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大型水质净化厂超大超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02 13:47郭延辉李海鸿黄永华唐雄群付小兵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2年23期
关键词:支护桩内力标高

宋 琴,郭延辉,李海鸿,黄永华,唐雄群,吴 奇,付小兵

(1.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云南 玉溪 653199; 2.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导致基坑工程深度、规模不断增加[1],基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传统二维设计难以满足超大超深基坑工程设计的需求[2],而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将基坑设计从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并从原有静态信息向动态信息转化,能很好地弥补传统二维设计存在的不足。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特点[3-5],对于BIM在超大超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基坑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刘一鸣等[6-9]探讨BIM可视化技术在深基坑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余琳琳[10]将BIM应用于深基坑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施工过程中。陈立新等[11-13]将BIM应用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基坑工程中,通过进行施工模拟,取得一定效果。

综上,BIM在超大超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某基坑项目为背景,通过理正7.0软件优化分析该深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在该基础上,应用Revit软件建立复杂深基坑模型,最终应用Fuzor软件对深基坑工程进行仿真模拟。

1 工程概况

1.1 基坑周边环境

该项目为全埋式水质净化厂,地下建(构)筑物合建成集约化水池,全部置于地下,地下空间结构内部深约17m,进水泵房处为31m。该基坑形状不规则,共分7段,如图1所示。AB段位于基坑西北方向盘龙江侧,长约486m,距盘龙江42~70m,该地段分布污水、自来水管线。BC段位于基坑东北侧方向,长约155m,距宝云路约30m,宝云路边缘有大量管线,宝云路外侧为在建三峡大厦建筑场地。CD段位于基坑东南侧东段,长约145m,外侧为广播发射塔,属重要建筑,最近距离为44m,对变形敏感。DE段位于基坑东南侧中段,长约249m,外侧为空地。EF段位于基坑南侧中段,邻近盘龙区政府,长约60m,有办公区地下管网。FG段位于基坑南侧西段,长约83m,外侧为田溪公园水塘地段,水塘水已放空。GA段位于基坑西南侧,长约142m,距沣源路约12m,沣源路边缘有大量管线。基坑周边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基坑周边环境

1.2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表水体较发育,场地西北侧距盘龙江约50m,场地东侧距金汁河约400m,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潜水,上层滞水分布不稳定,水位埋深为0.8~1.5m,随地形起伏。潜水层分布较稳定,场地水位埋深为1.6~5.2m,水位标高介于1 899.030~1 903.480m。根据基坑工程岩土勘察报告,开挖范围内出现土层主要为杂填土、黏性土、圆砾、粉土。各土层厚度及主要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岩土力学参数

2 基坑支护设计及降水

2.1 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面积为70 000m2,总周长约1 340m,长边为465m,短边为198m,基坑深7.8~17.9m,局部深29.4m。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经过对比整体计算和单元计算,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施工可行、经济合理因素,基坑整体采用支护桩+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基坑整体支护如图2所示。进水泵房超深基坑设计深度达33m,采用刚度、安全性都较高的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护、止水。地下连续墙及内支撑布置如图3所示。

图2 基坑整体支护示意

图3 地下连续墙及内支撑布置

基坑整体开挖包括超大基坑开挖及进水泵房超深基坑开挖,均采用分层开挖施工方式。

超大基坑开挖包括自由开挖区、控制开挖区。在自由开挖区域中,当开挖至相对标高-18.400m时,施工工程桩,当开挖至相对标高-18.900m、距基坑底以上300mm时采用人工挖土的方式。当在控制开挖区开挖至相对标高-2.000m时,施工支护桩及止水帷幕,待达到设计要求后,开挖至-3.000m,施工冠梁及第1排锚索,当开挖至相对标高-18.400m时,施工工程桩,当开挖至相对标高-18.900m、距基坑底以上300mm时采用人工挖土的方式。

当进水泵房超深基坑分层开挖至相对标高-2.000m,施工工程桩,直至开挖至相对标高-8.800m,当开挖至相对标高-30.400m、距坑底300mm处时采用人工开挖方式。

2.2 基坑降水

本项目共布置降水井38口,管井埋深22~47m,实管长度为16~36m,滤管长度为5~10m,管径为1 200mm,总长约1 121m。施工过程中,应按需分区、分段降水,共分为南坑、北坑、进水泵房。南坑深区已有1号降水试验井可以降水,其余区域施工到基坑底部后,再进行降水减压井施工。进水泵房降水减压井在-8m处开始施工,管井顶标高应高于承压水水头标高,成井后可不抽水,当基坑开挖到-17.29m时,开始降水减压。为防止减压降水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可在基坑外围布置回灌井,以补充该处地下水,使降水井点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范围。

