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电影视听元素分析

2022-02-08 09:07武文岩郭玉冰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5期
关键词:赛博朋克科技

武文岩 郭玉冰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与人工智能、机器的关系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随之衍生出的赛博朋克风格无论是在影视,还是在美术、设计等领域都被大量应用。赛博朋克电影以其对科技的反思、对人的关怀等主题及独树一帜的画面和声音塑造,受到了当下很多观众的欢迎。

1 赛博朋克风格溯源

赛博朋克(Cyberpunk)是一个合成词,由控制论(Cybernetics)一词的前缀(Cyber)和朋克文化中的朋克(punk)组成,前者代表对自动控制背景下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重构,后者代表欧美街头文化精神,也暗指社会的异化和混乱,赛博朋克类作品大多建立于“高科技、低生活”的背景上。

赛博朋克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新浪潮科幻运动,主要体现在文学领域,其中以菲利普·狄克所写的小说《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影响最大,作者回避了早期的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倾向,充满了对科技异化后未来社会模式的思考。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拍摄成为电影《银翼杀手》,讲述的是一名都市警察在抓捕仿生人的过程之中发现自己也可能是仿生人的故事,虽然该电影在当时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但此电影是赛博朋克电影的开山之作[1]。

如今,在影视、美术、设计、游戏等许多领域都出现了与赛博朋克融合的产物,例如赛博朋克风格在美术设计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对色彩、光影、科技元素等形式的运用。而在影视领域,赛博朋克电影大多数是反乌托邦“高科技、低生活”的思想内涵与其独特的、自成一派的视听语言的结合,本文主要对赛博朋克电影所独有的视听语言进行分析。

2 赛博朋克电影视觉元素分析

赛博朋克电影以早期的小说文本为基础,实现了文学文本的具象化,变得更加视觉化,而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是给赛博朋克电影的视觉元素构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而与众不同的视觉元素是赛博朋克电影的主要特征之一。

2.1 科技造就的巨型建筑

赛博朋克电影的故事背景往往发生在科技极度发达的未来,故事地点也往往是充满高科技的未来城市,所以未来城市景观也成为赛博朋克电影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而这些电影中对未来城市的塑造,往往都把充满科技感的摩天大楼或其他巨型建筑物当成主要元素[2],如在《银翼杀手》中,影片的开场就是科技造就的巨大摩天高楼凶猛地喷出火焰,在影片中起重要作用的、如同巨大的埃及金字塔一般的泰瑞尔公司摩天大楼向天空中发射着耀眼的光线,影片通过这种巨型建筑给观众制造出了非常强烈的心理压迫感。同样,在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中,天空之城“撒冷”充满了机械式样的花纹和冰冷密布的钢铁管道,是一个充满了威胁感和压迫感的庞然大物,而在《攻壳机动队》《机械姬》等这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赛博朋克电影中,由科技造就的巨型建筑物同样也是画面中的重要表现元素。

2.2 独树一帜的霓虹美学

赛博朋克电影早在其发端时期,就开始了对独树一帜的霓虹美学的探索,体现出了非同寻常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虽然在早期的画面中,霓虹灯效果的使用更多的是为了掩盖当时因技术不足产生的画面瑕疵,但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并且在赛博朋克电影中传承至今。例如,在《攻壳机动队》(2017)的开头部分,镜头在偌大的未来城市中穿梭,夜晚的城市因为大量人造光源的出现而显得未来感十足,各种摩天大楼、悬浮于空中的道路,以及立体全息投影上的以紫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的霓虹灯、巨幕广告等充斥整个城市。色彩可以影响画面内容的情感属性,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叙事,强化影像的戏剧张力,如赛博朋克电影中以紫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的霓虹灯、巨幕广告使城市显得更加怪异,绚丽斑斓的霓虹之城中实则充满了无尽的黑暗、犯罪和暴力。

另外,赛博朋克电影往往都是选择夜间场景或者选择阴雨天,并大量使用人造光。灯无疑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夜晚的灯光越亮、越密集,则越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现代化、高科技,而霓虹灯充斥的未来城市与熙熙攘攘的黑色人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搭配霓虹灯和全息影像的巨型建筑与摩天大楼,带给普通民众的只有无尽的冰冷感和疏离感,但这更契合影片严肃压抑的主题,更能表现城市空间的压抑感和危机感。

