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镇出游指数评价

2022-01-17 06:37张海鹏张少佳
地理空间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出游古镇指标体系

黄 雁,王 姝,张海鹏,张少佳

(1.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 401121)

古镇旅游作为人们出游的重要场所之一,市场发展总体来说也已经具有一定的雏形。然而,古镇旅游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千篇一律,缺少各自鲜明特色的雷同性问题[1]。游客对古镇出游的选择更是普遍缺乏深入的了解。对此我们提出重庆古镇出游指数评价,通过构建指标,量化重庆古镇出游评价标准,为游客出游提供参考。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古镇这个概念一直以来无官方一致认定。有学者认为,古镇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独立,附属于大都市的周围。在历史文化方面,由古代市镇演化而来,并且较完整保存至今,承载一定的历史文化、民族或民俗信息的历史小城镇[2]。也有学者认为,古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类大型聚居地,是在一定的地域,经过一定历史时间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居民、街道、统治结构、军事建筑等组成的空间形态,是拥有独立的文化特征,文物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古群落[3]。而另一种与古镇相关的概念是名镇,参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要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小镇。也有学者提出:历史文化名镇是指有着一定历史文化沉淀,保存有相对丰富文化遗产资源,能够反映当地某些历史阶段聚落景观和地域特色,由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组织评选的古镇[4]。由此可见,古镇的精髓在于“古”。

本次研究对象的选取主要遵循2 个基本原则:①历史悠久;②拥有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历史和特色的载体。最后锁定30 个目标古镇,包括重庆的23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及7 个在本地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或是游客较为感兴趣的古镇(包含街区,以下统称古镇)(如表1)。

表1 评价目标古镇一览表

1.2 研究方法与步骤

在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中,广泛查阅与古镇、出游、指数构建有关的资料,结合调查反馈,不断深化、提炼,构建了“1+8”的指标评价体系。“1”即1 套指标体系,是对古镇本身资源情况、资源转化情况、热点关注情况的全面解析;“8”即指标评价的8 个步骤,是利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对指标体系构建及结果的不断反馈、优化和验证。

1.2.1 指标体系

“1”套指标体系,包含3 个一级指标,5 个二级指标,27 个三级指标,涵盖资源本底、产品服务、好耍爆点3 个层级(如表2)。

表2 重庆古镇出游指数评价体系

资源本底涵盖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2 项二级指标,主要展现古镇自身的资源情况。其中,自然景观资源涵盖自然环境优美度、人工环境与自然融合度、特色自然资源与特色景观、气候舒适度、可连通的景区景点5 项三级指标。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核心保护区规模、历史街巷空间形制、传统建筑风貌、特色历史建筑、特色历史古迹、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特色手工艺品与美食、原住民生活场景共8 项三级指标。

产品服务涵盖产品体验、服务配套、宣传推广3 项二级指标,重点关注古镇资源转化成产品,服务于人们出游的情况,使历史文化资源可观赏、可体验、可感知。其中,产品体验包括物质文化体验、民俗文化体验、特色产品体验、重要历史事件和名人4 项三级指标;服务配套包括交通便利度、服务设施完善度、餐饮配套和住宿配套4 项三级指标;宣传推广包括电影电视取景地、目的地搜索指数、社会关注度3 项三级指标。

好耍爆点关注古镇爆点资源和热点动向,重点关注古镇在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方面的突出影响力和吸引力,包括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爆点、资源营销IP 和自然景观爆点3 项三级指标。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微课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精神,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

在上述指标体系下,根据指标的关注程度进行差异化赋值:资源本底共120 分,产品服务共110 分,好耍爆点共50 分,总分280 分。

1.2.2 研究步骤

重庆古镇出游指数评价的“8”个步骤包含需求分析、资料梳理、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测算、专家评价、现场调查、公众调查、指数分析,如图1 所示。

图1 重庆古镇出游指数评价步骤示意图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聚焦古镇和出游两方面的相关研究,对重庆古镇出游指数的内涵进行挖掘,建立的古镇是否适宜出游,主要考虑是否拥有能激发人们兴趣的建筑、民俗文化展示,或古镇是否附有传说和故事性,或是否拥有一定的山水资源,或与周边有一定的资源互动。

2)资料梳理。资料梳理包括资料收集和资料整理两方面。资料收集过程中,以镇为基本单元,收集了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材料、各镇保护规划等资料。基于指标体系,收集全市文物普查、历史建筑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PGI)、地理标志商标(GI)、农产品地理标志(AGI)等系列资料;借助网络资源收集各镇民俗文化、配套设施等资料。基于上述资料,以镇为单位,对应到指标评价体系对基础资料进行整理。

3)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主要包括指标分级确定、各项分值权重赋值、评分标准制定和指标计算。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对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如赵勇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一书中介绍了构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评价因子,把保护评价因子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别下的自然环境、空间形态、建筑遗产、历史影响、民俗文化5 个层级,为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思路。在相关行业的标准中,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17》中,把旅游资源主要分为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物、人文活动八大类,结合分类运用到指标体系构建中。同时,查阅了有关古镇的研究文献,发现古镇研究主要聚焦古镇保护、旅游开发等方面,以单个古镇介绍为主,基于横向对比的数据较少,也为我们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和思路提供了参考。除了基于游客感知的指标以外,还重点对近3 a 来人们关于出游、古镇旅游的数据进行了搜集及有效指标识别,最后根据百度、搜狗、马蜂窝等相关搜索情况作为指数评价标准,并根据数据情况制定评分规则。

