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养老理念下的老年公寓设施适老化设计研究

2022-02-01 03:42沈阳建筑大学刘敬东姜宇婷
工业设计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老年公寓公寓设施

沈阳建筑大学 刘敬东 姜宇婷

当前,全球各个国家都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按照现在人口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30 年,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将会达到16.5%[1]。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居家养老的战略部署。近年来,随着养老机构的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老年人的养老场所不再局限于住宅和养老院,老年公寓也开始进入他们的视野。相较于其他两种养老方式,老年公寓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保障和生活保障。同时,老年公寓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私密性,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但是,因为老年公寓是近年来刚兴起的一种养老机构,不论是室内空间设计还是室外景观设计都处于初级阶段,空间有待提升[2]。为此,文章基于积极养老理念,探究了老年公寓设施的适老化设计,旨在为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依据。

1 积极养老概述

1.1 积极养老的概念

养老模式可以分成积极养老和消极养老两种。传统以住宅养老为主要模式的主体自发性行为被看作是消极养老。而将养老院、养老公寓作为主体的组织性行为则被认为是积极养老。想要彻底的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对老年经济进行不断地创新,保证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而积极养老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积极养老同时涵盖了积极和养老两个层面,积极养老所呈现出的多为乐观、向上,富含正能量的心理状态,在此状态的加持下,应为解决老年生活主动采取一系列举措。所以,相较于消极养老而言,积极养老更加注重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消极的等待赡养转变为更加主动地寻求生存权。

1.2 积极养老的必要性

积极养老是老年人实现晚年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老龄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养老压力持续加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对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此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积极养老则是以老年群体为主体,充分发挥老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以此缓解社会生活中的老龄化负担,保证社会可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从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老年人的退休年龄为55—60 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依然有着健康的体魄,他们可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积极养老就是保证这部分老年群体物质富足的同时,主动寻求精神层面的充实,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使得晚年生活更加精彩、有活力[3]。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积极养老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首先,在教育普及的背景下,老年群体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加强,会主动寻求养生方法,并定期体检。其次,孝敬老人的传统观念也为积极养老提供了精神层面的支撑。最后,社会医疗、经济、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积极养老的实施提供了支撑。

老年公寓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场所,是推动积极养老实施的关键途径,结合健康、保障和参与三个积极养老的重要元素。我们能够发现,在健全养老保障机制、养老基础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养老公寓空间需要做到功能完善、安全有保障、引导老年人参与和交流,并让老年人有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所以,如何在老年公寓中实现这些要求,是推动积极养老事业有效、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2 积极养老理念下老年公寓设施设计的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老年公寓的数量不断增多,为了应对竞争压力,很多老年公寓开始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因为受到条件及发展经验方面的多重影响,难免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空间环境和人文关怀两个方面。

2.1 空间环境功能问题

2.1.1 配套设施差

当前,很多老年公寓设在了郊区,其原因在于郊区的房价相对便宜,可以提供更大的居住空间,同时郊区环境也比城区更好。但是,郊区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老年人主要在公寓内部活动,长此以往,老年人和城市、社会脱节,丧失了和外界沟通的机会,对老年人的身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此,在老年公寓设施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互动,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更加开放的环境,让老年人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与公寓环境中,调动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充分体现出积极养老的理念。

2.1.2 环境布置雷同

很多老年公寓的空间塑造形式相似,不管是居家环境还是空间布置都存在雷同的地方,忽视了空间环境对老年人行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只是单纯地为老年人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功能,无法通过空间、环境布置调动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在老年公寓设施的设计过程中,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考量,综合老年人所处区域的文化特征、地域特征,从老年人自身的喜好出发,提升空间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使得老年人可以对公寓产生亲切感与归属感,舒缓老年人心理上的不适感。

