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语境下节目主持人正能量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

2022-02-08 14:09李海宏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4期
关键词:话语主持人语境

李海宏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随着国内各级媒体“中央厨房”“两微一端”等平台的建设,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全媒体传播语境已经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报告中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现在还要加一条,用得好是真本事。”基于此,如何在全媒体语境下传播正能量,尤其是结合党中央提出的“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要求,构建正能量话语体系和传播格局,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媒体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全媒体语境下的主持传播

1.1 全媒体语境下主持传播的职责

媒介的影响实则是媒体人传播力的展示,媒体人的文化素养和创作能力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节目主持人能够体现栏目和节目的整体意志,处于媒体活动最前沿,是将节目呈现给受众的“最后一棒”,因而无疑会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同时,主持人不仅是媒体人力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媒体的形象代言人,是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正能量传播的主体。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学院院长鲁景超教授认为,主持人要“顶天立地,有担当意识”,这种“担当意识”是指忠诚履责、勇于担当的职业使命感。主持人崔永元认为,节目主持人要“为时代立言,为人民说话”,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的代言人,职业定位和时代使命使得主持人在承担正能量传播的职责方面责无旁贷。

1.2 全媒体语境下主持传播的特点

主持人想要更好地实现正能量传播,就必须明确全媒体语境下主持传播的“新”特点,在工作使命、角色定位、业务素质、工作方式等方面也要有所改变。

一是新使命。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主力军,是思想宣传的舆论阵地,是社会文化创作的主力军,主持人作为节目最后的把关人,要围绕这一使命开展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来说,主持人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主持人每天都参与媒体的讯息传播和文化创作,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2]。其次要具备极强的责任意识。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出镜率高,影响面广,会对受众产生较大的导向性和影响力,主持人不仅要在镜头前“说得好”,更要在生活中“做得好”,以良好的言谈举止传播正能量。

二是新角色。全媒体时代,“传播模式已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只有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的正确指导下,从满足受众需求出发,才能不断增强传播关系”[3]。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产生了变化,主持人担任的角色更加多元,既是信息的传播者、节目内容的生产者,也是受众用户的服务者,更要满足受众在信息、文化甚至物质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主持人要与受众建立一种可信赖的良好关系,促使用户体验得到优化,增强受众黏性。

三是新技能。全媒体语境对主持人的专业水准要求更高,首先,主持人应具备全媒体意识,掌握多媒体数字智能技术,在保留自身语言表达优势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新媒体运作潜力,提高自身的策划能力和创作能力,实现创新发展。其次,主持人必须具有强大的控场能力和即兴表达能力。现阶段,节目直播日益常态化、受众互动即时化等特点,使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给主持人营造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也带给主持人更大的压力。

四是新状态——全渠道“浸润式”传播。这里的全渠道“浸润式”传播,指的是主持人基于真诚、平等、互动的原则,利用多种移动终端和互动软件,通过日常细水长流的渗透式链接与受众进行即时的沟通和对话,建立起主持人与受众、栏目与受众之间黏性关系的传播方式。这种互动沟通的过程实质是主持人形象塑造和自我营销的过程,在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琐事面前,主持人的反应塑造了鲜活的形象,提高了可辨识度,也使得主持人褪去了更多神秘色彩,为与受众进行平等的交流互动创造了条件。

2 主持人正能量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

全媒体语境下,节目主持人需要构建和传播正能量话语体系,以胜任其角色定位,完成正能量传播的使命。

2.1 正能量话语体系

关于话语,不同学者有不同论述,本文所论述的话语,是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的结合体。话语内容是表达者的思想和情感,其形式体现为词语和语法的使用。话语体系是指人们社会交际中由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体态语等多种话语形式构建出来的话语系统,这个系统充分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的思想理念及文化传统等,是一种由思想内核和外在话语形式构成的话语系统。正能量话语体系指的是人际交往中,能够激发自己、他人和社会群体向真、向善、向美的,由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及态势语等要素构成的话语系统,它既是外在展示的语言系统,更是内在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体现,是内外相生的一个整体系统,正能量话语体系是个人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2.2 主持人正能量话语体系构建和传播过程中的“认知规划”

主持人如何构建正能量话语体系?按照社会心理学传统的构成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每个人都是按照个人思维中固有的概念和范畴进行阐释和采取行动的”[4]144。研究者指出,能够在传播过程中主动适应对方的“人本传播”(Person-centered communication),往往会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而要实现人本传播,则需要传播者“具有较为复杂的认知规划,更好地理解对方,更愿意接受对方的意见,并且更容易与对方产生情感共鸣”[4]147。

人本传播需要传播者进行较为复杂的“认知规划”,对于主持人而言,复杂的“认知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明确每一次传播行为的具体目的,做到胸有成竹;其次,与节目组一起选择新颖的传播内容和视角;再次,选择适当的传播方式,包括贴切的词语选择、句式使用、有声语言表达及体态语的和谐搭配等。

