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画派背景下新黄山美术传承、创新与发展探索

2022-02-09 06:16盛学峰鲍义来
书画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黄山市新安画派

文_盛学峰 鲍义来

黄山市政协常委、黄山市新黄山书画院院长/安徽省徽学会原副会长,安徽日报社原高级编辑

内容提要:新安画派延至黄宾虹、汪采白,日益走向尾声,但时有声浪,迭有高潮。而受新安画派的光环遮掩,徽州近现代美术成就被淡化。进入新时代,需要传承、弘扬新安画派,打造新黄山美术品牌,挖掘、展示近现代徽州名家,凸显有绪传承,提高新黄山美术队伍素质,强化美术交流合作等,以期推动新安画派背景下新黄山美术传承、创新与发展。

神奇秀丽的新安大好山水、祥和宁谧的徽州乡村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新安画派,儒雅而财力雄厚的徽商推动新安画派走向全国,在中国画坛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促进了中国画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丰富了徽州文化的内涵,凸显了黄山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一、徽州近现代美术发展概述

新安画派鼎盛于明末清初,闪耀中国画史300余年,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以及黄山画派代表人物石涛、梅清等名字光耀史册,为海内外美术界、收藏界所瞩目。2017年9月,“明月清风—故宫博物院馆藏新安八家书画展”在黄山举办,让观众零距离一睹大师们的风采,在黄山掀起了一股新安风。特别是2022年5月,安徽省美术馆特设新安画派展厅,翔实地介绍了新安画派发展脉络,全方位展陈新安画派名家作品,促进了民众对新安画派的了解。2018年5月,赖少其笔墨传承作品巡展走进黄山,策展思路为新安画派、黄宾虹、赖少其艺术渊源研究。2019年7月,“百年记忆—徽州名家书画作品展”在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举行。展览对民国以来徽州籍书画名家做了一次梳理,引起文化艺术界的共鸣。

新安画派延至黄宾虹、汪采白(图1),日益走向尾声,但时有声浪,迭有高潮。新安画派在绘画艺术上的创造精神和富有个性的作品风格影响着近现代徽州画家,涌现出一批书画精英,引领着徽州本土和他们活动区域的艺术发展。这批画人分别出现在三个阶段。

图1 汪采白 峭壁倚长松132cm×67cm1938

第一阶段,这批画家于清末出生,生活在民国,也有进入新中国的,黄宾虹就是这样一位画家。这批画家还有江蓉、汪律本、鲍君白、汪慎生、汪声远(图2)、曹元宇等,一起构成了这个时期的徽州画家群。这些画家学习新安画派,不求一律,有直接学其风格和笔墨技法的,也有学其创新精神和画格人品的。这第一阶段的徽州画家还有受浙派影响的吴秋鹿(图3),有接近海派和吴门派的吴杏芬、程璋、汪琨,还有晚年蛰居徽州的张翰飞、王村鸥、程管侯、萧廷鑫、叶则柔等,呈现了这一阶段徽州画苑争学新安又不拘家法的竞相争艳局面[1]。

图2 汪声远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65cm×27cm年代不详

图3 吴秋鹿 花语136cm×34cm1921

第二阶段,以年龄来说,这批画家诞生于民国的前一二十年里,一直活跃到改革开放时期乃至当下。他们生活的时期与第一阶段的画家很近,多有师承关系。如程啸天(图4)、梅华以通信形式获得黄宾虹教诲,客寓杭州的叶少珊则是黄宾虹晚年所收之学生;洪百里拜汪采白为师,且是亲戚;汪勖予是汪采白之子;鲍弘达乃鲍二溪之子,鲍二溪是黄宾虹的学生,与汪采白同研新安一派;还有吴皖生、许士骐(图5)、黄澍、汪羊、江兆申、汪则之、江鸣岐、程亚君、宋亦英、张君逸、金家骐、汪观清、鲍加、胡华令、叶观林、方绍武、汪立信、吴辛园、张仲平等,他们或转益多师,或无师自通,或蛰居乡里,或漂泊在外,情况不一。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他们还都有着比较深厚的诗文书法修养,而且有不少属“游于艺”者。

