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细节论

2022-01-23 03:01邱志文
书法赏评 2021年2期
关键词:字头细节书法

邱志文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师范学院

细节的存在是普遍的,人们对待细节的态度却差别很大。如同人们对望远镜的兴趣远大于显微镜一样,人们对大格局的兴趣也远大于小细节,这或许跟人们长期接受的思维训练有关: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抓大”是必须的,“放小”那可未必,因为细节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它跟整体构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由广大转向深至,由粗放转向精微,由故常转向奇妙,对细节的关注是一种微观美学的转向。本文对书法细节问题作一专题考察,重点在结构层面。

一、细节的含义

细节是构筑艺术整体的微观基础,是焕发作品活力的生命细胞。细节虽依附于整体而存在,却带有“微而不弱”的个性特征。细节细节,细枝末节,相对于整体,它仅是局部,微乎其微,但它的能量不可小觑,其表现力不可低估,忽视它,作品会显得空洞,会流于苍白。细节殊乏高大之貌,极易被忽略,真正用心的学艺者,应学会观察,学会捕捉,学会表现,学会让细节开口说话,学会用细节焕发生机。作家张之路别具会心,他说:“历史是石头,细节是石头的纹理;历史是河流,细节是河流的浪花;历史是天空,细节是天空飞翔的老鹰;历史是老人,细节是老人的胡须。”[1]就书法而言,其细节含括用笔细节、结构细节、章法细节等类型。对用笔细节,孙过庭明察秋毫,其《书谱》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2]他的眼光,犹如显微镜,洞察笔锋在极短时间极小空间精微入妙的灵动与生机。远观大略,近察细节,对细节的重视表明人们认知的深入和细化。

二、细节的价值

细节能丰富作品,增加作品的耐看性,支撑作品的生命感,细节精彩与否成为衡量作品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

管理学有条“细节不等式”:100-1 ≠99,100-1=0,它表明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行隔理不隔,艺术作品的细节塑造也须臾不离此道。五代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大山堂堂,丛树苍苍,峡谷幽幽,但如果少了对茅舍内如豆般小人物的刻画,作品就无法点景点题,静谧的自然就少了生气,中国山水画独特的人文意境就难以呈现。可见,中国山水画的点景人物,形体极小,份量极重,细节不“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的《祝福》若无对眼睛这一心灵窗户的细节刻画,祥林嫂从肉体到精神备受摧残的悲苦命运,就缺乏直击人心的力量。作家常说,故事好编,细节难求。对此,前苏联作家马卡连柯有其诀窍,他的记事簿,只记小不记大,目的是养成发现和捕捉微妙细节的习惯和能力。

书法中的细节何尝不是如此?“纤微向背,毫发死生”[3],王僧虔的眼光很犀利,他对用笔细节及其效果的直觉异常敏锐。精微入妙的笔锋跳趯,既展现形式层面的灵动多变,更展现精神层面的无限生机。北宋李昉《太平广记》记载一个故事:“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4]索靖书法耐看,才能使欧阳询流连忘返;索靖书法耐看,离不开精妙入神的细节支撑。上述欧阳询所观古碑,我们已无处可觅,但索靖的字,今天我们仍可睹其风采。索靖是西晋书法名家,章草《月仪帖》是其传世名作,此帖不时流露索靖在细节处理上的高超能力。如“好”字左旁巧妙搭接形成的“留白”,饶有别趣;“看”字字底内部两横的俯仰处理,顾盼含情;“物”字笔画长短、轻重、走向的变化,精穷微妙,自堪咀嚼;“度”字极尽变化之能事:两撇收笔一回锋一放锋,两竖一正一斜、一长一短,两竖跟下面笔画的搭接一实一虚,以及整个结字的反向取势相映成趣……工绮巧态,盈盈满目(图1)。细节把品鉴导向深入,大凡艺术经典,都具有这个特点,文学经典《红楼梦》如此,国画经典《清明上河图》如此,书法经典《兰亭序》也如此。

图1

三、细节的表现

人的心灵有多丰富,细节表现就有多丰富。细节的缤纷涌现,易使人迷失其中,不明就里。按思维经济原则,用奥卡姆剃刀,删繁就简,探究细节表现之道,尤显必要。以下所述,不求其全,但取其要,则益或甚焉。

1、关系维度的细节表现

美在关系,即美主要不在于关系项本身,而在于关系项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关系有不同的进阶,细节表现就有不同的层面。

着眼于笔画,以起收、转折等关系为表现细节。如颜真卿《勤礼碑》“一”字起收笔的处理,方起圆收,令人有先方后圆、规矩不废之放想;王羲之《姨母帖》“日”字转折的处理,状若铜钱,内方外圆,潜隐一种动静相得、从容中道的哲学智慧(图2)。

