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建构与变迁
——基于《人民日报》(1949—2021)报道的分析

2022-02-04 11:19赵丽芳许媛萍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话语共同体

赵丽芳 许媛萍

(中央民族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华民族”话语叙事的意义和作用,最终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民族工作话语。英国语言学家诺曼·菲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 曾言,话语不仅是表现世界的实践,而且是在意义方面说明世界、组成世界、建构世界[1]60。我国主流媒体在中国特色民族话语叙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在报道中通过一定的话语策略增强了传播力和感染力,成为中华民族话语叙事的重要载体,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本研究选取1949年至2021年间《人民日报》主题为“中华民族”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文本,主要探究以下问题:在中国特色的民族话语叙事中,主流媒体如何进行媒介话语实践?在“中华民族”话语的建构和变迁中,《人民日报》的媒介话语有何实践策略与特征?

一、研究背景与路径

一套完整话语体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其生成和完善的历史轨迹可寻,即话语表达完整化和内涵丰富化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我国的“中华民族”话语从生成到成熟定型,概莫能外。从1902年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到2018年“中华民族”概念首次入宪,“中华民族”话语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时代内涵与话语侧重点,其概念内涵与外延逐步清晰明确,并最终完成从“中华各民族”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的媒介话语实践为“中华民族”话语的重塑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国家民族理论政策的实施推广、引导各民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观念等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从现有成果来看,学界对主流媒体有关中华民族话语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本研究使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以“中华民族”为标题,对《人民日报》历年的新闻报道进行检索,年份界定在194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之间,最终得到有效文本876篇,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批判话语分析法进行深入分析。

二、《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的具体呈现

(一)报道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1949年至1978年期间,《人民日报》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频率较低,报道总量仅有12篇,其中,1951年至1960年、1962年至1966年、1968年至1977年的报道数量均为0,其余年份的报道数量在2篇左右波动,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报道量首次达到5篇。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里,《人民日报》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频率开始增加,至1999年当年达30篇,各年波动范围较小。进入21世纪后,《人民日报》关于“中华民族”的报道量增速加快,年平均报道量为57篇,但数量起伏相对较大,于2015年、2019年、2021年出现三大峰值。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觉醒、全民团结、一致抗战的不朽丰碑,年报道数量达45篇。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报道数量再次出现峰值,《人民日报》围绕中华民族7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展开了系列报道,报道量为43篇。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日报》围绕中华民族的报道达历史最大量,共计103篇。

(二)报道体裁:多体裁共同表达

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报道形式,体现着媒体对某一主题不同的关注方式。通过对876篇文本的内容、结构、表达手法等进行分类与分析后可知,《人民日报》采取了多种报道体裁建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本文将其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专访和其他(如读者来信、诗歌、书刊评介等)共6类。其中,消息数量最多,达315篇,占比35.6%;通讯次之,有214篇,占比24.4%;评论的数量与通讯相近,有209篇,占比23.9%;深度报道有50篇;专访13篇;其他类型的体裁有75篇。通过不同体裁的内容呈现,《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不仅起到了传递相关信息的作用,同时也使居于主流地位的民族观念、意识形态得以表达与传播,由此进一步引导公众认可并接纳我国民族话语叙事背后所传达的意义。

(三)版面分布:多版面共同呈现

报纸版面安排体现了编辑对刊发文章的理解和刊载意图。《人民日报》关于“中华民族”的报道,从第1版至第24版均有分布,体现了《人民日报》对“中华民族”媒介话语生产的重视程度。除了采用多版面的策略对“中华民族”概念进行表达,《人民日报》还注重发挥头版(要闻版)的首位效应对“中华民族”话语进行最优表达。其中,第1版的报道数量为222篇,占比最大,第2版87篇,第3版67篇,第4版112篇,第5版47篇,第6版44篇,第7版65篇。前12版的平均报道数量达120篇,这有力地增强了受众对“中华民族”媒介话语的感知度。

(四)报道主题:多主题共同形塑

报道主题既是新闻报道的主旨,也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和核心表达内容[3],从报道主题分布能够看出媒体对某一事件的关注范围与关注重点。本文将《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划分为八类主题,分别是:政治认同和统战工作、民族文化认同与发展、民族历史回溯与认同、民族精神培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法治和军队建设、科技教育发展和体育健康、生态保护与治理。

政治认同和统战工作类报道篇数最多,共413篇,其中党的十八大以后报道数量增速明显。此主题内容多为国家方针政策、政治立场、理论指导、行动指南,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论述、出席各类活动等,具有典型的官方话语特性,旨在引导中华儿女认清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坚定政治认同,增强道路自信,领会中国治理民族事务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此外,在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统战工作中,《人民日报》也频繁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强调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呼吁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担负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强化对“中华儿女”身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在情感共鸣中加深对中华民族一体性的认知。

