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祭”一场盛大而凄凉的告别仪式

2022-01-26 06:23沈迪致四川文化报副总编辑
巴蜀史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成都平原蜀国青铜

◎ 沈迪致(《四川文化报》副总编辑)

三 星堆目前出土文物,多用于宗教、祭祀活动。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位于1、2号祭祀坑旁。6个相似的祭祀坑,四大两小,朝向一致,器物掩埋时间差异明显,不同坑的器物明显埋藏于不同时期的土层。

带来的证据,再次指向“燎祭”。

焚烧,没有在坑里进行。器物有规律地摆放在祭祀坑中,有序掩埋。下面,小件;中间,青铜容器和面具;上面,象牙。不像倒垃圾,一种主观的“故意”行为——祭祀。

宗庙崩塌带走古蜀国的稳定

三星堆文明,在夏朝灭亡后出现。

神权政体,政教合一。

类似儒家的氏族王权,近乎道家的自然神权。

联合执政。由辫发、笄发两个族群。

特征鲜明。3000多年前古蜀国统治阶层的缩影。

发型两种:“辫发”,长长的辫子垂在脑后;“笄发”,头发卷起,用笄系在脑后。

梳着“笄发”的青铜人像,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鸟头冠、下穿鸟足裤,手中紧攥一根神秘的树枝,常常显示出神秘的气息,仿佛正陶醉于盛大的仪式中,可能正在从事着宗教活动。

占有神权。控制着古蜀国人的精神,充当着人与神灵联系的媒介。

梳着“辫发”的青铜人像,神情闲适、安逸。一个世俗的集团,掌握着政治权利。

占据王权。奴役着古蜀国人的身体,驱使他们劳作、征战。

在对抗自然中,中原人书写“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故事。

古蜀国,“灵寿华实,草林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和谐的乐土,春耕待秋收,鸾鸟且自歌,居民们怡然自乐其中,自由自在的道家雏形思想开始挥洒,“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蜀文明诞生开始,地域性格就不断发展、衍化。

“三星堆文明”处于亚北方期,伴以突发性洪水。

在成都平原生活,总是生活在对洪水的恐慌之中。

虽然离开灾难频出的岷江河谷,却没能摆脱地震洪水灾难的魔咒。

“水泻盆底”。一次特大地震、一场巨大洪水,就可毁掉一个文明。

冲积扇的平原,左右堆积改变,使得在迁移过程也左右“摇摆”。

磁极倒转。洪灾成为文明中心迁移的潜在动因。

古岷江曾在汶川雁门一带,穿过光光山,并沿今白水河、湔江,流向沱江。

天不助蜀。距今4000年左右,龙门山一带突发强烈地震,导致山崩、滑坡,沿今白水河、湔江,流向沱江的古岷江,在峡谷被堵塞,光光山以下成为断头河。堰塞湖湖水上涨,在雁门与汶川县城间的低矮分水岭溢出,向西南流向汶川县城与杂谷脑河交汇,形成今日岷江上游的水系形态。

“天水倾盆”。夏雨集中,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迫使水系向盆地中心汇集。冲积扇平原上的河流,具有易迁徙性,经常改道,一旦遭遇频繁的暴雨,便成水中泽国,生灵涂炭。

《水经注》记载:“汉元延中,岷山崩,壅江水,三日不流。”

河流改道。原流经三星堆的古岷江枯竭。

今都江堰玉垒山出山口水量,急剧增大。

“三星堆人”赖以生存的河流陡然消失,致文明衰落。

一场意外,三星堆崩塌的宗庙,带走古蜀国的稳定。

该向哪里迁徙?

是“副都”金沙城,还是诗与远方?

