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设计助力农产品供销模式的创新

2022-02-09 04:09赵巍王冬雪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6期
关键词:供销艺术设计农产品

□赵巍 王冬雪/文

“乡村振兴”是重大时代课题,本文从艺术设计助力农产品供销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什么要将艺术设计融入农产品供销模式中,以及怎样将艺术设计融入农产品供销模式中,从而助力农产品的文化和价值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打造农产品的特色,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满足产品供销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销售额增长,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并有效的加快“乡村振兴”的建设。

1 艺术设计助力农产品供销的现实作用

1.1 便于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上农产品的数量逐渐增长,而质量也不相上下,产品同质化的问题逐渐突出,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中,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是脱颖而出的关键点。如今,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对于农产品的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产品的产品设计以及供销转型都应该做出相对应的创新和调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否则无法满足当前时代下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艺术设计助力农产品的供销模式的创新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形象,促进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在通过艺术设计后的农产品,其影响力可以贯穿到整个生产、销售环节中,进而实现专业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1]。

1.2 便于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艺术设计助力农产品供销模式创新,实施特色、专业化的营销策略,有助于提升相关企业的发展速度和企业品牌。利用艺术创意为农产品供销模式赋能,创造出更多的溢价空间,用设计的思维搭建出一个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供销模式,也是对这一战略的践行与传播。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能够将大量专业化、精细化、艺术化的元素融入到产品中,能够提升农产品的艺术价值,将其更丰富的故事内核展示出来,为其梳理全新的消费亮点和发展观念,不仅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鉴赏价值,还能使其背后企业的名声得到提高[2]。

1.3 加快农产品发展步伐

不同地区的农产品有不同的特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的特色。在地域产品设计中融入各式各样的艺术信息或者艺术元素,能够使地域产品设计呈现出更高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产品的艺术性提高,更好的艺术设计带来更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大大提高消费者的兴趣;(2)产品的实用性提高,融入了艺术文化元素的农产品,使其自身实用价值不断往外延展;(3)产品的地域性突出,鲜明的艺术特征让地域文化表现的更加明显;(4)产品的文化价值提高,被赋予艺术气息的产品也就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融入艺术设计的农产品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也加快了不同地区的农产品不断向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艺术价值,以此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发展步伐,促进农产品快速销售[3]。

2 农产品供销模式及艺术设计原则

2.1 农产品供销模式

当下环境中,农产品的供销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以消费为导向,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销售商与消费者的地位发生转变,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致使农产品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也在不断变化;(2)注重产品的服务和质量,农产品的同质性使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等同于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价格的作用在此处显得不那么重要,人们更关注的是产品的服务质量与产品的自身质量,与此同时,消费者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其对农产品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3)注重流通环节和营销渠道,在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中,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的渠道比较繁琐,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还要经历“收购商”“批发商”“零售商”的过程,复杂的工作流程严重导致时间滞后,既增加了供销成本,也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但如今,农产品的供销模式得以创新,主要针对渠道的建设上,对渠道销售加大了改革。比如:农产品+网络渠道、农产品+微商、农产品+电商、农产品+餐饮等,从而降低农产品在流通环节过程中所浪费的实践,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供销渠道的效率,还有利于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消费者的信任度。

2.2 农产品供销模式的艺术设计原则

农产品供销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他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利用艺术设计,创新农产品的供销模式对于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艺术设计的理念怎样应用到农产品供销模式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2.1 加强地域特色农产品建设,维护文化多样性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开展,农产品的经济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农产品是通过农业生产来的产品,而特色农产品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农产品,是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作用下,产出的具有当地文化特征的产品,有独特的地域性色彩。特色农产品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由于他的稀缺、独特,也让他的品质凸显。各个地区均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和与众不同的发展历史,设计融入乡村振兴时应该熟知当地地理位置的特征,渗透当地文化,做好前期调研准备工作,才能对设计工作进行准确无误的定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也能将农产品的品牌发展起来,方便后期进行品牌销售,还能促进地域文化建设,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产品的开发设计应该建立在对其进行充分的“生产性”保护的基础上,要使各个地区得到可持续性的保护,以便农村文化产业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当地文化优势,创造优质的开发环境,增强文化艺术的优势,扩大当地文化的传播范围,提升当地文化的知名度,也加大文化的影响力度。