图2

着眼于偏旁,以笔画搭配关系为表现细节。如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提手旁的横与提的关系处理,“抑”字作相向状,“控”字作相背状,这种关系处理异常微妙和生动,它鲜活地呈现为一种特殊关系而非一般关系、具体关系而非抽象关系(图3)。

图3

着眼于结构,以构件搭配关系为表现细节。如柳公权《玄秘塔》的“就”字,左旁末点紧靠竖钩(跟左点的疏离形成对比),右旁撇画的缩短及陡斜走势,均为促进结构和谐所做的细节调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的“奠”字,字头两点的拉开与字底的向上穿插,形成一种避就对比,字头两点的倾侧取势与整个字底的稳重端庄,形成一种欹正对比,这种细节打造与结构关系的优化已合二为一(图4)。

着眼于章法,以全局与亮点的关系为表现细节。如黄庭坚《花气诗帖》“中”字竖画的伸展,骄舒妙丽,灿若明眸,它划破空寂,形成一片虚实兼得的布白,与作品其它留白自相呼应,和而不同;竖画本身的遒直体态,与其周边字势的欹侧多姿相映成趣,令人玩味。宋徽宗赵佶《草书团扇》,其亮点在于牵丝连线的运用。它在作品中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它给本已矫捷的线条生添了细节,玄微灵逸,妙不可言;它使本具闺阁气息的团扇更有女人味,娴雅文静,情韵缠绵(图5)。

图5

2、容量维度的细节表现

这种细节表现推行复杂性战略,具有构成因素多、技术含量大、规模效应强的特点,它可以把书法诸多表现技巧凝聚于细节之中,使集成式的细节获得极大的包孕性和耐看性。然而,“复杂”乃其表,若以简化思维究之,它又是至简至约的,其变易不离阴阳。阴阳者,变化之父母,阴阳具体样式之繁多(如空间上的穿插避让、时间上的轻重缓急等),阴阳具体组合之灵活(如强对比、中对比、弱对比等),可以使细节表现变化多端,应接不暇。细节可表现为集多层关系于一身的关系群。如王羲之《平安帖》的“當”字,整个结构上开下合、上欹下正的对比变化,构成宏观层面的一级关系;字底“口”与“田”一斜一直的体势调整,以及“田”本身左密右疏的对比,构成中观层面的二级关系;字头宝盖方折与圆转的微妙变化,构成微观层面的三级关系。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的“翳”字,整个结构上展下蹙的对比变化,构成宏观层面的一级关系;字头的伸缩、疏密变化,构成中观层面的二级关系;字底两个“习”的末笔一提一横的微妙调整,构成微观层面的三级关系(图6)。

图6

细节对比的类型可因“度”的灵活把握而丰富多样。如王羲之《圣教序》的“墨”字,字中骀荡的展拓,字底出奇的倾仄,字头短横在方向上的刻意求变,均呈强对比势态。何绍基《论诗帖》的“亦”字,字头点截分横所致的左长右短之比例,字底一撇一竖略呈相背的笔势变化,以及字底两点微作相向、左高右低、左垂右倾的处理,均为弱对比。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揚”字,其左旁的上紧下松,左旁横与提的一缩一伸,右旁上部及下部之疏密变化,则为适度性对比,从质性看它“允执厥中”,从量化看它接近黄金率,禇字有唯美主义之誉,由此可见一斑。王羲之《圣教序》的“品”字,三个“口”的大小变化,以及每个“口”末两笔的造型变化,均呈渐变式,它有中间过渡,细节变化自然而然(图7)。

图7

3、个性维度的细节表现

把细节玩出个性,让细节独放异彩,乃众多书家所求。打破老框框,挑战不可能,在多元探索中径然前行,是个性塑造的必由之路。

改良式。原字大关系大格局不变,仅于细微处独运匠心,巧加改良,即可化腐朽为神奇,使细节熠熠生辉。如王羲之《圣教序》的“蠢”字,字心“日”中间的短横变短竖,兀然耸突,其因地制宜又恰到好处,令人叫绝。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暑”字,中间长横有如高空走钢丝者手中的平衡杆,对高岌字形有维稳之效,这种处理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暗藏玄机的是字中间那根短竖,它不取正位取奇位,悄然左移,仿佛四两拨千斤,使整个结构隐含一种稳中带险、平中寓奇的妙趣(图8)。

