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情普查的离任审计数据整合技术研究

2022-01-17 06:37饶杨莉杨正银龚建辉孟传平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射影国情缓冲区

饶杨莉,杨正银,陈 飞, 龚建辉,孟传平

(1.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四川 成都 610100;2.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15)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明确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开展的一项工作,此项审计工作能有效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1],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生态安全[2]。

自然资源资产数据来源于多个部门,存在数据结构不同、数据类型不一致等不利于审计应用的问题。因此,研究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国土、林业、水利、环保、矿产等多源多时态异构数据,针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将分散存放、格式不一、介质不同的自然资源资产信息进行梳理、规范,依据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标准整合建设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可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数据支撑[3]。

1 主要整合方法

1.1 格式转换

由于后期审计工作开展使用的软件平台为ArcGIS,因此需对ArcGIS 无法直接读取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主要包括MapGIS 格式转ArcGIS 格式[4]、AutoCAD 格式转ArcGIS 格式[5]。完成格式转换后还需对结果进行检查,查看其内容是否转换完整,同时进行简单的拓扑错误检查与修改。

1.2 拓扑检查

为保证数据正确性,需对各类数据进行拓扑错误检查[6]。此过程主要利用ArcCatalog 完成,通过建立“Toplogy”,选择合理的拓扑规则,经校检即可生成拓扑图层,然后对照拓扑错误进行数据修改。

1.3 坐标转换

由于收集到的各类专题数据存在坐标系不统一,为了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需将其统一至CGCS2000坐标系,此处使用ArcGIS 的投影工具即可实现坐标系的直接转换[7]。

1.4 叠加分析

叠加分析的目的是为专题数据添加具体的位置信息,以便审计工作实地核查。利用ArcGIS 软件的叠加分析工具,将同一区县范围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的BOUA5、BOUA6、LCA 图层以及另外收集到的村界数据分别与各类专题矢量数据进行标识处理,使得到的数据图层中包含区县、乡镇、村名等属性信息。

2 整合技术流程

2.1 资料收集

根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收集所需的土地、森林、水体、草场等方面相关资料,主要包括遥感影像、地理国情普查、国土、林业、水利、环保、矿产等数据。针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资料需进行完整性、可靠性、一致性检查,如图1、表1 所示。

表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收集资料

图1 自然资源资产数据整合流程图

2.2 数据整理

2.2.1 遥感影像数据整理

针对收集到的数字正射影像成果,首先进行可用性分析(精度和影像质量),判定其是否满足该项目正射影像的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按项目要求重新制作;若满足要求则对收集的正射影像进行数据整合。接着进行投影检查,对不满足要求的数据进行投影换带处理,并按要求重新命名、制作投影信息文件、元数据文件,整理成符合规定的正射影像成果。

针对无数字正射影像成果区域,利用收集到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再经拼接、裁切、匀色、接边等处理,制作成分幅正射影像,并对分幅正射影像中的划痕、噪声、重影等进行处理,得到正射影像成果数据,然后参照正射影像元数据样本制作相应元数据[8]。

2.2.2 实景三维数据整理

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由于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审计工作开展时,可通过实景三维场景,实现高空或者近距离以任意视角直观的观看审计区域内任意位置的具体情况,有效识别传统测绘手段难以发现的疑点区域,在减少外业核查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生产采用航空摄影平台所获取的前、后、左、右和下视5 个视角的倾斜航空影像以及下视曝光点的POS 数据作为数据源,基于倾斜影像和基础控制资料开展像片控制测量,经文档资料整理、影像匀色、空三加密、测区分块、像对筛选、模型重建、纹理映射等操作后,得到三维模型成果[9],如图2 所示。

图2 三维模型产品制作工艺流程图

2.2.3 专题数据资料整理

针对收集到的各类专题数据,主要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并结合多源遥感影像,通过资料整理、格式转换、坐标转换、拓扑检查、叠加分析等步骤实现数据整合[10]。图3~7 分别列出了国土、林业、水利、环保、矿产等部门专题数据的具体整合流程[11]。

图3 国土数据整理流程图

其中,部分专题数据由于难以采用常规整理技术流程直接获取,需结合各自的数据特点和应用需求,综合利用网络检索、数据挖掘、二次开发等技术,进行针对性处理,具体如下:

图4 林业数据整理流程图

水电站数据制作:首先整理文档资料,将遗漏信息通过资料查找、网络检索等途径补充完整,并将坐标信息更改为以度的形式记录。然后利用ArcGIS 软件根据坐标信息将其空间化成点形式的矢量数据,再根据水电站的GB 码将其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DLG 数据中提取出来,作为补充数据[12]。由于补充数据中有部分要素与空间化后的矢量数据重复,因此需先将重复数据去除。由于2 个矢量数据来源不同,位置信息可能存在细微差异,此处基于ArcGIS 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根据需求编写相应程序,实现了补充数据中重复要素的删除,然后将两部分数据合并,即为最终的水电站矢量数据。

水功能断面数据制作:首先根据坐标信息文件将其空间化成点要素,再根据水功能区起始断面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坐标,将两点连成线,即起始断面分割线,再将终止断面的两点连接生成终止断面分割线。然后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HYDA 层中提取出所需的河流面数据,再利用ArcGIS 软件中分割面工具,根据断面分割线要素,将面状河流进行分割,即可提取出所需的水功能区断面。

河道采砂数据制作:首先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的HYDL 和HYDA 层中提取出所需河流数据,然后对该河流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分别建立150 m 的缓冲区,再根据缓冲区范围并结合遥感影像进行目视判别,对疑似河道采砂的情况进行探查,标记出疑似采砂船和码头[13],同时记录其坐标信息。进一步根据公路、建筑、乡镇区位等综合分析可能存在的采砂区域,并基于遥感影像再对采沙船只和采沙码头进行判别,将所有河道采砂码头疑点采集成面要素。最后对所有疑似采砂船及码头数据进行二次排查,排查出重点区域,并做记录。

图5 水利数据整理流程图

图6 环保数据整理流程图

图7 矿产数据整理流程图

结合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将工业集聚区采集成面要素。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HYDL 和HYDA 层提取主要河流数据,并基于该数据做缓冲区分析,分别建立100 m、200 m、300 m、400 m、500 m、600 m、700 m、800 m、900 m 和1 000 m 缓冲区,再将缓冲区范围内的“工业集聚区”提取出来,即为“工业集聚区疑点数据”。

矿产数据制作:利用ArcGIS 软件,根据资料表中的矿区坐标信息将文档资料空间化成点形式的矢量数据;再基于ArcGIS 进行二次开发,编写相应程序,将同一矿区范围坐标点数据的相邻点要素连接成面,实现矿区面状数据的生成。

2.2.4 数据入库

将整合后的各类空间数据和文档数据根据标准数据结构要求进行数据组织、属性值代码化、表达标准化,从而进行存储入库,形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数据库[14]。此部分数据入库后必须满足数据完整性、逻辑关系一致性等要求[15]。

3 结 语

通过将不同介质存在的各类专题信息进行整理入库,初步建立了一套规范化、标准化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数据整合技术流程,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四川省审计厅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通过审计试点工作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同时,对全国其他省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有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射影国情缓冲区
家国情 诗词魂
三参数射影平坦芬斯勒度量的构造
基于网络聚类与自适应概率的数据库缓冲区替换*
嫩江重要省界缓冲区水质单因子评价法研究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基于已有控制资料的正射影像自动更新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关键链技术缓冲区的确定方法研究
基于改进射影控制的柔性直流输电广域阻尼控制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