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俄语教育探析

2022-01-25 13:36张雪梅
关键词:俄文边区俄语

张雪梅,孔 妮

(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20世纪40年代初,苏联派遣了一批医生和技术人员到达延安,中共中央为了方便和苏方人员交流,决定在延安培养俄文人才。1941年3月,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成立俄文队,不久,发展成为俄文大队;同年12月,俄文大队转为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科;1942年5月,俄文科调整为中央军委俄文学校;1944年6月,俄文学校增设英文系,改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1]1延安外国语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新建立的专门培养外语干部的高等院校,在不断摸索办学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外语教育的延安模式,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中国外语教育史》《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等书是目前研究边区俄语教育的代表性著作,北京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等学校校史中有涉及抗战时期俄文教育的内容,此外,何方、马列、何理良、麦林、师哲等延安外国语学校20余位师生的回忆录,还原了边区俄语教育发展的历史面貌。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外语教育的延安模式的内涵,总结边区俄语教育主要成就和意义。

一、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俄语教育的发展背景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习和掌握外国语,既是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经验的需要,也是反帝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2]46首先,苏联与中共的直接联系是边区俄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机。1937—1938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一批步枪、子弹、机关枪、炮弹、通信设备等军事物资和纸张、白糖等生活物资。[3]1939年12月31日,吴玉章组织成立中苏文化协会延安分会,推动边区与苏联的沟通交流。[4]1941年6月,苏联遭到德国的突然进攻,中共中央预见到要打垮德意日法西斯联盟就必须在国际上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尤其是与苏联联合作战。[2]51为了形成和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有效配合,培养俄文人才迫在眉睫,故“延安的外语学习和外语教育是从服务当时革命中心任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开始的”。[5]100其次,上海外国语学社和上海大学的建立是边区俄语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俄国十月革命激发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上海外国语学社通过短期培训方式培养了五六十名青年学生赴俄学习先进革命真理,而由中共参与创办的上海大学设立俄语课程,则进一步推动了留学教育的发展。[6]大量的留苏生回国后投身于外语教育事业,如曹靖华、王之湘、刘泽荣等。[2]38留学教育为发展俄语教育提供了必需条件,为充实外语教学内容和更新外语教学方法提供了借鉴之处。[5]52再者,中共外交需要是边区外语教育发展的推动因素。1944年6月9日,交际处在周恩来的指导下秉承“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任务,接待了斯坦因等18位成员组成的中外记者团。记者团在回国之后相继出版了《延安一月》《红色中国报道》等著作,这是继斯诺之后西方媒体对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规模最大的一次报道。[7]1944年7月25日,美军观察组的军官乘飞机抵达延安,[8]包瑞德上校率领一行18人到延安后,朱德等领导人设宴洗尘并举行晚会,祝“中美盟邦团结增进”。[9]党中央把接待美军观察组视为“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始,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最后,大批知识青年涌入延安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动了边区俄语教育的发展。

二、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俄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业余俄文讲习班

为满足俄语学习需要,延安文化俱乐部开设俄文讲习班,[10]教师由从北京大学俄语专业毕业的王禹夫担任。后马列学院因业务需要,院长张闻天请刚从苏联回国的师哲在学院又开设一个俄文讲习班。两个俄文讲习班初期上课人数高达200余人,后由于俄语难度大,只有纪忠泉、唐海、陈波尔、吴良珂等20多人坚持下来。他们后来成为中央研究院俄文研究室的骨干。俄文讲习班初期教材是由师哲和王禹夫主编,以语法为基础,辅以课文练习,随编随教。[5]102此外,还有一套王禹夫从哈尔滨带来的老式俄文课本,师哲为提高俄语教学质量对这套课本进行改造,增加了与中国实际相关的内容。早期边区俄文讲习班虽具有业余学习性质,但在战时情况下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俄语的学员,如翻译过陀思妥耶夫作品的陈波尔、利用业余时间译出过水平不错文章的纪忠泉等人,为边区开展正规的俄文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1941年3月至1941年12月)

