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学体育对于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启示

2022-02-01 04:06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常赛公学教会

刘 岗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对于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及价值、学校体育的内容、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的举措等内容进行了新的阐释,尤其是明确提出学校体育的内容要包括“教会、勤练、常赛”,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确立了具体的工作方向。《意见》的发布使得学校体育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即将迈入新阶段。然而,如何落实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方针,达成“教会、勤练、常赛”,则是摆在我国学校体育面前的崭新挑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索。

1 关于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解读

1.1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内容之一:教会

《意见》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内容涉及三大方面,即“教会、勤练、常赛”[1],而“教会”则位列三大内容之首,意指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是全面改进我国学校体育的最突出表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学校体育尚未做到确保每位学生毕业时真正掌握一项技巧类运动技能。“教会”内容的确立即是针对这一尴尬现实的最有力回应,也体现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在工作内容上简明务实的风格特点,同时“教会”也是对多年来所倡导的“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现实支撑,只有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技能,才能确保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建立,否则终身体育只能成为空谈。

1.2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内容之二:勤练

“勤练”指的是除了课堂体育教学之外,还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其能熟练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需要指出的是,只有通过反复练习,一项运动技能才能够被真正地熟练掌握。目前我国体育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体育教师对于某项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练习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必须依靠课下的勤练,才能促使其切实掌握某项技能。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运动基础较差的同学,勤练更是保障其学会课堂所教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其运动自信的必由之路。勤练意味着较高的运动负荷和大量的重复练习,因此在有利于运动技能习得的同时,对于锻造强健体魄和坚韧品格亦大有裨益。

1.3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内容之三:常赛

如果说“教会”保障了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习得,“勤练”促成了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和体育习惯的养成,那么“常赛”则激励着学生体育运动的斗志并提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成为督促“教会、勤练”的一种隐性保障。所谓“常赛”即经常参加体育竞赛。《意见》明确指出比赛并非只面对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而是面对每一位同学,要将所有的学生均纳入体育竞赛中来[2]。体育竞技比赛作为一种社会化活动,不仅有益于学生体格的锤炼,而且大大有助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意志品格的锻造以及情感与情操的熏陶。比如集体项目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个体项目比赛则可以塑造学生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而体育比赛所引致的对胜利的欢呼以及对失败的接纳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生活感知和丰富的人生体悟则更具有独特意义。因此,“常赛”可以很好地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校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价值目标。另外,“常赛”还可大大促进“勤练”的执行,从而进一步强化“教会”的效果。三者彼此作用,互相关联,缺一不可。

总之,“教会”是基础,“勤练”是手段,“常赛”是目标。“教会、勤练、常赛”,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确定了具体内容,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学校体育的具体任务上指明了方向,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意见》也提出了若干举措,且主要集中在教学改革和完善条件及保障两大方面。这些举措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任务的实现提供了保证。然而,针对“教会”“勤练”“常赛”,如何采取具体对策依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提出:“要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因此在“教会”“勤练”“常赛”的具体对策上,亦可参考国外学校体育先进经验。英国公学(招生年龄为13~18岁)自14世纪创建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卓越的教育成效成为中等教育的典范。在英国公学独特的文化传统中,体育之风历来兴盛,且已经成为英国公学的典型标记。为此,笔者拟从教学训练和条件保障两方面深入探讨英国公学体育实践并挖掘其对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启示,以期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2 英国公学的体育教育

2.1 教学、训练及竞赛

2.1.1 运动项目多样化 在英国公学体育教育中,田径、球类和水上项目是必备项目,每所公学都建有田径场、球馆和游泳池。此外其他类项目则因学校而异,包括马术、射箭、射击、击剑、板球、壁球、曲棍球、潜水、滑雪等等不下几十种。有些公学还设有骑士运动,甚至田野狩猎,项目种类之丰富令人惊叹。另外,不少公学还设置了特色体育项目。以伊顿公学为例,该校设有野地足球、五人足球以及被誉为最难得分的墙球运动(据记载上次得分还是在1905年[3])。这些运动虽略显粗野但却充满乐趣,常常会吸引上千名观众前来观赏。

2.1.2 训练强度大且频度高 英国公学体育运动的强度及频度也非一般学校所能及。作为公学的规定,学生每周最少需拿出三个下午来参加每次不少于两个小时的体育锻炼,而夏季是公学体育锻炼的高峰期,以板球运动为例,平均每位学生一周内每天要花费5~6个小时进行板球训练活动[4]。不难看出,英国公学大强度、高频率的运动训练是建立在大量时间支出的基础上的。大强度、高频率的体育训练在锻造学生强健体格的同时,也磨炼了学生刚强的毅力,更是充分考虑并满足了恰逢青春期的学生好动好武的本性,为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可释放内在冲动的绝佳渠道。

