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知识体系的当代建构与“十四五”展望

2022-02-03 20:48
当代青年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十四五共青团建构

刘 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百花园”中,中国共青团研究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既是一项以“青年组织”为核心的知识生产活动,也是一项极为“年轻”且稍显稚嫩的学术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已经开启,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中回顾中国共青团研究的峥嵘岁月,展望中国共青团研究的广阔前景,谋划新时代共青团研究的宏图伟业,这是青年研究义不容辞的理论责任和光荣使命。

一、以历史研究为基础,在历史大视野中把握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青年工作的规律、特点与趋势

中国青年研究与共青团研究是一对孪生兄弟。但是,如果像青年研究那样为共青团研究确定一个所谓的“学术史起点”,恐怕充满挑战和难度。一则因为学界对共青团研究的学术史挖掘有限,二则在于学界普遍把共青团研究视为中国青年研究的一个“单元”,这就客观造成了用中国青年研究的学术史断代标准来界定共青团研究的学术史分期。严格地讲,共青团研究的学术史起点是青年团组织的建立。毕竟,组织不存,研究何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共青团的早期形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它本身就是一个兼具政治性和学术性的青年团体。此时,青年团以研究“主义”、普及“主义”为业,它尚未把自身作为知识建构的领域,这对于一个刚刚破茧而出的青年组织来说也在情理之中。

共青团研究学术史是以历史研究为开端的。这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的重视不无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看来,研究历史一方面可以对过往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避免重蹈覆辙;另一方面可以警示后人,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之目的。毛泽东延安时期的《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两部作品可视为共青团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与毛泽东“经济—阶级—政治”分析方法一脉相承,这两部作品对中国革命进程中青年组织化集体行动的贡献和局限作出了具有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的理论阐释,指出中国青年运动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革命道路,由此框定了共青团史研究的革命主义范式与阶级话语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遗产被保留下来。面对社会压力和繁重的工业建设任务,青年团一方面要对过往历史进行全面总结,尤其是从中共局部执政时期青年团参与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另一方面要借鉴苏联共青团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955年,中央团校“团课研究室”的设立有力推动了团史研究规范化、组织化、理论化进程,团史研究进入到“学院体制”,奠定其在共青团研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档案与文献是团史研究的基础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团史研究主要是从共青团档案文献整理汇编开始的,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地方档案文献管理部门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团中央办公厅编写的《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10册)、《团的文件汇编》是团内较早出版的史料汇编。[1]这一时期团史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将青年团文献、档案资料的整理挖掘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初步构建起团史研究的史料体系;二是遵循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范式,在政治观点、分析框架、话语体系等方面与党史研究保持一致;三是团史研究是一项政治性、意识形态性极强的工作,主要在共青团系统内部开展,尚未完全进入国民教育层面,社会参与度有限。

改革开放后,历史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团中央加强了团史研究的力量配置和资源投入,1980年,团中央创办《青运史资料》,为团史研究成果推广搭建学术平台;1983年,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挂牌,实现对全团系统青运史和团史研究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团史研究的“拨乱反正”时期,20世纪90年代是团史研究的稳步推进时期,那么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团史研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团史、青运史研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明确工作要求,为新时代团史研究指明方向。2014年6月,习近平对共青团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把握方向、摸准脉搏,大力推进团的组织和工作创新……”[2]2019年4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研究,“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各个领域开展研究,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3]。另一方面,新时代群团改革将青年学科建设提到重要议程,建设一批团史研究平台和基地,推动团史研究学科化、学理化,加大团史研究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青团历史研究呈现主题多元、亮点纷呈、叙事生动、方法创新等特点,推动了共青团理论体系的整体建构。第一,团史资料整理取得重大进展。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2000年)、《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2017年)是团史研究的权威政治文献;1980年以后团中央每年出版一册《团的文件汇编》,后更名为《中国共青团年鉴》,为团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各地出版的“青年志”(如《上海青年志》,2002年;《宝安青年志》,2010年;《南汇青年志》,2015年)还原了共青团的“地方史”“微观史”,团史与地方史融合趋势显著。第二,团史研究的系统集成性成果相继问世。代表性成果有: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编写的《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1985年),郑洸的《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1990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青团关系史略》(2015年),胡献忠的《中国共青团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概览》(2012年),李玉琦的《中国共青团史稿》(2012年)。特别是胡献忠在五四运动百年之际编辑整理的《中国青年运动纪事长编》(第一卷)是国内第一部关于中国青年运动的编年史著作,该书“以编年为主,兼顾纪事本末。按照年月日时间的顺序记事,又按照事件的性质适当集中记述,力求完整体现历史的连续性”[4]。第三,中共领袖人物的共青团思想以及团史人物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学界对中共领导人以及俞秀松、恽代英、任弼时、胡耀邦等共青团主要领导人关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主张进行系统研究。第四,共青团专门史研究。如胡献忠的《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的共青团改革历程》(2017年)、《共青团与相关团体关系研究:历史的视角》(2016年)、《共青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历史考察》(2015年)等著作分别从国家建构与共青团转型、共青团与群团组织联动、共青团与青年意识形态建设等视角,展现了共青团工作的历史进程与组织转型的历史逻辑。第五,致力于团史教育与宣传普及。李静主编的《共青团史人物传》(2015年)、《共青团史话》(2015年)等著作,以生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批鲜为人知的团史故事,2020年,“青运春秋”微信公众号的开设,创新了团史宣传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引起良好社会反响。

