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寻宝人

2022-02-08 16:43贾永会徐华起
资源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机长矿区勘查

贾永会 徐华起

有这么一群人,有事没事就拿着罗盘、锤子一头扎进大山里,开始四处寻觅深山里的宝藏。

他们常年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一年365天,甚至能在大山里待300多天。他们就是河南地质人,为了国家的找矿事业,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用他们的执着坚守为国家开启一个又一个“宝藏”。

深山老林是主阵地

栾川县地处伏牛山脉,原本的气温就比郑州、洛阳等地低很多,且栾川县也早已下雪,大山中的背阴处还未融化的积雪也在印证着这里的寒冷。

2021年12月2日上午10时,机长李汝斌正在操作钻机,跟工友一起配合将钻杆内的取芯器拿出来。

李汝斌今年51岁,是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地勘三院)探矿分院的机长。他所在的钻塔是栾川县秋水沟矿区钼矿生产勘探项目zk1006号钻塔,目前钻探深度已达221米。

“有没有矿、含量多少就是靠取出来的岩芯进行判断的。”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古世丹说。

在现场,工人们将取出来的岩芯清洗干净后,按照顺序整齐地摆放在一旁的盒子内,进行编号。这边工人正在编号时,翟志保背着一个小挎包进入到钻塔内,看到新鲜出炉的岩芯,就直奔岩芯而去。

“现在打了多少米了?”翟志保一边询问,一边记下一项项的数据。

翟志保今年32岁,是地勘三院资源二分院秋水沟矿区的项目负责人,他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在秋水沟矿区内的七个钻塔间奔波,记录岩芯的情况。同时,带着项目的其余工作人员在矿区内根据矿脉的走向,确定下一步钻探的位置。

“现在做的工作就是需要探明这个矿床的边界在哪里,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出储量有多少。”翟志保说。

于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荒野丛林成了他们的主阵地。

一年出差306天

2021年12月3日中午12时,栾川市冷水镇大南沟村一处民房内,地勘三院探矿分院院长李晓丹正安排人把刚刚蒸熟的卤面盛出来送到直线距离1千米左右的zk1006钻塔处。

“机器是24小时不停,工人分三个班组轮流上岗。”李晓丹说,因为地质工作的特殊性,在项目上的工作人员是没有周末及节假日的,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请假。但是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只要说出来领导会毫不犹豫准假。

“像翟工这种单身汉,只要说相亲,领导不光批准还会帮忙安排。”李晓丹看着正在低头吃卤面的翟志保笑着说。

话题一转到翟志保的婚姻大事时,饭桌上的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

“也是没办法,工作性质决定天天见不了面,互相了解的机会都没有。”翟志保说,他2013年大学毕业后到这个单位上班,最多的一年出差306天。

“常年出差在外不好找对象,这是我们地质人的现状,翟工这些90后的个人问题现在是我们院的头等大事之一。”地勘三院党委委员赵尊亭说。

地质工作者还有首自嘲的打油诗:“嫁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到处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

对此赵尊亭非常有体会。他说,其实作为地质人的家属也挺不容易的,一年到头家里的事情几乎帮不上忙,家中的一切只能依靠家属打理,不过地质人也有优点,就是淳朴、踏实。

经验积累成机长

“钻探的机长是一个纯技术活,也是靠经验累积的一个工种。”李晓丹说,钻探机长需要从一线的工人做起,经过时间的推移,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晋升副机长、机长。

探矿分院最年轻的机长魏向阳已经48岁,他也是河南省技能大赛第三名。他白天跋山涉水地采样、观察、访问和记录,晚上不辞辛劳地整理样品和记录,总结改进方法技术体系;收队后及时送样测试,测试结果出来后及时整理分析数据,挖掘成果,编写报告。

魏向阳经常对年轻同事说:“既然我們投身于地质事业,就该拿出自己的青春去秀出自己的精彩,就该张扬青春的活力,挥洒青春的汗水,就该让自己青春的力量在河南的山水中喷薄而出,就应该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正是有他们这群人,常年坚守在工作岗位,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汗水和坚守为祖国寻找矿藏,把光荣与奉献全都写在了青山绿水之间。(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猜你喜欢
机长矿区勘查
泥中寻金
中国机长
浅析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工程地质勘查的问题
川航备降机组获“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英雄机长
机长吃饭那些事儿
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
矿区迎来今冬第一场雪
浅析勘查工程的要点及合理布置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