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议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

2022-02-05 21:07作者单位宁波市社科院
宁波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智造宁波数字化

(作者单位:宁波市社科院)

(作者单位:宁波市政府办公厅)

(作者单位: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舜宇集团有限公司)

编者按:

如何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如何招好用好人才?如何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宁波智造?围绕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关键议题,本刊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等,谈谈各自的观点。

让智造成为宁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文|储昭节

数字化转型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大势,是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调整的最大变量。对于国家和地区竞争而言,数字化转型更是半点也慢不得。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既要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又要深化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要让智造成为宁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近年来,宁波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和“上云用数赋智”,新智造企业群体迅速壮大,累计8 万多家企业实现“上云”,规上企业完成8580个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58个,培育省级智能智造工程服务机构61 家、国家级2 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总体上看,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还不普遍,相对于近1 万家的规上工业企业而言,拥有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占比仅为2.6%;在役工业机器人1.64 万台,规上企业户均拥有机器人数量不到2 台,智能制造普及率总体偏低;一些块状区域、一些行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还存在大量的“散弱乱”企业。

下一步,要实施数字经济“双万亿”工程,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贸易、直播经济、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系统支撑体系建设,探索未来农场、未来市场、未来实验室等创新组织模式,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均突破万亿元。要实施智能制造“进万企”工程,分行业、分层级、分类型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培育壮大以“灯塔工厂”“未来工厂”为标杆,以“5G+工业互联网”试点为引领,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群体。对头部企业,要推动“大优强”培育企业从生产制造数字化向设计研发、物流仓储、营销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发展,打造一批“未来工厂”标杆。对重点行业和特色块状经济,要推进细分行业特色化数字化改造,按照“一县一业一案一平台”模式,推动智造技术创新扩散,全面提升行业智造水平。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要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各类工程服务公司的作用,以“机器换人”“平台+APPs”等方式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等落后制造工艺和环节,坚决予以淘汰,决不能把落后产能带入下一个五年。

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要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政策链、服务链多链融合,优化产业生态。要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技术高管”“产业教授”制度,支持在甬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等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订单式培养和联合培训体系,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作者为宁波市发规院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站在产业变革的窗口全力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

文|谢瑜宇

宁波作为典型的港口城市,港口及临港工业的崛起成就了改革开放30 多年来宁波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宁波的GDP 仅为20.17 亿元,全国城市排位第32 名。此后,宁波抓住两次窗口机遇期:一是1988年宁波抓住成为计划单列市的政策机遇,GDP 以年增速百亿越级加速;二是2001年底宁波抓住中国加入WTO 对外开放的机遇,此后数年GDP 增量均超300 亿元规模。如今,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加速融合,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窗口,宁波提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以时不我待的历史使命感抢抓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谋划未来产业。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未来科技和产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城市发展格局和长期竞争力。大力发展未来产业已经成为把握创新主动权、培育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需求为导向,以未来技术应用和产业化为目标,以颠覆性技术突破为引领,立足宁波发展基础,聚焦产业互联网、新材料、关键基础件等产业的细分领域,培育拓展宁波未来产业发展体系。提前高水平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强化“端—边—云—网—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创新是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核心。一是引导研究机构在核心技术、关键领域和环节加强基础研究,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发力,促进核心技术自主化。二是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效应,通过与产业链各部分合作的商业模式,将技术输送到全产业链。三是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在研发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补助,降低其风险,鼓励其开发新产品、拓展新渠道,实现从中小创业型到科技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升级。

引导推动产业融合。推动产业融合是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有效路径。一要持续推动制造业与信息化产业的融合。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推动5G、边缘计算等与工业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应用,从生产制造数字化向设计研发、物流仓储、营销管理等全环节数字化发展。二要持续推动制造业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引导企业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工艺革新;推动制造业从资源消耗型重化工业向低能耗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三要持续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促进产业链现代化。

有效提供人才支撑。专业化、实战型人才是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持续做好本地职业院校的建设,以本地产业链、产学研融合、企业与市场需求等为导向,引导并支持职业院校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和自身优势建立特色专业。持续推动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尤其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持续做好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培训支持方式,如实施人才投资促进税制,发展企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补充,满足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

不断注入精神动力。激发企业家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是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重要源泉。一方面要创造适合激励、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制度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营造尊崇创业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其涵养我们的时代气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宁波市社科院)

以产业大脑建设为引领加速推进制造业数智化改造

文|周 骥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系,是宁波竞争发展的优势所在、底气所在。要把制造业硬核实力锻造得更强,把宁波的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必须加速推进数智化改造全覆盖,让制造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脱胎换骨、焕发新生。

建设行业产业“最强大脑”。要加快深化模具(金属)产业、化工产业、服装产业、智能家电产业、文体用品产业等5个行业产业大脑省试点建设,抓紧探索总结可供其他行业借鉴的经验。要抓紧谋划新兴产业大脑,从传统优势产业向新兴产业延伸拓展,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要创新产业大脑的运用模式,让产业大脑的运营既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又适应市场化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发关键领域“最新技术”。继续支持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研发机构、supOS 等工业操作系统加快发展步伐,壮大产业大脑赖以负载的平台中枢体系,加快功能性平台建设,推动形成一批高水平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一批专业的数据、平台、算法、安全的服务标杆企业。推动产业大脑提供数字孪生、知识、规则、模型、算法等更强大的支撑能力,助力“未来工厂”建设。

对接数据交易“最劲市场”。探索数据要素的确权制度,主动对接上海数据交易所,积极引导宁波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生产标准化的数据产品,并率先进场交易。加强与上海数据交易所合作,在宁波谋划设立交易服务分中心,为企业对接数据要素市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高效率服务。大力培育数据经纪、数据信托等中介服务机构,拓展大数据商业变现空间,进一步做活做强大数据产业。

