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模式下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校企合作研究

2022-02-01 03:42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申明倩
工业设计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校企专业

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申明倩

1 “523”模式概述

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设计创新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教学需紧跟时代步伐,满足企业、市场的发展需求,而校企合作是连接课堂教学和企业需求的有效纽带。在国外,校企合作已形成成熟的模式,比如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三明治”工读交替制、日本的产学合作制、新加坡的“工厂制”、澳大利亚的“TAEE”模式等等[1]。中国的校企合作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文章针对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的全流程进行思考,提出教学过程“5”融合、教学内容“2”对接、教学成果“3”约束的“523”校企合作模式,打破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孤岛困境,将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充分衔接起来。

2 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校企合作的现状

2.1.1 基于“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两地双师”模式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校与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迫切希望能建立稳定、长效的合作实习基地[2],并通过签署《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来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具体实施时按照教学协议计划安排分阶段在校内和实习基地进行授课,从而打破传统校内班级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由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构成的“双导师”共同指导,切实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所接触的内容多为对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等全流程中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合作深度不够,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多是蜻蜓点水式的,很难参与到真正的实战练习中。

2.1.2 基于“企业冠名设计竞赛”的“赛教结合”模式

赛教结合是当前产品设计专业越来越被认可的一种实践性强、易于操作,且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实践教学模式[3]。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制定设计选题,进校进行设计竞赛宣讲,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另外,企业举办的设计竞赛奖励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赛热情。但这种模式最大的不足是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企业参与度很低,校企合作模式多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但有关利益分配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缺乏对利益方的合同约束,导致可持续发展不够。

2.1.3 基于“教师横向课题”的“项目导入”模式

横向课题实践性强,学生可以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实践,教师通过横向课题的实施为教学积累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课程特征带项目进课堂,使学生有效地参与项目内容,而且教师指导的针对性较强,参与的学生能得到切实的锻炼。但这种模式下企业的教学参与度仍然较低,且随着项目的开展教师的指导多集中于优秀学生,相对于本科教学来说,覆盖面不够[4]。

2.2 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纵观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发现虽然在不断寻求校企合作的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1)教学过程中企业导师的参与度较低。无论是上述“两地双师”“赛教结合”还是“项目导入”等模式,教学的主体均为高校教师,如果有企业导师参与,也是蜻蜓点水式的,对学校教学缺乏长效、深入的参与,没有形成互补互利的稳定合作模式。(2)教学管理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区别。从教学现状来看,教学内容没有充分结合企业需求,老师布置的设计选题多为虚拟课题,学生缺乏实战锻炼。学生作业评估和课程考核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没有本质区别。基于此,文章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实践类课程“523”校企合作模式(见图1)。重在解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校企优势,在课程开展中将课堂知识和企业需求衔接起来。同时打破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孤岛困境,使双方能够在教学中进行紧密互动。

图1 校企合作模式“523”模式

3 “523”模式下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校企合作思路

3.1 教学过程“5”融合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教学,因此围绕教学开展的5个重要环节,即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大纲修订、教学团队构建、课程实践、学生考评等来进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

3.1.1 培养方案校企协同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定位的落脚点,对产品设计专业来说,核心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方案制定必须基于社会、企业的需求进行。以产品设计专业为例,按照“四年一大修、两年一小修”的调整规划,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成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企业主管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方案讨论的过程中,企业专家基于地方或行业发展需求提出培养方案的修改意见,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的匹配。

3.1.2 教学大纲校企共商修改

教学大纲是课程开展的纲领性文件,针对实践类课程,在教学大纲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校企合作实施的可行性。从当前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大纲情况来看,大多已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具体内容中也有所考虑。但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纸上谈兵,即没有依托地方企业或真实载体,设计的实施及开展与高校采用的常规模式无异,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上基本为空谈;另一种则是为了进行校企合作,破坏了课程培养体系,丧失了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本源[5]。因此,为了避免以上两种现象的产生,教学大纲的制定必须基于新时代产业的发展方向。以产品设计专业为例,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类课程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由任课教师主笔,进行企业调研和企业专家一起探讨教学大纲的内容。将新理念、新方法等融入教学大纲,再经系部、行业专家进行讨论修正,确保实践类课程能提升学生能力,服务地方企业。

3.1.3 师资团队资源共享互补

产品设计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学生需要用多学科知识推动设计创新。尤其是实践类课程,强调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同时设计内容的综合性、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与其他专业或学科进行合作,因此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实践类课程的改革方向。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师资共享、师资互补”的方式整合各学院师资,建立跨学科师资团队,实现学科优势互补,在课程开展时以师资团队为单位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同时,在保证固定师资的前提下,应邀请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参与课堂,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内容方面得到质的提升。