此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作为现阶段人类思维能够理解的高科技和未来技术的代表,理所应当成为赛博朋克电影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它们随着现实中科技的发展在电影中出现,在赛博朋克电影的视觉元素中,AR、VR和全息投影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和霓虹灯、巨幕广告是同源。毫无疑问,3D的全息投影要比2D的巨幕更加具有科技感、未来感,更能为影片营造出具有未来感的环境。例如,在《银翼杀手2049》中,城市的街道因为严重的污染而变得朦胧不清,传统的霓虹灯牌元素在画面中也变得不再那么清晰可见,但是,由全息投影产生的虚拟而巨大的芭蕾舞演员及产品推销员却是那么的夺人眼球。《攻壳机动队》中对全息投影的使用就变得更多了,在主角所在的城市中,大到与摩天大楼比肩的虚拟推销员、产品广告,小到一个车道指示牌,全部都是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也使得电影的城市氛围达到了空前的未来感。

2.3 充满东方意味的视觉符号

赛博朋克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带有东方意味的元素,如东方文字、建筑、街景等,这一定程度上也追溯了赛博朋克电影的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导演押井守创作的《攻壳机动队》,便是从中国香港的城市景观中获取的灵感[3]。之所以选择香港,是因为其与影片的主题相关,香港的街道上流淌着大量的信息,充斥着霓虹灯、广告牌和各种标志,赛博朋克电影中的人类及仿生人也是生存在这样一个充满大量信息的环境当中,所以赛博朋克和以香港街道为代表的东方元素的结合是再合适不过的。

赛博朋克实则是典型的西方文化色彩下的文化符号,而且其本身也是建立在幻想之上的一个世界。而处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方,乃至现在的部分东方地区,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是陌生的,是游离于西方社会之外的一个缥缈的世界,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未知性,基于这个原因,赛博朋克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东方符号,以增强未知和神秘感。

除了源自日本的《攻壳机动队》之外,电影《银翼杀手》中的街上也不乏一些东方人的面孔,有一些手中还举着油纸伞,而且街道的招牌上也可以看到代表典型东方文化的“龙”形霓虹灯和带有韩国文字的招牌。

赛博朋克电影文本离不开“高科技、低生活”的主题,其所描绘的城市图景往往也都是矛盾对立的,一方面是摩天大楼林立,充斥着未来科技和绚丽霓虹灯效的科技之城,另一方面则是与“高科技”相对的“低生活”的破败贫民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赛博朋克电影文本继承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盛行的“罪恶都市”意象的结果。“罪恶都市”类的小说往往认为现代城市实则是一个滋生犯罪、堕落人心、肮脏罪恶的场所,因此,赛博朋克电影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贫民窟元素。例如,《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头号玩家》等电影片中营造出了大量鳞次栉比,但又破败不堪的经典的鸽笼式建筑。

2.4 与科技结合的后人类身体

1960年,美国科学家弗雷德·克林斯和内森·克兰提出了通过医学手段使用机械提升人类身体机能,使人不穿航天服也可以在太空活动的设想,他们首次把这种被机械强化了的增强型人类命名为赛博格(Cyborg)[4]。而在以表现未来高科技社会时代对科技的关注和对人类的关怀为主题的赛博朋克电影中,赛博格的表现是比较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

赛博朋克电影中出现的赛博格形象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种是类似《银翼杀手》中的罗伊一样的仿生人(复制人),这些仿生人在外形上与真正的人类别无二致,一般情况下凭借肉眼较难辨别。虽然他们看似和人类没有任何不同,甚至拥有比人类更加高贵、真实的道德品质,但他们却因为仿生人的身份一直无法证实自身的主体性,从而时常带有悲情色彩。另一种就是以《攻壳机动队》中的“素子”为代表的赛博格形象,他们往往是被科技改造后的产物,大多带有机械的器官或电子的大脑,是机器和有机生命体的结合。但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特殊性,电影才具有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如影片《攻壳机动队》开场就展现了遭受意外创伤后仅有大脑存活下来的“素子”被未来科技改造成功,重塑身体成为机械人的场景。此外,“素子”的颈部被接入了电脑接口,这使得“素子”的人物设定不仅仅是人脑和机械义体的结合,而且还实现了人脑的电子化,无论是在思想还是画面上都极具冲击力。

