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许子健 汝军红
“触媒”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反应物,它能够促使或加快其所参与的各个化学反应过程,从而保持自身化学性能不变,这个过程就称为触媒运作,化学家将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程度称为触媒效应。触媒最早由美国学者韦恩·奥图与唐·洛干等人引入城市设计,他们指出城市触媒就是对后续的建设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并具有广泛含义的“城市开发活动”。触媒作用中的触媒元素可以是区域范围内的原始触媒,抑或是注入的新触媒。它既可以是实体,又可以是虚体,触媒的价值体现在激发并可持续作用于周边区域的发展,而不囿于设计本体[1]。
“乡村触媒”借鉴了城市触媒的发展思路,以乡村空间环境品质改善为目标,以导入村落新功能为手段,给乡村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新时代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主体意识与文化自信逐步觉醒,且我国多数传统村落都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其组织构成也相对稳定,这为乡村触媒的运用提供了有利环境[2]。在城市中,“触媒”往往是一些特定的大型活动或事件,而在乡村,可能是一间民宿、一个活动广场,也可能是一种产业亦或是一项生产计划等。通过引入“触媒体”,往往可以激发一定的发展潜力,引导空间发生根本性的嬗变,并最终实现传统村落的复兴与再生。
乡村触媒是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针对传统村落发展提出的新路径,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以深层次问题为导向,以本土文化与产业为依托,提出从宏观层面的策划与规划思路、中观层面的设计策略,以及具体设计实践的方法与手段,完善乡村触媒理论,为目前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中大量同样处于闲置、衰败状态的传统村落空间活化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应用上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由于乡村产业的滞后、功能的单一、风貌的破败,使得原本就活力匮乏的乡村更为沉寂。将触媒理论引入传统村落活化中,利用乡村闲置空间体量较小、位置分散的特点,作为触媒载体,植入新的功能,能为村民、游客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设施与学习交流的场所,以局部微介入的方式对整体村落活化复兴产生激活催化作用,从而实现个体到整体的触媒效应,重建乡村失活的社区。此外,通过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优化其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水平,进而促进乡村的振兴。
3.1.1 港头村概况
港头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东镇东北部,面积约3 平方公里,原名港洲村,村民为曾姓,其历史可追溯到1351 年(元朝至正十一年),自曾氏始祖曾文孙迁此定居至今已有600 余年。曾氏连续五代人考中科举,因此有“五代联科甲”的美誉。2014 年,港头村被正式确定为“中国传统村落”。港头村整体布局形如一把梳子,是典型的广府村落梳式布局。村落坐北向南,三面环水,四溪交汇,故有“三水朝北,四水归源”之说。港头村迄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与民国古建筑,如文孙曾公祠、拱日楼等。“三间两廊”的民居形式与带有岭南特色的镬耳墙是港头村建筑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3.1.2 港头村现状与困境
1)产业滞后,人口流失。多数传统村落都存在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港头村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居民围湖造田增加耕地,“三水朝北、四水归源”之意境亦成为了传说,港头村特有的灰塑等文化产业并未得到传承,内部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逐渐减少,导致大批村民外出居住,继而造成了人口的流失,出现大量无人维护且无人使用的闲置空间。
