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粉土粉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技术应用

2022-01-20 03:22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绿色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粉土刀盘水溶液

陆 正(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2)

土压平衡盾构以其施工安全、快速、造价低、施工场地需求小等优势,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在富水砂性土层中施工时,容易发生螺旋机喷涌、土压难以稳定、地表沉降难以控制等一系列问题。此时多采用向原状土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剂、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等改良材料,以满足盾构掘进施工的需求[1-3]。可在高渗透性、高流动性、易发生振动液化的粉土粉砂层中采用常规的肥皂水、膨润土进行渣土改良的效果极为有限,采用泡沫剂甚至会加剧螺旋机喷涌,而采用聚丙烯酰胺(PAM)水溶液作为渣土改良剂效果显著,可极大改善饱和粉土粉砂层的土质特性,有效避免螺旋机喷涌的风险,保证土压平衡式盾构正常施工的需求。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天津市地铁 10 号线某区间隧道工程同样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进行施工,单线长约 1 430 m。在施工过程中,盾构需穿越 ⑥3粉土、⑥4粉砂层,上、下行线穿越段总长约 578 m。根据地勘资料,⑥3粉土、⑥4粉砂层具有含水量大、成流塑状、易振动液化的特性,其渗透系数可达 10-3cm/s。地层渗透系数如表 1 所示。

表1 地层渗透系数

在上述粉砂层中进行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时,均存在易发生螺旋机喷涌,以及由此引发的土压难以稳定、地表沉降失控等一系列问题。

1.2 螺旋机发生喷涌的原理及危害

土压平衡盾构工作的原理是,在盾构机刀盘的旋转作用下,刀具切削开挖面的渣土,渣土通过刀盘开口进入土仓,进而充满土仓及螺旋输送机。同时,盾构千斤顶的推力通过土仓胸板给土仓内的渣土加压,使土压作用于开挖面以平衡开挖面的水土压力。在掘进过程中,通过螺旋输送机来调整出土的速度和出土量,使进土与出土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保证盾构掘进过程中开挖面的稳定。

但是,如果开挖面所处土层渗透系数过大,则在刀盘开挖过程中,渣土由于流动性过好,不能在螺旋机内形成土塞,无法有效平衡掌子面水土压力,导致螺旋机喷涌,大量的泥水从螺旋机出泥口喷出。如此,不但影响到盾构头部的作业环境,更严重的是无法通过控制推进速度和螺旋机转速来控制土仓压力,导致刀盘正面土压力的剧烈波动,进而对刀盘前方土体造成剧烈扰动,影响正面土体的稳定,给盾构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穿越江河段时,还存在江河水涌入隧道,甚至淹没整条隧道的风险。

2 液化土层渣土改良试验

2.1 渣土改良的作用

在土压平衡盾构的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复杂地层或特殊地层中进行盾构施工时,进行必要的渣土改良是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顺利、快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主要作用如下。

(1)降低盾构机土仓内渣土的流动性,避免发生螺旋机喷涌、掌子面土体失稳,以及进而导致的地表大范围沉降或坍塌事故等灾难性后果。

(2)提高土仓内渣土的黏聚力,提高土仓内渣土的可塑性,在螺旋机内可形成土塞,保证土仓内压力稳定。

2.2 渣土改良试验

试验时,采用盾构掘出的 ⑥3粉土、⑥4粉砂作为试验素材。由于取出的粉砂土已经饱和,其坍落度经测试达到29 cm,因此不需再加水拌合,试样直接加入 PAM 水溶液。采分别用了 1%、2% 浓度的 PAM 水溶液,按照不同掺量加入试样中,经充分搅拌后测取其坍落度[4]。

(1)试验一: 试验材料为饱和粉砂土、PAM 水溶液(1% 浓度)。

取 10 L 饱和粉砂土作为试样素材,再取 1% 浓度的PAM 水溶液,按照 4%、5%、6% 的掺量加入试样中,充分搅拌后测取其坍落度,结果如图 1 所示。

(2)试验二: 试验材料为饱和粉砂土、PAM 水溶液(2% 浓度)。

取 10 L 饱和粉砂土作为试样素材,再取 2% 浓度的PAM 水溶液,按照 1%、1.5%、2%、2.5%、3%、4% 的掺量加入试样中,充分搅拌后测取其坍落度,结果如图 2所示。

