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2-06 04:16谭琴思孙玉琪刘玉霞张香宁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受访者编码途径

谭琴思 孙玉琪 刘玉霞 张香宁

(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

伴随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与落实,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与健康信息愈发关注,老年人随着机能退化和疾病多发,展对健康信息需求愈发强烈。健康信息是与人们身心健康、疾病、营养、养生等相关的信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Health Information Seek Behavior,HISB)是指人获取有关健康、健康促进方式、健康风险和疾病信息的方式、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呈现途径的多样化,老年人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实用性与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息息相关[1]。因此,了解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途径及影响因素,对促进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择23位居住在潍坊市市辖区(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年龄为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资料,同时为达成我们构建合理理论框架的目的,采用目前在信息系统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且以构建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扎根理论来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的关键在于对资料逐级编码,本研究采用常规三级编码的形式,即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本研究可以通过对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构建理论,讨论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途径及影响因素,深入了解行为特征。

2.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2.1 资料整理与编码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年龄在60~90周岁,其中年龄处在60~69周岁的有14位,70~79周岁的有6位,80~90周岁的有3位。女性数量过半(14位,60.8%),较符合老年男女比例。受教育情况存在差距,以初中、小学水平居多,文盲及高等文化水平者较少,多数受访者都有老年病的困扰,有四成左右(43.5%)的老年人表示能较熟练使用智能手机。

笔者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本,共整理出23份有效访谈录音,访谈文本共计4万余字,随后通过NVivo12将文本资料进行编码,两位研究者共同编码,编码过程中合理讨论以保证编码的一致性。

2.1.1 开放编码

在编码过程中,编码者围绕研究主题与目的,以开放、客观的态度,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料进行阅读,从中形成初始概念并提炼出类属。本阶段共形成自65个初始概念,最后归类为15个类属,归纳得来的类属均为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部分编码展示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开放式编码结果

2.1.2 主轴编码

将开放编码得到的概念进一步分析,挖掘概念类属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归纳总结形成主类属。在本研究中,将开放编码得到的15个类属(次类属)归纳为4个新的类属(主类属):信息因素、条件因素、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主类属与次类属之间的从属关系为:信息因素(信息特征、信息源、信息服务)、条件因素(软环境、硬环境、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情境因素(动机、信息需求、背景状况)、个人因素(健康意识、认知能力、个人特征、健康状况、人口统计特征)。

2.1.3 选择编码

提炼核心类属。该阶段主要是对主类属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核心类属,进而分析核心类属和主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最能反映原始数据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将4个主类属凝练为一个核心类属—“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2.2 理论饱和度检验

扎根理论中理论饱和即可停止采样。在分析至第19份访谈材料时,未能提炼出新的概念范畴,当前各范畴间关系基本明晰,理论模型初步建立。随后,以相同的访谈技巧与模式继续访谈4位老年人来检验理论饱和度,发现并未形成新的概念范畴,新得到的结果符合由原编码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因此,认为理论模型已饱和。

2.3 研究结果分析

2.3.1 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

养生保健信息(饮食、运动、保健和睡眠等)、疾病防治信息(预防、治疗和药物使用)、医疗相关信息是老年人关注的主要健康信息,人们通常有一种或多种健康信息需求。同时,存在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不具有具体明确的健康信息需求。

2.3.2 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

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的行为特征有主动关注、被动关注、不关注和信息回避这4种类型。受访者中,主动关注健康信息的共有10位,占总受访者的43.5%,被动关注者有8人,不关注者有4人,有1人表示对健康信息回避。

2.3.3 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途径

当前,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包括互联网媒体、传统媒介、人际交往、医疗机构及医生、社区机构、药店、自身经历/经验。受访者信息获取的途径往往不止一种,最为老年人信任的途径是医疗机构及医生、央视节目、药店和书籍[2]。

3.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阐释

3.1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经过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因素包括四大类:信息因素、条件因素、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首要影响因素是信息因素,信息因素是指信息本身特征,信息源及信息服务;条件因素包括老年人拥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以及所处的软环境与硬环境;情境因素分为事件的背景状况、老年人的信息需求及信息选择的动机;个人因素包括老年人的健康意识、认知能力、个人特征、健康状况以及人口统计特征。

尽管4类影响因素均对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存在影响,但其影响方式及程度不尽相同,甚至存在互相作用,4类因素共同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3.2 模型阐释

3.2.1 信息因素

信息因素是首要影响因素,是指信息本身产生的影响,包括信息特征、信息源、信息服务3方面。

信息特征:主要包括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信息质量、信息实用性。由于老年人对新兴科技方面掌握不熟练,学习能力及精力较弱,因而更加重视信息的易获性。其次,信息质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受访者普遍对专业机构及央视节目最为信任,但目前健康信息鱼龙混杂,难以分辨,对信息获取过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信息是否实用也是老年人关注的重点之一,信息是否对老年人具有针对性,特异度是否满足自身要求都是重点。

