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的传播路径及国际化表达初探

2022-02-08 12:46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9期
关键词:纪实纪录片攻坚

尹 凡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我国纪录片在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独特的建构作用[1]。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兼具一定的政治导向性和对外传播价值。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这些作品蕴含着党的执政理念,体现出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说,它们设置了全球减贫事业下的中国脱贫议题,在全世界面对的共同难题下提出中国脱贫方案,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外国观众的认同,推进我国公共外交工作。本文以中国扶贫题材纪实影像的典型作品为例,对其传播路径及国际化表达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以期更有效地对传播中国脱贫故事提供启示。

1 中国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的现实传播路径

中国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关注时代命题,以影像的力量将区域性的脱贫记忆植入社会记忆,建构起国内外观众对于中国减贫事业的基本认知。在这类影像作品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在媒介融合的理念下构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多层次传播体系,形成多主体参与创作、多渠道推广宣发的传播合力。

1.1 多层主体参与创作,经由组织构建传播网络

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体系中,关于脱贫故事的讲述与传播有赖于各机构和部门的管理与统筹。2018年,国家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201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这些工作指示通过组织内部的正式渠道传达给下层广电机构及网络视听平台,并形成共识,从而实现、贯彻组织决策。各地广播电视局、节目中心按照组织的目标与任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题材的影像创作,并以组织外传播的方式将中国脱贫故事的核心要义传达给观众。

1.1.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响应、执行中央相关决策的“排头兵”。总台开设有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纪录频道等多个频道,长期制播脱贫题材纪实作品。这些纪录片面向国内外观众,在突出国家站位与国际视野的同时,也关注群众的脱贫生活。2016年10月17日,纪录片《消除贫困·中国人权在行动》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该片从《世界人权宣言》的角度解读中国脱贫事业,将消除贫困视为人权保障行动;2018年4月23—25日,央视首部脱贫攻坚题材纪录片《山路弯弯》在纪录频道播出,摄制组跟随驻村第一书记谈永刚的视角,站在普通劳动大众的立场,真实记录驻村书记带领50多位老人脱贫的传奇故事。

1.1.2 地方卫视

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比,地方卫视结合自身定位,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主题创作,拍摄制作了大批极具地方特色的扶贫纪录片,如《丰碑·新疆脱贫攻坚纪实》《这八年——精准扶贫在湖南》《同饮一江水》等。这些纪录片在当地宣传部或扶贫办的牵头下完成,它们将关注对象放在本土的脱贫故事上,集中展现精准扶贫政策在祖国各地的生动实践。从西北到华中再到华南,这些纪录片在讲述当地扶贫现实的同时,也呈现出我国脱贫攻坚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正是各省市立足当地贫困源头,采取精准扶贫举措,才唱响了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胜利之歌。

1.1.3 网络视听平台

在关于脱贫攻坚题材的主题创作上,以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为代表的网络视听平台紧跟传统媒体队伍,生产制作出大批优秀的扶贫纪录片,并经由自己的平台传播,将带有主旋律色彩的脱贫故事传播到更广泛的阵地。2018年,腾讯视频率先出品8集系列纪录片《扶贫1+1》,该片记录了全国14个连片贫困区的扶贫故事,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将镜头对准大山里的贫困村民与扶贫干部,对比展现了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区域的巨大变化和乡民生活的焕然一新。2020年,优酷推出50集系列微纪录片《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该纪录片特征鲜明,以人物为中心,打造脱贫攻坚群像;每集时长在5~6分钟,契合当下的碎片化传播特征;片头也由一系列脱贫攻坚典型人物的卡通形象串联而成,极具互联网特色。

1.2 广泛运用推广渠道,形成强势融合传播体系

记忆依附于场所就像历史依附于事件[2],在各媒介形态深度融合发展的当下,中国脱贫记忆的影像传递不能局限于制播平台,而应开阔视野,运用多种推广渠道,让纪实影像附着于各类传播平台,形成多媒介、多场景联结。

1.2.1 积极参与纪录片影视节(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影视节(展)自身便是一个品牌,它具备较为强大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其所汇聚的密集资源是纪录片增强自己的品牌效应、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例如:在2018年,纪录片《出山记》先后获得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记录单元评委会最佳作品奖、第24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长片十佳作品、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优秀纪录长片。《出山记》的连连获奖让这部影片持续不断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获得了长效曝光,并引发了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1.2.2 打造多平台传播矩阵,发挥网络集成效应

