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本阅读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运用策略
——以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为例

2022-02-09 05:40朱严严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图画识字绘本

朱严严

(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 安徽蚌埠 233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可见,语言发展与思维能力有着密切联系,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中应着力指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一、巧借绘本,激发识字兴趣

小学生思维特征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低段的儿童,识字量少、理解力较弱、持续注意力不稳定。因此,低段的识字教学中,需要教师采用多种具体、直观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帮助学生识记理解汉字。

1.看图画巧识字

儿童对图画有着天然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识字教学可以借助绘本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强化学生对于汉字的识记。例如,在进行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日月水火》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认识“日、月、水、火、田”等汉字,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规律后,组织学生拓展阅读绘本《三十六个字》。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随着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画猜测图画中画的是什么汉字,将汉字和图像进行联结,让每个汉字都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既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高识字的效率,又不失童趣,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识字方法的习得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2.讲故事趣识字

小学第一学段主要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很多老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就让学生反复练习,甚至写上好几遍,以期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但这样的做法不仅容易磨灭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会让识字和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割裂开来,从而降低识字效率,阻碍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以讲绘本故事的方式和识字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文字的识记和理解。例如,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这篇课文是由中国传统的绘本故事改编而成,课文的插图是以中国水墨画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富有童真童趣的故事情节。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初步识字后,可以引导学生看图画说故事,加深对汉字识记的同时理解故事内容,让学生体会识字的乐趣。

3.重反复强识字

绘本首先以精美的图画吸引儿童,儿童在阅读绘本时,对图画的注意力更为集中。但他们会无意识地在读完图画后主动去读文字,有趣的故事情节是绘本成为儿童最喜爱的读物的主要原因。为表现故事结构的完整性和趣味性,会有一些句子在文字里反复出现,这不仅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文字的识记。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文中,蜘蛛三次开店的过程结构反复,招牌“××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也是反复出现了三次。这与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修改衣服重复了五次的动作描述:“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在不断重复朗读的过程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力。

二、融合绘本,培养阅读能力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刚刚从游戏化、活动化的学习进入到正规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来,是他们好奇心旺盛的黄金时期,语言学习的心理准备具有敏感性、倾向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同时这个年纪也是学习兴趣、习惯、方法建立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受到识字量小、理解力弱的制约不能很好地进行文字类书籍的阅读。因此,这个阶段借助绘本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学习阅读方法非常重要 。

1.立足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绘本读物,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整本书阅读”这一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学习内容明确提出:“阅读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等浅易的读物,体会读书的快乐。”绘本阅读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首要任务就是激发低段小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方向转变,逐步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绘本的选择上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生活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利用绘本进行阅读引导,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艺术空间中,深入参与阅读,充分感悟绘本内容,从而增强阅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阅读学习的快乐。例如,《迟到大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两本绘本,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情、戏剧化的场景,既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引发了儿童浓厚的兴趣。

其次,注重选择一些国内外优秀的绘本作品,将绘本阅读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二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例如,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入学教育《我上学了》,教学时可以与绘本《大卫上学去》进行深度融合,这本书描画大卫是一个不遵守纪律、人际关系差、贪玩的一年级小朋友的形象,最终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认识到错误并积极改掉“坏习惯”的过程。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何其相似,阅读中引导学生对大卫各种行为的判断,折射到自己的身上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旨在让学生通过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了解小学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产生学习兴趣,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再次,绘本的选择还要关注到阅读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阅读主题的多样性。主要可以从学生的在校生活、人际交往、亲子关系、自然科学等方面进行综合选择,同时兼顾传统节日、节气、季节、学生特点等灵活安排阅读主题。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选择《中国传统节日绘本故事》,这套绘本共10册10个主题,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祭灶节》,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同时再与绘本《团圆》结合阅读,图画中的“穿新衣”“拜年”“压岁钱”等包含了许多学生的生活元素,让学生通过鲜艳的色彩与热闹的节庆气氛相契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文化遗产,体会和家人团圆的幸福快乐。阅读内容环环相扣,形成螺旋上升的阅读主题,陶冶身心,滋养情感,锻炼语言,提升思维力。

2.依据学段课程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渗透阅读方法

学段的不同决定了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不同。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描述为“喜欢阅读图画书、儿歌、童话、寓言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的特点进行简单推测;能借助关键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愿意向他人讲述读过的故事,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等。如何将这一学业质量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呢?

