而且表面砂浆不粘手,或滑升时听有“沙沙”的响声时,即可开始初次滑升,将模板提升1个行程高度后检查各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检查无误后即开始浇筑混凝土。

2)正常滑升:正常滑升可以连续提升一个浇筑层高度200mm,待混凝土浇筑至模板顶部后再提升一个浇筑层。

3)模板的滑升速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劳动力的配备、垂直运输的能力、浇筑速度以及气温等因素,每12小时滑升速度控制在1.8m左右。正常滑升时,两次滑升之间每30分钟顶升一个行程,以免粘模。

4)停滑:

当模板上口滑升至距停滑标高1m左右时开始放慢滑升速度,进行准确抄平找正工作。在滑升至距离标高200mm以前做好抄平工作,以便最后混凝土能均匀地交圈,保证停滑标高准确。停止浇灌混凝土后,每隔0.5小时时间顶升一次,如此连续进行4小时以上,直至最上层的混凝土已经凝固,而且与模板不会粘结为止。

2.5纠偏及纠扭措施

当垂直偏差超过5mm,扭转超过10mm时,及时查找原因,采取如下纠正方法:

(1)、爬杆导向调整法

当筒仓滑模出现扭转时,主要采用“爬杆导向调整法”进行治理。其纠偏原理是对千斤顶的支承杆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千斤顶支承杆产生与平台偏移方向相反的转角,利用支承杆对模板与滑升结构之间依存导向关系,使操作平台沿支承杆转角方向进行纠扭滑升,以达到导向纠扭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在滑升筒壁沿圆周等距布置4~8对双千斤顶,作为产生导向转角的预防性措施。需要纠扭时,关闭双千斤顶中一侧的油路,使千斤顶产生导向转角,进行纠扭操作。

(2)、平台倾斜法

当出现中心偏移时,将一侧千斤顶升高,使操作平台倾斜(倾斜度控制在1%以内)。每次抬高不超过两个行程,抬高后滑升1~2个浇筑层,然后观测平台回复情况,如此反复直到恢复正确位置。

(3)、外力调整法

利用手动葫芦(导链)来纠正扭转。当产生扭转时,在筒壁上等距布置2~4个手动葫芦(導链),使千斤顶与支承杆同时产生导向转角,随着模板的滑升,达到纠扭的目的。

(4)、其它调整方法

采取在操作平台平移方向相反的一边堆放重物的方法及调整混凝土浇筑方向和顺序的方法,纠正垂直偏差。

结束语

滑模施工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文明;大量节约模板;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先进施工技术,尤其对高耸构筑物如筒仓、烟囱、井塔等更能发挥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GBJ113-87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