作为带有一定主旋律色彩的脱贫攻坚故事,若想突破固有的收视圈层,在各个网络社区引起一定范围的关注,就需要在互联网创新融合的思维下联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多手段、多形式的宣传与造势。例如,东南卫视打造的《天路——脱贫攻坚的德格实践》和《天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昌都实践》不仅在电视上播出,还在微博、哔哩哔哩、今日头条等10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节目首播后,栏目组还将核心内容剪辑成几十秒到一分钟不等的片段,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碎片化传播,获得了良好的融媒体传播效果。

1.2.3 多语种译制海外播出,辐射国外潜在受众

消除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希望,以减贫为底色的中国脱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与国外受众具有潜在的价值共鸣。这些作品不仅面向中国观众,还被译制成多国语种在海外播出,构建了国内国外双向传播格局。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已被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多个外语版本,并从2020年陆续在全球播放;新华社中英双语大型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已在非洲、欧洲、亚太地区2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网站、互联网终端播出,全网浏览量超过10亿次,全球覆盖观众群超过30亿。

1.2.4 借助互联网人际传播,打通大众传播“最后一公里”

拉扎斯菲尔德在两级传播理论中强调了人际传播的意义,他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种有限效果传播,而由意见领袖将信息传递给公众的人际传播则更为有效。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通过意见领袖的转发,在各个粉丝圈层中“多点开花”,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例如:纪录电影《星光》在微博平台上最先由人民日报官方账号发布影片推荐信息,随后该条信息又被诸多明星带话题转发。从两级传播的视角来看,前者是作为大众传播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发挥作用,后者是经由多级人际传播环节的扩散与波及产生效果。在原微博及明星转发的微博下能看到许多粉丝留言,他们表示会同偶像一同关注该片。

2 中国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的国际化表达

纪实影像跨越时间、空间、社会乃至国别等多重条件的限制,关于扶贫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部分被搭建起一座桥梁,被整合为一个意义的集合体。在全球化语境下,消除贫困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理想与目标。中国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将中国脱贫经验保存、积累起来,在影像的传播中形成知识库,建构起世界观众对于中国脱贫攻坚的一般性认识。关于中国故事,西方纪录片从“他者”视角出发,惯于使用批判的眼光,而中国纪录片习惯传播正能量[3]。面对这种观念的不同,中国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要想以较低的“文化折扣”讲好中国脱贫故事,还需在创作理念、拍摄视角和叙事模式方面进行国际化表达。

2.1 创作理念的国际化

中国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要想建构世界观众对于中国脱贫攻坚的认识,创作者就要在坚持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考虑国际化的审美偏好,规避意识形态方面的刻意宣教,以“第三方”视角冷静观察,关注人类共同的情怀与普遍价值,并在不同民族、种族中寻找共鸣。

2.1.1 以人类共同的情怀寻找共鸣

人类共同的情怀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谈:一是扶贫类纪实影像作品的站位要高;二是其立意要美。前者指创作者要寻求某种能贯通全球的价值观念与目标导向,在世界意义上肯定中国脱贫成就。事实上,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一种人权保障行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我国的扶贫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两方面的问题。后者指创作者应在艰苦的扶贫斗争中、朴实的脱贫生活里展示普通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时代风貌,从平凡人身上看到生活的温度与感动。系列微纪录片《中国扶贫人物故事》聚焦扶贫一线的普通人物,用一个个极具生活化的故事场景打造人物群像,这些普通人既是脱贫振兴路上的践行者,也是贫困乡县美丽蝶变的见证者。他们在讲述个体故事的同时也化为时代缩影,展现出漫漫脱贫路上那些真挚的感受与美好的追求。

2.1.2 用冷静客观的观察打动人心

许多欧洲纪录片创作者喜欢捕捉转瞬即逝的“本真”,对任何可能对真实产生影响的表现手法都保持警惕。近几年,大批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采用观察式记录的方式,跟踪拍摄小人物在脱贫之路上的真实感受与体验。这些影片侧重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物的情绪,用细节展现个体在帮扶过程中的变化。《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由8位导演率领团队,用细腻真实的镜头展示了群众的生活状态。影片多处采用延时摄影的方法记录贫困户在脱贫前和脱贫后最本真的样貌,并用极大的篇幅讲述了这些连片贫困区域中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扶贫干部之间极具生活气息的互动场景,极具人情味与感染力,展现了创作者对贫困乡民的人文关怀。