营造创新环境“最优生态”。着力引进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和领军型智能制造人才,建设智能制造校企联盟,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完善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加快工业企业内网改造,构建高带宽、大连接、低时延泛在的感知网络。健全完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探索数据治理机制,推动跨行业、跨地域、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

构筑要素条件“最硬支撑”。强化财税金融产品供给,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探索设立数智化改造引导基金,建设项目资源池。探索“云量贷”创新模式,试点将云平台提供的企业用云量,作为申请银行贷款的信用增进信息。适度放宽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准入门槛,支持开展行业软件等产品首版次定制应用和推广。探索“首席数字官”制度,建立数字化转型和公共数据开放的勤勉尽职和容错机制。

(作者单位:宁波市政府办公厅)

强化人才引领作用

文|王明荣

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要全面集聚智造创新领军人才、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策源平台、率先推进人才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实现智造创新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高效贯通,人才链与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高度耦合,不断提升人才引领智造创新发展的首位效应。

实施顶尖人才集聚行动。突出战略功能,更大力度实施市顶尖人才集聚办法,加大遴选频次,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顶尖人才量身定制研发实验室,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统筹高校院所、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力量,遴选一批顶尖人才组建创新联合体,在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等重点领域,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在甬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面向全球遴选学术校长、学术院长和首席专家。健全完善党政领导直接联系服务顶尖人才制度,持续优化顶尖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协调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支持他们开展工作。

实施卓越工程师集聚行动。创新面向智造创新需求的工程师定制化培养模式,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共建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学校专业导师+企业实践导师”双导师制。深化在甬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支持在甬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工程领域硕士点、博士点,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联合招收和培养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探索“技术高管”“产业教授”制度,双向遴选一批高校教授到企业担任技术高管、企业高工到高校担任特聘教授,联合培养复合型产业人才。聚焦细分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共性技术“痛点”化解,布局建设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工程师队伍。持续打响海外工程师发源地品牌,每年遴选支持一批先进制造领域海外工程师。

实施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行动。围绕先进制造重点领域,建立阶梯式青年科技人才支持体系,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创设青年专项,扩大支持规模,优化支持方式,符合条件的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可直接入选甬江引才工程。实施国际创新合作计划,对中东欧等国家优秀外籍青年科技人才来甬开展科研合作,给予生活津贴等特殊支持。加大博士后支持力度,每年选拔一批国内外优秀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工作。优化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遴选方式,鼓励与龙头企业共同设立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重点支持一批面向宁波制造业应用导向的青年人才基础研究项目,稳步提升40 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市级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基地、重点攻关课题等负责人的比例。

(作者单位: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坚定发展信心做强做大走远

文|叶辽宁

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系统回答了宁波制造未来“方向在哪里、增量在哪里、布局在哪里、标志在哪里、优势在哪里”等关键命题,使广大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笃定、发展斗志更加昂扬。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产品制造商和光学影像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舜宇集团将积极响应号召,全力支持、参与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建设。

做强、做大现有优势业务。持续深耕手机影像和汽车光学传感器领域,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力度,加快新产品、新规格的开发迭代;提升工艺技术,提高直行率及产品品质,实现快速的高品质交付;注重从产品设计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成本控制,实现产品成本的持续下降。

加速新事业的培育和成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智能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给光电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舜宇集团将紧抓这一发展机遇,研判未来可能的市场目标及应用场景,整合内外部资源,布局与发展新事业。持续加大研发力度,聚焦关键技术要素及“卡脖子”工程,加快布局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同时,进一步深化新事业的培育机制,为新事业新业务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动力。目前,舜宇集团已在智能机器人视觉、智能装备、AR/VR 等新兴智能光学产业方向布局,其中不少产品已开始商业化,抢占了市场先机。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舜宇集团探索并实践以事业纽带、待遇纽带、感情纽带“三条纽带留人”做法,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员工培训体系,培育了一支知识型人才队伍。为持续高质量发展,舜宇集团将不断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特别是全球光电行业各领域的技术领军人物及具有创造才能的创新性人才。同时,采取多种培育手段,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推动人才加速成长。

(作者单位:舜宇集团有限公司)

全力推进宁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文|王敏旋

宁波制造业基础坚实,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需充分利用把握好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全力推进宁波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宁波不断实施智能化改造计划,加速壮大新智造企业群体,宁波智造渐成燎原之势,但短板也比较明显。推进数字赋能,宁波需推动四个转向。

数字赋能制造动力需从“政府推动”转变为“企业自觉”。目前制造业数字化改革转型主要还是依赖政府推进,很多企业理解的数字赋能针对的是产品的智能化和生产车间的智能化,对企业整体的数字化建设没有全球产业链的战略规划。要引导企业自觉融入全球产业链高地,打造全球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数字赋能制造融合需从“点上”转向“面上”铺开。前期宁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开展试点项目建设,在推进的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一些重点产业和百亿级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未全覆盖。部分产业大脑应用推广刚起步,未来工厂引领的新智造企业群体规模不大。有些重点产业园区平台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仍未完成,行业集成数字化水平较低。数字化转型要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全面铺开。

高端数字赋能平台需从“各自为战”转向“聚合发力”。宁波高端数字赋能创新平台相对缺乏,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数量较少,各自为战的平台发展模式无法发挥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效应,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各类技术资源快速汇聚。

数字赋能人才需从“单一精专”转向“复合多面”。高端人才短缺是制约宁波制造业转型的重要因素,宁波迫切需要既懂数字经济,又懂制造业的管理人才,既掌握信息技术,又能融通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的综合性人才,既懂工业互联网使用、维护、管理,又能针对性实施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智造宁波数字化
蓝月谷“智造”幸福生活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一图读懂宁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