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居家健康谣言一箩筐

2022-01-26 20:38张宇
科学24小时 2022年2期
关键词:电热毯食源性流言

张宇

寒潮来了,谣言也跟着来了。或者说,谣言从来就未曾远离,只是根据环境的变化,又换上了一套新的说辞而已。谣言最青睐的领域当属日常生活,从買菜做饭,到社会热点,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国计民生,随处都有谣言的影子。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有关冬季居家健康的谣言。

流言1:冬季气温低时,喝点儿白酒可以御寒。

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为了抵御寒冷,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喝酒。喝酒真的可以御寒吗?

真相解读:

当然不是。

实际上,人在摄入酒精后,受酒精刺激,血管会扩张,身体的热量会大量释放,因此人体会有发热的感觉。但这种感觉会很快消失,当热量释放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反而会感觉到冷。尤其是在空腹的状态下,缺乏能量的有效供给,这种热量的释放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无论是喝白酒、红酒还是啤酒,其实并无任何区别,都不会产生持久的御寒效果。

要御寒主要还得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增强自身抵抗低温的能力。比如,体脂越多,抵御寒冷的能力就越强。同时,大负荷的身体活动也会燃烧糖类和脂肪,释放更多的热量,弥补丢失的体温。天冷的时候,3~5分钟的慢跑就会让身体暖和起来。

二是利用御寒的工具。棉服、羽绒服、帽子、手套、围脖等衣物之所以具有持久的御寒能力,是因为它们能减少皮肤接触冷空气导致的热量散失,保持相对稳定的体表温度。此外,包括暖宝宝、热水袋等在内的辅助工具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流言2:衣服穿得越厚、越多,保暖效果就越好。

真相解读:

首先,衣物本身是不会产生任何热量的(极少数能够自发热的衣物除外),它主要是起到隔离的作用,缓冲外界冷空气和体表热空气之间的对流,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因此,衣物的保暖效果与衣物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穿上一件件衣物后,空气层厚度会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提升。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物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所以,并不是衣物穿得越多、越厚就越保暖。

其次,从材料角度来看,不同面料的衣物保暖效果会有差异,并非越厚越好。比如,羊毛、羽绒类衣物的保暖效果要远胜棉麻。

最后,从生理角度来看,衣物穿得太多,会因过热致使皮肤血管扩张,从而增加了散热,抑制了人体体温调节机能的适应性, 从而减弱人体的御寒能力。

因此, 冬季穿衣应根据温度的变化选择适宜的厚度。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当气温回升时,应适当减少衣物,或者更换一些轻薄面料的衣物,否则穿着过多的衣物容易导致出汗,进而受凉感冒。二是衣物应松紧适当,过松和过紧的衣服保暖效果都比较差。三是优先选择羽绒服、棉衣和毛衣。衣服越松软,包藏的空气越多,保温效果就越好。四是要做好全身保暖。有些爱美的姑娘为显苗条,腿上只穿轻薄的丝袜。这样的穿着不仅保暖效果差,而且容易因寒冷的刺激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脚部保暖尤其要做好,否则浑身都会觉得冷。五是冬季贴身衣物也要勤换洗。一般人认为,冬季出汗少就没必要经常换洗贴身衣物,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汗腺会排出一些代谢废物,如果不及时清洗,细菌就会在其中繁殖,对皮肤健康不利。

流言3:电热毯有辐射,会致癌。

寒冷的冬夜,很多人有睡前打开电热毯取暖的习惯,尤其是在没有供暖的地区,这种取暖方式很常见。但关于电热毯有辐射会致癌的说法却让很多人左右为难。

真相解读:

其实这也是个谣言。

电热毯确实存在辐射,但并不是所有的辐射都会对健康有影响。能够产生光和热的物质实际上都存在辐射,如太阳和照明灯。电热毯辐射属于电磁辐射的范畴,但其辐射量非常低,甚至比可见光还要低。不仅仅是电热毯,常用的家用电器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如电吹风、电视、电脑等,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更不会损伤基因和细胞导致癌症。

但以下几类人群不建议长期使用电热毯:一类是处于青春期的男性,这是因为电热毯产生的高温会影响睾丸产生精子的能力;另一类是新生儿、婴幼儿、孕妇,他们属于特殊体质,长期使用电热毯存在安全隐患;还有一类是糖尿病患者,这类人群的末梢神经不敏感,往往不能正确地感知温度,容易烫伤。

流言4:房间里放置一个切开的洋葱可以预防流感。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尤其是流感最为常见。所以,民间就涌现出很多居家预防流感的偏方,在房间内放置一个切开的洋葱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这种方法真的能预防流感吗?

真相解读:

答案是否定的。

该谣言的主要依据是,洋葱的汁液中含有大量的刺激性气味物质,其中包括含硫化合物,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的作用。洋葱中确实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也就是那种在我们切洋葱的时候挥发出来的辣眼睛的物质。在体外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它具有一定的抑菌和对抗寄生虫的作用,但是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它对流感病毒有抑制的效果。

其实,冬季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开窗通风,尤其是当家庭成员中有人感冒,或者有外人来过之后,这种办法更为管用。当然,使用消毒剂对空气进行适当的消毒,也能发挥一定的预防流感的作用。至于洋葱嘛,还是让它用来炒鸡蛋更适合一些。

流言5:胡椒、咖啡、干草、瓜子中含有食源性兴奋剂,常吃对身体有害。

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日益临近,有不少人会有意识地去了解运动相关的知识。最近有消息称,运动员的食物中不能含有胡椒的成分,更不能饮用胡辣汤,原因是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一种被称为“食源性兴奋剂”的物质。

真相解读:

一些食物中确实含有一定量的食源性兴奋剂类物质,比如糖皮质激素类、类固醇类、玉米赤霉醇类和β2受体激动剂类等。生活中较常见的这类食物有甘草、莲子、咖啡豆、茶叶、瓜子、卤味食品和功能性饮料等。但它们所含有的食源性兴奋剂的总量非常低,在正常的食用量下,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但是,还有其他一些含有食源性兴奋剂的食物确实对身体有害,需要我们加以警惕。比如说瘦肉精,它属于β2受体激动剂类,吃了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猪肉,并认准检验合格证。

咖啡

猜你喜欢
电热毯食源性流言
正确使用电热毯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
流言之下
科普反流言需要“快准狠”
需要警惕的“头号敌人”——食源性微生物
用理智的剑,斩断流言
飘雪
婴幼儿别用电热毯
用电热毯莫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