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里的南皮

2022-02-09 01:48停云
散文诗 2022年23期
关键词:绿珠书卷园子

◎停云

浮瓜沉李

也不知道为何那一口井,水寒如冰,在夏日,在那个城,在那一方天地。定是有圣人之灵气,开凿的人并非凡人,修筑的人也并非泛泛之辈,清冽可濯,掬一碗,大口饮之,涓涓而下清凉气,那可算是人世间最大的欢愉。

那一晌,该是多么美妙,有饮酒贪欢的趣味,可以论古谈今,可以展望来日繁华。所有的温度,所有的酷暑,只需要将沉在井里的甘瓜和朱李,咬上一口,便胜却人间无数。

年少多好,可以饮酒驱车,可以放浪形骸于山水。

若是一直当如是,该多好。子桓还是当初的子桓,没有欲望追求,也不用在意至高无上的皇权荣华,只需对酒当歌,也可烹茶温酒。纵然有些许声色犬马,也可饮可当歌,可是谦谦公子。

雅士数人,琴者可弹奏,棋者可对弈,饮者留其名,大有煮酒论英雄之意味;有瓜一枚,置于寒井,有李一盏,浮于冰水,足以消去胸中无限暑。

而今,韶华已逝,那时风采已成昨日之往事,琴者已垂暮,弹者鬓微霜,唯有那一口凉透了的干瓜和朱李,令人难以忘怀。

金谷园

千年了,那个叫金谷园的房子早已淹没在时间的洪荒里了。

而园子里发生的轶事,如风,如歌,如诗,一直在,时时唱和、闲聊。风在唱,它也在唱;诗在写,它也在诗里。

那个叫石崇的富豪,建了一座房子。那是在西晋。园子真好,有珠玉琳琅,有美姬歌妓,还有绿珠的音容笑貌。他是富豪,他是纨绔,他是文士,他贪恋财富繁华,他玩乐厮杀,对绿珠的情愫却是比肩山高海深。

总之,他是个复杂的人,因之如此,金谷园也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神秘,唏嘘,叹惋。

那时,岁月,总归是浮云过眼。园子不大,却容纳了一个斗富炫富的人,园子很小,终归容不下一个小小的绿珠,世间也不能容纳。

终归是园子扛下了所有。若是它能言,它定将满屋污垢、繁华、斯文,一一述说。饮酒奏乐时的优雅,劝酒杀姬时的荒唐,攀比斗富时的肆意挥霍,绿珠坠楼时的忠贞不二。

是它,金谷园,扛下了劫难、繁华、艳舞、莺莺燕燕,还有许许多多已知的,未知的掌故。

等身书

那个少年,后来长大了,也考取了功名。他,还是一个为官清廉、正直无私的好官。

阿根廷有个作家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这个世上真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想必他是体味到了书卷的悠长滋味了吧,不然,怎么会有着这样的执念。

而在宋朝就有这样一个少年,贾黄中年仅五岁,就已开始吃书卷的苦,尝读书的滋味了。

本是玩嬉童儿,却早早地被安排进了书房,拿着尺子,量好比齐身高的书卷厚度。自晨曦到夜半,从日升到日落,读完等身书方才洗浴、安寝。

也不知道是书卷有了他的气味,还是他身上有了书卷的味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渐渐生长,书卷堆积得也越来越高,而少年已是满腹经纶,学贯古今,待到开科之日,榜上有名,终没有辜负少时读破万卷书的辛劳苦读。

他的一生,小心翼翼地活,小心翼翼地做事。

他是抱薪人,为人民抱薪,为官一方,造福一方。

文武吉甫

那一本书,我们已经读了千年,每一次再读,依然是那么美。

那一本书叫《诗经》,从一支竹签篆刻着文字,吟唱者,一路穿行,秦汉的壮阔,唐宋的婉约繁华,壮阔山河,辗转反侧。它一路穿行着,带着清香,悠扬的质朴、婉约,有劳动中的欢愉,有灞上的折柳送别,有荒原上的擂鼓枪戟碰撞,有宫廷之乐的袅袅。

南皮这块土地上留着他行走过的足迹,想必也是英姿勃发,羽扇纶巾,指点江山之气势,想要一统山河,外御敌戎,气吞万里的阵阵鼓声,人生快意莫过如此。

那个人著了一本书,书名是《诗经》,是诗的最初模样。那个人被取名为尹吉甫,多好啊!名字好,书写得好,诗歌也好。从此,文字有了镌刻的模样,唱和传授有了音容笑貌的优美画面。

穆如清风,多好的词句,如春风化雨一样滋润着万物。如他的一生,清风吹拂他人,辛劳留给自己。

武可安天下,文能著诗书。他用短短的一生,俯仰天地,恩泽万物。

猜你喜欢
绿珠书卷园子
清代女作家吟咏绿珠诗歌探究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我和祖母的园子
浅谈绿珠故事殉情主题的嬗变
窗外
薛绍彭《杂书卷》
园子匠
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解读《绿珠传》中的绿珠形象
西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绿珠形象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