1939年7月,抗大三分校在延安成立,主要担负培养陕甘宁边区八路军留守兵团干部及邻近省区知识青年的任务。1940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抗大三分校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酝酿筹建俄文队,由张培成负责筹备工作。1941年3月,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和军队建设需要培养俄文军事翻译干部,三分校俄文队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建立,校址设在延河北岸清凉山东麓的黑龙沟。俄文一队78名学员分为初步掌握俄文知识的第一区队、没有俄文基础的第二区队和从前线抽调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连排干部组成第三区队。曹慕岳任队长,汪涵芝任政治指导员。同年6月,66名学员入学组成俄文二队,白映奎任队长,徐继远任政治指导员。7月,中共中央在安塞县创办的航空工程学校并入抗大三分校成立工程队,因需学习俄文将98人改编为俄文三队,陶铁英、李本人、刘俊杰相继担任队长,刘瑞祥、崔庆元、肖琛相继任政治指导员。一、二队是以培养军事翻译为目标,三队则是为了培养飞行员和机械师。后为整合力量,3个俄文队合并成1个俄文大队,常乾坤担任大队长,何振亚、何辉燕任副大队长,李觉民任政治指导员。这一时期俄语教学主要是以语音、词法、会话为主,教材主要有《俄文文法》《俄语文法初级教程》和《俄语自习捷径》。

(三)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队(1941年12月至1942年5月)

1941年12月,抗大三分校与军政学院的高干队合并成立军事学院,是一所为培养团级以上具有相当独立工作能力的军事工作干部的直属军委总参谋部的学校。[11]258朱德兼任校长、叶剑英兼任副校长、郭化若任教务长、陈伯钧任副教务长、黄志勇任政治部主任。学院下设指挥队、俄文队、炮兵队、工程队和参谋训练队五个队。其中工程队和俄文队是由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改编而成:原俄文三队单独成立工程队,教学编制为工程科;原俄文一、二队合编为俄文队,教学编制为俄文科。俄文科与俄文队为平行单位,俄文科是学院教务长直接领导的教学业务部门,卢竟如任俄文科主任主管教学工作;俄文队是院长直接领导的行政、党务、军事管理部门,常乾坤任俄文队队长兼教员负责教学任务,曹慕岳任副队长负责军事行政管理和物质生活保障,张培成任政治教导员负责党务和政治工作。俄文队以大力培养通晓俄语、能说话、能联系实际的俄文翻译人才为培养目标,[2]51共127名学员分编为5个区队,教师分别由常乾坤、刘风、张培成、卢竞如、李洁民担任。俄文队开设俄文课和政治课,教学以俄文为主,在课时安排上俄文约占80%,政治课约20%。学员在校期间学习俄文文法、日常生活会话等内容,初步打下了学习俄文的基础。

(四)中央军委俄文学校(1942年5月至1944年6月)

1942年5月,军事学院俄文队与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四局(编译局)合并成立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校址仍设在延安东关黑龙沟。曾涌泉任校长,王弼任秘书长,叶和玉任政治处主任,卢竟如任教务处处长,邹载道任校务处处长。俄文学校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正规外语教育的开始,也是我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军事翻译干部为主要目标的外语专门学校。[12]俄文学校的教学编制为俄文队,曹慕岳任队长、杨桢任副队长、孟华任政治指导员。学校以培养具有军事知识及坚定的政治立场的高级翻译干部为目的,此外还承担翻译俄文著作的任务。学制两年,第一年进行政治教育、专修俄语语法及作文、翻译练习,第二年以俄文原版军事著作为教材,锻炼和提高翻译能力。[13]学员主要来自我军前方部队的连营长、指导员、教导员,少数后方干部以及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共130余人,分编为5个区队,除个别调整外大多数学员在原区未动,为了便于对女生生活管理专设1个女生区队共27人,但学习仍分别编在5个区队内。

