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消防场地景观化设计研究

2022-01-20 23:18徐琳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2年1期

徐琳

【摘要】目前,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高层建筑也成为居住建筑形式中的主要潮流。但对于高层住宅防火的要求导致其不得不设置大面积的硬质场地,这对居住区的景观造成了消极的影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成为高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一个难题。文章主要从高层住宅的消防规范和景观设计出发,给出消防规范的硬性要求和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然后,通过分析矛盾,提出了安全性、功能性、整体性、生态性等解决原则,总结消防通道、消防回车场、消防登高面景观化设计的基本方法,同时文章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通过营建慢步道、儿童活动交流空间、老年人休闲运动空间,从而打破现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淡漠的邻里关系,为更加融洽的邻里关系创造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消防场地;居住区景观;景观化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1.004

引言: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需要满足现有的消防规范。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中,对居住区内的消防道路、消防操作场地等做了明确规定。由于规范中的强制性要求,使得居住区硬质场地与道路面积增加。而消防用地一般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发挥其作用,如果简单的硬质化处理不仅仅浪费活动空间,也使得居住区内的景观效果受到影响。

笔者认为,居住区作为人们归家休憩的港湾,其景观设计应该为住户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与交流的空间,设计师应发挥设计的特长,将消防空间融汇于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当中,将消极空间转变为积极空间,从而提升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和居民的归属感。基于此,在满足消防规范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好这些硬质空间,使其充分发挥多重空间的作用,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1、背景概述

1.1国内外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居住区消防道路和消防登高面的景观化设计主要经历了3个段:第一阶段,消防车道无美化处理;第二阶段,消防场地开始利用不同地面铺装来限定出不同的区域,并利用可动装置进行美化;第三阶段,消防场地的边界趋向于隐形化处理,即规范规定的消防道路、消防登高场地具体区域与周边草地或铺装相融合。但是,随着消防验收越来越严格,部分省市对隐形场地的处理方法及增添可移动构筑物的做法持反对意见,因为隐形处理会影响消防场地的可识别性,而可移动构筑物在紧急情况下,还是会影响消防作业。

其实,国外对于消防场地的景观化处理已经有了一些积淀。比如德国,私人别墅占地面积的5% 需要共享给邻居、大众作为家庭花园,也叫做“施雷贝尔花园”。花园的产权属于个人,但使用权属于周边居民和儿童,居民可以用来种植花草和果蔬。可以看出,即使是私人消防用地也是具有复合功能的。即在满足消防的前提下,地块不仅可供住户进行劳作、园艺等活动,还可以进行邻里之间的活动和交流。

1.2国内居住区景观的室外消防场地规范要求

(1)消防车道及消防回车场

消防车道是指在发生火灾时,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消防车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不宜小于5m;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对于高层建筑,不宜小于15m×15m。

(2)消防登高场地

消防登高场地是指在发生火灾时,消防登高车作业场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对消防登高场地的平面布置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还规定场地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和车库出入口。

1.3消防要求与景观效果的冲突

消防场地通常占地面积较大,形状规则,且基层需要满足大型消防车的荷载要求,这使得消防场地形式生硬,面层处理形式单一,这与景观要展示景观效果、营造的丰富空间相冲突。

(1)安全性与艺术性的冲突

消防车道宽度4m,且转弯半径一般大于9m,过宽的路幅和通直的路形,使得宅间景观异常空旷和单调,甚至影响宅间景观的布局。消防登高场地一般结合消防车道设置,面积不小于15m×10m,呈长方形布置于宅间,巨大的长方形上不可种植绿化,其不仅打破了宅间绿地空间布局,使得宅间景观僵硬化,更影响了功能使用。以上消防场地的设置形式与景观设计中讲求的设计手法相悖。

(2)功能性与生态性的冲突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小于30%。而为满足消防车使用荷载的功能要求,室外消防场地必须全硬质化,并且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如此大面积的硬质场地,不仅占用了功能性场地的硬质指标,也与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相冲突。

