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画,勾勒儿时年华

2022-02-10 08:28豆子
至爱 2022年1期
关键词:画册苏州市创作

文|豆子

秘鲁作家胡安·拉蒙·里维罗说:“岁月使我们离开了童年,却没有硬把我们推向成熟。说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游戏,是不真实的,是成年人在世界范围内抄袭、重复、发展孩子们的游戏。”在画家李涵的作品中,勾出了我儿时的记忆。

2021年10月23日下午,在画家李涵的《童嬉》画册首发及签售分享会上,现场读者被画中儿时游戏的场景深深吸引,谈笑间,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李涵,1954年生于苏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多年从事绘画创作、艺术教育工作和吴地文化的研究。

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李涵从小受江南文化的滋养浸润熏陶,对故乡的一事一物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割舍不去的爱意,对吴地的民风、民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在绘画题材上一贯以吴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风格上追求具有苏州桃花坞年画特征的写实与个性化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自2014年以来,李涵以吴地儿童游戏为题材,以自己的儿童、少年时代为背景,以亲身玩过的或见过的游戏为内容,创作了108幅童戏国画作品,并将游戏方法、玩具制作、游戏中的趣闻乐事等撰写了108篇10万余字的随笔编纂成《童嬉》画册。

本次分享的画册《童嬉》,记录了他儿童时期的天真与浪漫。该著作聚焦了江南文化中的儿童游戏专题,填补了目前国内江南文化研究中儿童体育游戏项目的空白。《童嬉》中的图文具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跳山羊、打弹珠、看小人书、学骑脚踏车等,并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以及孩子们天真友善、可爱活 泼的状态。

“6年前,一个偶然的聚会与朋友谈起童年,谈兴渐浓时,朋友提议可以把小时候的生活情景画下来留个纪念,也可以让下一代知道我们的童年生活。”李涵说,受此启发,他翻看了清代画家金廷标的《斗草图》和年画中一些儿童题材的画,又读了白居易的《观游鱼》,脑海中儿时游戏的情景渐渐生动起来,引发了他绘画创作的思路和灵感。

李涵先从他熟悉的、小时候玩得比较“溜”的游戏入手,如老鹰抓小鸡、跳绳等。随着李涵的小外孙的出生,孩子可爱呆萌的形象和动态语言,也成为了他游戏画作中的模特。

“创作期间,我对有些游戏已经记忆模糊了,有些只知道游戏名称,却不记得游戏玩法。”李涵说,遇到这种情况,他便向同龄好友们求助,“朋友们不厌其烦热心提供各种信息、资料,我的创作也渐入佳境。”他还补充说。

6年来,李涵陆陆续续画了“看露天电影”“捉迷藏”“看小书”“飞洋画”等共计108种游戏。同时还撰写了108篇配图短文,介绍童年时的生活情景、时令习俗和游戏的器具制作、游戏方法规则、游戏中的闲闻趣事等。不仅适合大人阅读,也能让孩子们了解到上一代人的生活,知道他们的童年也有过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猜你喜欢
画册苏州市创作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