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22-02-09 03:08韩洲雄齐卫军张小卫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职业

韩洲雄 邵 华 齐卫军 张小卫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精神,创新发展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作者所在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自2014年即开始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依托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陕西省高职教育“一流专业”建设(培育)项目,携手行业知名企业、经过六届学徒班的试点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双四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及其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并经过实践验证后所形成的,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部分有机构成,相对固化的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现代学徒制”作为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模式,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以校企合作为前提,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校企双元育人与学生双重身份(学校的学生、企业的学徒)为主要特征。该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美国的社区大学等模式大同小异、各有特点,都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和广泛的印证,但从具体的操作方式和环境条件等方面来看,在英国应用最为成功的现代学徒制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更便于得到普遍开展。

概括前人研究共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指导,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培养为核心,以学校、行业、企业和教师、师傅、学生(学徒)的深度参与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在我国,建立和推行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设计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立足院系实际,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职业人才、打造一支过硬师资队伍的同时,形成和发展一套适合高职物流类专业的、有效可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包括人才质量标准、校企合作和管理保障机制等要素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建设原则

试点先行:先试点再推行,一次规划,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和经验。

改革创新:依托现代学徒制模式内涵本质,引进第三方(行业、企业)评价机制,立足院系实际,尝试建立“五双四段”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建设:以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为抓手,统筹推动专业综合改革与内涵建设工作,为提升学院办学能力和专业建设水平树立标杆示范。

注重实效:试点工作成功与否要以模式创新情况、体系建设程度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关键目标的实现为主要考量因素,兼顾考虑学生反映、社会影响、行业认可度等辅助指标。

(三)建设步骤

试点工作按照项目管理模式启动开展,即“既定目标、专业团队、专项经费、专门政策、过程监控、动态调整、独立考核”。具体建设步骤如下:

1.成立项目工作组

建立由学院与企业主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试点系主任及相关人员组成的项目建设督导组,领导、服务和监督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建立由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项目负责人、骨干人员组成的项目建设实施组,落实执行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的各项具体任务;建立由现代学徒制导入企业或第三方评价机构、示范院校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的项目建设顾问组,对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给予辅助指导。

2.制订项目建设方案

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遵循和依托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现代学徒制的本质要求、院系办学的实际条件、行业专业的固有特点,共同讨论制定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和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培养方式、培养内容、考核评价、过程监控、资源保障等,建立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

3.组建学徒班

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学徒班的人数规模。提前召开宣讲动员会,使学生明确了解学徒班的目的意义、培养目标、基本形式、内容任务、主要过程和相应的权利义务等情况。由合作企业直接参与,通过双向选择、签订意向协议的形式录取学生为“学徒”和“后备员工”。

4.选聘导师队伍

学院确定若干专业教师作为院内导师兼评估师,负责在校内培养期间对学生的全方位学习指导和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理论学习指导,以及顶岗实习期间的实践成长情况评估;合作企业选派若干具有一定资历的骨干人员作为企业导师,负责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岗位技能传授和职业成长指导。

5.明确各方职责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项目导入企业、第三方认证机构等各参与方的职责范围、酬劳权限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协议的形式来明确界定,并在执行过程中确保落实。

6.过程实施组织

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方案组织实施各项建设任务和人才培养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利用教学诊改等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项目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实时监控、动态调整,同时做好质量记录、佐证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7.绩效考核评价

项目实施组按照既定方案完成建设任务后,对照预定目标和建设要求,通过适当的绩效评估方式手段,自行总结建设工作成效,得出一定的经验教训和合理结论后,提交学院进行结项验收,项目督导组、顾问组和合作企业相关人员参与绩效测评或结项验收工作。

8.项目改进提升

试点项目建设工作验收结束后,项目实施组结合学院验收结论和各方意见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反思,查缺补漏、改革创新,并在新一轮建设工作中不断改进提升,逐步达到最初预期的理想目标。

