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可艺术”

2022-02-03 15:23南丽丽
传媒 2022年1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变化

南丽丽

在数字时代,艺术的创作形态和传播方式已然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艺术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其内涵的丰富性与载体的多样性深刻改变着艺术审美的方式与艺术传播的途径。新媒体艺术、游戏艺术、VR电影等运用全新技术而生产的艺术形态越来越受到受众的青睐;同时,艺术媒介与艺术传播媒介正在融合,使得艺术欣赏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从真实空间转向数码界面,让艺术欣赏的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艺术传播的速率显著提高。技术的变革对艺术传播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当艺术媒介和艺术传播媒介逐渐融合时,艺术自身的媒介化如何影响着受众欣赏艺术的方式,艺术的媒介化对艺术传播而言究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还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由王方所著的《数字时代的艺术媒介化》一书,梳理艺术发展脉络的同时对数字时代艺术传播的发展与变化进行了全面思考,站在理论的高度拥抱科技给艺术带来的变革。

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艺术演化的历史一直是伴随着媒介技术演化的历史而发生的。作者抓住媒介技术演化的关键,从技术发展对艺术媒介的影响变化入手,梳理出艺术嬗变的清晰主线,让读者理解媒介变化对艺术创造、传播的重要作用。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改变了艺术最原始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媒介,并逐步發展出新的传媒艺术,以再媒介化、泛媒介化的方式重塑、再造传统艺术形式,并用新媒介创造出了新媒体艺术等全新的艺术形式。对于数字时代艺术形式的阐释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置身于一条明确的历史脉络之中,从机械时代艺术内容的可复制性(如照片),到电子时代艺术媒介的信息化(如广播、电视),再到数字时代艺术自身的变化与技术革新息息相关。本书讨论的问题既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又指向当下明确的现实问题。

理论基础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将视角聚焦在数字时代艺术的“媒介化”,作者探讨数字时代艺术的媒介功能。数字时代全新的艺术媒介实现了对以往艺术形式的“再媒介化”,将美术作品放到互联网上供人欣赏、浏览,用互联网视频技术为受众提供网络观看服务、在线阅读世界名著等。“再媒介化”的过程中,传统艺术获得了全新的传播形式,同时也在被新的媒介形式颠覆、解构和再造,将作品的解读从以往观赏的空间中剥离,赋予它全新的观赏语境。此外,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全新艺术形式。例如,VR电影,这种模式颠覆了以往电影艺术的传播方式,用技术实现从“屏幕界面”转向“虚拟空间”。书中这些前沿问题的详细论证都体现着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回应。

关于艺术媒介未来的前瞻性展望。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已出现的艺术媒介化现象进行回顾与整理,那么本书可能无法使读者深刻理解数字时代艺术媒介传播的变化。本书不仅全面总结了数字时代艺术媒介从单一到融合、从跨界到融合、从“图”到“像”等一系列新变化的特点,也从技术角度阐释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并旗帜鲜明地指出艺术媒介全新的特征——在技术实现交互性的前提下向着“人性”的趋势演化,受众越来越多地通过交互技术参与到艺术媒介化的传播过程中,进而让艺术获得了大众的参与和全新的形式。作者对艺术媒介化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和颇具原创性的思考:一是无需对技术的发展充满忧虑,因为创造和使用技术的是人,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因而艺术媒介化所带来的变革和对传统艺术的冲击是时代发展的自然现象;二是在数字时代和全媒介的传播语境中,日常生活和艺术的界限渐渐模糊,“一切皆可艺术”、“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越来越可能成为一种常态;三是“艺术家”的身份在数字时代可能被重新定义,传统的艺术家个体创作在全新的艺术语境中变成了一种集体化的艺术生产方式,甚至机器取代了人的创作。

探讨数字时代艺术传播的发展与变化,是一项立足当下时空环境,解决现实理论问题的有益尝试。对艺术媒介化的深入思考不仅能梳理艺术媒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更是对艺术在数字时代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复盘,对研究当前艺术的创作理念、呈现形态和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作者单位 运城学院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变化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这五年的变化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