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飞天梦”

2022-02-06 04:00策划执行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杨利伟天舟航天事业

○策划/闵 芳 执行/罗 弦

编者按:

陆游有词云:“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当时,“作个飞仙”是求而不得后的洒脱;而今,却是圆梦后的旷达。据新华社报道,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问天”真的问天了。

航天,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发展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人付出了心血与汗水,无数名字被牢牢镌刻在中国航天史的丰碑上,他们为我们逐一呈现广阔宇宙的美丽壮景。

一、九天揽月薪火传

自1956 年开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航天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2016 年以来,高密度航天发射成为中国航天的一大特征,无论国家重大工程还是商业航天项目,都迎来了一轮发展高潮。航天精神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在赓续传承中向前发展,展现了航天人为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蓬勃气象,形成了超越时空的精神文化系统,汇聚成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谱系。这种精神与毅力特别值得广大青年学习,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勇于面对一切困难,永不气馁,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星辰大海历历观

(一)斯时斯事永流传

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精彩瞬间,这里选取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时刻。

1960 年,我国第一枚仿制的近程火箭成功发射。1964 年,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70 年,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这是我国在中近程火箭发射方面取得的成就。

2003 年10 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08年9月,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这是以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从2004 年1 月立项到2019 年1 月嫦娥四号落月,探月工程“五战五捷”,创造了月球探测的中国奇迹。这是以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二)吾国吾民心相盼

1.“天问”

▲天和核心舱

2016 年1 月11 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式获得国家批准立项。2020 年7 月23 日12 时41 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 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天问”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忍与执着,也启示着我们坚持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理解探求科学真理的征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仍需一代代人皓首穷经、叩问天穹。

2.“天和”

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天宫的组成 部分。2021 年4 月29 日11 时23分,长征五号B 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此次任务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这“第一棒”跑出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紧随其后,接力发射。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谓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其作为国之重器,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复杂的航天器,是空间站的“智慧大脑”,其中蕴含的中正平和之气提醒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也应融合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戒骄戒躁,行稳致远。

3.“嫦娥”

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 年10 月24 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 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20 年11 月24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

“嫦娥”计划的图标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印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是由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望。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

4.“天舟”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主要用于为在轨运行期间的中国空间站提供补给支持。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包括天舟一号、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天舟四号、天舟五号等。

2022年5月10日1时56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被命名为“天宫”,货运飞船被命名为“天舟”,体现出中国航天事业胸怀世界,把世界眼光、人类命运作为鲜明时代标志。新时代的青年也要以干出一番大事业的胸怀和豪情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

《2021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提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始终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未来,中国航天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同学对航天展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当老师在课堂上询问大家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看法时,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表达欲,表达了他们对“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的激动与憧憬。有同学说道:“心疼这些为祖国征服天穹的人们,他们辛苦付出,不求回报,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正是如此,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无数无名英雄共同托举起中国航天事业。他们的贡献既有物质贡献,也有精神贡献;既有社会价值,又实现了个人价值。还有同学说:“我感悟到创新是大国命脉,我们要把航天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避免被外国‘卡脖子’!”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其实,自觉的创新性正是航天精神的灵魂所在。自立自强、不畏失败、勇于探索、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支撑着航天人不断克服困难,勇攀航天科技高峰。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天问计划”,所取得的成就,根本原因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壮大的经验一再表明,只有通过不懈尝试与探索才能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三、砥砺前行念英雄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王亚平出舱,一句“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登上网络热搜。翘首期盼弟弟归来,翟志刚哥哥的一句“接风的大碴子粥已备好,咸菜也 必 不 可少”,打动无数网友。叶光富出舱时说:“就在此刻,我实现了飞天梦想,可以自豪地向祖国报到!”英雄归来,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出发。中国人的航天梦、太空梦,是属于全人类深空探索史诗的绚丽华章。

砥砺前行,回望华章,那是钱学森的赤子归国。“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彼时,钱学森不惧美国当局的威逼利诱,坚定不移地回祖国效力。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中11 个“第一”,钱学森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打造的基础,就很难有科技强国的中国力量和迈向太空的中国高度。没有他们“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工作,那么谁又能够设计、研制甚至发射航天器呢?“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面对种种殊荣,钱学森想得最多的还是祖国和人民,这是拳拳的爱国之心。当今,我们有无数钱学森般的中华儿女回祖国效力,我们的航天梦、中国梦终将实现。

孤胆英雄,青史流芳。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他是当之无愧的航天英雄。2003 年,杨利伟训练了8 年时间才从诸多航天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回到北京后,专程来到钱学森家中,向老人报到。此后,每一位从太空凯旋的航天员,都会前往钱学森家中,报告好消息,直到钱学森去世。这是航天人之间的传承。杨利伟经历种种严格的训练,成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第一位探险者,他孤身无畏的勇气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如果用一两个词来评价这位英雄,我想那是爱国、敬业,筑牢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我们亦可在现实生活中汲取航天英雄的精神力量。

备份候补,矢志不渝。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但是仍然在役的中国首批航天员。四次入选备份乘组,四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他身边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备份航天员”。邓清明四次和飞天失之交臂,但他从未放弃,时刻准备为国出征。他说:“战友飞就是我在飞,我愿做筑梦九天的基石,不求回报,坚守到底。”其实,所有的备份航天员都彰显着信仰的光辉,正是对祖国和航天事业的不渝信念支撑着他们未曾懈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青年有信仰则国家有信仰,我们亦须不忘初心,牢记实现中国梦的使命。

在爱国、敬业价值观的影响下,钱学森冲破一切阻力回国效力,带领中国航天事业迈向新高度。杨利伟不畏生死,只身一人,探索太空,毫不退缩。邓清明哪怕等了20 多年,依然矢志不渝,仍然愿意做“筑梦九天的基石”,时刻准备为国出征。钱学森、杨利伟、邓清明等航天人身上所具有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投身到中国航天事业中,我们也当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

如今,东方红一号仍在飞行,当年为之奋斗的航天人,有人已魂归星海,有人已不再年轻。时光流转,精神弥坚,这种精神密码,在老一辈航天人住帐篷、滚地窝的背影中,在新一代航天人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奉献里。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赓续传承、接力奋斗,才共同托举起了中华民族航天强国的梦想。新时代新青年,愿你们赓续航天精神,共筑中华荣光!

猜你喜欢
杨利伟天舟航天事业
航天英雄杨利伟
“天舟”二号再出征(摄影)
太空“大卡车”——“天舟二号”
“天舟”二号垂直转运(摄影)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孙家栋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
——孙家栋
航天英雄杨利伟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星际穿越,中国航天员太空自拍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