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重构教室的联通

2022-01-15 00:48杨晓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联通上海市教室

杨晓哲

从长远来看,我们可能低估了教室联通的价值。

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制是学校实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态。教室构成了校园物理空间中极其重要的基本单位。一间间教室彼此分开,独立且互不干扰。基于过往的技术方式,在物理阻隔的情况下,教室的确很难再用物理的方式重新打通相连。但基于新的技术方式,教室的联通变得可行。

只需要在教室里安装一个简易的摄像头,抑或是很多教室互动白板自带的摄像头,再加上教学平台的支持,教室与教室之间就能够相互联通。教室的联通,意味着打破空间的阻隔,联通起时间的序列。

2021年,我们看到不少这样教室联通的课堂,这些探索只是开始的序章,将在2022年不断涌现。

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联动上海市福山外国语小学、广东荔湾实验学校,开展三地三教室联动课堂教学。他们以《我为城市代言》展开,来自不同城市的孩子们分享各自城市的照片与城市标语,进而进一步分城市分小组制作各自的城市宣传短片,再进行分组汇报展示。空间不因联动而一致,而是在各自空间中展开学习;空间也不因远离而分割,而是在分享环节中进一步引发碰撞与情感共鸣。让真实情境不仅可见,还可以更多地产生交互,这是一种远距离的连接,是一种扩大边界的拟真具身学习。

上海市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学校、上海市青浦区博文学校开展了三校联动的音乐课。三个不同空间的教室,四位教师的联动,学生人手一终端,持续50分钟的课时设计,主讲教师的独立空间讲授与不同教室空间的自主学习活动,构建了一个课堂时空重叠的艺术新世界。一位学生的展示不再仅面向自己班级的学生和老师,而是面向更多的群体,构建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上海市南码头小学进行了一次探索技术与项目式学习深度融合的尝试。在本节课中,联动外国小朋友,分场景场内场外连线。小学二年级的英语课,以“如何为外国小朋友介绍我心中最美的校园”为驱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以及基于真实情境的语言实践应用与表达。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发问,促发真实的语言交流。在越发无限宽广的天地,让学生体验学习不只发生在教室,无处不在的学习可以持续生长。

不仅如此,不同学习者基于不同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是否也可以临时组成一个学习空间与学习教室?他们可能身处同一个物理教室空间之中,却也可以加入不同的学习教室展开线上学习。这是教室空间的因需重组。在不同类型、不同模块的课程实施方案中,制订“教室联通”计划,这将全面改变学校课程实施的形态,也将进一步改变学习生态。越来越多的教室新联通仍在继续,充满了教师们探索的智慧。

教室联通不是为了统一步调,不是为了统一教师讲解,也不是为了占据时间与空间。教室联通恰恰应该减少控制,给予更多异空间的自组织,提供更多个人与小组的学习活动设计,超越师生言语跨班级对话的形式,增加更广泛的交互,不断创设多样化学习参与体验,增强人机交互的学习建构方式,促进学生逐步主动产生更多选择与连接的可能途徑。

从自上而下的全球视野、核心素养、课程方案与标准、教材与教师培训,到学校校本化实施、班级授课制,教室联通所潜藏的潜能在于重构连接,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单位、组织、资源、关系、技术与方式的重组。何以成立?连接大于本身。这仍然需要教育与技术更多的投入、设计与实践。

猜你喜欢
联通上海市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闹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支持联通当混改“先锋”
照片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