3 赛博朋克电影声音元素分析

米歇尔·希翁的《电影,一种声音艺术》一书中提出了电影成功的声音设计不仅仅可以改变观众眼中所看到的画面,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影像与声音之间的“概念共鸣”①理论,建立在赛博朋克电影的思想主题和文化内涵之上,其声音元素的设计应用同时对电影本身也起到了一种“表意功能”和“标识作用”。

3.1 赛博格形象声音的陌生化

部分赛博朋克电影对赛博格形象的声音处理运用了模糊化、陌生化的方式,这使得赛博格虽然有着与人类极度相似的外表设计,但其声音设计却与人类大不相同,而这种声音上的陌生化,使观众对赛博格形象的态度在认同感和陌生感之间徘徊。比如,电影《攻壳机动队》表现少佐打斗场面时的音效设计加入了风的声音,并且去除了传统人类打斗形成的肉体碰撞的音效,呈现出了陌生化的效果。同样的,电影《银翼杀手》中的普瑞斯作为一名性别设定为女性的“复制人”,虽然在外表上和人类女性一样娇柔,但动效声设计上相对于普通女性拥有更高的强度[5]。

3.2 赛博空间声音的仿真化

让·鲍德里亚提出的拟像理论认为,大众消费由物的消费上升到了对符号的消费,当代社会已是由大众媒介营造而成的一个仿真社会,而赛博空间②也是完全由信息和数据所建构的一个仿真社会。部分赛博朋克电影在构建赛博空间时,对其声音同样进行了仿真化处理,其与真实世界更趋向于一致。例如电影《黑客帝国》的开场部分,尼奥在别人的指挥下逃跑,这时的场景是在非真实的赛博空间,而此时街道上的车流声、办公室内的环境音等又都是非常真实的。但在之后的监控视角中,声音又在高频中加入了一些非真实的声音,如蚊子的叫声及水下音效的混沌感,给了观众一定程度上的暗示。可以说,影片是通过对赛博空间声音的仿真化和陌生化的结合,来模糊现实与虚拟的世界,并给观众制造疑虑。

3.3 神秘疏离的氛围音乐

部分赛博朋克电影往往会利用一些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环境音、氛围音乐,来塑造与现实世界并不相同的赛博空间,使其更具神秘感、疏离感,这也更加契合其对科技的反思和对人类关怀的主题,使得赛博朋克电影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电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和气质。例如,影片《银翼杀手》和《攻壳机动队》在其环境音、氛围音的设计上,就使用了大量带有东方色彩的音乐元素,其中最典型的是对筝的使用,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忧伤的氛围。

4 结语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类似“虚拟现实”的技术已经愈发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往科幻作品中的“未来图景”已经逐渐变为现实生活,同时这也让人们不得不去反思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后果。脱胎于小说的赛博朋克电影,近些年来以其对科技的反思、对人类的关怀及独树一帜的画面和声音塑造,受到了当下很多观众的欢迎,其最直观的特点是对极具风格的画面和声音的塑造,而这些发端于电影作品的视听特征,现在已经进入了游戏、美术、设计等领域,逐渐成为一种影响甚广的赛博朋克美学风格。

注释:

①“共鸣理论”是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在1863年发表的论文《论音调感觉,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中提出的,指的是声音刺激的频率高低对人耳基底膜的振动会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调,该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声音的作用。

②赛博空间(Cyberspace)于1982年由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提出,指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里的虚拟现实。

猜你喜欢
赛博朋克科技
朋克态度
OnePlus 8T赛博朋克2077限定版
赛博朋克
PUNK SCIENCE
阿丽塔与“赛博朋克”世界
科技助我来看云
从城寨到屋村,寻找隐藏的赛博朋克之城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