2.2.2 注重城乡融合的政策应用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可以尽情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在设计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地域性的独有资源与城市的具体要求结合,用设计的创意进行资源链接,建立专门针对农产品的供销发展模式,通过设计活动的开展,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获得利益。

城乡的融合、互动也是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表现,相对完善的投资制度、规范化的国家政策,全方位的产业设计,对于该区域内的经济建设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拿农村文化产业举例,详细分析该地区的特色文化,结合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结合客户的标准开展生产销售活动,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以全新的营销模式为主,建立完善的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销售系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这种模式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不一样的消费体验,这种供销模式的改革创新,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服务质量,提升了农民的服务体验,也加快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建设,城乡产业建设,构建更好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环境[4]。

2.3 紧密结合环境,得创意者得市场

创新改革是当今时代发展不变的主题。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侧重。

创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结合社会实践来看,如果产业中没有融入创新,那么无论生产什么产品,都会是没有进展的重复,是机械性、流水性的生产,不具备存在价值,从而不具备吸引力,导致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对于农产品的创新,就要不断调整产品组织结构,更新产品形式、变更生产工具、创新生产手段,加快生产技术的改革,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产品的发展也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发展,这就要求在农业生产中,借助政府的财政力量,为乡村产业的发展赋能,充分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备的生产资料、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全方位地来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以市场为核心,加快乡村生产研发合作发展;第二,加强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注重乡村地区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与培育;第三,加强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形成示范区,以“以农带农”的方式实现全域内的多方面发展[5]。

3 艺术设计助力农产品供销模式的创新途径

3.1 加强品牌营销,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想要促成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则需要对农产品进行强而有力的品牌营销,这一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带来可观的销售及润。品牌里其实蕴含了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品牌是一个产品建设的产物,是形象代表,在众多的产品类型中,总有一个他们专属的形象定位,那就是品牌的存在。说到底,本研究中的乡村文化就是品牌的其中一种类型,乡村文化中蕴含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群众理念等都具有丰富的价值值得探索深究。在与普通品牌的比较中,乡村文化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内容,做好品牌营销更有利于提升乡村文化的发展,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而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权威的代表,品牌做的好将是农产品最好的营销广告[6]。

3.2 基于艺术设计的功能,构建完善经济发展体系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化的建设工作,基础设施的完善、质量的提升建设、内源力的建设等都需要付出足够多的时间、精力以及创新力,才能让其得到有效的落实。艺术设计的全新思维模式,对品牌和产品不断的赋予新的能量,品牌建设、合作社和贫困户的合作,实现资本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艺术设计的方式加快地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完善的乡村经济发展体系,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本文针对艺术设计助力农产品的供销模式创新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支撑,为农业产业设计方面以及营销途径方面提供了参考,以提升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加快农产品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农业建设环境,以农业产业有效发展为指导方针,从根本上指导乡村实现高质量、快速的发展[7]。■

引用

[1] 林筱颖.区域民族文化景观吸引力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3(4):21-25.

[2] 邓兰英.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3):20-23.

[3] 邓兰英.繁荣发展县域特色文化 服务柳州文化强市转型——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建设为例[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3):85+87.

[4] 郭寅曼,季铁.社会转型与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设计参与[J].装饰,2018(4):39-43.

[5] 段胜峰,蒋金辰,皮永生.比淘宝多一里:设计介入乡村供销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装饰,2018(4):28-33.

[6] 蒋友燏,闵晓蕾.基于乡村文化资源的内生创意系统[J].装饰,2018(4):34-38.

[7] 夏果平.非农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7):4-6.

猜你喜欢
供销艺术设计农产品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星.云.海》
《花月夜》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