民族文化认同与发展类报道篇数为144篇,占比排名第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此类主题中,《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重点关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报道中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4]“中华文明植根于多民族文化沃土”[5],呼吁各民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牢固的文化根基和精神魂魄”[6],旨在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民族精神培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类报道篇数为95篇,占比排名第三。《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话语与“长征精神”“抗日战争精神”“奥林匹克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相结合,与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扶贫济困”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型人物相结合,以此激励中华儿女发扬民族精神,学习先进典型,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共同成就伟大事业。

民族历史回溯与认同类报道篇数为46篇。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和建设了伟大祖国,共同矢志不渝地捍卫国家独立和统一。《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通过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以及回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共御外侮、同赴国难、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等不同阶段的历史,引导各族群众从历史成就中坚定自身力量,增强认同感与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历史根基。

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类报道篇数为44篇,主要聚焦于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报道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取得的系列经济成效与经验,展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且成效显著的中华民族形象。二是聚焦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7]的同时,进行“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8]的话语动员。三是通过聚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范例,激励各民族地区进行经济建设。此话语将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归功于各族人民同心共济、艰苦奋斗的结果,以此鼓励各族民众继续共同巩固中华民族的物质基础。

科技教育发展和体育健康类报道篇数共88篇。《人民日报》将我国科技、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身体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性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相联系,通过报道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9];通过推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专栏报道,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10];通过报道我国的医疗水平、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强调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呼吁公众建设健康中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11]。

《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还与法治和军队建设类主题相结合,共14篇。该话语强调提升中华民族的法治建设和军事实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如文本中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12]等报道。

三、《人民日报》“中华民族”报道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学者费尔克拉夫从文本实践、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对话语进行解读,探析话语与社会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1]。文本实践重在研究话语的形式特征;话语实践向度注重文本生产过程;社会实践向度将话语置于社会现实之中,注重考察话语生产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文本实践:蕴含高频词与隐喻表达

1.高频词:“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价值凝结

高频词汇是话语价值的凝结,可以作为记录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播者对重大社会事件和时代总体发展特征的关注和宣传力度。为呈现“中华民族”媒介话语在不同时间段的话语关注点与侧重点,本研究借助词频分析软件“词云文字”,以年报道量为一组分析单位,分别对历年文本进行高频词统计。从词频表中可见,“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复兴”“发展”是《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中最常出现的词汇。但1949—1978年期间,“中华民族”一词未出现在高频词列表中,直至1985年起,“中华民族”一词才持续成为《人民日报》媒介话语中的高频词汇。“生态”一词直至1999年才第一次成为高频词,此后到2006年才被再次强调。“科学”和“科学技术”在1978年成为高频词,但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频数有所降低。“精神” 和“文化”出现的频数在2002年后开始增加。“宪法”和“教育”分别在2018年和2010年成为高频词。2020年至2021年期间,“共同体”一词成为高频词并被反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次出现在《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与内容中。

2.隐喻表达:“中华民族”媒介话语的可感性

隐喻是将世界概念化的方式,将人们熟悉的知识或观念与所要描述的话语进行连接,以达到重组经验的目的[13]。巧妙的隐喻表达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增添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从而使人更好地接受观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在《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中,隐喻属性十分明显。如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15]等表述,使抽象的政治话语转变为具象化的大众话语。本文认为,《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借用隐喻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借用“亲属”关系,运用“兄弟姐妹”“大家庭”“一家亲”“中华儿女”“精神家园”等具有强烈情感归属色彩的词汇隐喻中华各民族同根同源的亲密关系。二是借用“人体”隐喻,运用“肝胆相照”“骨肉兄弟”“血浓于水”“手足相亲”“心连心”“手挽手”“肩并肩”等词汇表征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触发人们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普遍关注与深度关切,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三是借用“石榴籽”“绳子”“水乳”等人们熟知的事物转换为民族形象符号,呼吁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水乳交融”,展现中华各民族间的深厚情谊,使文本中抽象的概念更易被人民群众接受和理解,引发情感共鸣。

(二)话语实践:多重话语的借用与交织

1.官方话语:引用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等

新闻话语是在不断吸收、融合和转换其他类型的话语中形成的。在话语实践中,互文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多重话语要素的借用与交织。在《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中,官方话语的引用占比最高,主要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观点,突出《人民日报》媒介话语的政治性与权威性。如引用邓小平同志所言“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子孙”[16],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提供话语支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17],呼吁民众爱护生态环境,保护中华民族共有家园。

2.文学话语:引用通俗性谚语或文学性的古典诗文

在《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中,常引用一些通俗性谚语或文学性的古典诗文来解释与完善“中华民族”话语的内涵,加强受众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如引用谚语“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18]来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重要性;引用俗话“富人一餐饭,穷人半年粮”[19],提倡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高尚精神;引用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20],强调民族团结、民族一统是自古有之;引用《战国策·西周策》中“周君岂能无爱国哉”以及《汉纪》中的“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21]等记载,表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源远流长;引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1]等仁人志士的名句,引导中华儿女培养高尚价值观,为国奉献;此外,还有很多引用儒家代表人物体现其伦理思想和精神追求的话语,激励受众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3.学科话语:引用不同学科研究成果