2.1.3 便捷性不足

在老年公寓设计过程中,因为设计者缺少对老年生活的感受,对现行建筑标准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导致设计尺度灵活性不够,安全隐患较高,比如在空间中增设了众多的扶手,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灵活处理,导致了老年人使用空间的时候存在不便捷的问题。此外,对于老年人无障碍设施的细节处理不到位,无法全面掌握老年人舒适的尺度,只是从理论上保证老年人的无障碍居住。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加强精细化无障碍设计,确保老年人日常行动的足够舒适。

2.2 人文关怀问题

很多老年公寓注重设施的高端、科技感,忽视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积极养老理念下,老年人对于实现自身价值有着更高的要求,老年公寓设计要充分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诉求。在设施的设计上也要满足不同年龄段与生理条件的老年人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要求[4]。此外,公寓设施的设计和服务不注重老年人的隐私诉求,为此,老年公寓设施在设计的时候要满足老年人这方面的需求。同时,医务工作者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时候,也要注重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3 积极养老理念下老年公寓设施适老化设计的策略

积极养老理念包含了保障、健康和参与三个要素,因此以三个要素为基础,探讨老年公寓设施适老化设计的策略。

3.1 基于保障的老年公寓设施适老化设计策略

3.1.1 区域空间的整体布局

在进行老年公寓设计前需要确定各个空间的面积占比,我国当前所实施的养老设施规范中并没有对各个功能空间面积做详细的规定,设计者需要按照老年公寓中老年人的入住人数、护理人员的配备情况、老人活动需求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估,按照积极养老功能需求获得公共空间、卧室、辅助服务空间,以及餐厅的面积占比,确保面积配比更加的科学合理,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

老年公寓的空间可以分成居住空间、公共空间,以及辅助服务空间三种类型。其中居住空间包含了单人居室、特别照护室,以及双人居室;公共空间包含了餐饮空间、接待空间,以及娱乐活动空间;辅助服务空间包含了洗衣房、护理中心、备品间与助浴间。每个空间都有着不同的功能,每个空间都可以互相借用[5]。所以在空间优化过程中,可以复合重组必要的功能,最终形成更加精细、层次更多的大空间,使用多功能家具设施,重构功能,将同类功能合并,复合利用那些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空间。比如,餐饮空间可以和娱乐空间合并,护理中心可以与备品空间相结合。

3.1.2 公寓内部空间设计

1)卫生间设计。为了排水需求,卫生间干湿分离的分界处需要设置高差,将台阶高差转变为坡度,降低老年人的使用风险。坐便器需要放在承重墙边,便于改造卫浴空间。坐便器的周围要设置“L”字形扶手,保证照明的充足,留有一定的储藏区域,同时插座进行防溅处理,还要设置紧急呼救装置。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老化,很多老年人都存在着坐卧吃力的问题,扶手可以保证老年人可以顺利完成如厕的动作。充足的照明则可以让老年人及时观察排泄物状态,从而在出现身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地就医,防溅插座要设置在距离地面700 mm 的位置。盥洗区要设置照明系统与镜前灯,保证老年人照镜子的时候面部受光。

2)浴室设计。浴室中应该包含浴霸、照明、加热器、暖风和排风等装置。花洒的位置要安装座椅,便于老年人坐浴。淋浴区墙面上需要设置扶手,扶手的位置与地面之间的间隔为700 mm,使得老年人能够依托扶手的力量缓慢做到淋浴座椅上。紧急呼叫装置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也应该保持在700mm,并且要设置拉线,如果老人摔倒,即便是无法起身也可以通过拉线触碰到紧急呼叫装置[6]。

3)居室的设计。老年公寓中的居室含有睡觉、就餐、储藏、休闲、洗浴等多种功能,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选择日光充足、采光好的空间作为起居室。假如起居室内没有设置独立的卫浴设施,那么需要在靠近居室的位置设置卫浴空间,便于老年人使用。通过科学设计,设计师能够在空间不富裕的情况下,满足适老化设计的需求。比如,在起居室玄关的位置设置换鞋凳,在凳子下面可以设置放鞋的空间,老年人能够坐下换鞋,并且借助旁边扶手站立。右手边可以做抹角设计,以此节约空间。如果起居室为双人间,可以在床的上方设置储藏空间,借助可移动的床满足老年人更多的功能需求。

