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冰雪旅游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2022-01-14 07:21李云峰崔艳莹
气象灾害防御 2021年4期
关键词:降雪量白山延边

李云峰 崔艳莹 韩 冬

(1.吉林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2.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

1 引言

冰雪旅游对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必须同时具备寒冷的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地形条件。优质的旅游气象服务可为旅游公司和游客双方带来时间、心理、健康和经济多方面的效益,可直接降低旅游成本10%以上[1]。

目前国内学者开展了一些关于旅游与气象关系的研究[2-5]。龙亚萍等[6]提出:气候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的主要旅游吸引物。杨尚英等[7]从旅游天气气候与旅游流预报、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气象气候景观、旅游气候类型、旅游季节性与时空分布规律、旅游地舒适度研究、旅游气象气候灾害研究等7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近10a来旅游气象气候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廉丽姝等[8]利用山东省40站的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资料,对山东省旅游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邓珊珊等[9]根据肇庆市37a的气象资料,设立一系列最舒适气候标准分别建立隶属函数方程进行模糊集合计算,得出肇庆市气候舒适度模糊综合评价最适合的评价标准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指标。于庚康等[10]通过分析江苏地区37个观测站的多年逐日气象资料,对人体舒适度指数(CIHB)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后发现,近30a来江苏的年均CIHB显著上升,CIHB与温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李啸虎等[11]利用新疆多年的气象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新疆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气候资源状况,得出每个城市适宜旅游的季节,并且将这些城市分为5个旅游气候类型。于秀晶等[12]的研究表明:长白山西景区冬季降雪多,雪季长,雪质好,温度与湿度适宜,风和日丽,空气质量一流,是冬季冰雪游玩的绝佳首选地。吴烨等[13-14]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贵州、新疆等地区的气候适宜度进行了分析,也为后人研究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提供了基础。

本文利用吉林省建站时间较长的46站1961—202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温、降雪的地域分布,旨在探寻适合吉林省冰雪旅游的最佳区域,为后续开展针对旅游部门的专业气象服务奠定基础。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本文采用吉林省观测时间较长、资料较完整的46站1961—2020年10月—次年4月逐日气温资料和降水资料。利用气候意义上的连续5d平均气温≤0℃的第一日定义为冰雪旅游期的开始时间;连续5d平均气温≥0℃的第一日为冰雪旅游期的结束日;采用不定的时间统计每一年冰冻旅游期的日数。

2.2 方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1961—2020年降雪日数及降雪量进行统计。

2.2.1 降雪日数、降雪量的统计

将全省46站每年以不定长时间内出现的平均气温≤0℃内的降水日数(降水量)之和作为每一站、每一年的降雪日数、降雪量进行统计。

2.2.2 降雪量级统计

24h降雪量级的定义:0.1mm≤R≤2.4mm为小雪;2.5mm≤R≤4.9mm为中雪;5.0mm≤R≤9.9mm为大雪;R≥10mm为暴雪。

3 吉林省冰冻旅游期气温特征分析

3.1 冰冻旅游期冷积温分布

将0℃以下日数的平均气温相加得到冻雪旅游期气温之和定义为冷积温,这里分析冷积温的地域分布。图1是吉林省冰冻期冷积温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冷积温分布大致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强度逐渐增大。白城北部、长春北部、吉林、白山、延边西部(东部山区)是冷积温大值区,达到-1 560℃·d;通化南部、延边东部积温值相对比较小,只有-1 040℃·d,但积温的梯度比较大;通化自南向北由-1 040℃·d,增加到-1 560℃·d;延边与通化有相同的特点,只是方向不同,延边的方向是自东向西增加。

图1 吉林省1961—2019年冰雪旅游期冷积温分布(单位:℃·d)

3.2 冰雪旅游期日数地域分布

从吉林省冰雪旅游期日数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冰冻旅游期日数是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增加的,最少日数位于桦甸,平均日数是114d。小于130d的区域分别位于通化市的中南部、四平的西南部;135d以上的区域分布为白城、松原、长春、吉林、辽源大部、通化北部、白山大部、延边中西部地区;140d以上的区域位于白城北部、长春北部、吉林东北部、白山大部、延边西部;145d以上的区域出现在白山的东部和北部、延边的西部。小于0℃的日数最大达174d,出现在1978年的长白站和2012年的东岗站;小于0℃的日数最少只有84d,出现在1989年和1997年的集安站,最多日数与最少日数相差一倍多。

3.3 冰冻期开始与结束时间的地域分布

从吉林省冰冻旅游期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分布图(图2)可以看到,开始时间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开始,最早进入冰冻旅游期的区域是白城、松原的西北和东北部、长春北部。开始最晚区域位于通化南部,时间是11月16日;另一个区域位于延边东部,时间是11月14日。中部地区进入冰冻期相对较晚的区域位于四平的南部,开始时间为11月10日。结束时间自南向北推迟。东部山区结束最晚,为3月31日。结束最早有2个中心,一个位于通化南部,结束时间为3月13日;一个位于延边东部,结束的时间为3月19日。中西部地区结束的时间比较一致,在3月22—25日。

图2 吉林省冰雪旅游期开始与结束时间分布(a:开始时间;b:结束时间)

3.4 冰雪旅游期不同气温出现日数的地域分布

冰雪旅游基本是户外活动,本文分析了-5℃以下、-10℃以下、-15℃以下气温出现日数的分布情况。

3.4.1 平均气温在-5℃以下日数的地域分布

图3a是平均气温小于-5℃日数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小于-5℃的日数是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增加的,最小日数出现在通化南部,小于84d;白城、松原大部、长春中北部、吉林中东部、白山北部和东部、延边西部达到105d以上;白城北部、松原北部、长春北部、白山东南部达到112d以上。