1943年7月,延安大学俄文系并入俄文学校,使俄文学校的规模有所扩大。延安大学俄文系于1941年秋季将80余名学员分为甲班和乙班,黄正光(越南人)担任系主任兼主讲教师,唐国华和李松青等担任助教。三个月时间延大俄文学子排演了《今晚九点半》的俄文剧,[14]甲班的学生大部分能翻译文章,[15]并担任翻译苏联报纸刊物及编辑俄华字典工作,同时指导乙班同学会话。[16]延大俄文系并入之后,学生调入15人,除增加随调教师黄正光和唐国华外,又调进两位在苏联毕业的朝鲜籍教师韩斌和李荣华。俄文学校的教员分为语言教员和语法教员。语言教员3人,分别教1班和2班的是越南人黄正光,教3班和4班的是朝鲜人李荣华,以上两个外国教员采用俄语教学;语法教员是刘群、钟毅、杨化飞、赵洵4人。[17]1943年10月,俄文学校迁至清凉山北麓的丁泉砭。11月,延安军事学院并入绥德抗大总分校,工程队的26名学员转入俄文学校学习,学校按其俄语程度把他们编入各区队学习。12月,俄文学校举行了一次文化测验,班次做了较大调整,需要提高汉语水平的27名学生编成一个国文班,其余学生调整为4个俄文班。

(五)延安外国语学校(1944年6月至1945年9月)

1944年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到延安,指出为了适应美军观察组即将来延安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新中国及早准备外交干部,外语人才(包括英语人才)的培训工作一定要加强。[2]53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改建为延安外国语学校,仍归中央军委编译局领导,曾涌泉、杨尚昆先后担任校长,云青任副校长,李兆炳任秘书长,叶和玉任政治处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卢竞如任教务处处长,王力华代理校务处处长。学校分俄文系和英语系,俄文系有104名学员,英文系有73名学员。由于战争形势发展以及时间地域的特殊性,在学制上没有作硬性规定,师生可根据需要随时调离学校,基本学习3年时间。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分为讲读、语法、会话和翻译四种课程形式。讲读课一般每周上3到4次,每次2学时,内容一是由教师选择《红星报》《消息报》《真理报》等苏联报刊中侧重军事方面的社论通讯;二是从当时现有的俄文书籍中节选部分内容;三是教员自行编写的有关气候变化、战争进程、抗战故事、领袖人物等主题内容。[18]讲读课起到提高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的作用。语法课主要应用刘泽荣的《俄文文法》和师哲王禹夫的《语法讲义》教材,熟悉字母、读音、拼写、词法、词类等问题。会话课通常以讲读材料方式进行,材料大都是语法句子结构简单内容浅显的课文,或是由教师编写的反映当时现实生活内容和国内外形势的短文,或是从苏联报刊上挑选的生动有趣的故事。翻译课内容包括汉译俄和俄译汉,开课时间在大约学习俄语半年之后。上课以实践训练为主,学员当场或课后完成指定材料翻译,教师进行评改后把共同性问题进行讲解。在课程内容方面,除了学习专门课程外,俄文系还以上大课或者讲座的方式开展政治教育,内容包括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联共党史等,此外还设有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

三、抗战时期边区俄语教育的主要成就

(一)培养了一批俄语专业人才

抗战时期由于特殊的革命背景俄语学员流动性较大,但基本保持百余人的规模。其中男生人数多于女生,在抗大三分校时期人数最多,军事学院人数次之,延安外国语学校时期人数最少。经过系统学习后,多数学员达到阅读原文、日常交流、翻译文件资料的水平。抗战胜利后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华北和东北办学,成为创办俄文专科学校的中坚力量,杨化飞、李则望、高世坤、罗焚、尹承玺任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俄文系教员,屈洪任北方大学文教学院外文班教员,谢家彬、邓友民、张天恩、阎明智等十余人参与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工作。此外边区俄语教育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革命干部,比如蓝曼、凌祖佑、白布佳、秋江等军事人才,李则望、马列、许文益、何方、何理良、高士坤等外交人才,张天恩、苏英、尹企卓、罗俊才、付克等外语教育人才。

表1 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各阶段学习俄语人数统计

(二)专兼职结合建设师资队伍

延安外国语学校采取专兼职结合与中外互助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教师分为两部分由军委统一调集。其中一部分在苏联长期留学或工作过俄语水平较高的老同志负责讲授理论知识,如先后在基辅军官联合学校和莫斯科军事工程学校学习的师哲兼任马列学院俄文讲习班的教员,王弼、常乾坤、刘风、王琏等中共早期培养和储备的航空干部兼任俄文教员,在苏联东方大学毕业的张培成兼职抗大三分校和军事学院俄文科教员,留苏经历使得他们拥有较强的口语能力和丰富的革命理论知识。另一部分在国内高校学习的同志负责笔译、批改作业以及辅导答疑,他们大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或俄国人在中国东北开办的单位中工作学习过,[19]如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张洁民。专兼职结合与中外互助的方式使得俄语教师不拘泥于形式始终选择对学生最为有利的教学方法,依据客观形势和学员接受能力因材施教。