首先,厘清低段绘本阅读的策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到不同的阅读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习得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根据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和学业质量描述,可以降低学段学生的绘本阅读方法归纳为“朗读分享、信息提取、图像感知、想象推测、引导提问、经验联结”六个方面。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因此,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天然的读图能力,启发学生想象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提升阅读感悟。

例如,教学《树和喜鹊》时,发现课文在表达树和喜鹊的孤单时,除了“只有、孤单”等关键词外,别无其他,采用“图像感知”“想象推测”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一个只有寥寥几片叶子的大树和一只形态不够优美的喜鹊”,展开想象,补白图文背后树和喜鹊孤单的心情。拓展阅读时,补充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再一次让学生利用“想象推测”的阅读方法观察图画中大猩猩的动作、表情等,想象文本没有表现出来的大猩猩孤独寂寞、渴望朋友的心理活动以及它可能会自言自语说些什么。通过这种具体方法的反复引导和练习,学生们逐步习得绘本阅读策略,并迁移到其他主题的阅读中。

3.拓宽绘本阅读空间,探寻多种途径,保障阅读质量

任何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习得都离不开大量的时间进行不断练习巩固。现实中课堂教学时间极其有限,保障学生有充足阅读时间的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特点积极探索适当的阅读教学模式,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拓宽阅读时空,保证阅读时间,提升阅读质量。通过多角色参与、多场合实践、多途径培养,让绘本阅读更加系统化、立体化。例如,我在日常教学中,每天利用晨读的时间开展“小小领读员”活动,借助班级多媒体设备,每天一位领读员带领全班同学共读一本书,让学生在读文字的同时也加深了绘本内容的理解。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我通常会结合相应的主题指导学生适机进行绘本阅读。例如,在学习完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十二生肖”后,为加深学生记忆,在当周的阅读课上就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绘本《十二生肖》。此外,我还充分利用了学生校外资源,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尤其是疫情封控期间,我们还在线上举办了“绘本故事汇”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在声情并茂和手舞足蹈的表现力中领悟绘本的生命力,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内涵。

三、妙用绘本,提高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感悟力、学习语言的方法、习惯、思维能力,还有审美创造力等。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学生非常重要的两项语文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一学段学业质量中交流与表达的表述是:“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主动用礼貌用语回应;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遵守规则,主动合作,积极参与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看图写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图画之间的关联。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写话有兴趣。”这段话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做了明确的指向性。课堂上,教师应该致力于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语言素养的同时,发展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1.巧设情境,激发交流兴趣

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口语交际是惧怕的,甚至是抗拒的,通过调研发现,主要原因表现在不敢说、不会说、没话说三个方面。愉悦的心情和表达的欲望是口语交际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课堂中,我们应该为学生搭建交际平台,营造宽松愉悦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绘本浅显易懂,是学生特别喜爱的读物,将绘本与语文课堂教学联结,降低说话难度,激发说话兴趣,让每个孩子都敢于表达。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时,与绘本故事《我爱交朋友》进行融合。先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形象“小兔子”进行角色代入,“小朋友喜欢交朋友吗?可爱的小白兔也和大家一样,喜欢交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再出示绘本故事中温暖的画面和令人感动的文字,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意的温馨世界,产生交友的欲望。此时再以教材中“班里有些同学你还不太熟悉吧?去做个自我介绍,跟他们聊聊天,成为新朋友吧。”简单两句导语带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注重指导,提升交际能力

“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图画之间的内容关联。”这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口语交际学业质量提出的明确要求。学生愿意说,喜欢说,不代表就会说,需要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借助绘本中的图画,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建构语言基础,让学生会表达,乐于表达。例如,何捷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引入孩子们喜欢的漫画作品《父与子》中的节选。六幅图少了最后一幅图,给学生想象的空间,由此展开“爸爸去哪了”的话题交流。何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细节,捕捉信息,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个人体会,通过言语表达激活画面,指导从讲出来到讲清楚,再到讲生动,不断递进,让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课堂中层层生长。