三、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与成效

(一)实施过程

1.阶段安排

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过程分为启动导入、校内培养、顶岗实习三个基本阶段。启动导入阶段在大一年级第二学期,即每年的3-6月份,主要任务是合作企业的选择洽谈、参与师生的物色动员、实施方案的制订宣讲等,以期末成立“冠名班”为成果和标志;校内培养阶段在大二年级第一、第二两个学期,即每年的9月份到第二年的6月份,主要任务是行业认知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讲灌输、敬业诚信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的树立培养、岗位职责要求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等,以学年末确定“学徒班”人选为成果和标志;顶岗实习阶段在大三年级第一、第二两个学期,即每年的7月份到第二年的6月份,主要任务是环境身份与状态意识的适应转变、主要岗位与关键能力的实践培养、职业素养与行业信心的提升巩固等,以学年末“学徒”出师率和企业录用率为成果和标志。以上阶段安排的时间和任务分配情况可以由项目团队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适当调整。

2.师资配置

承担学徒指导工作的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一般应具备三年以上相应岗位工作经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职业资格或主管以上职务岗位,具有必要的使命感、责任心、大局观、奉献意识和足够的知识经验能力,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把优良作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能力素养切实传授给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为了保证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达标,原则上每个“学徒班”人数不超过30人,按照与学生1:5的比例配备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即每组2名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

3.指导要求

原则上校内培养阶段应保持师生每周见面交流不少于两次的频率,指导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辅导、技能训练、答疑解惑、职业(学业)规划等;顶岗实习阶段校内导师每一到两周赴企业一天,指导内容为学徒本阶段的工作学习情况。企业导师的指导工作主要在顶岗实习阶段来进行,原则上要求工作日每天都要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内容主要为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工作过程的注意事项等。

4.过程记录

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素材资料是展示和说明培养过程完整性、有效性和培养效果达标情况的主要支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项目团队务必给予充分重视,始终保持良好的取证意识,确保将所有相关的素材资料全部收集、整理、保存起来。这些材料的成立、展示和保存形式不限,文字、图表、音频、视频、实物等各种形式均可,在内容范围上至少应该包括项目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各方合作协议与承诺书、学徒指导工作计划、任务书、指导情况记录、学徒作业、学徒成长记录、专家论证记录、内部讨论记录、培养成果及其认证记录、导师工作总结、项目实施总结等。

(二)建设成效

本项目的研究建设与探索实践过程一直伴随和推动着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成长,同时也在院内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得到了推广应用,产生了一定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和行业专家的普遍认可,并以此为基础获得了全国物流行指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本项目预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设立了“学徒过程流失率、结项考核鉴定合格率、合作企业录用率、行业内就业入职率、用人单位定岗评级结果、职业能力(技能)证书获取率、技能竞赛获奖率、学徒本人与家长满意度”等8个测评指标,并规定8个指标中不少于4个达标方可视为项目培养有效。到目前为止,历届学徒班培养结果全部为有效,同时,每届都有人被评为优秀学徒或中级操作员受到表彰,并走上基层管理岗位,进入储备干部行列。

2.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现代学徒制内涵本质,结合院系实际,本项目创新构建了“五双四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双主体、内外双平台、师生双身份、成长双通道、评价双标准,‘学生→准学徒→学徒→员工’逐段递进”,其具体内涵为:

校企双主体: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构建学校、企业联合办学的创新体制,共建专业,共用资源,共享成果;内外双平台:设计打造系统完整的校内学习成长环境,建设开发侧重有别的校外实践锻炼场所,形成合理有序的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过程;师生双身份:在校内教学中坚持为每个同学设定一个“虚拟企业工作岗位”,借助“教师与学生、经理与员工、师傅与徒弟”的“双重身份”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成长双通道:通过“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个工学交替、知技融合的成长轨道保证专业人才得到全面发展;评价双标准:实行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核与认定,学生在校内须达到必修学分和总学分如期完成的基本毕业标准,在校外则可通过职业能力认证、专业技能证书、企业实习鉴定及聘用合同、就业协议等标志性结果来体现培养成效;“学生→准学徒→学徒→员工”四阶段:第一、第二学年分别为“学生”、“准学徒”阶段在校学习,第三学年为“学徒”阶段赴企业顶岗实习,毕业求职就业后为“员工”阶段。

3.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下,项目团队构建了“‘点、线、面、体’结合,分段逐阶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主要内涵是:通过适当的设计和安排,使学生在对所属行业和企业有了一定程度具体、感性的认知之后,从具体岗位所需“技能点”的操作训练开始,过渡到模拟实施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的“流程线”,再对任务完成过程中所有涉及的“关联面”进行自主的组织、协调和控制,最终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这一“社会体”环境中去进一步检验和锤炼,逐步实现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兼顾的培养目的。