3.4.2 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日数的地域分布

图3b是平均气温小于-10℃日数的地域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平均气温-10℃以下的分布与平均气温-5℃以下的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只是日数减少,平均达到72d以上。最少日数有2个中心,最少的中心位于延边东北部,在40d以下;另一个中心位于通化南部,日数在48d以下。

图3 吉林省≤-5℃(a)、≤-10℃(b)出现日数的地域分布(单位:d)

3.4.3 平均气温在-15℃以下日数的地域分布

平均气温在-15℃以下的日数最多的区域位于长春北部、吉林中北部、白山东南部和延边西南部。40~48d的区域比较大,出现在白城北部、松原中北部、长春中北部、辽源东部、通化北部、白山大部、延边西部;延边变化比较剧烈,自西向东从48d减少到8d;另一个日数变化比较大的地方位于通化,通化北部在40d以上,而南部小于24d。

4 冰雪旅游期降雪地域分布

本文分析了冰雪旅游期降雪日数和不同降雪量级的分布情况。

4.1 降雪日数分布

图4是吉林省冰雪旅游期降雪日数的地域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到,平均降雪日数自西向东增加,少于40d的区域位于白城、松原西部、四平西部、延边的中东部区域;降雪日数大于50d的区域位于吉林、通化、白山、延边西部区域;降雪日数最多区域位于白山中部,平均日数达到72d。

图4 1961—2019年吉林省平均降雪日数地域分布(单位:d)

4.2 降雪量的地域分布

图5是吉林省冰雪旅游期降雪量多年平均值的地域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到,平均降雪量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增加,降雪量少于15mm的区域位于白城市;降雪量在15~30mm的区域是松原大部、四平西部、长春西部;降雪量在30~45mm的区域是四平东部、长春东部、辽源西部、吉林西部的一小部分,另一部分位于延边的中东部;降雪量在45~60mm的区域是辽源东部、通化西北部、吉林大部、延边的中西部区域;降雪量在60mm以上的区域是吉林南部、通化南部和东部、延边的西南部和白山市;降雪量最大的区域位于白山的中部,中心达到90mm以上。

图5 吉林省冰雪旅游期降雪量多年平均值的地域分布(单位:mm)

4.3 不同降雪量级的地域分布

本文统计了46站不同降雪量级出现的情况,统计方法是各站近59a出现各降雪量级之和。

4.3.1 小雪量级的地域分布

降小雪日数的地域分布总特点是:西部、东部降小雪日数最少,东部山区最多;59a中<800d的区域是白城、松原西部、四平的西部、延边的东南部区域;800~1 200d的区域是松原的中东部、四平大部、长春中部、辽源西北部和延边中东部区域;1 200~1 600d的区域是长春东北和南部、四平东南部、辽源中东部、吉林、通化、延边中西部;1 600~2 000d的区域是通化东北部、吉林东南部、白山、延边西南部;2 400d以上的区域是白山,中心位于白山的中部。

4.3.2 中雪量级的地域分布

降中雪日数的地域分布总特点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增加。59a中<70d的区域位于白城、松原西部;70~140d的区域位于松原大部、四平大部、长春中西部、延边东南部;140~210d的区域是四平南部、长春东部、辽源、吉林西部、通化北部、延边大部;210~280d的区域是通化中东部、吉林中东部、延边西南部、白山;289d以上的区域是白山中部,最大值达到359d以上。从以上分析看,降中雪中心位于吉林省的中东部区域,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以上。

4.3.3 大雪量级的地域分布

出现大雪的次数相对较少,每年出现不到1d的区域出现在白城、松原中西部;出现1d的区域是松原东部、四平大部、长春中西部和延边大部;每年出现2d的区域是通化东部和南部、吉林东南部、延边西南部、白山;中心位于白山中部。

4.3.4 暴雪量级的地域分布

吉林省出现暴雪的日数较少,平均每年出现1d的区域是通化中部、白山中部。

5 结语

(1)吉林省冰雪旅游期开始时间是北部早于南部,西部早于东部。最晚开始时间有2个中心,一个位于通化南部,另一个位于延边东部;东部山区的开始时间与北部有较好的一致性。冰雪旅游期结束时间南部早于北部;东部山区结束的时间最晚,与结束时间最早的南部相差20d左右。

(2)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地域分布是南部日数最少,平均少于120d;东部山区日数最多,平均达到145d;中西部平均日数在135~140d。低于-5℃、-10℃、-15℃的日数分布基本与0℃分布相同,只是日数减少。

(3)从降雪量地域分布看,西北部最少,自西北向东南呈现增多分布,降雪大值中心位于白山中部,平均达到90mm,是西北部的6倍。从降雪日数分布看,中东部区域降雪日数最多,最多降雪日数比最少降雪日数多1倍。

(4)从降雪量级的地域分布上看,降小雪的日数南部最多,最多日数是最少日数的3倍;降中雪的日数中南部最多,西部最少,最多日数是最少日数的4倍;降大雪的日数分布与降中雪的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分布大致相同;降暴雪日数的中心位于通化中部和白山中部。

(5)通过分析冰雪旅游期出现的日数、降雪量、不同降雪量级的分布情况看,吉林省的东南部具有0℃以下日数长、降雪日数多、降雪量大等特点,最适合冰雪旅游,中部次之。

猜你喜欢
降雪量白山延边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总目录
1961—2016年中国天山不同级别降雪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
美丽乡村行之白山街村
果洛地区《藏系羊牦牛降雪量气象指数保险方案》的研究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
凶器哪儿去了
韩语近义动词的意义关系分析
——以捆绑动词‘’为中心
呼伦贝尔市2015~2016年冬季气候影响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