3.图文结合,插上想象翅膀

写话不同于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不管有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都能说。但是写话讲究句子之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还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更加困难。特别是第一学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参与正规的学习,缺乏语言的积累和实践,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小学低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发展为主,对色彩鲜明的图画和趣味性强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而绘本刚好以其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画面与之相契合,是指导学生开展写话训练的重要资源和载体。通过绘本阅读与写话练习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对学生积累写话素材,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话能力,促使深层学习,发展思维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不同的写话内容教学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形式,设计不同的绘本教学方式。例如,看图写话是低段写话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叙述力,绘本正好可以对这一部分进行补充。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根据课本图片选取主题相近的绘本来开展教学。以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话练习为例,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图画,想一想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它们有什么有趣的经历?体会小虫子、蚂蚁和蝴蝶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它们之间纯真的友情。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在蝴蝶王国里》讲述发生在蝴蝶王国曲折离奇又富有温情的故事情节启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提升图画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再进行看图写话的创编,降低写话难度,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4.情境对话,促进思维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提出的年段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低年段写话练习除看图写话之外,就是话题类写话,此类写话在话题的选择上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联系,重在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初步培养写话能力,也是为第二学段习作练习打下基础,起到过渡作用。话题类写话不同于看图写话,没有图画的直观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建适合的、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中所见所得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对学生思维力是一个考验,借助绘本,唤醒学生已有的心理体验,学习绘本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角色代入,联结到话题中来。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话练习《我想养小动物》为例,练习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强的关联性,且符合学生亲近自然的天性,很多学生也都有过这样的心理经历,写话兴趣比较高,关键是指导学生如果说清楚想养小动物的理由。教学初始,教师以绘本《我要大蜥蜴》导入,通过师生共读梳理故事主人公阿力想养大蜥蜴的理由,引导学生体会阿力是如何从不同角度说理由说服妈妈的。通过交流梳理、情境对话、个性表达等方式逐步帮助学生总结、提取、归纳,说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为动笔写话打好基础,体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四、创新阅读,提升思维品质

儿童对图画有着天然的、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力和感悟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元的阅读指导和帮助,给予他们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满足,从而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1.花样阅读,活跃思维

绘本主要以图画为主要信息,配以简单文字形成独特的儿童读物。通过图画给儿童提供更多元的想象空间,激发儿童创造性思考。根据它富有设计感的装帧、色彩鲜明的图画以及符合儿童情趣的故事情节,我们指导学生阅读绘本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主要梳理为七个步骤,分别是:第一步,从封面、封底开始讲故事;第二步,环衬里的秘密;第三步,读懂文字和图画;第四步,思考我们为什么会翻页;第五步,反复多看几遍;第六步,看版式设计;第七步,一起讨论。看似一本薄薄的绘本在艺术家们的创作中却可以让我们读出百种滋味,往往一幅简洁的图画隐藏着一个广阔的世界。例如,封面的阅读方法,好的封面是一本书的灵魂,往往是整个绘本内容的提炼,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封面的观察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2.情景表演,训练思维

表演是儿童对绘本理解创造性的表达,让儿童用戏剧的表现形式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绘本的理解并从中体验到快乐。绘本阅读如果仅限于读,对于学生语言发展的提升是比较缓慢的,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他们更擅长直观形象、操作性强的游戏活动类的学习方式,在绘本阅读中,通过表演的形式能让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品质得到更多提升。因为学生要想演好,首先要熟知绘本内容,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对语言的积累过程,也是交流思维的过程。其次,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对绘本内容进行再次创造,促使儿童在表演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这不仅锻炼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回想能力,也把读绘本中的独特阅读感受再现出来,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3.创意写画,提升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水平。绘画则在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儿童通过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形象组合、色彩搭配,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我爸爸》是一本非常夸张、有趣的绘本,在读完绘本后,教师让学生交流哪些地方最夸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请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爸爸。学生拿到这样的阅读要求时,兴趣盎然,纷纷回忆自己的爸爸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阅读教学,看似在让学生绘画,其实学生在画之前需要充分阅读绘本,这个过程也是对绘本内容的再解读过程。绘本阅读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创意活动,如师生一起创作“绘本”,形成自己专属的绘本,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学完《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内容之外,一起创作一本《要下雨了》的绘本,把其他动物在下雨前的特点表现出来。这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结语

绘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广泛阅读绘本,努力寻找绘本衔接课内外的多元途径,精心设计系统性、前瞻性的绘本教学思路,通过丰富有效的教学形式,让语文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猜你喜欢
图画识字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