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学生全面发展 办人民满意教育

2022-02-05 06:04蒋炜宁
宁波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集团化教育资源宁波

文/蒋炜宁

家门口有没有优质中小学?孩子初中毕业后能不能上普高?上了职高能顺利升本科吗?毕业后就业路子宽不宽?……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千万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日益强烈,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领域,在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中,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实施‘甬有优学’行动,就是要推动资源配置动态均衡,推动质量水平全域共进,推动治理能力融合创新,推动教育机会公平均等,推动服务发展精准有力。”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建国表示。“十四五”期间,宁波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高标准育人方式,加快构建以系统内大循环为主体,服务社会、经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基础教育优质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差异逐步缩小。然而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仍不均衡,城乡学校的师资、教学水平等仍存在差异。怎样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宁波正在探索一条“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强校+弱校”的集团化办学途径,快速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目前已初显成效。

为带动西片工贸学校齐步前进,海曙区探索城乡学校在管理、办学、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等方面的共同发展路径,成立义务教育段五大教育集团,涵盖9个镇乡(街道)的18所学校,通过选派农村学校的教师进城学习提升,把城区学校优秀教师派下乡“传帮带”,让教育资源在集团内部共享。

鄞州区构建“名校+新校”“名校+一般校”“城区校+农村校”“中心校+农村校”等多种模式,通过扩容、新增形成59个教育集团,义务教育优质品牌集团化覆盖率超过50%。此外,鄞州区教育局还专门出台政策,对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单位在教师编制、岗位设置、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每年至少安排480万元,推动其发展。

集团化办学收到了1+1>2的效果,不但扩大了优质资源辐射半径,还推动了各成员学校“和而不同”的多样化发展。

职教体系富有特色

2021年5月19日,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签约仪式,携手开启“高职+技师”六年一贯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高职教育与技工教育的藩篱,实现两者的叠加效应。

“坚持职普大体相当是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贯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市教育局职教处相关负责人说。近些年,国家、省、市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职高生拥有了多种升学途径。宁波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积极拓展职高生升学渠道,使中高本衔接面不断扩大。全市通过各种途径输送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比例接近60%,高于全国近30个百分点。2021年,宁波共有2/3的中职生升学,考取本科的中职毕业生占全省中职本科计划数的1/4。今后,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和普职学生相互转学通道还将更加畅通。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是宁波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职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将积极推进校地共建,把学校办在产业园区,聚焦产业建设,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打造宁波本土“大国工匠”。

高等教育逐梦一流

2021年6月29日,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落户宁波大学,实现了宁波市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这对推动宁波大学实现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年10月20日,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计划(宁波)创新研究院首批10支科研团队入驻宁波,标志着此研究院科研创新发展迈入新的阶段。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计划(宁波)创新研究院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结合宁波产业优势,有望成为推动宁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这些新现象,让我们看到宁波高等教育“冲一流、强特色”的希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强校强院合作、提升服务能力、深化产教融合等工作,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说。

猜你喜欢
集团化教育资源宁波
一图读懂宁波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