3 基坑稳定性计算分析

通过理正深基坑7.0软件,对超大超深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参数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分析。支护桩整体位移如图4所示,基坑开挖结束后,支护桩在第15~19道支撑间的整体位移较大,整体位移随埋深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大位移为28.89mm,其他位置整体位移均小于此处。由于该基坑设计支护等级为一级,最大位移允许值为44.75mm,说明基坑支护结构整体较可靠,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能起到支撑基坑稳定的效果。

图4 支护桩整体位移

支护桩弯矩如图5所示,与支护桩整体位移分布情况一致,支护桩弯矩随埋深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基坑开挖结束后,支护桩在第15~19道支撑间弯矩较大,为3 301kN·m,说明该位置基坑变形较大,支护桩很好地起支撑作用。该支护桩弯矩设计最大值为12 000kN·m,因此该基坑整体较稳定,不会出现失稳破坏现象。

图5 支护桩弯矩

进水泵房超深基坑支护体系整体位移如图6所示,基坑开挖结束后,地下连续墙底部位移较大,地下连续墙整体位移随埋深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大整体位移位于地下连续墙底部,为20.57mm,其他位置整体位移均小于此处。该基坑设计支护等级为一级,进水泵房基坑最大位移允许值为73.5mm,说明深基坑支护结构整体较可靠。

基坑开挖结束后,地下连续墙内力如图7a所示,与深基坑支护体系整体位移分布一致,地下连续墙内力随埋深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基坑开挖结束后,地下连续墙底部内力最大,为2 810kN·m,说明该位置基坑变形较大,地下连续墙起支撑作用。地下连续墙内力设计最大值为12 000kN·m,因此该基坑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基坑开挖结束后腰梁内力如图7b所示,第6,7道支撑的2种支护形式交界处内力最大,腰梁最大内力为3 995kN·m,说明该位置基坑变形较大,腰梁起支撑作用。腰梁设计内力最大值为12 000kN·m,符合设计规范,腰梁稳定。基坑开挖结束后支撑梁内力如图7c所示,支撑基坑东、西方向的中间支撑梁与腰梁交界处支撑梁内力最大,为1 398kN·m,说明该位置基坑变形较大,支撑梁起支撑作用。支撑梁设计内力最大值为10 000kN·m,支撑梁较稳定,无失稳破坏现象。

图7 基坑开挖结束后支护结构内力

4 BIM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4.1 基坑支护结构模型建立

首先建立符合IFC标准的三维信息模型,包含地层信息、水文地质信息,除对工程对象进行3D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描述外,支护模型还包括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如对象名称、支护类型、材料类别、工程物理力学性能等信息。利用Revit软件,将超大超深基坑二维设计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包括围护桩、地下连续墙、内支撑、锚索、腰梁等支护构件及转角坡道等结构。基坑支护整体模型如图8所示。

图8 基坑支护整体模型

4.2 土层信息及周边环境模型建立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创建拟建场区的3D土层模型,利用土层模型预判、分析桩体范围内的土层信息,可直观查询任意一点的坐标、埋深、所处土层土体信息。

4.3 碰撞检查

应用Fuzor软件检查转角锚索碰撞,如出现交叉情况及时修改方案,检测后,软件自动生成检查报告并进行保存,可返回原建模软件进行修改。同时对难以找到的碰撞点运用一键查看功能,可快速查找碰撞区并进行修改。

4.4 施工模拟

将Revit模型导入Fuzor软件中,对所建模型进行漫游、协同修改。漫游过程中可查看各构件信息,查改结构净高、构件位置。同时将Revit模型导入Navisworks中,对相关工序进行有效排序,并生成施工横道图,有效管理施工进度。在项目还未建设前,通过施工模拟研究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形成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缩短工期、节约造价,同时可减少工程质量事故。

4.5 三维可视化交底

通过Revit建立模型,对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冠梁、腰梁、柱等构件制作及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可避免质量缺陷。进水泵房三维可视化交底如图9所示。

图9 进水泵房三维可视化交底

5 结语

BIM在深基坑设计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深基坑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施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采用BIM对昆明市第十四水质净化厂建设项目超大超深基坑进行建模,在理正软件中优化该基坑支护参数,应用Revit和Fuzor等软件建立三维模型。BIM应用有利于形象准确地展现设计思路,还能统计工程量、进行碰撞检查,提前对整个项目建设进行全局把控。三维可视化交底可高度统一设计图纸信息,有利于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方协调配合,可解决项目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既提高施工质量、节约造价、缩短工期,又降低超大超深基坑工程实施风险。

猜你喜欢
支护桩内力标高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车间工艺钢构中标高调节方式的选择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铁路悬索桥疲劳荷载下吊索内力与变形分析
孩子的生命内力需要家长去激发
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要点探讨
环境复杂的基坑支护技术
高层建筑的标高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