确定指标体系初步思路后,借助相关领域专家调查对指标进行修正、完善,主要邀请国土空间规划、地理信息、人文地理等领域专家对预选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根据专家意见,在原有初步指标体系中增加物质文化体验、民俗文化体验、特色产品体验、目的地搜索指数、媒体关注度等指标,整合传统民俗文化独特性和民俗艺术保存度指标,细分生活设施舒适性指标,同时修正部分指标权重,得到最终的指标评价体系。

5)专家评价。初步排名之后,邀请地理、历史、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对应指标评价体系对各镇进行打分。通过指标测算和专家调查,对各镇出游指数进行初步评价。

6)现场调查。现场调查主要指以体验官的身份对30 个对象古镇进行现场调研,对应指标体系进行现场打分,同时对基础资料进行补充说明,形成各个镇印象系列,如走马印象、中山印象,整理之后最终形成表格、文字、图片的整套数据库。在整个现场调查中,前期调研了40%的古镇、补充调研60%的古镇。

7)公众调查(如图2~4 所示)。公众调查主要通过公众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公众问卷除了基本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以外,直接罗列出30 个古镇的名单,对游玩过几次、是否想去/再次游玩进行调查,最终收集到161 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愿意再次游玩的前5 个古镇分别为:磁器口、偏岩古镇、中山古镇、龚滩古镇、安居古镇。现场调查和公众调查是对指标初步结果的优化验证。

图2 公众调查年龄结构图

8)指数分析。指数分析是对30 个目标古镇进行排名,以及对结果的规律进行总结分析。

图3 公众调查性别结构图

图4 公众调查受教育程度图

2 评价结果

重庆古镇好耍指数最终形成1 套古镇好耍总指数和资源本底、产品服务2 套分指数。总指数从资源本底、产品服务和好耍爆点3 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是综合结果的展示。资源本底指数是古镇从自然风光、街巷格局、建筑风貌,到传统民俗等一系列特色资源独特性、代表性、流传度的综合体现,反映出古镇本身的资源丰富度、特色度。产品服务指数是古镇资源转换率的综合体现,可以切身感受到的民俗文化、设施配套的综合呈现。

2.1 重庆古镇出游指数

分析结果显示,有“重庆名片”之称的磁器口凭借丰厚的实力位居榜首;而资源本底丰厚的龚滩古镇,和拥有九宫十八庙的安居古镇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名。分析发现,排名靠前的古镇普遍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历史底蕴丰厚,配套服务设施完善、观赏游览性强,特色明显、知名度较高,如表3 所示。

表3 重庆古镇好耍指数

2.2 重庆古镇资源本底指数

重庆古镇大都分布于江河之畔,结合地形和周边的山水风貌,巧借因势,形成簇群式聚居格局。以穿斗房、吊脚楼、石板路、戏台、会馆、寺观为代表的建筑形态反映出极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与文化内涵[5]。重庆古镇拥有大三峡、移民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的缩影,同时又受到周边地域文化形态的影响,兼收并蓄,显现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貌的独特性、实用性和美学价值[6]。资源本底指数显示(如表4 所示),排名越靠前的古镇,其自然景观资源、建筑风貌越丰富、越独特,其自身流传下来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特色手工艺品以及原住民生活场景也越丰富。其中,龚滩古镇资源本底最丰厚,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资源一应俱全。而渝东南的古镇普遍临山靠水,资源丰富、民俗独特。

表4 重庆古镇资源本底指数

2.3 重庆古镇产品服务指数

从产品服务指数的结果显示(如表5 所示),排名越靠前的古镇,其资源转换情况越好,产品体验越丰富、配套设施越齐全,自身关注程度也越高。在外部优势(良好的旅游大环境、便利的交通支持)和内部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周边旅游景点形成完整的旅游链等)的双重加持下,磁器口以明显的优势处于产品服务指数的第一名,游客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完善的配套服务[7]。纵观整个产品服务指数,主城都市区古镇普遍配套服务较为完善。

表5 重庆古镇产品服务指数

2.4 小 结

评价结果显示,磁器口可以说是重庆古镇的代表,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产品体验、服务配套和宣传推广于一体,但同样位于中心城区的铜罐驿古镇却仍以原生态为主,产品服务方面十分匮乏。对于其他各区域而言,主城新区的安居古镇、中山古镇的宜游程度远超同区域的青羊古镇和三道拐;渝东北的大昌古镇也远超温泉古镇;渝东南的龚滩古镇和濯水古镇也比洪安古镇更适宜出游。对比全市区县中古镇最多的江津区,所属的6 个古镇也是层次不齐,中山古镇远比石蟆和吴滩古镇宜游,甚至超过颇有名气的白沙古镇。

总之重庆古镇宜游情况不论是在市域范围、还是放眼于各区域甚至是各区县而言,水平都参差不齐。

3 结 语

重庆孕育于大山大水之间,传承三千年巴渝文化,历经明清移民、开埠建市、抗战陪都、西南大区“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历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时代连续、总量富集、空间分散、特色突出[8]。重庆古镇是集自然历史与文化于一体的缩影。重庆古镇出游指数从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深度挖掘重庆古镇的资源本底、资源转换以及热点情况,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供一套重庆古镇出游指数。指数结果的横向对比可以一目了然的展现出重庆各古镇的优势和差异,使人们更全面的了解各个古镇,为人们在古镇出游时提供针对性选择,节省选择时间,同时对古镇规划提升提供一定参考和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出游古镇指标体系
你出游,我出油
未来出游大作战
古镇之旅
假期带娃出游防走失
古镇——镇远古镇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同里古镇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千年古镇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