2、室外消防场地景观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2.1设计原则

(1)协同性原则

在居住区设计中,消防设计是在建筑规划阶段就开始进行的,景观是在建筑的消防报批审核之后才介入,时间节点滞后。规划阶段对消防场地的景观化处理考虑不周,必然加大后期景观化的难度。笔者建议景观专业应和建筑专业应在建筑规划阶段就要考虑景观的整體性,减少后期的景观化难度。

(2)整体性原则

消防场地作为设计条件在景观方案阶段应和周围绿地作为整体来考虑,而不是孤立的、割裂开来的,使得消防场地“隐”于景观环境之中,达到整体统一,安全和谐。

(3)安全性原则

消防场地的景观化设计要以场地安全为前提。消防场地的首要功能是居民的生命通道,在设计中也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

(4)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即消防场地首先的功能是消防疏散。其次,利用消防场地平整宽阔的特点,充分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成为具有复合型功能的活动交往场地。

(5)生态性原则

消防场地满足全硬质化的规范要求下,力求满足生态要求。在面层和基层的材料选择上,可选用生态透水性材料,在保证消防车荷载的要求下,能够渗透地表径流,响应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2.2设计方法

(1)消隐消防场地,融入整体景观

在前期规划阶段,从景观的角度出发,对于室外消防场地设计提出以下建议:消防车道和登高面尽量重合,可利用部分消防通道作为登高面;尽量不设消防回车场,消防回车场的面积较大,可与就近消防车道相连。消防车道可与宅间道路重合,通过曲线型构图做适当的大弧线弯曲,使其更加整体统一;消防车道宽度4m,宅间道路一般2~3m,可以设置2.5m为宅间道路,1.5m设计为健身跑道,结合小区整体布局连成一个连续的健身步道,即丰富了道路的铺装材质,又达到弱化车道的效果。一些不适宜设置健身跑道的区域,可以通过条形嵌草铺装,或者结合砾石、鹅卵石艺术化处理。

(2)丰富场地功能,复合利用场地

消防登高场地一般面积较大,有些消防登高面的长度甚至接近建筑的长边,多数情况下无法融于景观活动场地中,这种情况需要考虑活化它们的功能,复合利用场地。即在火灾发生时作为消防车救火所用,平日作为居民休息活动场所。一般有以下分类:①邻里交流空间。给居民提供一个宅间交流场所,以硬质铺装为主,铺装的形式要跟小区的整体风格统一。可利用可移动花箱或者艺术性小品如座椅围合成半开放空间,为居民提供交往停留的空间。②儿童游乐空间。儿童活动场地以软性硬质铺装为主,可在铺装图案上做一些创意设计,如动物图案、跳格子游戏等,还可以放置可移动儿童游乐设施,如小木马、摇摇椅等,家长看护区域需要设置可移动座椅。③老年活动空间,结合老年活动的特点,可多放置一些室外休息座椅,设计一些卵石步道,可移动花箱,营造轻松的活动氛围。④健身运动空间,主要考虑成人健身需求,可以软性硬质铺装为主,可设计具有动感的铺砖图案。⑤艺术观赏空间,用硬质铺装结合砾石、嵌草形成富有特色的景观观赏空间,可结合小区的景观风格设计。

3、案例介绍

3.1项目概况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B1组团北区安置项目占地约40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区面积约23万平方米。区域内包含五个居住小区。整体规划未将绿地率按照常规的计算到小区内部,而将绿地面积分到居住区范围内的公园。如此一来,居住区内部的绿地就很有限了,加上一定面积的消防场地,导致每个小区内都有大量的硬化面积。所以对于这个项目,从某种程度上说消防登高场地的景观化程度决定着居住小区的景观品质。

在规划设计时,将停车场置于地下,实行全人车分流模式。居住区内一级道路满足消防车道4m宽要求,且通常情况下,路面上不行驶。本项目结合具体的场地情况和景观布置,对于消防登高场地主要采用了一下几种处理方式。

