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装备在高原高寒边境地区作战中的应用

2022-02-04 13:31赵新营程岚张震
无人机 2022年8期
关键词:边境地区高原无人

赵新营,程岚,张震

1.国防大学

2.陆军边海防学院

本文分析高原高寒环境对常规作战行动的影响,以及无人装备在高原高寒边境地区作战的优势,并列举无人装备在该地区作战所能担负的主要任务。

高原高寒边境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人体机能维持正常状态较难,主战装备的效能不同程度地下降,对作战行动产生较大的影响。无人装备具有人员零伤亡、成本低、机动性高等特点,可减小严酷战场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将在高原高寒边境地区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高原高寒环境对常规作战行动的影响

一是侦察预警难。作战区域海拔高、气温低,传统人力侦察耗时耗力,特别是一些山高谷深区域,人力侦察难度更大,卫星侦察存在盲区。

二是人员生存力弱。在高原高寒地区作战,人员因低压缺氧导致的走路喘、反应慢、冲刺难等问题突出,体力较平原地区下降约40%。此外,战斗人员若短期内未经适应性训练直接上高原作战,易诱发高原反应。

三是伪装防护难。高原高寒地区的大多植被稀疏,部队开进、集结、隐蔽难。加之昼夜温差大,人员、车辆等装备的热信号难掩盖,作战行动被暴露的概率增大。

四是机动支援难。高原高寒地区通常地形割裂,作战通道间隔大,道路通行条件差,作战部队不易实施跨区域机动支援、迂回包抄行动。

五是通信联络难。高原高寒边境地区的民用通信基础设施少,传统陆基通信设备则受地形影响较大,作战部队进入山谷通道,信号被遮蔽和干扰,衰减严重。部队与部队间、部队与外界间的通联不畅。

六是后勤保障难。高原高寒边境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部队作战时通常难以就地获得保障,大批物资须要从后方补给,但作战区域的道路网不发达,物资运输保障周期长。

无人装备在高原高寒边境地区作战的优势

一是增强战场态势感知能力。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无人地面车搭载光电/红外吊舱、合成孔径雷达等侦察设备执行任务,可大幅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高原型无人直升机在固定区域悬停数小时,可实现有效的持续监视能力。在恶劣天气或不具备飞行条件的情况下,部队可以运用无人地面装备开展补充侦察监视。

图1 俄罗斯“天王星”-9 无人车可执行目标打击任务。

二是减小一线兵力的规模。在狭小通道内,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可减少一线人员的数量,提升作战效能。2019年,美国陆军机动作战实验室开展步兵排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试验,设置了这样的作战场景:一个装备有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的步兵排向1个仿敌步兵连发起进攻,该步兵排战场控制范围从传统步兵排不足1km2扩大到75km2以上,火力打击距离增加近10倍,作战士兵通过数据链控制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编队协同作战,展示了巨大的作战优势。

三是提升立体攻防能力。察打一体无人机、电子战无人机、反辐射无人机、无人车的广泛运用,构建了高原高寒边境地区的立体化作战能力,同时减小了自然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制约。

四是保证通信联络畅通。中高空无人机构建通信中继网,作战部队的现有通信装备克服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将持续为作战提供通信支持。

五是提高物资保障能力。伴随越障、载货、续航等能力的提升,无人车、无人机可担负弹药、药品等作战物资的运输和投送任务,保障后勤和装备物资持续供应。

无人装备在高原高寒边境地区所能承担的任务

侦察监视

1.抵近侦察

小型无人侦察车、中小型无人机等无人装备对敌近距目标或人力侦察风险较大的目标进行抵近侦察,核准已知目标的信息,或对卫星或高空无人机的侦察盲区进行核查。

2.区域监视

中型、大型无人机对重要地区实施全天时监视预警,搭载各种侦察设备在目标区域完成态势感知任务。

3.高价值时敏目标监视

中高空无人机可监视高价值时敏目标,如恐怖分子头目、敌方高级指挥人员,配合地面特战人员展开定点清除、斩首等作战行动。

值守防御

1.驻地防御

无人机、无人车部署在兵力集结地域、交通枢纽、物资器材仓库等重要区域,构建高中低、远中近立体防护网,增强远程预警、中程干扰、末端防护能力。

2.通道防御

部队沿重要战略、战役通道梯次部署无人装备,按照“传感器反馈-无人空中、地面侦察平台查证-防御响应启动”方式,依托地面有人-无人协同作战力量组织抗阻。

3.边境巡逻

无人机、无人车搭载光电/红外吊舱、喊话器等任务载荷沿边境线巡逻,也可搭载非致命性武器驱离非法越境人员,或搭载致命性武器打击越境敌军目标。此外,作战部队在边境线附件定点布设哨兵机器人,配套部署振动传感器、光电/红外监控器,构建智能化边境管控系统。

打击任务

1.协同突击

无人车、无人机配合地面、空中有人作战力量执行突击任务。一方面,无人装备打击敌方高风险目标,减少已方人员损失;另一方面,无人装备实施补充打击,重点对山体棱线、反斜面上、常规火力难以覆盖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打击引导

无人机、无人车为联合火力打击单元提供目标指示、目标定位、目标毁伤评估,大大缩短“目标确定-打击实施-毁伤效果评估-补充打击”的循环周期。

支援保障

1.通信中继

图2 以色列“苍鹭”无人机在边境执行侦察监视任务。

图3 以色列“守护者”无人车按照预设路线巡逻。

图4 美国“步兵班任务支援系统”无人车装载物资,自主跟随车辆或士兵行进。

无人机、系留气球等无人装备搭载通信设备构建区域通信中继网络,拓展通信范围或恢复通信联络,大幅提升联合作战体系下全天候全天时全域指挥、情报等信息传输能力,提高作战指挥系统的效率,确保联合作战力量密切协同作战和通信顺畅。

2.物资运输

无人装备实施空中运输、地面运输,实现物资快速补充。货运无人机打通“最后一公里”物资运输通道,缩短物资补充的周期。货运无人车伴随战斗人员运输物资,有效减轻士兵在高原地区作战的负重,大幅减小士兵体力消耗。

表1 无人装备的类型、任务和名称。

猜你喜欢
边境地区高原无人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严阵以待
无人战士无人车
反击无人机
诗到无人爱处工
无人岛上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