3.1.4 教学指导校企深度合作

当前中国高校形式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方式使很多企业导师仅有挂名,课堂教学参与度基本为零,在资源、效益、企业需求等方面缺乏成熟有效的合作模式。那么如何在校企之间建立简单、易行的合作模式,以产品设计专业的《技能培训》为例,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类课程,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基于“企业需求—课程教学—企业参观与指导—课堂指导与方案评定—企业设计需求实现”这一操作流程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互利共赢的产学合作机制使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企业导师至少4 次深入课堂(见图2):第1 次企业人员进入课堂讲解企业课题和具体需求,组建学生设计团队;第2 次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全流程参观,深入了解企业背景、发展状况等;第3 次企业导师进入课堂,听取学生的中期方案汇报,与学生进行深度探讨,并基于企业考虑对方案进行把脉修正;第4 次企业导师再次进入课堂,听取学生的最终方案汇报,参评学生的实物方案展示。最终学生的作业会带入公司,进行企业内部评价,遴选可采纳并投入生产的设计方案,使企业和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达到互利共赢。

图2 企业导师课堂指导

3.1.5 课程考核校企融合评定

产品专业实践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企业需求分析能力、设计趋势捕捉能力、设计创新能力、设计应用能力。如果仍局限于常态,由任课教师单方考评学生成绩的方式则无法真正反映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在传统考核标准基础上,可以邀请企业导师一起承担考评任务,积极探索多维度、多形式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6]。实践类课程的考核多是通过“平时过程考核+期末考核”的方式来进行综合评定。在期末考核环节,可邀请企业专业进入课堂,学生通过PPT 汇报和设计实物两个部分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基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给予学生期末考核成绩。

3.2 教学内容“2”对接

和专业基础课相比,实践类课程不再以理论讲授为主,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尤其是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类课程,教学的核心为围绕一个设计选题进行设计实践。因此,在该部分与企业的良好对接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

3.2.1 设计选题对接企业需求

从产品专业实践类课程校企合作模式的设计选题来看,大多为任课教师制定的企业模拟课题,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即便做出了美轮美奂的效果图和看起来很“真实”的模型,但后期也很难通过企业的成本核算、材料与工艺等进行可行性分析[7]。学生很难通过这些模拟课题得到切实的锻炼。因此,在确定设计选题时,必须对接企业需求,以此为核心来解决问题,优化方案。以产品设计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为例,在与某企业进行合作时,企业给出的设计选题为“以聚酯纤维吸音板为材料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在设计任务中企业给出了设计期许、设计方向和设计限制。这样的选题设计需求明确,切入点具体,同时又不会局限学生的创新思维。

3.2.2 设计评价对接企业标准

好的产品不仅要视觉形象良好,还要符合企业的工艺、设备、材料、经费预算等评价标准。而这些企业评价标准往往在设计的过程中被学生忽略,以至于最终的设计方案天马行空,不能真正投入实践生产。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过程中,以企业需求出发点,根据企业评价标准来展开设计,是校企合作模式取胜的关键。

3.3 教学成果“3”约束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利益冲突一直是影响合作持续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成果归属问题的处理,校企之间就如何配置这些成果及可能产生的收益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冲突,这也是校企合作模式开展过程中的常见障碍[8]。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常见的最终成果呈现形式有:专利、版权、设计等。首先,尽管制度建设是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但我国缺乏针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法律法规。大多数指导性文件是针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某一环节、某一时段开展的,不具备系统性与长效性[9]。且对于知识产权的分配一般以非正式的协商协议居多,存在收益权和控制权不对等的权属冲突[10]。其次,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类教学成果类型较多,如专利、版权、设计、论文等,不同环节参与人员(企业、老师和学生)的付出也无法进行定量的衡量。为此,文章构建了如图3 所示的教学成果约束模型,对实践类专业课程课程统一管理。在课程开始之前,由企业、教师、学生根据课程的授课形式、成果的可能形式等签订相关的协议、声明和合同等,说明成果的归属、可能获得效益的分配比例及成果发表等,以此对三方进行约束。通过这种约束管理,有效避免了三方在成果形成后出现冲突和不协调。同时,企业由于协议的签署会全面评估学生的作品,并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有深入的指导。学生在开课前会根据课程的内容来选择作品的呈现形式及与企业的合作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契约精神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图3 “3 约束”模型示意图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要与时俱进,而且要落到实处。文章通过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分析,分析了现有合作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从整个教学体系出发,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校企融合对接探索,构建了实践类课程校企合作模式“523 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加了课程的挑战度和吸引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该模式在提升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细节落实和模式创新为社会、企业输送应用型设计人才,也为其他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校企专业
智能产品设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冷·暖》
《教堂之夜》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