继续过幸福生活,就该离开。

三星堆铜跪坐人像(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仓猝、彷徨、犹豫不定,没有确定的目的地。古蜀国内部出现剧烈的争吵、对峙,“辫发”的一支族群,要去“副都”定居,“笄发”的一支族群,执意要向中原迁徙。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个已经产生阶级分化的神权社会。

古蜀王一如那尊“青铜大立人”一样,不仅拥有超群脱俗的地位,还在祭祀中负责祈福、祷告,集王权和神权于一身,其他贵族只能在一旁跪着禀告,还有些奴隶只能打下手。

“青铜大立人”本身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3层衣,衣服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似乎是具有通天异秉的“祭司”“蜀王”。

受中原文化影响。人面像,又称“魌头”。《周礼•夏官》中,就有“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以索室驱疫”的记载。祭祀时戴或使用面具,进行通灵祈祷是中原传统。

戈形玉器,祭祀中重要的道具。

“三星堆人”沟通天帝的中介物。

联合执政,意味着平衡。

平衡打破,就会出现问题。

神权、王权,终究不能和平相处,必然分庭抗礼。

异曲同工。商朝早期,一个神职集团决定着卜筮权,假借鬼神的意志,聚顶国家的方向,被臣民尊敬、信仰,比商王还有权力的统治阶层。武丁继承王位后,王权才慢慢压过神权。

大同小异。古蜀国与商王朝。

王权、神权,互相依存。

对权利的渴望,注定会让“两权”族群爆发冲突。

“夏氏遗族”的“笄发”打破平衡。

“夏氏遗族”迁徙到成都平原

《尚书》记载:“成汤放桀于南巢。”

《淮南子》说:“汤败桀於历山,与妹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鸣条之战”中夏桀并未死,在数百精兵护卫下,带着妹喜等妻妾、追随的“夏氏遗族”,向“南巢”逃窜……

“南巢”,禹夏在成都平原的老家、故地。

《竹书纪年》《帝王世纪》等文献也说,夏桀主动逃至“巢山”。

《尚书》中《典宝》,今仅存序言。序言说:“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朡,俘获宝玉。谊伯、仲伯作《典宝》。”三朡,属于九夷之族,随夏桀南迁,被商兵追上,夺取宝玉。

宗庙礼器。用玉祭祀神祇,可避免水旱灾害,故称玉为宝玉。

得知消息,商汤派兵一路追杀。

从夏都斟鄩到成都,“妇好”带兵的追击路线,从二里头南行,越普救关(今河南省汝阳县王坪乡),直抵以盘龙城为中心的湖湘地区,溯江至成都平原,并降服沿途氐诸羌部落……

武丁即位时,古蜀国已在成都平原立国350年左右。

安阳殷墟,世界性的大都市。

青铜器、牛、马、羊、小麦等指标,都已进入世界体系。

文明的丰富性,使得文明的界限,变得模糊,富有弹性。

文明中心。成都平原出现早期城市群,原始形态的刻画文字、青铜器,“三代蜀王”角逐争雄局面的结束,一个植根于社会、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政权产生。早期的三星堆王国。

拥有强大的力量、辽阔的城域。

武丁时期,甲骨文卜辞中曾多次提到“蜀”。

彭州出土“覃父癸”“牧正父己”铭文的铜觯。

“至蜀有事”。商军从武汉盘龙城,追至岷江中游的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牧马镇、武阳镇和成都市天府新区黄龙溪镇一带),进入古蜀设下的水军埋伏圈,猝不及防。

商汤闻讯,发出“征蜀”的“伐岷山”令。

《竹书纪年》记载,夏桀“伐岷山”,称“岷山道”。秦时李冰守蜀,壅江作堋,多得湔氐之力,开建龙溪、娘子岭,通往冉駹的山道,又称“冉駹山道”,即后人所称“松茂古道”。

“巢山”在哪里?