图8

逆反式。跟习惯背道而驰,风险很大,因为习惯的势力是压倒性的,逆之尤需独立之思想、无畏之勇气。果若美成,其径行自遂之性,便光灿难掩,令人叹赏。如东晋庾翼《故吏帖》的“孟”字,新姿异态,不同寻常。在“形”上,它伸展字头横画,颠覆伸展字底横画之惯例;在“势”上,它头重脚轻呈峻险,颠覆上紧下松求稳重之俗套。王羲之《普觉国师碑》的“堂”字,字头两点不似常态收拢,而是反向拉开,以自身的微调来加强整个字头的堂皇气度;字底末笔不似常态伸展,而是反向收缩,以自身的退逊来彰显整个结构大山压顶般的威重与崇险(图9)。

图9

添加式。原初本无,而后加之,“加”之目的在“佳”:新奇、有趣、耐看,艺术效果更佳。所加者,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粗。如王羲之《乐毅论》的“赖”字,右旁左上角的细节处理,所添极少,却引人注目,其陌生感对一览无余构成一种奇妙的阻遏。王羲之《此月帖》的“居”字,字头的细节处理,其堪赏处主要不在于它反衬倔楞方折的那份可爱,而在于那种无可无不可的自由自在,以及那种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个性标呈(图10)。

图10

减省式。这种细节处理的特点是删繁就简、舍得放下,亮点是形简意丰、“无中生有”,难点是不落俗套、自出新意。如碑名待考的某隋唐墓志有一“辱”字,字头省掉提画,字心“留白”,遂成字眼,妙不可言。赵孟頫《仇锷墓碑》的“循”字,右旁省掉竖撇,造就与背景贯通一气的带状空白,这种开放式空白,迥然有别于构件“目”内部的封闭式空白,二者无言抗对,却相安于一体之中(图11)。

图11

融汇式。中国书法字体多样,资源丰富,如何大胆拿来,为我所用,正是这种细节打造的关注焦点。它犹如烹饪,会遇到食材选择、搭配比例、火候掌握、风味特色、自然无违等类似问题。楷书与隶书交融,钟繇是最成功的实践者。他是楷书鼻祖,写的当然是备尽法度的楷书,但难能可贵的是,其流露出来的是一派无上太古的气息!这得益于他融汇贯通的高明之举。如《荐季直表》“報”字左旁末笔一竖,“廉”字左旁的长撇,明显保留隶书笔画的形态特征,纯笃质朴,其貌若愚。把篆书融入楷书,颜真卿堪称一等一的高手,他的融汇可谓“得意不忘形”,除了用笔汲取篆书线条的沉凝、浑厚、圆融,他还不时把篆法巧妙嫁接于楷书结构,使略带陌生感的结构多了一份古穆气息,避免纯用楷法容易带来的单调乏味。如《竹山堂连句》的“山”字和《麻姑仙坛记》的“殿”字,结构细节融入篆法,个性突出,又无作态(图12)。

图12

含藏式。这种细节表现内敛、低调,不事张扬,甘于寂寞,但它强化对比、反衬主体之功不可小觑,拿个“最佳配角奖”,它当之无愧。有人说写擘窠大字,重在把握大势,不必在意细节,其实不然。以摩崖为例,其巍然巨制,磅礴如海,以大气胜,但它也重视含藏式细节的表现。如《泰山经石峪刻经》的“尚”字,字头三点即落即收,意到即可,异常短促,相比之下字底的体量感愈显重大;《铁山刻经》的“離”字,左上两竖反向外挪,与横作平头搭接,遂致方头方脑,傻得可爱但有特色有份量;《泰山经石峪刻经》的“老”字,字底收敛,它“忙处人争我不争”,成为排奡纵横的长画之绝配;《尖山刻经》的“壹”字,字头蹙缩,其“小不点”角色,反衬字底之庞然阔荡,虽对比失调,却幽默自具,令人忍俊不禁(图13)。

图13

人们对细节的关注势在必然,因为对至精至微之好奇,本身即为人类探索世界的基本趋向(另一趋向是对至广至大的好奇)。书如水火,势多不定,书法细节问题纷繁复杂,任何提炼概括均难免挂一漏万,然以有限应无穷,不失为睿智之举。万变不离其宗,细节的千变万化,发自人心,归乎人心。深于书者,若妙达于心,纵无细节,亦为最好之细节。此中真意,为细节而细节者,终难解也。

注释

[1]张之路,写作中的细节与角度.语文学习[J].2017(8).P55.

[2][3]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P125;P62.

[4]转引自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P211.

猜你喜欢
字头细节书法
第六讲 横折弯、三点水、人字头的写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家”字的写法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羊字头》教学设计
书法欣赏
“家”字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