值得注意的是,主持人在思考如何表达时,必须考虑传播行为的客体,即受众的相关信息,如年龄身份、大致心理特点及接受环境等相关内容,不能唱“独角戏”,从而结合传播语境,制定相应的规划,以便“主”“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

2.3 主持人正能量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

正能量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首先要“规划”传播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5]。人民是社会的主人,是中国故事的主角,媒体应该把镜头对准人民,用人民喜闻乐见的鲜活语言讲述生动的故事。在讲故事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服务、引导群众,是媒体最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媒体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的努力。主持人只有到人民中去,了解大众最关心的问题,才能完成“问到点子上”的采访和主持,才能完成大众与政府间“沟通桥梁”的使命。

同时,主持人要时刻保持先进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积极传播正能量。敬一丹曾讲述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案例——在三峡移民直播时,主持人在表达完移民的伤感之后,把镜头给了现场的敬一丹,耳机传来制片人让她“找补一下”的声音,找补什么来不及说清楚,经过短暂的思考,她接着主持人的话说道:“刚才我们看到了当这座小城马上淹没水时人们的留恋,我们都可以理解这种感情,然而就在不远的地方,一座新城正在建设,他们未来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这几句话将受众的注意力从移民的伤感转移到了对移民后新生活的向往,充满了积极的情绪。敬一丹在讲到这个案例时强调主持人要“会听,能够听懂”,笔者认为,“听懂”的前提是要具备强烈的正能量传播意识,制片人和主持人共同的责任感能够成就这份默契。

其次,要“规划”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语言。传播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态势语两个方面,有声语言的表达既包括遣词造句的使用,也包括外部表达技巧的运用;态势语通常包括表情语和体态语,更多地反映主持人的潜意识,有声语言与态势语协调搭配,相得益彰。主持人的语言传播是正能量话语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较为丰富,笔者将着重论述全媒体语境下,主持人正能量话语体系构建和传播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一是主持人的语态。广播电视的语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受众获取信息日益多元化、自主化的背景下,生硬的宣讲式语态明显已经不合时宜,为避免口号式的宣传,主持人需要“用心”,主持的语言要“走心”,这种“走心”并不是迎合受众,而是回归受众,代表受众。经典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已经成功地迈出了一大步,其内容除了在几大网络平台播出外,也以“主播说新闻”等形式,延伸出“正直播”等多个版块,语态更加亲切自然,形式更加丰富,也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第二是态势语。需要强调的是,主持人的态势语看似是个人行为,实则是媒体传播行为的一部分,正如高贵武教授所说,“主持传播的全息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对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上”[6]。主持人的眼神、手势等态势语也是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中,主持人董卿为了方便与许渊冲老人交流,3次单膝跪地采访,网友们评论:“这一跪,跪的是中华文化,跪的是许渊冲为传播中华文化做的贡献!”毋庸置疑,主持人的举手投足都构成了传播行为,负载着传播使命,必须谨言慎行。

3 主持人正能量话语体系构建和传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保证传播内容的正能量属性。传统媒体的播出语境下,绝大多数主持人传播的正能量属性无须担心,但全媒体语境下,部分主持人打着“真实”或“人性”的幌子,哗众取宠,蓄意误导受众,如利用诋毁英雄形象来博人眼球的手段,是诋毁国家精神符号、解构国家价值认同的恶意之举,相关部门和受众必须警惕。

其次,全媒体语境对正能量传播提出了挑战,也为其提供了机遇,主持人要主动身体力行,化“危”为“机”。主持人敬一丹退休后,其微信公众号依旧散发着温暖的正能量,公众号“敬一丹”里有113篇原创内容,有的阅读量已近万,文章后面经常有上百个留言。如《偷了一个茄子》文后,网友“素陌”留言:“为那个年代里的人感到心酸的同时,也从这些故事里不免感叹我们‘90后 ’这一代是多么的幸福……所以真的是要学会知福惜福……作为今天的年轻人也是要学会培养自己吃苦的精神,如此才能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啊。感恩大姐,感恩前辈们!”如此真挚的体会,怎能不影响他人的言行?更不必提敬一丹参加支教活动等慈善行为的影响力。因此,主持人要善于运用“微传播”,时刻以积极的言行照亮社会,完成新时代语境下的职业使命。

再次,主持人要着力提高语言品位。语言表达作为一种口语修辞行为具有层次性,主持人需要追求高层次的修辞效果。应天常认为,口语修辞效果最高层次的行为是“求美的修辞行为”[7],即追求语言的形式美、音乐美、意义美。虽然大众对“美”有不同的理解,但主持人不能以个性化为幌子,通过粗陋鄙俗的语言以博关注,主持人应该一直在寻求“美的表达”的路上,着力提高语言品位。

恰如规划理论的提出者查尔斯·伯格所言,“一个人的传播能力关键取决于其信息规划的质量”[4]149。主持人是全媒语境下正能量话语体系的重要构建者和传播者,身肩正能量传播的重任,要保持清醒的身份认知,全方位做好信息规划,提高个人和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成为构建舆论新格局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话语主持人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