历代感念杜宇的诗词,有上百首之多。

李白、杜牧、李商隐、苏轼、黄庭坚等,都曾感怀。

曾任成都府安抚使参议等闲职,陆游在成都7年,常在“巢山”吟诗、垂钓、下棋……写下《剑南诗稿》和《天彭牡丹谱》。

《剑南诗稿》中,有5首关于巢山的诗,即《巢山》2首和《山居》3首。

《巢山》诗说:“巢山避世纷,身隐万重云。”

《山居》诗说:“平生杜宇最相知,遗我巢山一段奇。”

陆游吟咏的“巢山”,并非合肥巢县的巢山。

在《天彭牡丹谱》中,陆游开篇就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洛花见记于欧阳公者,天彭往往有之。”欧阳修记载的珍异品种不稀奇,成都彭州全部有。

成都官员,在彭州湔江河谷有山居别业。

“悔作东吴万里归”。陆游坚信自己“前生定蜀人”,称成都为“吾蜀”,希望在成都终老、长眠。以杜宇自比,也在湔江河谷“海窝子”修“山居”,期许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

彭州至广汉一带的湔江,“成汤放桀于南巢”之地,离三星堆很近。

文献中记载的“南巢”,“夏氏遗族”迁徙到成都平原的聚居地。

夏王朝“南土”的毗邻区。“南土”,指今南阳、江汉平原、鄂西北一带。据不完全统计,南阳目前已发现夏文化遗址8处,鄂西北和江汉平原发现夏文化遗址15处……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量绿松石,正是来自十堰、襄阳。

地名也是随着人群的迁徙转移。

跟随夏桀迁徙的“夏氏遗族”,也将中原的一些山名带入。

《史记》中,岷山皆作汶山。洛阳附近也有汶山。

洛阳的洛河,古称雒水,三星堆旁的鸭子河,古名正是雒水。

广汉,一直就有“雒城”之名。

三星堆一带的“洛”字,在《山海经》中已有记录。

汉语中记载的“雒城”,西汉时期即已存在。

洛水,亦作雒水。《汉书》广汉郡雒县条说:“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有工官。莽曰吾雒。”雒水,即今石亭江,与湔江、绵水,同为沱江三大主源之一。

原洛水应从罗浮山沿着龙泉山,一直流到乐山。“乐”在四川话里也读“luo”,沿途颇多带“luo”音的地名,罗江、雒城。洛水改道涪江,是因大洪水,也或大禹治水,“东别为沱”。

湔江,今又称青白江,即今流经三星堆遗址旁的鸭子河,古称雁江。伊、雁二字,上古音为邻纽旁对转,音本相近。《国语》里的伊水,应视为今三星堆遗址旁鸭子河的古称。

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成都平原断断续续迎来一批批远方的“亲戚”“游子”,有从祁山道、古陈仓道南下而来,也有逆长江而上、经嘉陵江北上,夏桀在位时的“夏氏遗族”。

同宗同源。共同祖先的古老记忆。

古蜀文明跨出成都平原。大禹率领的“北漂大军”,怀着对远方的向往,背井离乡,于4000多年前,翻过茫茫岷山、龙门山,沿着奔腾的岷江河谷,来到有黄河的河洛地区定居。

大禹世系与古蜀人同出一脉。

商灭夏,直接捣毁一切宗庙、墓葬、宫室、为夏朝歌功颂德的档案。攻克王城,捣毁一切、寸草不留。那个时代的行为准则。陶寺遗址贵族女子,被石峁人用牛角插入下体,折磨而死。

前朝的“夏氏遗族”,自然要被驱逐、流放。

带回中原的政治遗产先进文明

夏朝剩余势力除留居中原,分裂成三支。

一支,逃亡到北方荒漠,与当地

诸族融合,最后成了威胁中原王朝近2000年的匈奴民族。因与北方民族混血,越来越与中原民族隔离,过上游牧生活,一直被当作异族,视为死敌。

生活在河套一带,称为南匈奴。

留居漠北(又称岭北),称为北匈奴。今俄罗斯、蒙古国、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国。

司马迁同情这支夏氏遗族,考证出匈奴是夏后氏一支。遇到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匈奴主力被彻底打残,消失在北方,成为蒙古人来源,千年后再来,打到欧洲多瑙河边。