2.1.3 体育竞赛级层有序

(1)体育竞赛级层化。英国公学校内和校际间体育比赛常年不断。由于赛事频繁,队员紧缺,那些对体育不擅长或缺乏兴趣的学生也不得不参与进来。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公学体育竞赛呈现明显的级层化:首先学校会强制要求学生每周安排一个下午进行低级别比赛,如高尔夫、游泳或软式墙网球。由于水平相近且难度大不,参赛学生反而对于比赛充满了斗志,对体育竞赛怀有很高的积极性[5]。另外,学校为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定期安排高级别校际间比赛,由外聘的专业教练担当训练和比赛指导。部分校队的水平非常高,如哈罗公学的击剑队、网球队和板球队就曾在国内和国际赛场上取得过优异成绩。

(2)参赛单位宿舍化。英国公学自创建伊始,寄宿制便存在[6]。在寄宿环境下,公学学生在生活、学习及课外活动等多方面都受到严格的管理。在公学中,宿舍人数一般多达几十人,往往包括不同年级学生在内。宿舍之间各具特色且保持独立。学生的所有校园活动(包括食堂进餐等)几乎全部是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的,体育竞赛更是如此。[7]这是英国公学体育竞赛的另一特色。公学的每一个宿舍都有自己的所属运动队,如橄榄球队、板球队、曲棍球队、游泳队、划船队等。运动队还组建了各个年龄层次的分队,这便意味着宿舍内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进来,甚至有些学生要身兼多职,同时参与好几个运动队。[8]为了宿舍的集体荣誉,学生们积极训练,认真比赛,无形中增强了宿舍凝聚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宿舍精神即是公学体育团队精神的发源地,是公学学生归属感的主要来源。

2.2 条件保障方面

2.2.1 师资储备的“泛体育化” 在英国公学,教师分两类:一类是非体育学科教师,如文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同时他们也有着优秀的体育特长,完全可胜任教授运动项目并组织体育竞赛的任务。这类教师大多本身即是公学毕业生,对于英国公学非常熟悉,大学毕业后选择直接回到母校任教。也正是由于这些毕业生早年就读于公学,受惠于公学全备而扎实的体育教育,因此大多具备了体育特长。另一类则是体育专业教师,负责体育项目的专业指导。他们属于体育项目专家,以兼职或专职的身份受聘于公学,但只占据少数。不难看出,英国公学的所有教师都堪称“体育”教师,都能够胜任教授体育技能、组织体育训练及比赛的任务。这种“泛体育化”师资储备是英国公学体育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2.2.2 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自治制” 所谓英国公学体育课外活动的“学生自治制”是指委派品行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担负组织、管理体育训练和竞技比赛的任务,并处理各种学生纠纷及问题。该制度最初是由舒兹伯利公学校长巴特勒创立[9],发展至今已成为公学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组织管理的又一显著特征。“学生自治制”为学生提供践行品德的现实环境,其本身就是品格培养的组成部分。同时高年级同学因受公学多年严格的训练而在体育竞赛中所展现出的良好风范也为低年级同学树立了生动的榜样,使得公学体育精神薪火相传。[10]另外,在英国公学昌盛不衰的体育之风下,面对公学大量而密集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仅仅依靠有限的教师和管理者是难以为继的,必须依靠学生自行管理。因此学生自治制不仅是公学体育理念及目标的必然产物,也是公学大量而丰富的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

2.2.3 完善而先进的体育场馆设施 为进一步保证公学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英国公学一般都建有完备而先进的体育设施。首先,各种球类馆、田径馆、体操馆以及游泳池是各大公学体育设施的标配[11],此外不少公学还有击剑、马场以及武术训练地。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英国公学的体育设施尤为先进,以伊顿公学为例。该校拥有国际级别的赛艇河道,并藉此承办了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赛艇比赛。而哈罗公学则在几乎大半个哈罗山(哈罗公学坐落于伦敦西北郊区的哈罗山上)上修建了国际水平的专业级体育训练场地,包括网球场、足球场、板球场以及高尔夫球场等。公学优越的体育设施不仅成为公学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也作为一种有形的体育文化表征,成为公学校园硬件环境中独具光彩的一部分。