图2 试样改良效果曲线图

2.3 地面改良试验结论

通过对以上地面试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针对 ⑥3粉土、⑥4砂土地层采用 1% 浓度的 PAM 水溶液进行改良试验,当掺量达到 6% 时,其试样坍落度测试可达 20 cm 以下。或者采用 2% 浓度的 PAM 水溶液进行改良试验,当掺量达到 3%~4% 时,试样的坍落度测试也可达 20 cm 以下。

经观察,当试样坍落度 ≤20 cm,已具备良好的塑性、流动性及低渗透性,土体的性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以满足螺旋机连续排土的要求,避免螺旋机喷涌风险,同时也可以满足渣土外运时的环保要求。

3 工程实际应用

在地面试验的基础上,盾构机实际施工时,通过其自带的加泥加水系统将 PAM 水溶液注入刀盘前方进行渣土改良,并根据螺旋机出土的性状、刀盘扭矩等对 PAM 水溶液的浓度及注入量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盾构连续、安全、高效掘进施工的需求。考虑到盾构自带的水箱容积较大且受限于搅拌能力,直接在其中加入 PAM 颗粒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影响到渣土改良的效果。因此,在盾构台车上另行配置了一个约 1.5 m3的小水箱,PAM 颗粒加入小水箱中经充分搅拌溶解后,再抽取到盾构自带水箱中,然后再通过加泥加水系统注入刀盘前方。在施工过程中,采用 1% 浓度的PAM 水溶液,按照 4%~6% 的掺量,螺旋机排出渣土的流塑性有了极大改善。土压波动范围正常,满足盾构正常连续施工需求,有效控制了螺旋机喷涌风险,提高了盾构在液化土中施工的安全与效率。

区间左线盾构约推进至约 20 环刀盘开始出加固土进入液化土层。由图 3 中 21 环至 26 环实际最高、最低土压力的变化可以看出,添加 PAM 水溶液改良前,土压力极其不稳定,波动范围为 0.11~0.33 MPa。同时,掘进过程中推进泵需靠时启时停的方式来保持土压稳定,刀盘扭矩也随土压变化而变化。渣土改良后,土压波动范围为 0.27~0.31 MPa,掘进速度、刀盘扭矩均等参数均恢复正常。改良前后设定土压与实际土压对比如图 3 所示。

图3 改良前后设定土压与实际土压对比曲线图

由图 3 可知,盾构推进 20~25 环时,由于螺旋机排出的砂土含水量、流动性较大,仅通过开关螺旋机后闸门进行出土控制,土压控制较为困难。通过在刀盘前方注入 PAM水溶液后,在后续的推进过程中,渣土和易性得到了显著改善,螺旋机后闸门可 100% 打开进行正常且连续排土,土压控制稳定,有效避免了螺旋机喷涌风险,盾构可正常连续掘进施工。

4 结 语

渣土改良技术是保证土压平衡式盾构在复杂或特殊地层中顺利、安全、高效施工的重要技术手段。天津市地铁10 号线某区间在穿越饱和粉土粉砂层期间,通过采用 PAM(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作为渣土改良剂,极大地改善了渣土的流塑性,降低刀盘扭矩,有效避免了螺旋机喷涌风险,使盾构在饱和粉土层中能保持稳定的土压平衡,为控制地表沉降及渣土的环保外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保证了盾构在饱和粉土粉砂层中保持安全、顺利、高效的掘进施工。本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盾构法施工提供一些借鉴及参考,推动我国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前进与发展。

猜你喜欢
粉土刀盘水溶液
基于正交试验的 TBM 双板刀盘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软硬不均地层对盾构刀盘受力计算方法与分析
水泥-沥青粉复合稳定粉土的强度及渗透特性
掌握核心必考点 精准突破水溶液
浅析硬岩刀盘转速与其内部落料的关系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易错题分析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核心考点及复习策略
原状和重塑粉土抗剪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液驱土压平衡盾构刀盘电气原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