图4 程啸天 峡江舟楫行68cm×34cm1977

图5 许士骐 松鹤长春80cm×42cm1982

第三个阶段,这批画家于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如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邵灶友、庄家汉、史承武、朱葵、朱松发(图6)、章飚、叶森槐、朱峰、方见尘等,还有新中国成立后递次出生的俞宏理、鲍黎健、范海生以及外地寓徽的张培武、郑天君等。这一阶段的画家,大多经过科班训练,有着很好的素描基础;还有不少有基层文化馆站工作的经历,很接地气,且是多面手。又因安徽省美术界的领导赖少其同志重视版画创作,以及受徽派版画的影响,他们大多还有版画的创作经验。加之思想敏锐、起点高、敢于创新,他们的作品既富传统内涵,又不拘一格,让人眼前一亮。

图6 朱松发 江山无限景 都聚一亭中68cm×68cm2014

梳理近现代徽州美术名家,我们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一是代际沿袭、薪火相传,如汪采白家族,其祖父汪宗沂、父亲汪福熙、叔父汪律本、儿子汪勖予书画名气都很大;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祖孙三代书画绵延;鲍二溪、鲍弘达父子在绘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黄士陵、黄少牧父子在书法篆刻领域名声显赫;等等。二是文化名人书画造诣都很高,如文化旗手胡适、经学大师吴承仕、末代翰林许承尧、美学家郭因等。三是很多其他领域精英在书法、绘画方面也很出彩,如围棋国手过旭初、化学家曹元宇、数学教授黄澍、建筑工程师鲍弘达等,中医书画家就更多,如程雪影、汪行之、王乐匋、詹瀛生等。四是一批画家在海上和京城展现风采,如程璋、吴秋鹿、汪声远、汪琨、汪慎生等。五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画家,如吴淑娟、许家华、宋亦英、汪伊虹等。六是农民画家也竞风流,如梅华画革命题材、王际尧画虎、吴皖生画竹、凌家如画山水等。

二、新时代黄山美术发展概况

进入新时代,叶森槐、朱峰、程乐萍、方见尘、俞宏理、范海生、郑天君、汪秀南、王焘、张忠平、朱红晖、汪良、盛文运、汤华、洪波、凌晓星、汪畋等老中青三代画家活跃在当下的黄山画坛,成为新黄山美术的中坚力量。他们带有徽州文化的风格烙印,家山情怀、造化的蒙养让他们的笔墨无不流露出徽州情愫和新安精神,彰显地域特色。同时,他们也有张扬个性、具有时代特征的个人面貌,他们以发展的、开放的、包容的心态根植本土环境,寻找自己的个性语言,丰富自己的笔墨内涵,在“新黄山美术”的共性下寻找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情感倾向、审美理想融入创作,努力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创作出了一批反映社会思潮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他们有的是画坛名宿,已形成独特风格,在省内外颇有影响;有的是有实力的中青年画家,正长途跋涉探索,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实力与潜质。他们传承了新安画派和黄山画派之精髓,坚持“师古人兼师造化”(黄宾虹语),借先贤笔墨写胸中丘壑;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石涛语),在表现时代生活中锤炼笔墨。他们的作品并非完美无缺,也有可商榷之处,然而皆具有鲜明的探索性。其有绪传承,清醒拓新,不同流俗,着力追求绘画的新技艺、新面貌、新境界,特别值得关注和肯定[2]。

三、新黄山美术传承、创新与发展探索

(一)传承、弘扬新安画派笔墨精神,打造新黄山美术品牌

新黄山美术的提出是新时期传承、弘扬新安画派笔墨精神、推动黄山美术事业发展的需要。新黄山美术的核心在于“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有了创造才会“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美术事业也越来越走向繁荣。美术的创造、服务、传播,以及消费形式、表现手法日益多样化,艺术观念也日益多元化,各画种的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显,新的面貌也越来越多,形成中国画创作的多元格局。“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主张从传统文化的内部进行挖掘,就像潘天寿先生讲的那样:“传统出新,新新不已。”新黄山美术有厚重的文化土壤。徽州文化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内容广博、深邃,是取之不尽的大宝藏。诸如新安画派、徽派朴学、徽州戏曲、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新黄山美术创作的丰厚营养。在美术创作中,“徽”元素的大量应用和深度挖掘,不仅丰富了新黄山美术的创造,还彰显了新黄山美术的地域特色[3]。