一支,被招安的夏后氏部落,接受商汤册封,领地在杞。商汤需要这面旗帜,继续祭祖大禹王,安抚天下,以示道统。

一支,既不去北方,也不留在中原。

继续往南,追随夏桀,流放到成都平原,做遗民也要保持夏氏贵族姿态,不食商粟。

夏桀已到“南巢”的消息,不胫而走。

有部分族人,沿着长江流域一路往西,一路走,一路散。

多年艰辛跋涉,历经万难才到成都平原。

来自“洛阳”的“雒城”。夏桀由洛阳迁往湔江河谷故地“巢山”时,看到三星堆一带的地形地貌与二里头斟鄩出奇相似,就毫不犹豫地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行宫。

“越南蜀朝”的首都,称为“螺城”,螺字古音与“雒”亦颇相近。

“夏氏遗族”本着垦荒,带来种子和农耕技术。

中原的手工技术,特别是青铜的冶炼铸造技术。

还带回大量史料记录、科技文献……

按照《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夏桀在位51年,以斟鄩为都31年,“流放南巢”20年。根据对甲骨文的释读,夏桀在湔江河谷“南巢”生活的时间更长……

定都三星堆的古蜀国进入全盛。

富裕、安稳的成都平原,吸引不断南下的“夏氏遗族”。

相当于“海外游子”,漂泊千年后疲惫的回到“故地”。夏桀在位时的“夏氏遗族”,一支已经融合中原各族生命基因,跟随夏桀迁徙的夏朝遗民,带回中原的政治遗产、先进文明。

没有文字记载,主要因时代久远,夏朝文字成为天书,没人能看懂。

二里头文化中有文字,也有符号,合称为字符。陶字符在河南一系列遗址均有发现,基本字符形不少于64种。二里头文化骨刻字符与陶刻字符之间具有相似性,属于同一系统文字。

故乡的古蜀国表示欢迎。

“北漂大军”后裔的“夏氏遗族”,带回中原民族神秘、虔诚的祭祀仪式,用青铜为古蜀国锻造出一种虚无而神秘的力量,被“三星堆人”,虔诚地全盘接受。

让“夏氏遗族”担当起古蜀国的巫师“笄发”,取代本土巫师。

祭祀坑中,“辫发”铜像的数量,远远超过“笄发”铜像。

数量与权力的分享,联系不大。

青铜人像中,有4个戴着黄金面罩,代表着两个阶层签下协议。

青铜时代,青铜固然珍贵,黄金更为贵重。4个青铜人像,代表古蜀国的最高权力。两个梳“辫发”,两个梳“笄发”,数量恰相等。制作者在刻意维持两种力量的平衡。

在出土的一把金杖上,刻着一幅神秘的图画:4根羽箭平行射穿两颗人头,箭头分别穿入两条鱼的头部,箭尾是两只展翅的飞鸟。两颗人头,代表着梳“笄发”和梳“辫发”两个阶层。

鱼和鸟,各自图腾。

羽箭,相当于誓言。

“辫发”“笄发”刻下的契约,代表着庄严和肃穆的誓言。

祭司将“三金”也投入坑中焚烧

一场分道扬镳的“燎祭”。

盛大、阔气而又凄凉、无奈。

大量砸碎的祭器、丝绸燃烧,文献里记载的“燎祭”“瘗埋”。“三星堆人”认为祭祀祖先,需把奉献的祭品焚烧,神明才能享用,只有把祭品打碎埋到地里,才能诚心诚意献给祖先。

自鱼凫王时代起,上至王族,下至庶民,渐渐形成烧祭的祭祀模式。将先人的东西,或器物,以焚烧的方式烧给先人,集中掩埋,进行高规格的祭祀。飘到天空中的烟,便可以被天神闻到;埋入地下的祭品,可以被地下的神摸到。时至今日成都平原城乡在祭奠去世之人时,还会使用焚烧的方法,传承时年的“燎祭”。

三星堆玉凹刃凿(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祭祀时,为彰显神王的威严、营造肃穆的氛围,大量采用象牙作为祭祀主祭品。