信息源:老年人拥有多种健康信息获取途径,一般均具有多个信息来源,综合各渠道信息以达到自身目的。

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的费用、效果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信息获取是否收费,是否能够带来实质变化,同样会对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2.2 条件因素

条件因素是指老年人所处的环境背景及其自身所具有的外部条件,可对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形成差异,主要包括软环境、硬环境、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软环境:老年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政策制度、文化宣传背景均属于影响因素。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老年人温饱问题得已解决,才有精力去关注健康信息。国家进行文化宣传、健康宣传也可起影响作用。

硬环境:硬环境是指居住环境、配套设施、地理位置。接近广场、公园的地理位置老年人更愿意活动锻炼,与外界信息交换更丰富,居住地配套设施建设也可对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产生影响。

无形资源:无形资源是指老年人拥有的人脉、时间、个人经历、经验、记忆。人脉较广的老年人具有更多的途径选择,获得的健康信息可靠性相对越高。有无充足闲暇时间,也可起到影响作用。

有形资源:有形资源是指老年人拥有的资金、配置和学习资源,收入高的人群拥有更丰富的信息途径和信息服务。拥有现成的学习资源,能够影响老年人获取健康信息的热情。

3.2.3 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到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它是指老年人在获取健康信息时的背景或动机,包括动机、信息需求、背景状况。

动机:对搜寻行为起主导作用的是获取信息的动机。动机包括为了自身健康,或是利益诱导,部分老年人会为了利益需求而去获得健康信息,同时也有出于对家人健康的关心从而关注健康信息。

信息需求:对于不同的信息需求,所做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决策也不同,老年人通常会通过医疗机构和医生途径获得疾病防治和医疗相关信息。有养生保健和健康饮食信息需求的老年人,往往选择电视、手机作为信息来源。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去药店获得药物使用信息的同时,也会间接得到疾病相关信息。

背景状况:问题的紧急、严重情况与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途径息息相关。

3.2.4 个人因素

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个人因素包括健康意识、认知能力、个人特征、健康状况、人口统计特征。

健康意识:拥有较强健康意识的人往往更愿意关注各类相关健康信息,他们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多,并且愿意做出改善。

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往往有自己信任的途径获取健康信息。

个人特征:不同性格兴趣的受访者对于信息需求类型健康信息获取途径有所不同。性格外向的人乐于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心态较好的老年人更积极地关注健康信息;不同就医习惯的老年人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也不同。

健康状况:受访者的健康状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身体状况不佳的老年人更加关注健康信息,部分受访者由于视力和听力的衰退,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受到限制。

人口统计特征: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水平等不同程度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发现,女性受访者偏向关注养生和饮食信息,男性偏向于了解运动信息。

4.研究结论

本文应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得原始资料探究了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行为特征及获取途径,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对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全过程有了较准确的认知。

研究发现,老年人所关注的健康信息包括养生保健类信息、疾病防治类信息、医疗相关信息,且通常具有一种或多种健康信息需求。老年人对健康信息存在主动、被动和不关注以及信息回避的行为特征。独特的健康信息需求以及行为特征都会对老年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产生影响[3]。老年人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互联网媒体、电视节目、人际交往、医疗机构及医生、社区机构、药店、报纸书籍、自身经历,老年人对医疗机构及医生、央视节目的信任度最高。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的因素包括信息因素、条件因素、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且老年人通常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做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决策。

为提高老年人获得的健康信息质量,改善老年人身体状况,本文建议:(1)老年人应增强自身健康意识,主动获取健康知识;提高自身信息获取和甄别能力,可在亲友的帮助下对健康信息进行筛选。(2)信息提供方筛选整合针对老年人的健康信息,设计专门服务老年人的线上社区(App),降低检索难度,在保证信息质量的情况下在可控范围内降低收费,吸引老年群体,提供有效、可靠信息源。(3)社区、医疗机构可多开设讲座,营造文化氛围,为老年人提供可靠易获得的信息。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我们样本的数量有限,由于人力和物力的局限性,我们仅在潍坊当地进行访谈,后续可以继续丰富样本数据;其次,访谈者访谈经验缺乏,访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抱有主观态度,对访谈结果造成影响。同时,部分老年人由于性格和经历,访谈过程中可能有所保留;最后,在编码过程中,由于不同研究者自身经验水平存在差异以及部分回答不够清晰,得到的结论可能也存在偏差。我们后续研究可以继续扩大样本收集,更加细化影响因素,实现对老年人健康搜寻行为过程的全管理,以期对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和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素养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受访者编码途径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Genome and healthcare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