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学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探究

2022-02-01 03:42西南林业大学简玉何蕊通信作者李子为
工业设计 2022年12期
关键词:白族符号学纹样

西南林业大学 简玉 何蕊(通信作者) 李子为

1 符号学理论概述

符号学是关于符号理论的学科,是研究一个由符号实现意指作用的系统[1]。最初由美国的皮尔斯和瑞典的索绪尔提出,并在相同的时期论述了“符号学”的概念,被学术界当作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2]。后来威廉·莫里斯在继承了老师皮尔斯符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号学在各学科领域中担任“组织科学”角色的说法,并于1940 年左右出版了《符号学理论基础》一书,书中明确把符号学分为语义学、语用学、语构学三个要素[3]。在现代设计学与符号学的学科融合中,增添了设计符号学这一门类,其将符号学的理论应用到各个设计领域中。其中产品设计领域的以语构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维度所构建的产品符号学系统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产品设计运用研究系统。

2 基于符号学的白族悬鱼艺术特征

当代跨学科发展的符号学理论,为白族悬鱼艺术特征的解析提供了新视角。白族悬鱼不仅为白族民居提供了装饰、美化的形式符号,也为白族人民的文化需求提供了意义要素,这些共同构成了白族悬鱼符号学特征“能指”与 “所指”,同时也拥有超越实际价值的审美意义。因此,笔者将符号学中索绪尔的理论与白族悬鱼的美学相结合,根据搜集到的白族悬鱼样本解析其造型美、工艺美、象征美的艺术特征。

2.1 造型美

“能指”指的是能够被五感直接感受到的物化载体。白族悬鱼的造型里主要包含了外部的整体轮廓形状和内部的纹样形式,这些在“能指”中都是可被感知的视觉要素。在外部整体轮廓形状上,白族悬鱼多数是由具象的鱼形归纳和提炼而形成的抽象几何鱼形。在云龙诺邓白族村、剑川沙溪古镇、弥井白族村等地发现的白族悬鱼,多以抽象造型和几何共构的鱼形为主。内部纹样形式一般与悬鱼雕刻题材有关,因受到自身民俗文化和汉族、纳西族、藏族的影响,白族民居建筑中的悬鱼在装饰题材上相对比较单一,大致可以分为动植物纹样(金鱼纹、蝙蝠纹、山花纹、卷草纹、莲花纹等)和几何纹样(水纹、万字纹、如意纹、圆孔纹等)。这些纹样的构成一般都遵循着中心对称、左右平衡的原则。不同纹样配合秩序性的构成形式、适当的比例布局和简洁的外轮廓,达到了装饰效果,呈现出了独具白族特色的审美情趣(具体见表1)。

表1 造型符号样本

2.2 工艺美

在悬鱼的制作中,工匠在木板上雕刻出纹样,使原本自然物的木材变成白族悬鱼装饰构件。这个工艺完成的过程,就是木材符号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白族悬鱼“能指”实现的重要表达方式。刻刀凿刻的深浅起伏,打磨光滑的木质纹理,能够引起对悬鱼触觉和视觉的直观感受。常用的材料多为就地取材,如楸木、松木、杉木等地质松软的木材,其所呈现的纹理大多规则细腻。白族木雕的雕刻技法多样,用于悬鱼构件上的主要有浮雕、平雕、镂空雕。这些雕刻手法使作品生动自然的同时,体现出了精致的雕琢美和材质美。木质雕刻的白族悬鱼(表2),通常是由聚居于大理剑川县的木匠群体完成,没有刻板固定的样式,多种题材纹样的选择搭配以老道的雕刻手法打造出强烈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悬鱼的造型上大部分都是抽象的几何形态,雕刻工匠着重对大轮廓的线条进行勾勒,对细小纹样进行细致的刻画,不同的疏密对比传达出不同的节奏与韵律感,创造出极具欣赏性的艺术效果。