目前,国内很多养老公寓都很注重室内居住空间的布局,老年人的居住空间所有的陈设保持一致,导致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可以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上给予老年人足够的自由度,允许老年人自带家具,公寓仅提供床、桌子、柜子等必备的生活家具,其他家具可以完全根据老年人的意愿摆放,形成更加个性的生活空间,让老年人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居住环境的设计中来,对居住空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老年人的归属感[7]。

图1 不同居住空间的设计

图2 户外健身场所的设计

4)墙体的设计。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分辨能力与记忆能力的降低,很多复杂与类似的空间都会误导老年人,为此空间当中的墙体需要有导向系统。除此之外,墙面上还要增设扶手,辅助老年人的日常行动。扶手材料宜选择防滑和耐用的木材、塑料等材质,扶手中间不能出现断层的问题,以保证连续性,也可以利用鲜艳的色彩对不同的空间进行区分。

3.2 基于健康的老年公寓适老化设计策略

为了满足积极养老的需求,室外空间也要进行适老化设计。健全的老年公寓通常会在室外设计休息凉亭、小广场,以及乘凉椅子等景观节点,充分满足老年人的社交的需求。比如,设计开放性的小广场,以此作为老年人跳舞和健身的场所,亭廊式的设施能够用于老年人下棋与休息场所。对于面积相对有限的养老公寓,可在室外设置桌子和长椅,老年人可在此聚集,开展娱乐和社交活动[8]。塑造室外空间的时候,要保证社交性与独处性并存,不仅要设置多种形式的公共区域,同时也需要借助围挡、造景等方式营造足够的私密空间,保证老年人的隐私,提升舒适性。

为了充分满足老年人健身的需求,在室外要设置各种健身器材,这些器材可以安置在没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周围可以种植遮阳的树木。景观设计同样是养老公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设置多种康复性景观。

3.3 基于参与的老年公寓设施适老化设计策略

积极养老理念下,老年人有接触新事物,参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时,他们也希望可以继续延续自己的抱负与理想。针对这一需求,老年公寓设施设计还要注重老年学习平台与工作平台的搭建。

3.3.1 搭建学习平台

老年大学是专门为老年群体服务的机构,自从其产生以来,受到了老年群体的广泛欢迎。老年大学中通常会开设多种多样的课程、学科,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课程。目前,很多老年公寓中公共建筑较少,老年人的生活阅历、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无法得到发展。而老年大学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缺陷,让更多的老年人可以分享自己的技能,提升老年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还可以增长老年人的见识与知识,最终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创设条件。老年大学的设计需要满足其基本的功能属性与形式特征,需要和老年公寓的设计遥相呼应,使用相同的构成要素,使两者相协调。老年公寓内部可以设置木工、油画、纸艺,以及雕塑等手工工作室,展示老年人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老年人感受到生活的价值。

3.3.2 建立工作平台

老年人的参与需求除了学习以外,还可以在社会服务中体现。为此,老年公寓中可以建设各种形式的工作室,鼓励老年人在工作室中发挥余热,体现价值。充分调动社会的闲散资源,借助老年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为社会贡献力量。在工作平台的设计中,要保证空间的多样性,营造家的氛围。

4 结语

居住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的功能需求,需要按照不同的个体需求创造出满足人们生活的优质环境。老年群体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对于归属、社交与尊重等精神层面的需求要远超物质需求。但是现在我国很多养老公寓的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尽管设计师有意将一些人性化的设计融入养老公寓设计中,可是建筑呈现出来的依然是冰冷而又生硬的心理感受,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情感与心理方面的诉求,综合考量公寓当中的服务与硬件设施。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从老年公寓的内部与外部进行综合性设计,为老年人提供既便捷又舒适的居住环境。

猜你喜欢
老年公寓公寓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前滩禧悦公寓
老人入住老年公寓 权益如何保护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游学天鹅湖老年公寓
数字公寓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