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通督针刺结合健脾益肾通督按摩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疗效研究*

2022-01-26 07:25维,党举△,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1期
关键词:炎性健脾针刺

贺 维,党 举△,王 辉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1.脑十一科;2.脑七科,陕西西安 710032

脑性瘫痪(CP)属于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行动姿势异常等。CP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目前,临床上对CP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该病主要依靠功能训练为主,但由于该病病情复杂,生物医学康复困难,CP康复周期长、费用较高,特别是大多数患儿分布在农村,因经济水平受限,使大部分CP患儿失去康复机会[2]。目前,中医康复治疗被逐渐应用于临床中,通过推拿、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可有效促进CP患儿的康复。健脾益肾通督针刺与健脾益肾通督按摩均能应用于CP患儿的治疗中[3],且疗效明显,但关于两种方式协同效果如何却鲜少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收治的82例CP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健脾益肾通督针刺联合健脾益肾通督按摩应用于患儿中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2例C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指南》CP诊断标准[4];(2)符合《中西医结合儿科学》CP诊断标准[5];(3)临床资料完整;(4)无心肺疾患;(5)无皮肤破损;(6)无感染性皮肤病;(7)无中途退出研究,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差;(2)口腔真菌感染;(3)遗传疾病;(4)结核性疾病;(5)病毒性脑炎;(6)发育落后;(7)先天性心脏病;(8)肝肾功能异常;(9)癫痫;(10)凝血功能障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其中联合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2~7岁;智力正常16例,智力轻度异常12例,智力低下13例;参照组41例,年龄2~7岁;智力正常15例,智力轻度异常14例,智力低下12例;两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智力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参照组具体方法如下:给予患者健脾益肾通督按摩,连续治疗3个月。(1)通督循经点穴按摩:实施推督脉起始于长强穴,重点对长强穴、腰俞、命门等督脉十三穴位给予按揉,循经推拿5~7次,采用指推补法点按患者肾俞、脾俞、肝俞等穴位,按摩4~5次,上述操作每天重复1次,每次15 min。采用大拇指将患儿拇指末节罗纹面实施旋推,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操作次数100~200次,按摩患儿腹部,以神阙穴作为中心点,实施顺时针按摩5 min,将中脘进行推揉,50~100次,分推腹阴阳50~100次。每次15 min,每日1次。(2)节段性按摩法:按摩患儿两侧脊柱棘突采用的按摩手法为节段性移动法,按摩者采用拇指指面沿着患儿的脊柱来回移动,然后按摩者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别位居患儿的脊柱两侧,用拇指于脊神经根出口处做环状运动,这是钻法。锯法操作方法为按摩者双手横跨脊柱棘突,两手指间形成按摩区的皮肤凸起,双手呈拉锯样,每次按摩10 min,每日1次。(3)足底按摩法:按摩患儿足底的6个反射区,如脑部、小脑、肾、肝等,采取按压手法实施推拿,每天1次,持续时间为10 min。(4)促肌力恢复按摩法:按摩患儿髋关节、腰背部、大腿等部位,采用三线刺激法,采用揉、按、压等手法,由上至下实施推拿,也可以取穴手五里、曲池等多处穴位,每日2次,每次持续10 min。(5)关节活动度按摩法:推拿手法有旋、摇、屈、牵四法,旋法是对关节的扭错运动; 踝屈伸法:按摇踝法的操作体位,对踝关节作跖屈5~10次。每次15 min,每日2次。

联合组具体方法如下:在上述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通督针刺法治疗,进行主穴位交替使用,采用30号1~1.5寸毫针实施快速进针,不留针,对肾俞、太溪等穴位采用补法,其他穴位实施平补平泻法。得气后,出针,每针刺6 d,歇息1 d,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运动功能、炎性因子、血清学指标。(1)社会功能: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残疾儿童评估量表(PEDI)对两组患儿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价,包括日常活动、移动能力、交流能力,分数越高,提示患儿的社会功能越好。(2)运动功能: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该量表共88项,分数越高,提示患儿的运动功能越理想。(3)炎性因子:抽取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空腹静脉血3 mL,进行离心操作,置于-20 ℃的冰箱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血清学指标:分别采用ELISA和黄嘌呤氧化酶羟胺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

1.4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如下[6]:治疗后,患儿发育良好,肌张力或行走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儿发育、肌张力或行走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儿发育差,肌张力或行走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41×100%。

2 结 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两组PEDI评分及GMFM-88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EDI评分及GMFM-8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EDI评分、GMFM-88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EDI评分及GMFM-88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2.4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NSE、T-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NSE显著低于参照组,T-SOD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3 讨 论

CP属于一组症候群,以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该病是因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遭到非进行性损伤所致,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等障碍,也易出现癫痫、继发性肌肉骨骼等症状[7]。CP作为儿童神经残疾中严重疾病,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均造成了一定的负担。目前,国内外治疗CP的方法包括手术、药物、康复锻炼、高压氧等,但上述方法风险较高,且费用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8]。随着中医不断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治疗CP优势明显,且疗效显著。中医治疗原则当以益肝肾补脾气、调养心神为主,以减少CP患儿的姿势异常,促进其生长发育。

健脾益肾通督按摩疗法作为一种推拿疗法独具特色,广泛应用于CP治疗中,其主要采取不同的推拿手法按摩于患儿相关部位、经络穴位等[9],可通过对经穴点的刺激,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理筋散结的作用,也起到对机体功能调节的作用。健脾益肾通督针刺疗法治疗CP是基于中医益肾和通督两方面[10],对脑可塑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运动技能形成方面占有主要的地位。相关研究显示[11-12],针灸可对受损大脑的神经机能进行调节与维护,从而达到确切的治疗效果。主刺曲池等穴位,可起到调节精气之作用,使得精气运行顺畅,帮助患儿肢体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且两组患者的PEDI评分、GMFM-88评分治疗后均呈现增高趋势,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参照组。提示健脾益肾通督按摩结合健脾益肾通督针刺治疗CP具有较好的协同效果,可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显著提高其社会功能。

有研究报道[13],CP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异常,提示免疫异常可能是CP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有研究证实[14],免疫炎性因子在CP患儿中呈现高表达,其中以IL-6、TNF-α最为明显,提示IL-6、TNF-α可能参与了CP患儿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IL-6、TNF-α、NSE显著低于参照组,T-SOD显著高于参照组。提示健脾益肾通督针刺联合健脾益肾通督按摩疗法可显著减轻CP患儿的脑损伤程度,改善血清学指标,对免疫炎性因子的下调具有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两种方法协同作用,可对穴位产生刺激,其反射作用也可改变患儿的生理情况,使得局部血管得到扩张,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得以增加,能够改善患儿脑组织的血氧供给,促进脑组织修复再生,使得血清学指标得到有效恢复。

综上所述,健脾益肾通督针刺与健脾益肾通督按摩疗法协同作用理想,可显著改善CP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社会功能,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改善血清学指标、促进患儿受损脑组织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炎性健脾针刺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炎性肠病间的关系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健脾补肾方在糖尿病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健脾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