3 英国公学体育对于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启示

3.1 教学改革方面

3.1.1 借鉴英国公学体育项目的设置模式,为“教会”提供更多可行性 为促进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会”内容的实施,除了如《意见》所要求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之外,在运动项目的设置上,亦可借鉴英国公学体育项目设置模式,即:保障基本项目的同时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运动项目选择,并结合学校特点,开展特色学校体育项目。首先,在基本项目设立上,田径、球类、水上项目是英国公学体育的基本项目,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也可以如此。尤其是田径和球类项目,因为该类项目师资储备多,学生群体基础大,场地设施也较易行,可作为“教会”的首选项目类。其次,在运动项目的多样化上,毫无疑问,英国公学体育项目的多样化令人赞叹。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有助于覆盖更多的学生体育兴趣,便于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运动项目,从而有利于“教会”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议我国学校体育可以在低年级设置丰富的体育选修课,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供学生尝试和体验,同时教授学生有关这些项目的基本的运动技能;在高年级阶段则设立体育专选课供学生专攻1至2项运动技能。最后,在特色体育项目的设置上,很多英国公学的特色体育项目已经不仅是其体育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其学校独特文化的一部分。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也可以因地制宜地根据当地传统文化设立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摔跤、毽球、龙舟、五禽操甚至舞龙舞狮等。这些特点鲜明的体育项目可大大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其热情,从而有利于“教会”的实现。

3.1.2 借鉴英国公学体育运动的开展强度和频度,为“勤练”提供具体践行方式 体育锻炼的大强度和高频率是英国公学体育的显著特点,也为《意见》中对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有关“勤练”的要求提供了参考。“勤练”必然意味着多练、常练,也即大强度、高频度地练习,否则谈不上“勤”。而强度大、频率高的体育运动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因此英国公学下午几乎全部是体育运动时间。就我国而言,可以尝试在小学阶段继续加大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在初高中阶段再有所缩减。这次《意见》进一步提出“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时间总量不变的条件下,要想实现每天运动2小时的“勤练”,就必须进行课业减负,否则,课外体育锻炼反而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决策层必须制定出合理的学习和体育时间比例并对其进行保障和激励。另外,为保障学生充足的时间用以勤练、多练,大力发挥家庭体育的作用也是重要途径之一。现实中家、校联合,开展家庭体育作业的做法便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可以借助家长、小区物业、体育社会指导员等多方力量,按照所属小区或相近居住地组成运动队,定期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内容和形式可以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与学校内体育锻炼形成差异,从而为学生开辟校外体育活动提供新场所。这将大大增加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从而促进“勤练”的落实。

3.1.3 借鉴英国公学体育竞赛模式,为“常赛”提供可操作化范式 “常赛”的必备条件之一即是参赛人员的到位。如前所述,《意见》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比赛不能只是体育成绩好的学生,也要包括体育成绩一般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提高学生的参赛率。英国公学的分级别竞赛以及以宿舍为单位的竞赛模式为提高学生参赛率,推动“常赛”的达成提供了借鉴。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的高低举办级层不同的体育比赛,从而使得所有的同学都有机会走上赛场。对于寄宿类学校,也可以参考英国公学以宿舍为单位的体育比赛。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宿舍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另一方面,由于宿舍数量众多,大量宿舍间比赛会接踵而至,可大力促进“常赛”的实现。在我国,寄宿制一般存在于高中阶段,在繁忙的学业之余,可适当利用每天课余时间和周六、日,以宿舍为单位,根据宿舍人数并结合体育项目特点进行各类体育比赛,争取将所有学生纳入体育比赛中。同时以赛带练,跟进相关的备赛训练,亦可有效带动“勤练”,从而使得“勤练”和“常赛”成为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条件保障方面

3.2.1 借鉴英国公学“泛体育化”师资模式为“教会、勤练、常赛”提供师资保障 如前所述,在英国公学体育教育中,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其他学科教师,均可完全胜任教授学生体育技能以及组织学生体育活动及竞赛的工作。这种“泛体育化”的师资模式也是英国公学丰富而高强度体育锻炼和竞赛的重要保障。《意见》关于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师资建设也明确了规定:“要求各省(区、市)要制定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也就是到2022年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符合学校体育要求的体育教师队伍,要能够基本满足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而如何建立一支强大的符合学校体育要求的教师队伍,不妨参照英国公学体育的“泛体育化”师资建设模式。首先,在教师招聘和遴选上,除了体育教师的正常招聘外,在招聘非体育学科教师时,有意识地选拔具有体育特长的教师,以期该类教师除具备学科专业技能外,亦能抽调出来独自胜任或协助胜任“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工作。这也是响应《意见》所提出的“发挥各方面有体育特长的人能够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提供知识和帮助”的可行之举。其次,在吸纳社会力量方面,可聘请社会体育俱乐部的专业教练对部分优秀体育学员进行拔高训练。这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本校体育师资的不足。最后,对于已有的在校教师,无论专业为何,均可进行相关的体育业务培训,争取在组织带领学生“勤练、常赛”任务上基本得以胜任。当然,这些举措并非易事。事实上,“泛体育化”师资模式建立的根本还在于体育教师地位的提高上。这需要一定的激励和保障,更需要上级部门及政策的大力支持,比如将体育教师岗位满意度、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等纳入当地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中去等等。只有体育教师地位及待遇得以提高,“泛体育化”师资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建立,从而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实现提供稳定而充沛的师资来源。