二、以理论建构为重点,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群团组织理论体系和学术体 系

团史研究为共青团理论形态的当代建构奠定基础、开辟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理论形态建构在延续团史研究学术传统基础上,聚焦全面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青年群体,突出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将历史与现实贯通、质性与量化结合、本土与域外联动,形成一系列学理性、前瞻性、实践性的学术成果。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莫过于胡献忠的《社会变革中的共青团》(2013年出版,2018年再版),郗杰英评价该书为“一部全景式、综合性研究共青团的力作”[5];郑长忠认为,该书点明了共青团组织发展与转型的一条历史定律,即“共青团之所以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是因为共青团内在地存在自我创新和适应环境的机制”[6]。

如果将胡献忠的《社会变革中的共青团》视为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围绕“共青团—国家—社会”关系进行艰辛理论探索而形成的理论集成,那么这个集成性成果的原初发端,则是20世纪80年代学界对共青团理论体系建构的尝试和努力,这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共青团组织恢复重建,团的工作体系重返正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共青团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从历史、本质与规律高度把握共青团工作的逻辑迫在眉睫;二是以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为代表的哲学社会科学迎来发展春天,群团组织学科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学者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工会学、马克思主义团学(青年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倡议,有力推动共青团研究进入学科体系和学院体制;三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的创建以及地方团校的改革转型,为共青团理论研究输送了大量后备人才,共青团研究力量显著增强。老一辈共青团理论工作者为构建共青团研究的理论体系、概念工具、分析框架进行了不懈探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黄志坚的《共青团工作概论》(1985年)、徐文新的《共青团学》(1987年)、李建一的《共青团学》(1989年)、张宝顺的《马克思主义团学概论》(1992年)。这些著作将共青团工作视为一种科学性、规律性、规范性的实践范畴,应以共青团工作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包括共青团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照顾青年特点的规律、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调动青年积极性的规律、发挥共青团组织核心作用的规律等,[7]为后续共青团理论研究划定了基本疆域、提出了基本命题。

共青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群团组织,马克思主义是共青团研究的理论资源和科学方法。一是明确提出把共青团建设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的目标定位,这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共青团改革理论的一项重大创新。[8]二是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詹万生(1988年)指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认识、对待青年的根本观点和正确分析、教育青年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严整世界观的组成部分;[9]刘佳(2018年)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青年工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关于在新时代如何做好党的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科学理论,是对执政党、国家、青年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表达,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10]。三是阐释共青团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基本定位、主要职能与政策主张。张宝顺(1991年)认为,培养塑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这不仅是需要靠共青团由外向内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还要全面履行共青团的各项职能,坚持党的领导,服务稳定、发展、改革全局,牢记团的根本任务,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正确代表青年利益。[11]万姿姿(2016年)认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内在属性,必须充分调动和整合全党全社会资源力量,提高执政资源对“青马工程”配置的自觉性和有效性。[12]

组织性质—功能研究是共青团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它是共青团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石,直接影响学者对共青团组织结构、政治逻辑、组织转型等一系列衍生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张华(2013年)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共青团职能的政治品质以及外生性、二元性和权变性等基本特征”[13]。学界对共青团性质—功能的定位主要有五种观点:一是桥梁纽带论,这种观点延续了列宁对工会作为连接国家与工人之间的“传动装置”的经典论述;二是社会组织论,这种观点通常将共青团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将其视为其他社会组织的“伙伴”或协作者[14],认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共青团的基本组织定位和建设方向[15];三是政治社团论,王浦劬认为,共青团是一种与共产党有着深厚历史传统和意识形态渊源的政治社团,政治象征、政治价值建构、政治沟通和政治社会化是共青团的主要功能;[16]四是第三部门论,即将共青团视为国家、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它与非营利组织无异,显然这种观点没有看到共青团性质—功能中最重要的“政治性”;五是综合职能论,这种观点认为共青团职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胡献忠将其归纳为根本职能和具体职能两大领域[17]。