3.2营造健身运动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非常重视,运动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结合该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师在充分考虑整体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消防登高场地设置了慢跑步道(图1)。在铺装设计上,4m的消防车道被划分为两种铺装区域,一边是红色塑胶,另外一边是花岗岩。其照明设施沿着跑道的单侧设置,灯光在夜晚不仅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还能成为夜景,来吸引业主享受户外活动;利用夜跑的精彩与活力,增添邻里间简单的快乐,缓解人们白天的压力。在小区北侧,结合消防车道设置了一条200m长的芳香漫步道。根据四季变化,在跑道周边种植芳香类植物,以营造舒适的运动环境;可在临近消防场地的非消防场地界面放置互动装置。人们可跟着大屏幕做相应的健身操等运动。需注意,在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重合区域靠近建筑出入口的位置,应避开种植乔木,以避免影响消防车进行消防作业。

3.3营造儿童活动交流空间

居民带子女到儿童活动场所玩耍,是居民交往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根据不同时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需求去设置相应的游戏设施。从心理学上看,儿童时期一般可划分为:婴幼儿期(0~3岁)、童年期(3~7岁)和少年期(7~12岁)。在不同的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等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形成了层次分明的认知结构;因此,单一的空间无法满足各个年龄段儿童 的活动需求。

(1)婴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认知阶段,无意识吸收的成长阶段,需重视其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官培养。景观设计时,可利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搭配等,帮助此阶段儿童形成初步的空间认知能力;

(2)童年期的儿童已经有意识吸收知识,肢体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可以独自玩耍,也开始于同龄交往。可设置相应的游戏设施,促进儿童之间的交往。铺装上可绘制不同的图案,如动物识别,数字序列等。

(3)少年期的儿童喜欢一些有挑战的活动。此阶段儿童的活动相对剧烈,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和老人有一定的影响。此区域的设计应该选择色彩明快的塑胶材质铺装,通过色块划分多类活动空间(图2)。同时,要保证大面积空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奔跑。在儿童活动交流空间(即消防登高面限定区域)外设置家长陪护等候区,并配置便于家长看护的座椅。

3.4营造老年活动空间

本案例中,设计师巧妙地利用消防登高场地,为老年人营造交流活动空间。可设置了卵石步道、太极拳场地,并在消防登高面以外的区域设置休闲座椅。设置地面毛笔字空间。地面书法,老年人的动作幅度大,即能强身健体也提高审美情操。总的来说,足底按摩、打太极拳、地面上写毛笔字,这些老年活动均可以结合消防登高场地布置;老年休闲活动区的地面铺装应该平坦防滑,可以采用水泥砖等石材、荔枝面、烧毛面石材。

3.5营造艺術化空间

高层建筑多有消防场地,这也意味着要考虑从高处向下望的视野。消防场地是单一的硬质铺装,可以将铺装图案艺术化,居民在向下瞭望的时候,仿佛在看一幅画,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结论:

室外消防场地作为基本功能场地会一直存在于居住小区中,未来,室外消防场地的景观化是景观设计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设计师需要积极的探索消防场地的可塑性。通过雄安新区的项目实践,笔者认为,消防场地与景观效果之间的矛盾是可调和的,通过巧妙的设计,可使场地功能复合化,对景观的影响也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真正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文章总结了消防登高面的设计思路、原则和方法,以实例阐述了具体应用。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能为景观设计师解决景观和消防的矛盾提供一些思路,为营造安全舒适、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雪娇,翟付顺,于守超.基于社会性弱势 群体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19,17(1):67-70

[2]王铭珍.德国柏林社区的消防景观[J].消防 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1):83.

[3]任务琳.居住区室外消防场地景观化设计研究:以句容国宾府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18):153-154;162

[4]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S].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

[5]白丹,闫煜涛.浅谈景观活动空间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设计对策[J].华中建筑,2007(3):147-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