2)功能脱节,活力匮乏。在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今天,村内各种用房功能也异常单一,内部驻足交流空间不足,无新颖业态来拉动场地的开发。场地活力是以良好的使用性和功能性为前提,作为其重要构成要素的建筑则是其主要的活力载体。如何提升场地的使用价值,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增强其活力,是当前港头村活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3)建筑破败,文脉没落。港头村中一些民居保存较好,而另一些则无人居住,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走向衰败,同时部分村民在村落内私搭乱建,更加严重地破坏了村落肌理与空间氛围,加速了港头村“三间两廊”“梳式布局”独特传统建筑文化的消逝。不合理、无规划、无标准的民居建筑更新使得港头村的场所精神降低,导致不能形成整体共振。
3.1.3 设计选址
笔者经过多次实地调研,选取了村内发展潜力较高的一处闲置空间作为设计实践场地(图1),其距离村口位置较近,具有便利的交通与稳定的人流。东、西两侧紧邻村民自建民宅,场地内杂草丛生,有一处残存骑楼墙体(图2),成为了活化设计可利用的依托,亦可当作港头村历史与当代沟通的媒介。基于乡村触媒的特性,结合港头村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将新建建筑功能定位为研学基地。通过小尺度介入,使其融入港头村的活化中,注重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与体验,形成具有多种使用场景的复合空间,在完善港头村功能的同时激发周边其他的触媒元素。
图1 设计场地现状
图2 场地残留旧墙
触媒下的乡村建设应立足于有机秩序、一村一策、过程调适的策划与定义,而非模式僵硬、千村一面、大拆大建的规划与设计[3]。传统村落复兴策划不是单一的建筑问题,而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维度的综合概念[4]。从策划入手,首先应考虑的是闲置空间设计后的用途,在此基础上,以本土文化为依托,形成乡村旅游产品,并植入艺术计划与空间、经营相结合。其次,可以加强当地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创新及其衍生品的设计,通过转化使其注入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增加传统村落文化产品的附加值[5]。其中作为建筑空间的实体触媒形态与依托其进行相关活动的虚体触媒形态相辅相成,共同引导乡村文化产业的多维传承与创新。
港头村浓缩了岭南历史、人文、民族特色的精髓,见证了广府民居的发展历史,也是村民曾经繁荣生活的真实写照。港头村的产业策划主要以传统科举与民居文化为依托,利用港头村曾经“五代连科甲”的历史串联整个港头村,为港头村打造一条传统文化游学路线,引入研学基地、艺术展览、建构广场、文化创意集市等服务设施与开放空间,并在五个空间节点内展开相关的文化艺术展览或实践活动,策划以“博物岭南,研学东隅”为主题的港头村研学旅游产品(图3)。此外,利用港头村独有的灰塑工艺设计周边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纪念品,如灰塑图腾徽章、灰塑盲盒等,在拉长产业链的同时,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也可以增强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图3 港头村传统文化研学路线策划与节点空间
在解决当代设计问题的过程中,空间形式的生成需根植于传统沃土。传统村落中的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其布局方式、空间形态、体量造型等被重复使用形成固定“范式”,具有高度统一的“原型”,而空间转译的本质则在于深入挖掘这些留存的有效信息,经过归纳与提炼,探寻“原型”的核心要素,与设计语境相结合,创造符合当代审美与体验的空间形态。
港头村“三间两廊”三合院式空间中的院落与侧廊是其核心与灵魂所在,它既是人们生产、生活、日常互动的重要空间场所,又是塑造内虚外实的空间形体,也是创造丰富空间层次及建构和谐内部环境内涵特征的主要因素。因此,将“三间两廊”原型要素作为研学基地创作契合点进行重构与转译,突破传统,扩展院落和侧廊表达形式的同时也赋予其更多的建筑内涵。
