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2022-01-15 02:41方洁淼何梓桐钟星杰李丽萍潘云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量表

方洁淼,何梓桐,钟星杰,李丽萍,潘云云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31)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卒中后情感障碍之一,以思维迟钝、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等为主要特征,可发生在脑卒中各期。国外研究表明,PSD 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1],可显著增高卒中病死率和致残率。国内研究提示PSD 发病率为30%~50%,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十分沉重的负担[2]。PSD 患者基数庞大,家属和医生缺乏专业的心理开导,药物疗效也有限,患者配合度低,会影响康复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致残率,因此如何有效对其治疗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目前临床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风险高,有时会加重抑郁,影响患者依从性,导致整体疗效下降,因此临床上将PSD的治疗重点转向非药物治疗。笔者运用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课题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总院及五象分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0.80±8.84)岁。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1.30±9.71)岁。两组性别、年龄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且符合下列条件: ①急性起病,有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生命征平稳;②经脑CT 或MRI 确诊;③无意识障碍、失语及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并且能配合检查。病情趋于稳定后有不同程度的抑郁。

抑郁症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4]制定:以心境低落为主,并伴有:①兴趣丧失或疲乏感、睡眠障碍、食欲降低;②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③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⑥抑郁程度使用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评定,无抑郁:总分<8 分;轻度抑郁:8 分≤总分≤20 分;中度抑郁:20 分<总分≤35 分;重度抑郁:总分>35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脑卒中病程14 d~半年,年龄18~80 岁;③神志清醒,病情基本稳定,无严重高级皮层功能障碍;④能理解抑郁量表内容,并配合治疗;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临床试验。

1.4 排除标准①严重智能障碍;②严重失语者;③严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或抗抑郁药物依赖者;④有严重自杀观念和行为者;⑤晕针的患者;⑥不能全程参与试验,中途退出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43,每片20 mg)治疗,每日1 次,每次20 mg,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头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头针治疗:穴位选择参照《刺法灸法学》[5],以国际通用的头皮针标准治疗线为刺激部位,沿皮透刺。主要选取隶属督脉、足太阳及足少阳经的部位。①额中线:在额部正中发际内,自发际上5 分处即神庭穴起,向下刺1寸。②额旁1线:位于额中线外侧,直对眼内角(目内眦),从发际上5 分即眉冲穴起,向下刺1 寸。③额旁2 线:位于额旁1 线外侧,直对瞳孔,从发际上5 分即头临泣穴起,向下刺1 寸。④顶中线:在头顶部,位于前后正中线上,自百会穴至前顶穴。⑤顶旁1 线:位于顶中线外侧,与之相距1.5 寸,即自通天穴起沿经向后刺1.5寸。⑥顶颞前斜线:在头侧部,头顶至头颞部,自前神聪穴起至悬厘穴的连线。⑦枕上正中线:在头枕部,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即自强间穴起至脑户穴的连线。⑧枕下旁线:在头枕部,为枕外粗隆下方两侧2 寸长的垂直线,即自玉枕穴至天柱穴。操作时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以舒适为度。操作方法:采用华佗牌针灸针(0.25 mm×25 mm 和0.25 mm×40 mm),头部各组透穴针刺均采用呈30°平刺方法,每组透穴进针1~1.5寸,以快速小角度捻转,每分钟200转,行针1 min。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采用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的肌电生物反馈仪( MyoNet-COW,Z2S-BXZDCOW-12028)。实施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首先,采用额肌生物反馈,两电极放置于患者两眉上方,瞳孔正上方,距眉弓约2.5 cm,参考电极置于两个电极的正中间,训练前先嘱患者全身肌肉放松,治疗师予心理开导,向患者讲解治疗原理和方法,争取患者最大程度的合作,治疗时间为10 min。然后,采用患肢肌电生物反馈,使患者通过视觉反馈直观感受来自仪器显示的肌电信号,当肌电信号强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就会获得一次电刺激,引发一次关节运动,随着肌电信号增强,触发阈值随之提高,肌肉收缩加强。患者直观看到肢体运动可增强自信心,改善抑郁状态,积极参与治疗。训练采取连续式训练,每次持续20 min。额肌加患肢肌电生物反馈时间总共30 min。

每日头针和肌电生物反馈同时进行,每次30 min,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结果。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采用HAMD-24 评分评估抑郁程度,以总分减分率作为评价指标,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减分率≥50%为显效,减分率≥25%为有效,减分率<25%为无效。

3.2 观察指标认知功能评定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分值越高说明独立生活能力越强。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3.4.1 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无失访病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BI评分、MMSE 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BI 评分、MMSE 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BI评分、MMSE量表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BI评分、MMSE量表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 HAMD评分治疗前28.10±8.45 28.93±6.98治疗后11.50±5.53①②17.20±6.77①BI评分治疗前21.50±6.58 22.50±7.39治疗后59.66±15.80①②48.00±13.30①MMSE量表评分治疗前18.16±1.94 18.80±1.74治疗后26.10±2.23①②23.60±2.40①

4 讨 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脑卒中患者突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身心受创,气机郁结,或者大脑中与情感相关的区域受损,影响情感表达,发为郁证。

《医宗金鉴》载:“头为诸阳之首,位居至高,内藏脑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体者也。”由此可见,头部具有统筹全身的作用,身体的功能状态需要大脑的指挥,从头论治,可以改善身体的功能状态,身体功能状态的好转,反过来可以改善抑郁状态,二者相辅相成。头针的理论基础是大脑皮层定位,经现代研究证实,大脑皮层功能与头皮相应部位存在一定的折射关系,刺激相应的头皮区线,可影响大脑皮层功能,对皮层功能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显示,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PSD可以降低HAMD评分,改善抑郁状态,这是由于头针可以针对性刺激引发抑郁的大脑特定损害部位,从根源上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通过不断刺激相应的情感区和功能区,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这与现代学者ROOSE 的研究结论一致[6]。

王金海[7]研究发现,上调缺血后脑组织IκB的表达,抑制NF-κB 的解离,进而降低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是头穴针刺控制缺血性脑血管病炎性反应的分子机制之一。可见头针可以改善大脑的局部血流,进而改善偏瘫肢体功能。许秀峰[8]研究发现,头针或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都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但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在改善上肢功能效果更好,促进精细运动,对于患者穿衣、如厕、进食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更有效。

生物反馈(biofeedback,BF)属于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领域,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不断地给患者信号刺激,患者根据这些信号,训练患者认知能力,精细运动的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也得到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MMSE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提高。

改善抑郁,即改善情绪;修复受损的认知功能,即改善思维;而行为是情绪和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情绪、思维、行为是精神健康的三要素。精神健康影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反过来滋养精神健康。由此可见,抑郁与身心健康的恢复相互影响[9]。本研究中,头针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激发大脑皮层受损区的生理功能,促进脑局灶血流和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患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对患者施以镇静安神针法的同时予以自我暗示,如相信自身可以完成动作,积极调节心态,提高认知能力,患者在看到身体功能恢复的同时也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并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治疗康复。

综上所述,头针和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均对身体-心理功能构建有重要作用,二者通过对患者自身机能活动的调节,达到身心放松,迅速、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状,能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降低住院周期,减轻患者的生活负担和家庭负担,为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量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