在《人民日报》“中华民族”话语中,还引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认同。如通过引用基因血缘、民族肤纹、遗传等医学、生物学研究成果,表明“汉族的肤纹特征表现了很强的民族杂合性”[22]“藏族是中华民族一部分”[23],证实各民族同根同源,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古文化遗址发掘、历史学、考古发现,表明“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24]“长江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摇篮”[25];通过地理学、典籍考证、文化史研究,“逐渐呈现整个中华民族衍变融合的历史”[26],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三)社会实践:反映历史特征与社会变迁

1.由模糊到清晰:“中华民族”概念所指的阐释转变

《人民日报》“中华民族”的媒介话语实践是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变迁而发展的,在阐释“中华民族”概念所指时经历了由“中华各民族”到“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等话语范式的转变。

1949年至1977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内,“中华民族”的概念所指尚未得到恰当界定,中华民族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尚未澄清,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所以此阶段《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频率极低,多以“各民族”“各民族人民”“全国各族人民”“中国人民”等来指称中华民族,但这些词汇并不是“中华民族”概念的最优表达。

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中华民族”话语开始增多,但此时概念所指依然模糊。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华民族”话语需要超越阶级、阶层,以及民族、党派等,以凝聚共识、进行广泛动员、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而推动经济建设,因此民族话语方式和侧重点有了新的调整。此阶段,在《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中,主题以“统战工作”和“经济建设”为主,鼓舞动员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共济、艰苦奋斗进行经济建设。但此时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尚未明确定义,其内涵依然较为模糊,因此,《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表达的频率虽有所增加,但经常在“中华民族”前冠以限定词“整个”,以突出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如《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27]《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作出贡献——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28]等报道。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提出以及学界对“中华民族”的研究逐渐深入,尤其是1998年,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后,“中华民族”的概念所指渐渐明晰。费孝通把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正式用“一体”和“多元”来明确,用“多元一体格局”这一精炼化的语言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本质特征[29]。该理论提出后得到广泛认可,“中华民族”一词所指涉的主体与内涵更加具体, 并且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党中央的民族工作报告中,《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表达也进一步跟进。

21世纪初,“中华民族”话语开始成长。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总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开始高频出现在《人民日报》有关抗战纪念活动、改革开放周年活动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报道中,此时“中华民族”媒介话语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话语动员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话语越发成熟与稳定。中华民族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且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共同体”的价值意涵更加凸显,加强中华民族共同性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针对性。“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民族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经由同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等重要会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民族工作的主线,上升至国家战略,“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中华民族”概念的更优表达,也成为《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建构的重点。

2.由单一到多元:“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主题的转变

本研究将《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分为1949年至1978年、1979年至1992年、1993年至2011年、2012年至2021年四个历史阶段进行话语主题的探究。分析得出,“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主题转变受历史与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涉及的主题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最终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精神、法治、生态、卫生、体育等多个主题的共同形塑下,“中华民族”媒介话语越发丰富和完善。

1949年至1978年间, “中华民族”的概念不清,《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主题也较为单一,仅有少量报道分散在“政党领导人”和“科学发展”类主题中,缺乏“民族文化认同与发展”“民族精神培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生态保护与治理”“法治和军队建设”等主题。

1979年至1992年期间,《人民日报》“中华民族”话语开始与“经济发展”“统一战线”等主题相结合,用于服务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经济建设的社会动员。1983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重视智力开发,把以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为重点的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实现经济振兴的必要前提”[30]成为共识,《人民日报》关于中华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类的话语主题明显增多,重点强调智力开发、公众素质的提升对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

1993年至2011年期间,《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话语有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中华民族”话语开始与“生态保护与治理”主题相结合,二是“中华民族”话语中融入了“法治和军队建设”主题。此阶段,我国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保护生态环境,巩固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31]也因此成为话语重点。《人民日报》围绕生态建设主题,在话语中强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理念,动员各族群众珍惜中华民族共同的生存家园。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依然薄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随之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话语开始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频繁出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32]。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民日报》“中华民族”媒介话语继续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期望以此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人民日报》此类报道主题量增速明显,多次引用“共同的根和魂”来隐喻中华文化精神,并通过报道中华民族磨难的历史进程以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2012年至2021年期间,随着“中华民族”概念所指的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所涉话语主题范围越发广泛,“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也越发成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民族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日报》结合“共有的精神家园”“共有的文化基因”“共同的历史记忆”“共有的前途命运”等主题,积极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动员,成为我国民族话语的有效供给力。此阶段的媒介话语动员旨在引导受众进一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从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行动自觉。

结语

《人民日报》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在文本实践、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包含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国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具有历史特征、时代意义及现实针对性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体系。主流媒体的“中华民族”媒介话语在经历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后,话语体系越发成熟,在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独特历史、阐释“中华民族”概念所指、形塑中华民族形象、构建民族话语和叙事体系、动员中华儿女同心聚力、培育正确的中华民族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主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为我国民族话语叙事提供了重要支撑。各级主流媒体应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媒介话语的建构路径与叙事策略,为推动中华民族形成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提供话语支持和有效表达,广泛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动员广大中华儿女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话语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