在空间转译的步骤上,首先对广府民居三间两廊原型进行提取,结合旧墙序列与村落肌理生成主次轴线与基本网格。基地空间沿袭三间两廊的基因及内在性布局,将原本以保留墙体为依托的线性空间切分重构,并由七个功能单元围绕中心庭院进行组织,通过内在逻辑的转译,最终营造全新的当代空间形态与建筑形式(图4)。与港头村三间两廊的传统空间模式相比,尽管主体使用空间发生了改变,但原型所包含的内在文化价值得到了继承,一定意义上使得三间两廊的空间原型焕发了当代的生机与活力。
图4 港头村研学基地空间重构与转译步骤
在将传统村落的闲置空间作为触媒因子对其加以形塑之前,需针对功能脱节空间进行新功能的植入。在确保空间合理的前提下,对原空间加以梳理,以新兴且多重复合的综合性功能,对缺失界面加以织补与串联,在新旧交织中对传统建筑空间进行植入与再生,修复其原有的内在功能组织逻辑,使其融入并适配村落整体架构,引导村落历史脉络与生活情感的延续。功能的植入能够激发生产、生活、习俗等叙事行为,营造出一个功能复合、叙事丰富、富有活力的空间,在符合当代社会生活多样需求的同时传承延续传统村落的情感价值与记忆[6]。
功能空间的复合使得研学基地从单一的教育研究建筑转换为多元的可激活周边元素的触媒载体。在满足研学基地基本需求的同时,一方面扩展教育学习相关的生活形态,在研学基地首层空间中也置入了阅览、讲座、展览、实践等可变的新功能。另一方面,引入当代社会生活交往功能,如二层部分空间布置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的书店、茶室等,多元化的功能为不同群体带来不同的港头村文化体验,使得传统的岭南文化形态既不沉闷也不俗套。
功能的复合要求空间是可变的,通过“流动空间”避免固定静止的功能组合,以适应和容纳当代社会功能多样化的需求。研学基地在不突破港头村建筑天际线的前提下,将首层设计成下沉式,与模块化家具设计相配合,降低了因层高限制造成的压抑体验,同时增强了同一空间在不同功能上的兼容性与适应性,针对不同人群与使用性质,结合使用后评价的反馈信息,对模块、墙体进行调整与移动,以切换相对应的使用场景与空间形态(图5)。
图5 港头村研学基地首层功能空间不同使用场景
场所是构建空间归属感的重要节点之一,其承载了过往的回忆与印记。当下的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生活体验中时刻存在着 “新与旧”的冲突与融合。场所精神的唤醒使村落的生活场景从活化前的荒芜破损到亲切重现,逐渐获得了一种具有强烈当代意识的传统情感体验,以此重新建立起现代社会人们对乡土生活的情感共鸣与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而对传统村落场所精神的营造具象到建筑表达上可以从结构、材料、装饰,以及营造技艺等方面,以求多向度、多层次地实现触媒因子的在地化设计,以此再生乡村特有的情感与意境[7]。
传统民居中的营造技艺一方面体现了本土经济文化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所处时代顺应气候的建造智慧[8]。其中“冷巷”作为港头村梳式布局中起到通风、遮阳、降温等功能的窄巷,在提倡绿色节能的当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利用价值[9]。原有场地的现状打破了村落的肌理,不利于建筑的通风。设计首先打通巷道之间的联系,使一层空间成为通廊的一部分,二层空间置入“冷巷”,组成“风管”带走建筑内部的热量,加强建筑通风的同时避免建筑周边出现涡流区(图6)。
图6 “冷巷”的应用
研学基地在材料上使用当地民居拆除后的条石、青砖,以及常用的廉价材料——亮瓦。“亮瓦”作为岭南地区独有的屋面细部构造,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以有效地弥补房间采光不足的问题,因此被本地民居所常用[10]。设计将亮瓦设置在旧墙与新建内部空间交接的廊道处,营造新旧对话空间,不仅是对当地营造技艺的追溯和尊重,也使得建筑更具历史延续性。透过亮瓦洒在古墙上斑驳的光线,更能让人们沉浸在港头村“已见皎日升东隅”的意境氛围之中(图7)。
图7 “亮瓦”的利用
触媒活化传统村落的闲置空间并非单纯的建筑问题,它是关系到乡村环境、生产和生活的整体规划策划问题。文章旨在以乡村触媒为理论基础,阐述其活化闲置空间的意义,并以广州港头村为例,依托特色本土文化资源,分别从产业、功能、空间、以及场所营造等角度提出活化设计策略,希望在满足村民与游客使用需求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港头村的复兴与发展,从而为具有相似环境状态的其他村落更新活化提供新的思路。但传统村落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色与价值,这需要每一个研究者为其制定“一村一策”,方能精准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