表2 抗战时期边区俄文教员名单

(三)大胆创新探索教学方法

科学教学方法是边区俄语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边区俄语教学以传统的语法学习为主,按照字母发音、拼读、词汇、句型和语法的顺序展开。常乾坤主张在语法学习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要求学员不要死记硬背,要根据俄国人的思维搭积木式的排列词语。[20]延安外国语学校贯彻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原则,“坚决废止注入式、强迫式的、空洞的方式”,[11]260以直接教学为主,“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法”,[11]260听说读写译并举,充分发挥学生自动性和创造性。此外,各班级通过设立外语会话小黑板,出外文墙报,办讲演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增进外语学员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针对边区教材短缺的问题,教师结合自身经验和边区教育实际情况以及学员俄语基础大胆创造出符合学生俄语学习水平的资料,如反映抗日战争、边区人民生活、反国民党封锁、劳动生产、延安军民关系、延安气候等方面的文章。

四、抗战时期边区俄语教育的意义

抗战时期边区俄语教育实施了不同于原来“只在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培养外语人才、只使用外国引进教育的新路、只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采用单一的培养目标”[21]的外语教学模式,开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专门培养外语人才的延安模式,对新中国乃至当今高校俄语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外语教育中的指导地位。边区俄语教育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延安外语学校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政治理论课,由陈唯实、张庆孚、陈炳炎、何定华等理论家采用上大课方式讲授,由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领导人以讲座方式到校作时事述评。其次,结合抗日战争和边区建设创造性地“增加中国历史与中国情况及党的历史与党的政策教育”[11]257等党史课程。最后,师生积极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南泥湾附近的杜甫川开辟了农场,在东门外的飞机场边上开辟了菜园,办起了大车运输队、养猪队、豆腐坊等等。外文学校的学子们“在劳动中,不断的改造着自己。夜里,躺在土炕上,抚摸着发粗的两臂和赤色的胸膛。就是这样,炼成了钢!”[22]

第二,确立了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领导不仅是边区俄语教育更是延安时期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首先,延安外国语学校是在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其次,党中央选派优秀的党政干部加强学校领导,朱德、叶剑英、曾涌泉、杨尚昆等先后担任学校校长。最后,学校建立健全党组织保障党的政策方针和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实施。抗大三分校俄文队由汪涵之任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设立由3名学生、队长和政治指导员组成的支部委员会;军事学院俄文队继承三分校党组织系统,分设两个党支部保证学校教育计划顺利完成并纠正与行政并立的不正确现象,分别由学员张开帙、么仲选兼任党支部书记;俄文学校设立五个支部,分别是由政治处、教务处和俄文队组成的支部,编辑处和翻译处支部组成的支部,校务处和工勤人员组成的支部,俄文队学员组成的两个支部。

第三,确立了俄语教育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办学定位。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俄语教育从业余讲习班到外国语学校始终服务于抗日战争这个党的中心任务,培养目标从“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和我军部队建设的需要,培养俄文军事翻译,以加强抗战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1]2到“培养通晓俄语、能说话、能联系实际的俄文翻译人才”,到“培养具有军事知识及政治立场坚定的高级翻译干部”,再到“培养新中国的外交人才”,以“培养俄文军事翻译”为原点,随着革命形势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任务和课程安排,根据培养目标决定课程类型和内容成为延安时期俄文教学自始至终遵循的准则。[23]

第四,确立了学用一致的办学理念。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延安外国语学校以培养俄文军事翻译为目标,牢牢把握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制定政治和俄文两种课程内容,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教学方法,集中力量上好讲读课、语法课、会话课和翻译课,注重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统一。

总之,1941—1945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外语教育的发轫阶段。[24]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从抗大三分校俄文队到延安外国语学校,以培养俄文军事翻译干部为目标,创新俄语教学方法,为共和国成立以后大规模培养俄语人才和创办俄语专业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25]

猜你喜欢
俄文边区俄语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三亚将替换错译俄文路牌
俄文网站新闻的篇章及句法特征
里加市长因讲俄语屡被罚
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