2.2 拍摄视角的国际化

在全球减贫事业中,中国脱贫样本与扶贫方案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中国脱贫攻坚的智慧与模式要引起各国对中国减贫学的思考与借鉴,纪录片在进行影像表达时,要以世界性的眼光对中国脱贫模式在国外的生动实践进行考察,或在外国人的视角下解读中国脱贫故事,完成极具国际视野的客观和主观双重层面的象征世界建构。

2.2.1 中国脱贫模式的外国实践

2016年12月,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推动实施了“中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根据项目设计,中国在老挝、柬埔寨、缅甸3个国家的6个村庄试点,开展为期三年的减贫工作。三年后,首部中国国际减贫合作题材纪录片《充满希望的村庄》播出,该片记录了中国“整村推进”和“精准扶贫”理念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落地开花、生根结果,其所跟踪拍摄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为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努力。

2.2.2 中国脱贫故事的“他者”解读

跨文化传播的困难之处在于意义在话语呈现过程中的流失、消解甚至是误解[4]。中国脱贫故事在面向外国受众进行国际化传播时,意识形态的不同会产生一定的“惯性认识”,这种“惯性认识”无形中增加了交流沟通的壁垒,甚至还可能引起对抗式解码。因此,在对外传播中需转换视角,通过他者的视角直观地表达事实。《做客中国:遇见美好生活》用介入式的创作方法,邀请3位外国友人做客中国美丽乡村,亲身参与当地的生活和劳作,见证扶贫项目在乡村精准实施后村民生活发生的巨变。外国友人在纪录片中的感受和体验能以一种天然的情感共通性感染外国观众,这种意识形态的相通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并引起外国观众的共鸣。

2.3 叙事模式的国际化

对于纪实影像来说,故事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仍然是创作者最为追求并为之坚守的。不管是早期的“直接电影”还是现在纪录片常用的“情景再现”“搬演”等拍摄方法与技巧,其本质都是为内容的真实性与表现性服务的。怎样才能从社会生活中挖掘出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主题的线索,并将内容真实记录、组织、叙述出来,最后清晰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同样是创作者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需要反复考虑的问题。

2.3.1 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故事组织方式

英国导演菲尔·阿格兰曾以“在大海中寻找小岛”来形容自己叙述复杂故事的方法。最初,所有的现实生活在导演面前就像一片汪洋大海,一个理念就是一个小岛,通过观察拍摄对象,各种联系被建立起来,小岛逐渐扩大,与此同时,更多的小岛也被不断发现,一幅完整的画面逐渐浮现[5]。扶贫攻坚的漫长跨度使得纪录片在进行内容编排时必须选取重要的时间片段来做基底,把握住最有价值的瞬间,完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叙事过程。在《我的扶贫年》中,这些“小岛”是天平村、青背村、大北山村,以这些村落为支点,纪录片以春节前村里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为线,描绘出驻村书记艰苦繁忙的扶贫生活和如今温暖喜庆的脱贫之“年”。

2.3.2 拍摄对象全然“在场”的自叙式语态

从语态方面来划分的话,叙事方式主要包括异叙式、同叙式和自叙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纪录片大多采用异叙式的叙事语态,即叙述人位于事件之外,表现形态通常是全知全能的画外音或解说词,说教意味较浓。自叙式语态是近几年扶贫题材纪实影像作品常用的一种叙事方式,即叙述人是推动事件发展的主要角色,是讲述事件的第一手信源。纪录片《中国扶贫人物故事》跟踪拍摄主要人物,全片没有“上帝之声”式的解说词,所有的故事都由纪录片被拍摄对象口述,这些口述或夹杂着方言,或带有讲述人的个人特点。正是这些真实又接地气的口述细节,才给故事注入灵魂,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与共情力,让观众自然地融入故事。

3 结语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中,以扶贫为主题的纪实影像作品的立项、摄制与播出呈现出一种井喷的态势。这些作品关注的角度多元,拍摄的主体多样,表达的手法也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它们都展现了我国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作品在对外传播时,仅仅把面向国内观众的原片翻译成相应国家的语言,而没有针对目标国受众进行策略性的表达。今后的扶贫题材作品在进行国际传播时,可以针对不同国家受众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呈现。

猜你喜欢
纪实纪录片攻坚
砚边纪实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