政治—社会结构视角下的共青团组织研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该视角旨在研究共青团组织结构变迁与政治—社会结构变动的内在关系与适应性,概括起来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共青团组织的内部结构与政治—社会结构的关系,二是共青团组织的外部结构与政治—社会结构的关系。一方面,学界意识到,政治—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共青团组织形态、机构设置、组织功能等构成显性压力,这要求全面提升共青团的组织力、凝聚力;另一方面,学界从更广阔的外部视角探讨共青团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团—政”关系方面,共青团积极进入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协助政府做好青少年教育和服务工作,舒绍福等(2016年)结合京沪鲁等地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情况,对如何构建共青团—政府青年事务协作体提出初步设想。[18]在“团—社”关系方面,康晓强(2017年)在《现代国家治理视域下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的关系建构》一书中对“团—社”关系进行了历史、理论与现实的三维考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政策取向,提出共青团引领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设想。

三、以服务改革为目标,打通理论研究与青年工作壁垒,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向工作实践成果转换

共青团理论研究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脱离于党的青年工作而独立存在。服务于党的青年工作,为党的青年工作改革创新提供新鲜材料和生动案例,为党的青年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共青团理论研究的落脚点和归宿。改革开放以来的共青团研究,在重视史料挖掘、理论建构、话语创新的基础上,更加聚焦青年成长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共青团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强化问题意识、基层意识、青年意识,把论文写在青年工作第一线,助力共青团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

共青团改革研究是2015年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以后共青团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党的青年工作的一项战略性课题。一是围绕基层共青团改革探索与实践创新所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如共青团中山市委编写的《无围而治》(上海远东出版社2019年版)、徐未晚的《改革路上:上海共青团推进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刘海春等的《新时期新视角新思路:广东高校共青团改革与创新》(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等;二是结合当代青年群体结构特征新变化、新特征对共青团改革方法与实践创新进行学理研究,如共青团北京市委编写的《北京青年社会结构变化与共青团工作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吴庆的《共青团改革对话录》(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版);三是对共青团改革历程的历史回顾与理论建构,如胡献忠的《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的共青团改革历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年版)和《群团逻辑与团改攻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张良驯的《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年版)等。除此以外,以共青团改革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在CNKI数据库中已超500篇,“共青团改革研究”已连续数届被列为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的研讨主题或分论坛主题。

共青团改革研究的理论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共青团改革的理论内涵研究。一是“政治组织适应论”,学界通常以“组织适应性理论”作为共青团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胡锦涛(1983年)指出:“关于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适应’这两个字。”[19]胡献忠认为,政治组织的适应性危机是共青团改革的现实动因。[20]二是“政治组织建构论”,认为共青团改革的实质在于赋予共青团组织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性,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我优化、自我完善。[21]三是“青年工作转型论”,认为共青团改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现代性转型,是党强化与青年政治连接与社会动员的重要途径。

第二,共青团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实践经验研究。胡献忠(2017年)认为,党团关系是一种政治性结构联动关系,共青团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和统筹下进行的,共青团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实践经验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性建构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得到充分阐释。[22]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改革具有四个特点,即政党主导改革、多部门协同配合改革、改革过程复杂性长期性、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并重。[23]刘佳(2018年)将共青团改革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机构改革、21世纪以来的共青团组织转型以及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改革四个阶段,其历史逻辑与基本规律是:共青团改革要实现同其他领域改革的有效联动,坚持以开放姿态搞改革,正确处理好政治性与社会性关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以实现青年发展为共青团改革落脚点。[24]

第三,共青团改革的政治准则与基本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坚持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发展方向,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是共青团改革必须坚持的政治准则,在这一准则指导下,共青团一方面要深度开发组织功能,把牢政治功能,凸显社会功能,释放经济功能;另一方面要在组织重构中革新内部结构,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组织形态,增强内部内容。[25]刘佳(2016年)提出,共青团改革中要重点处理好四组关系,即共青团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共青团历史传统与时代境遇的关系、共青团思想引导与服务青年的关系、改革实践探索与改革方法论的关系。[26]

第四,共青团改革的实践理性与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改革的政治领导,赋予共青团以一定自主性;二是坚持以服务青年为目标,推动共青团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改变共青团组织动员方式和手段;三是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增强共青团工作的技术性和精准性;四是加强共青团组织形态革新,推动组织再造,建设自主性、创业型、服务型、适应型基层共青团组织;五是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共青团去行政化改革的突破口,革除利益藩篱;六是深化共青团机构改革,优化团属职能机关部门设置,实现全团上下和团内外的组织联动。