从新黄山美术的提出来看,它并不是一个画派,也不是新安画派的简单延续。这就像世纪之交安徽省美术界提出“新徽派美术”一样,它是一个品牌。进入21世纪以来,便利的交通、发达的通信技术和不断壮大的美术院校并没有完全打破绘画的地域界限,各种绘画流派依然在派生、发展甚至“打造”着。但是任何以个人名义打造的画派都将是昙花一现,因为这种打造的画派不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你打“冰雪派”,我打“黄土派”,他打“漓江派”,都毫不客气地把自己定位成画派创始人,说穿了是在扯大旗、立山头。这样的“画派”再多也只是文化发展的一种虚假繁荣现象。新黄山美术的提出具有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它是当前文化发展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面旗帜,是厚重的徽州文化与世界的大黄山结合的时代产物。

此前,黄山市举办了“新黄山美术学术展”“新黄山美术提名展”“百年记忆—徽州名家书画作品展”,并组织省内外美术评论家进行论证,梳理出了新安画派—近现代徽州名家—新黄山美术发展路径。新黄山美术品牌有利于凝聚黄山籍美术精英,在新时代创造地域美术新辉煌。同时,黄山市要凭借新安画派家乡、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名城、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等品牌,结合不断发展壮大的美术组织和书画人才队伍,积极申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为黄山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挖掘展示近现代徽州名家,凸显有绪传承

在新安画派艺术大师们耀眼光环的遮掩下,许多现当代新安画派传承人的名字和他们的艺术成就被淡化,逐渐退出公众的视野。在大力保护传统文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新安画派笔墨精神,在新黄山美术的创作实践中奠定黄山美术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推动黄山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丰富皖南国际文化示范区核心区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除了要对引以为豪的新安画派巨匠们进行顶礼膜拜,更要对沿袭和发展新安画派笔墨精神的现当代传承画家进行宣传展示。所以,为了铭记和讴歌这些画家在传承新安画派笔墨精神、抒发时代情怀、描绘美丽家山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艺术探索,避免出现传承断层,对新安画派现代当传承画家进行挖掘、展示刻不容缓。

新安画派延续到现当代,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新安画派传承画家。他们始终如一地坚守新安画派的发展路径,在继承传统中融入时代精神。他们忠实地传承和弘扬新安画派笔墨精神,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段留下较为精彩的艺术痕迹,为黄山美术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影响着后继的黄山画家,所以对他们进行宣传、展示具有现实的意义。这些宣传、展示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料整理和宣传

委托艺术机构对现当代新安画派传承画家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同时向相关媒体供稿。通过相关报刊、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等传媒渠道,进行多元化、全方位、主题性、专题性宣传。编辑出版画册和音像资料,作为历史性研究资料见证画家作品风采,并用于展览配套宣传。

2.举办展览和学术研讨

以黄山市委宣传部牵头,由黄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美术馆、安徽省书画院或全国高端艺术机构,举办展览和学术研讨。可采取巡展方式,首先在本市展出,而后延伸到省城、京城以及徽籍旅外画家主要活动城市。以“新安画派的当代思考与实践”“新黄山美术的构建”等为主题进行学术研讨,编辑学术成果,指导新时期黄山美术创作。

3.馆藏陈列和收藏

调查了解新安画派现当代代表性传承人、过世画家作品的收藏者和健在画家,注明作品来源或对原作收藏者进行备案。政府向社会征集、购买作品,用于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黄山市美术馆馆藏陈列和学术研究,引导、鼓励企业和民营艺术机构收藏新安画派现当代传承画家作品。

(三)提高新黄山美术创作人才队伍素质,强化美术交流合作

黄山市现有省级美协会员300多人、中国美协会员20余人。画家洪波、汤华、汪良等人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展览,朱红晖国画《青岛圣象》获“江山多娇—2011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奖,张忠平油画《徽商与胡雪岩》入选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但相对而言,黄山的美术创作队伍与新安画派家乡的地位以及黄山丰富的创作素材不相匹配,美术发展有高原缺高峰,缺乏领军人物,中青年画家甚至出现断层。因此,黄山市要营造良好的美术氛围,不断提高新黄山美术创作人才队伍的素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鼓励主题性创作,以及对新安画派及新黄山美术的研究,支持新黄山美术展览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

黄山市要酝酿建设高规格的美术场馆,丰富黄山市美术馆的展陈;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画院及高层次艺术机构合作,在黄山市举办全国性展览;争取设立常态化的全国性(国际性)黄山双年展,依托一带一路、万里茶道、国际友好城市(景区)等平台强化美术国际交流合作。

猜你喜欢
黄山市新安画派
新安滩
高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张新安教授简介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关于高中阶段函数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安滩
立体画派
黄山市养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