4.优化了教学内容

学徒班学生在校期间除按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正常学习外,同时在二年级“准学徒”阶段还安排引入合作企业60课时左右的理论课程培训和8-12周的认知、跟岗实践锻炼。进入三年级顶岗实习“学徒”阶段后,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分别安排学徒在企业核心业务岗位进行轮岗实践。期间,学徒须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逐步学习掌握岗位职责与考核要求、业务流程与作业规范、团队合作与账务处理、安全防护与现场管理等主要知识技能,并做到圆满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5.打造了师资队伍

现代学徒制培养工作有助于参与教师深刻认识理解职业教育的规律本质,同时通过深入接触企业一线工作,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特点和运营瓶颈,不仅能够大大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水平,获得开展社会服务的资源和机会,而且也可以学习借鉴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有助于形成严谨务实的良好师德师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本团队及团队负责人分别获得了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的荣誉。

6.完善了管理保障机制

导师管理方面:以学院现有政策为基础,结合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的新特点、新要求,将专业教师参与本项工作视为兼具承担校内教学任务和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性质,双向有效;对企业师傅由企业进行专项补贴。学生管理方面:学徒班实行学分制管理,在校期间引入的企业培训、实践课程可以置换选修学分,同时可凭优秀表现获得奖励学分;在校外“学徒”阶段由企业从工作态度、业务技能、工作绩效三方面进行月度考核奖励,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年度考核,顺利结业的学徒由企业正式录用入职。

四、物流管理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一)明确了合作企业的遴选原则与路径

本项目最终选定京东物流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企业,主要基于企业本身固有的良好形象(经营规模大、社会声誉好、行业影响力强,运作规范、制度完善等)和校企双方已有的合作基础(6年以上合作经历,每年接收大批高峰期实习生和长期顶岗实习学生,并有多名历届毕业生长期就业、发展良好等)、积极的合作动机(本着长期合作发展的目的,愿意通过共同努力,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同时满足企业对人才储备的需求)。

(二)制定了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标准

鉴于国内职业教育和物流产业暂时都没有权威成熟、覆盖完整的国家标准,也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的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简单化裁剪套用国外学徒制国家标准的做法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同时考虑到校企现实条件和主要为合作企业培养合格员工的现实目的,项目团队确定以合作企业现有员工培训手册核心内容为基础,通过吸收学习各个层面或不同渠道来源的若干同类标准内容,不断补充完善形成本项目适用的企业标准,以此作为开展学徒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

(三)构建了人才培养过程监控与效果评价体系

在项目实施中,项目团队积极争取第三方机构支持帮助,通过建立由评估师、内审员、外审员共同构成的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利用常态化教学诊改活动和信息平台,提供完整详实的佐证材料,实时监控、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保证培养质量。同时通过校企双主体、多视角、多指标交叉印证的方式,合理选择多项相关度高且明确可信的测评指标,并本着实事求是、灵活务实的原则允许选用部分指标衡量培养效果。在此基础上,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采用学徒班结业证书的形式认定培养质量。

(四)建立了项目团队的保障激励机制

本项目明确规定了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任职条件,同时通过所指导的学徒“过程流失率、考核合格率、就业录用率、获证获奖率、满意度”和导师本人是否取得相应资格认证、过程资料收录是否完整等指标来对导师工作过程及效果进行考核评价。显然,承担学徒培养对于指导教师的工作主动性与素质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战,而指导过程中与行业企业、优秀学徒的深度接触、密切合作带来的能力提升和职业成就感,加上学院配套机制的激励保障,无疑会鼓励老师更多的忘我投入。

(五)形成了配套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近年来,在高职生源质量不断下滑、企业用人要求不断提高和青年学生个性越发鲜明等因素的交织叠加作用下,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往往难以得到积极响应。现代学徒制模式采用“分层分类”的基本策略,首先通过分类招生,校企联合选拔具有上进心、积极性和认同度高的学生参与,再通过冠名班、学徒班等形式进行系统、长期的灌输引导,同时加强项目设计的针对性、适宜性、灵活性,保护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热情和信心,最后通过一对一的学徒培养和顶岗实习进行全面锻炼和考察,实践证明培养成效十分明显。

物流产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迅猛,人才需求规模庞大,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物流类专业的院校众多,希望上述经验总结能够抛砖引玉,为业界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共同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应用,在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职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魔术师的学徒
职业写作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我爱的职业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