随着青铜器水平逐渐提高,大型牙璋和青铜祭品,才慢慢取代象牙作为主祭品。

国家大事祭祀,古蜀国物产丰饶,“不差钱”。

场景“奢侈”。

临走时,把放在神殿中的主要神器、祭器,搬到三星堆前的广场,对着西北方神山中的天神祖先,举行最后和最大的祭典。佩戴“三金”的祭司主持祭祀活动,命人们将五谷投入坑中,覆盖在玉器、钱贝之上,投入火把进行燃烧。等到坑里的火焰熄灭,象征王权的各种青铜器进入输送程序,输送方法是“摔”。

摔,与焚烧类同。青铜器不易焚烧,将青铜器进行毁损,充分表达祭送的态度。还要奉献纺织品,将各种纺织品铺盖在青铜器上,再一次举行焚烧仪式。焚烧过程中,祭司手舞足蹈与各方神灵进行沟通,确保过程顺利。

有序地埋藏于统一挖的祭祀坑中,表示送到天上和神界。

与此同时,将金库里搬出来的象牙投入火中。

象牙,国库储备物质。金库里,有钱贝、黄金、青铜、象牙。

“三金”,祭司的“标配”。

祭司,人与神对话的翻译,能听到神的话,并把神说的事翻译给人听,也能将人的话翻译给神听,地位仅次于国王。祭司左手拿根金手杖,右手拿黄金“太阳轮”,脸上带着金面具。

黄金“太阳轮”,古蜀国最高级别的祭祀用品,由太阳、4只火鸟组成。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与人之间的联络员、火飞到空中聚集一起化成的神灵,4只火鸟代表东南西北四方天空。

神杖全被黄金包裹,熠熠生辉,上面还刻有鸟、鱼、人3组图案。鸟,天空;鱼,地下;人,人间。祭司上通天,下通地,中间通人间。在古蜀国,国王负责管理,祭司负责沟通。

黄金属于神,由祭司佩戴,青铜属于国王。黄金太阳轮,代表黑夜中沉睡的太阳,统治人们的精神;青铜太阳轮,代表白天照耀大地的太阳,统治人们的肉身。

青铜太阳轮以“五星”为基本设计格局,铸造得霸气十足。

大坑挖好,散发着泥土的味道。

前来的臣民,会从怀里掏出各种各样的玉器,有的随身携带,有的从家里带来,把美玉先抛进坑底,为先祖们带去一份心意。先是贵族们往坑底奉上美玉,其次是平民往坑里抛洒贝币。没有美玉,只奉上一些钱贝托先王带给先祖。

待众人抛完玉器和钱贝,祭祀活动第一轮开始。

等到火焰熄灭,对先祖的祭祀完成。

最后,祭司将自己的“三金”也投入坑中,令众人回填覆盖……

带上兵器、日常用品,逐渐往“副都”转移。

大多数人迁到金沙城,开始“十二桥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开明王时期。

小部分人留在三星堆,一直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盛大的祭仪不见,青铜人不见,金玉不见……

留下一片荒凉。

类似的祭祀坑,前后8个以上。

坑口大小不等,祭品多少不一。

独特的祭祀现象。有点像交接仪式一样,新王登基或新的一个王朝诞生,会把前一个王朝的东西,从宗庙里面或是主庙里面请出,埋进坑里;然后,自己再造一套,继续放进宗庙里面。

以此类推,一代、二代、三代、四代……

连“辫发”“笄发”的“分家”,也同样如此。

因水而断。在三星堆前已经消失的还有,新津宝墩城、郫都古城、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城等,这5座古城同在成都平原核心地带,同在岷江中游,沿江分布,平均距离不超过30公里。

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第一黑暗时期”。

三星堆铜鸟(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毁于一旦。以西亚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为代表的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及欧洲等地区的古文明,几乎都在4300年前左右,出现同步的中断、衰落。

第一轮人类文明瑰丽辉煌的篇章。

戛然而止。宏伟的古城消失。

张冠李戴。公元前1260年,三星堆文明毁灭。在《竹书纪年》中称为“益干启位”,在《左传》中称为“后羿代夏”。将神话“后羿射日”的发生地,由河洛之间“转场”到成都平原。