表2 工艺材质符号样本

2.3 象征美

符号被赋予的意义与象征被称为符号的所指[4]。在少数民族中经常采用象征的方式进行装饰艺术的符号表意。借助事物之间的相似联系,通过反复的使用来认知事物,表达对事物的理解。白族在众多少数民族中,讲究整个民居建筑的寓意吉祥,悬鱼上也体现了这种民俗。在云龙诺邓地区民居中的悬鱼,一般在合院中的山墙上,尺寸约60 公分左右,多数呈现抽象的鱼形,大多按照木构件的端头数量分布,主要用于装饰并遮挡暴露的木构架。整体造型取“余”之意,象征年年有余、安庆吉祥。在剑川弥井的悬鱼,有一部分被雕刻成鲫鱼形,象征大吉大利。白族悬鱼除了象征吉祥,还隐含着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悬鱼挂与家宅之中,有辟火求水之意,此外因鱼的繁殖能力强,也隐含了对于多子的期盼。悬鱼富有装饰性的造型符号里传达出的象征寓意,体现了白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质朴情感。

3 基于符号学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思路

在符号学中,莫里斯进一步将符号分为语义学、语用学、语构学三类[5],为符号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框架。因此,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构建白族悬鱼设计应用思路(图1)。

图1 白族悬鱼设计应用思路图

3.1 基于符号语义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

语义学主要研究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不同的表意方式[4]。白族悬鱼符号除了指示性、功能性与象征性表达,还蕴含着文化和精神价值。白族悬鱼符号应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其设计意义不仅延续装饰美感,也承载着精神情感。在符号学的产品语义中,产品精神功能即内涵语义和载体的功能与外观即外延语义,共同构成了能被人所感知的产品。要实现白族悬鱼的符号语义向产品语义转换,在内涵语义上可将相似语义符号进行结合,引导用户产生意义联想,实现意义的延伸。如白族悬鱼的象征语义表达了祈求家族的吉祥平安。而汉族成语“鱼跃龙门”的象征语义,象征事业高升、学业进步。基于“鱼”的相近语义连接,可以通过白族悬鱼对家族吉祥寓意的语义联想,延伸到对家族后辈的美好祝愿,这样的连接可以传递出白族和汉族共有的家族情感。并且为了让用户能够正确接收产品传递的文化价值信息,按照产品外延语义的要求,需要明确其功能和实用性,可以选择有较高文化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作为载体。在设计中将装饰功能语义、材质语义等典型符号特征语义进行保留沿用,共同构成产品的基本设计语义,使产品完整表现出设计符号与文化意义的映射关系。

3.2 基于符号语构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

语构学主要研究符号元素的组合构成方式,其中包含了符号元素的表现方式和构成方式[4]。语构学主要研究的是符号元素之间的组合和表现关系。在设计应用中,可将白族悬鱼的视觉符号元素进行简化、解构、组合形成新的视觉符号,以现代审美为依据进行有取舍的应用,实现白族悬鱼视觉符号与产品的融合。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与云龙诺邓的白族悬鱼样本为例,对样本元素拆解得到圆孔纹、水纹、卷草纹、莲花纹、万字纹及抽象的悬鱼轮廓造型。然后根据其左右对称和轴对称的构成原理,提取当中的造型纹样,简化重构成为新纹样组合。新纹样传递的吉祥、平安、顺利的美好寓意不仅没有改变,还实现了从图形共生到寓意集合共生的效果。在表现形式上,新纹样可以采用传播面较广的平面图像化形式,如白族悬鱼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选择柔和的色彩,使用塑料、棉布等材质,在方便融入现代生活使用的同时,起到装饰家居且延续美好寓意的作用。