共青团改革研究是“总纲”,而改革目标任务如何落到实处,转化为推动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就要将研究视角进一步下沉,聚焦不同领域青年生存现实和共青团工作方法,一些旨在阐释共青团工作方法的论著相继问世,如陆士桢的《共青团工作规章制度、工作方法和艺术》(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马灿的《社会工作方法与共青团工作》(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杨守建主编的《新媒体与共青团工作》(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江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会编写的《共青团支部工作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刘富珍的《共青团支部工作理论与实践教程》(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刘俊彦的《共青团工作十二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等。

四、中国共青团知识体系建构的一般规律与“十四五”展望

科学理论是一个民族抢占时代制高点的制胜武器。对党的青年工作来说,理论思维尤为重要。党的青年工作同公共部门的行政工作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是基于法治精神和专业主义而在公共事务中扮演“分工”角色,有着明确的权责边界和职能范围;党的青年工作在对象、范畴、领域、内容等方面要远远超出行政工作的基本边界,尽管它也追求法理原则和专业精神,但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与其说是程序性、规范性的,不如说是政治性和历史性的。担负多大的责任,就要相应付出多大的努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青年工作必须强起来,这就要求从历史和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党的青年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其关键在于把握青年工作的历史规律、科学机理和内在逻辑。在这方面,共青团理论研究可以大有作为。

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共青团理论研究必须走在前列。中国青年研究已经跨越了一个世纪,共青团研究是中国青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充分吸收、内化中国青年研究最新理论成果、方法技术、话语资源、思想观点的同时,在同时代和实践的共振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风格和研究范式,这一学术风格和研究范式可以概括为:以共青团历史研究为基础,在百年共青团发展的历史大视野中把握党的青年工作规律、中国青年运动规律和当代中国青年发展规律,发挥团史育人、以史鉴今的特殊作用,为中国共青团理论体系建构奠定坚实的历史和文献基础;在历史研究基础上,遵循“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加强共青团学术资源和理论要素的系统整合和体系创新,积极推动构建中国共青团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增强共青团研究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分量、影响力和话语权;理论研究的价值要义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党的青年工作科学化发展,共青团理论研究直面现实问题,突出青年主体地位,突出理论议程的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将理论研究与共青团改革实践、当代中国青年发展、党的青年工作等现实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充分贯彻于共青团研究事业中。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共青团理论研究结出累累硕果,为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上面的论述,本文概括出中国共青团理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征。第一,中国共青团理论研究的进程、议题、格局归根到底是社会历史运动的结果,近代以来,中国青年群体的政治抗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新青年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是中国共青团研究的源头活水。第二,政党重视是中国共青团研究的重要政治条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本质上属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环节,理应得到政党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特别是2015年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和《中央团校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构建党的群团学科、青年学科,这为新时代深化共青团理论研究创造重要历史契机。第三,中国共青团学术共同体在几代人共同努力下日臻完善成熟,在学科建设、学术期刊、学术组织、人才培养、科研规范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老中青”相结合的共青团理论研究梯队初步形成。第四,中国共青团理论研究日益彰显开放性的学科品质,它在坚守“青年在场”治学立场的同时,注重融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成就和理论精华,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主题,初步显现出“青年+哲学社科”的学术走势。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战略部署,奏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冲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集结号。新发展阶段对共青团研究事业提出新要求,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青年群体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利益结构、行为逻辑、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新变化,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共青团组织改革与功能优化提出的新要求,增强共青团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二要加强总体谋划。制定出台《深化新时代中国共青团理论研究实施意见》,围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领导、条件保障、选题方向、成果转化等提出具体意见;充分整合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项课题、团中央青少年发展专项课题、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课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课题等学术资源,以共青团中央名义发布课题研究申报通知和选题指南;将共青团研究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议选题范围。三要壮大研究力量。发挥中央团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地方团校、共建基地(中心)等机构在共青团理论研究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条件保障力度,通过“专”“兼”“挂”相结合方式充实壮大团属研究力量,加强共青团研究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四要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共青团学术研究荣誉体系,设立研究成果评选表彰制度,鼓励支持更多研究力量投入共青团研究事业。五要拓展研究视野。在历史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三维格局基础上,深化对中国共青团理论的话语研究和比较研究,话语研究侧重于如何讲好共青团故事、中国青年故事,比较研究突出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两个重点。六要加强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一批青年类学术期刊向核心期刊迈进;设立共青团研究出版基金,中国青年出版社积极支持一批优秀青年研究成果出版发行。

猜你喜欢
十四五共青团建构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