金沙文明崛起。《竹书纪年》中,称“夏启杀益”,《左传》中,称“后杼复国”,更是“黑白混淆”,把夏启继位、少康复国,“穿越千年”到春秋时期……

维系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

手工业生产服务于宗教信仰,统治阶层将社会财富用于祭祀活动。

祭祀告别仪式后,“辫发”与“笄发”分别踏上旅途。

迁移过程中,“辫发”族群迁到成都金沙,“笄发”族群迁入陕西宝鸡,“投亲”随大禹治水的“北飘大军”,已在甘肃天水定居的柏灌遗民,这就是周人。

宝鸡的一些出土文物,证实与古蜀国的亲密关系。

建成堪与三星堆媲美的国度

迁到金沙的“辫发”族群,开拓创新,奋发图强。

如同父与子,一脉相承。

“十二桥文化”,继“三星堆文化”后,古蜀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

宝墩、三星堆、金沙城,古蜀文明的三部曲。

无缝对接。三星堆被洪水淹没,政治中心转移到金沙城。

改朝换代。“副都”变“首都”。

相距不过40多公里。迁都过程中,联合执政平衡被打破,“辫发”族群取代“笄发”族群,一家独大。金沙遗址中,梳着“笄发”的青铜人像不见,只剩下“辫发”铜像。

真相大白。出土的一条金腰带上,同样有人头、鱼、鸟、羽箭。不同的是,人头图案却从两颗变成了一颗。权力拥有的两者间,一个消失、衰落,一个成为古蜀国真正的统治者。

王权拥有者们继续掌握古蜀国的王权,还得到神权。

出土一个小铜立人,梳着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像一样的辫子,腰间插着一根短杖。头上戴着象征着太阳的高冠,手却像青铜大立人一样无限夸大举在胸前,依稀有“笄发”铜像的影子。

神权与王权之争,“辫发”胜出。

“辫发”族群迁到金沙,“笄发”族群迁入陕西宝鸡。

废弃“旧都”三星堆,来到“新都”金沙城。

最终成为古蜀国世俗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唯一主宰者,将金沙城重建成一个堪与三星堆媲美的国度;远上陕南的“笄发”族群,命运多舛,在异国他乡,必须重新取得耕地、河流、青铜,甚至是强大的周王朝信任。与已经先到,曾参与过武王伐纣,后又神秘消失的巴人不期而遇。

巴人的发源地在三峡地区,商朝早期就向四方扩展。

向北来到宝鸡,向西到成都平原。

向北迁徙的巴人,翻越到陕南的城固、洋县地区。

被殷商军队打败,又分成两支。

一支,沿嘉陵江南下,进入长江流域,与三峡西进的巴人会合,进入成都平原,开枝散叶,共同建设三星堆、金沙城。一支,顺着嘉陵江北上,到凤县一带暂住,逐渐发展壮大,又翻越秦岭,在渭水以南的清姜河流域定居。迁徙的路线同故道(周道、陈仓道)一致。

在渭水河畔,这群顽强的“三星堆人”,建立“弓鱼国”。

一个活在过去的“故国”。

对三星堆有着无限追忆、缅怀的王国。

弓鱼文化,“三星堆文化”的非典型、不完全延续。

杜宇已进入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开明成为拓地千里的强国。

鼎盛热闹。开明王曾先后举行过两场重大的祭祀活动。

第一场。在今天的三星堆遗址地举行,祭祀亡灵,留下1、2号祭祀坑中的一个。《蜀王本纪》所称的开明,即为继承三星堆王朝而得,义为“太阳家族”。

第二场。正式迁都成都城西的金沙城,真正的改朝换代,“副都”变成“首都”,进一步确立开明王“一统天下”的地位,举行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留下1、2号祭祀坑中的另一个。

“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两次盛大的祭祀仪式,《左传》留下了12个字。

猜你喜欢
成都平原蜀国青铜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雕像里的故事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从远古走来的神秘古蜀国
乐不思蜀
古蜀先民以何为食以何为居
青铜之光
成都平原地区土豆早熟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青铜古鼎
字是书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