3.3 基于符号语用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

语用学主要研究符号的使用和使用效果,以及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4]。白族悬鱼符号在现代环境中的使用以及使用效果,可以与用户产生文化上的连接。在语用学中,当社会环境与用户的观念发生改变时,符号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白族悬鱼的语用是在其符号系统形成时产生的,在古代生产力低的情况下,白族人民祈求自然的保护,对鱼的崇拜,就是通过悬鱼这种民居建筑装饰构件表现出来的,这样白族悬鱼与使用者通过语用就联系了起来,其功能语用一方面体现在白族悬鱼的遮挡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在装饰性,提升了建筑的美感。在精神语用上,自然环境的恶劣让白族先民意识到只有依靠家族的力量才能延续生存,因此悬鱼传递出白族人民对于平安、吉庆的美好生活祝愿。基于时代环境的变化,在设计应用中可以把用于遮挡的功能性语用和美好祝福的精神语用通过现代产品的语用进行转换,使其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如在雨伞的设计中,借助白族悬鱼的功能语用,其纹样对应伞面装饰;其遮挡功能对应雨伞的遮风避雨。在其他用途上作为朋友、亲人之间赠送的礼品具有平安、风雨同舟的寓意,使其精神语用向时代性进行转化。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用语义学、语用学、语构学构建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模型,在促进白族悬鱼文化继承和适应性发展上具有较高的现实可行性(图2)。

图2 白族悬鱼的符号学设计应用模型

4 基于符号学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实践

4.1 基于语义学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实践

白族悬鱼书立通过造型来引导用户进行联想,从而到达语义转换的效果。在设计上选择鹤庆县金华和云龙诺邓的白族悬鱼,其中的抽象悬鱼分别为三个书立的造型,书立的高度依次抬升,鱼跃时也是呈现垂直状态,明确地引导人们从白族悬鱼的吉祥、平安寓意联想到汉语中的“鱼跃龙门”。在满足现代人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延伸了白族悬鱼象征语义的内涵。在保留木质特征上,沿用了楸木来制作,在功能上书立也是对白族悬鱼遮挡功能的隐喻表达,实现了文化价值和实用功能互通的设计应用(图3、图4)。

图3 语义学表达实践的造型应用图

图4 书立效果图

4.2 基于语构学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实践

白族悬鱼抱枕主要是对白族悬鱼纹样造型符号的拆解和重构,不同的悬鱼纹样符号元素蕴含了不同的寓意。在纹样上,分别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和云龙诺邓白族悬鱼样本所拆解的纹样中提取外轮廓和其中的水纹、如意纹作为基础纹样,再分别进行重复对称,两个新图形采用四方连续的方式排列构成新的共生纹样。通过符号之间的意义关联实现吉祥寓意的共生,达到形意相通的效果。搭配上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柔软棉布材质和温暖的亮黄色,利用机械刺绣工艺进行表达,使产品表现白族悬鱼文化韵味的同时,也能满足现代人对实用和审美的需求(图5、图6)。

图5 语构学表达实践的纹样图

图6 语构学表达实践的纹样图

4.3 基于语用学的白族悬鱼设计应用实践

白族悬鱼雨伞主要是把人和产品连接起来。在产品外观上采用了剑川县弥井白族悬鱼样本纹样为基础设计元素,通过中心对称的方式进行排列,并利用丝网印刷的工艺在伞面上呈现。在这款雨伞的使用过程中,白族悬鱼表达出的装饰美感、吉祥寓意以及遮挡功能,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使得白族悬鱼文化能够适应现代语境,重新焕发生机(图7、图8)。

图7 语用学表达实践的雨伞装饰图

图8 雨伞效果图

5 结语

悬鱼只是白族民居建筑上的一个小体量檐上装饰物,但是作为白族精神文化的产物,可以从中看到白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对家的美好期盼。文章在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将白族悬鱼进行符号化解析,构建起民族元素结合现代产品设计的应用路径,在拓展其内涵的同时丰富其表征形式,通过实践验证了白族悬鱼在现代设计应用的可行性。民族元素产品的有效性是与人的体验性密切相关的,为了实现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与现代融合,今后应该继续向这一方向拓展,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应用中得到更好的继承,从而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猜你喜欢
白族符号学纹样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白族敬酒歌
袁飞纹样设计
56个民族56枝花 白族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符号学理论初探
白族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