3.2.2 借鉴英国公学体育“学生自治制”为“教会、勤练、常赛”提供制度保障 如前所述,英国公学体育课外活动的“学生自治制”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公学大量体育锻炼和竞赛的实施。在我国,体育教师相对短缺且主要精力用于体育课堂,体育课堂在肩负起“教会”任务之外是无力承担学生的“勤练”和“常赛”任务的。事实上,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较多,课堂内“教会”也并不容易实现,因此“教会、勤练、常赛”主要还要依靠体育课堂外的反复练习、强化锻炼和体育竞技。而“学生自治制”则为体育课堂外的学生“教会、勤练、常赛”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借鉴。比如由学生自主发起,建立各类别、各级层体育项目社团,定期训练并举办名目繁多、级层有别的体育活动和竞赛,可大大有助于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内容的践行。另外,学生自治制可以大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性,释放学生对某些体育项目的热爱,对于推动体育项目的校园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中国校园足球发展为例,2013—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出台多份文件要求加强校园足球工作,因此校园足球成为中国学校体育(尤其是中小学体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但是在专业足球教师相对紧缺的现实条件下,发挥学生自身力量来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便成为目前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策略之一。可以参考英国公学体育的“学生自治制”,由学生自行建立各级足球队并组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可大大促进学生对于足球的“勤练、常赛”。这对于营造校园足球氛围、促进学校足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2.3 借鉴英国公学体育设施建设为“教会、勤练、常赛”提供硬件保障 毫无疑问,英国公学完善而先进的体育设施及场地为英国公学体育文化薪火相传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教会、勤练、常赛”离不开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尤其是“勤练”和“常赛”。健全的体育硬件条件在方便学生勤练、常赛的同时,更能以一种体育文化的有形表征来激励和动员学生的“勤练”与“常赛”。《意见》提到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是改天换地,由此可见中央对于加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硬件建设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规的加强体育设施、器材、装备以及场地建设外,部分英国公学利用学校所在地的自然优势,如河流、山川、坡地等,来进行配套的体育硬件建设并开展特色体育活动和竞赛,这种做法亦值得大力借鉴。比如我国依山而建的学校可充分利用天然的地理条件,在定向运动、野外识途甚至山体攀爬等项目上加大硬件投入,促使学生在该类项目上勤练,并且是在山林间愉快地勤练;而临河而居的学校同样可在游泳、赛舟等水上项目上加大体育设施建设以提高水上项目的“教会”率并推动水上项目的“常赛”等。更为重要的是,该类体育活动大都在有山有水的自然环境中开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来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的“教会、勤练、常赛”。总之,这种“依山靠山、依水借水”的学校体育硬件建设模式独辟蹊径地利用了自然地理优势,可有效地促进“教会、勤练、常赛”的实现。

4 结语

作为2020年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最为重要的方针性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在价值、内容以及举措等诸多方面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关于“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内容的确立,为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确定了具体方向。而英国公学体育无论是在教学、训练及竞赛方面还是在条件保障方面均为促进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借鉴。当然,这种借鉴并不能涵盖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所有方面,而且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差异,这种借鉴也并非易事。事实上,无论何种借鉴或启示,“教会、勤练、常赛”落实的关键依然在于人们对于体育价值的重视和学校体育地位的提高。正因如此,《意见》明确做出“将体育逐渐升至与语数外同等地位”的决议。这是带有革命性的提法,鼓舞人心。相信伴随着《意见》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必定会迎来改革的新局面,我国学校体育也必定会迈入新的时代。

猜你喜欢
常赛公学教会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基于“常赛”视角的冬季健康体育课程实施策略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思考解析“教会、勤练、常赛”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策略
茶文化视角下公学文化特色与英国文化关系浅谈
英国“公学”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