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文物

2022-01-26 06:24欧阳礼三星堆博物馆公众服务部
巴蜀史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爷孙小女孩文物

◎ 欧阳礼(三星堆博物馆公众服务部)

每 天穿梭在三星堆博物馆里的每个展厅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文物和观众进而便成为这一部分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一部分不经意间就伴随着我走过近17年的人生,这一切也许是积攒了3000年的缘分。我爱着我的这份工作,是因为我喜欢看到观众在听我讲解时看着我的目光。其实我也不是专家,但我特别愿意当一名传播者,和大家分享这些美好。我曾告诉身边的朋友,除非我老得不能再动,否则会一直将这份工作坚持下去。年轻时,我是讲解员,讲三星堆;等年迈时,我是志愿者,还讲三星堆,一直讲到我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个终点我已不再害怕,既然生命的长度改变不了,但对于宽度我希望它更丰满。我也想过当人渐老时是不是都会忘记很多事情,阿尔兹海默症是不是会纠缠着人的老去……假如是这样,我选择什么都可以忘掉,但我希望我仅存的记忆片段永远定格在三星堆博物馆的这段时间里,因为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回想起17年前,讲解生涯里最初的青涩,第一次讲,唏哩哗啦地一字不差背了一遍标准讲解稿,带着观众一个小时逛完展馆;到如今,形成自己的讲解风格,可以从容地把储备的知识穿成串,信手拈来。这17年一路走来,近万场的讲解,让我收获太多,让我感动太多。

还记得那是一个炎热夏日的午后,酷暑难当,整个空气里弥漫着闷热,午后略显疲惫的我接待了一批来自台湾的观众。当时心情比较烦躁,脚步也显得特别沉重,正在焦躁不安时,一位老者在这群观众中引起我的注意。远远看去估计近花甲之年,头顶稀疏而花白的头发被梳理得整整齐齐,岁月的沧桑写满整张脸,透过鼻梁上眼镜的背后,深邃的目光中能感觉到里面隐藏了很多故事。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在炎热的夏日他却一身西装革履,显得和这个季节有些格格不入,嘴里还不停地给身边的小女孩子念叨着什么。看来是个“怪老头”,但爷孙俩的脚步却显得格外轻快。

在后来的讲解过程中爷孙俩成了我特别注意的焦点。在其他观众略显麻木地不断重复拍照、谈笑时,这位老人却安静不语,一直走在队伍前面认真地听着我的讲解;时而微笑着应合我的讲解,时而紧缩眉头,时而默默地点点头又默默地注视着展柜里的文物。小女孩也一直跟在爷爷身边,没有孩童的顽皮,安静而可爱。也许我的讲解词更多地针对这些长者,老人还不断地给小女孩简单复述,隐约听见爷爷对孙女讲这些就是我们3000年前的老祖先所使用的东西,小女孩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在看到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最震撼的青铜面具时,我看见老人的眼里似乎闪烁着泪光,嘴唇不断地微微颤抖。是激动?是感慨?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动情之处的表现,其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这种情绪在讲解结束后老人的一番话,让我彻底明白。老人参观完后非常有礼貌地向我鞠躬致谢,表达谢意的同时他竖着拇指告诉我:“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很了不起!我们的祖先很了不起!我的祖籍在四川,少小时因为历史的原因离开家乡去了台湾。几十年里很想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为能回到自己的家乡等了几十年。老伴等了几十年却等走了她的一辈子,永远回不来了。我这次专门带孙女回到内地、回到家乡,让她知道,她的家永远在这里,根永远在这里。”老人话语略显哽咽,最后他自言自语反复地念叨:“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两岸的统一。”老人的一番话让我彻底明白老人的用心良苦和他一番拳拳爱国之心,盛夏时节老人却西装革履是充满着对祖先、对文化、对家乡的敬意。我对老人的这份情不由肃然起敬,三星堆博物馆建馆至今,大批珍贵文物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展出,它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任何距离都割舍不了这份血脉之情。临走时老人不断地重复着对我表示感谢:“小孙女也许不能全部听懂,但今天的点滴,就是为明天种下的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将会在她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让她永远铭记自己是中国人。”

爷孙俩的背影越来越远,我耳边却一直回荡着远处爷孙俩背诗的声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逢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情此景,这首诗让这个炎热的夏日有了一丝丝凉意,这种凉意来自心灵的深处。

看着眼前这些从遥远历史走来并沉睡得太久的文物,传达着我们曾经有多么的美好,这种美好会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并不断地给我带来幸福和感动。如果真是万物有灵,它们应能感知这一切,默默地看着我,把它们的故事,化作微笑,传给全世界。

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序厅(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猜你喜欢
爷孙小女孩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爷孙俩
爱哭的小女孩
爷孙趣事
爷孙趣事
爷孙趣事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