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管理专业化收购模式的实施背景及路径选择
——以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分公司为例

2022-02-10 12:31张成辉吴学巧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烟农纯度烟叶

涂 勇 张成辉 黄 赟 何 轶 吴学巧

(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分公司,贵州 毕节 551700)

一、当前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简介

当前,全国烤烟分级收购模式主要为“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该模式在现有收购点,以合作社专业化分级队为依托,向烟农提供集中定点的专业化分级收购服务。该模式专业化分级队员主要来源于站点周边3km范围内的烟农或其他居民,模式流程为“烟农去青去杂——将烟叶运至收购点——分级队长调度——专业化队员分级——小组长检验——质管员复检——主评议定级——烟农确认过磅——入库成包——组织调运”。

二、烤烟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毕节市(全国地市级单位烟叶产量排名第八)为例,从2008年试点、2012年大面积推广专业化散叶收购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区烟区布局调整等方面的变化,经调研发现,该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5】:

1.站点设置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化散叶收购需求

毕节市在用收购点138个,其中101个为2012年前修建的非标准化站点,占比73.2%,此类站点分级区、仓储区面积相对较小,不能有效满足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需求。

2.烟农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据统计,毕节产区烟叶下炕后不可入仓烟叶比例约为15.8%,当前的专业化散叶收购模式需烟农去青、去杂,但运到收购点交售的烟叶去青、去杂普遍不彻底,分级后还有较大比例的不可入仓烟叶被退回,造成运输及劳动力成本增加。另外,随着收购计划的不断调整和地方农业板块经济的规划建设,部分烟区出现“核心烟区不断转移、优质烟田他用挤占、烟农队伍转产流失”问题,加上站点整合,部分烟农售烟半径增大,运输成本增加。

3.专业化分级队伍不稳定

近年,毕节市烟叶收购量稳定在6000万公斤左右,当前的专业化散叶收购模式需组建7200人的专业化分级队伍。受交通、饮食等因素影响,专业化分级队员90%以上集中在收购点周边3km范围内。据统计,每年专业化分级队伍中,常年种烟分级技能熟练的队员占比14.7%,过去种烟分级技能较熟练的队员占比33.5%,未种植过烟叶缺乏分级技能的队员占比51.8%。缺乏分级技能的队员由于长期外出务工,每年参与收购的稳定性低,收购点只能在开仓前组织进行短时间岗前培训,培训效果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化分级服务。

4.烟农待交售烟叶等级纯度低

烟农交售的烟叶中,同捆烟叶混部位、混颜色、混等级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分级队员作业难度大、效率低,导致分级后烟叶的等级纯度和等级合格率不高。

5.考核机制不够科学

各分级队员分级后的烟叶不能得到有效区分,分级队员的薪酬主要采用计时方式,导致分级数量大与分级数量小的工资差异不明显、分级等级纯度高与等级纯度低的工资差异不明显,不利于分级效率和等级纯度的提升【6-11】。

三、开展分段管理专业化散叶收购试点的路径和措施

为进一步适应烟叶生产发展,提高收购烟叶等级合格率、等级纯度,保障烟农利益,毕节市于2019年起,在七星关区林口烟叶工作站,开展分段管理专业化散叶收购试点。试点主要按照以下路径和措施展开:

1.盘活分级技术存量

将专业化分级服务从“站点集中分级”转变为“网格集中分类、站点分级定级”,把分级服务工作延伸到烟农周边,发挥老烟区优势,就近组织过去种植烟叶的农户作为专业化分级服务队员,为烟农提供专业化分类服务,按部位、等级、颜色等进行分类并打捆。

2.灵活使用分类场所

由于烟区转移和站点整合,全市目前有32个闲置收购站点和127各烘烤工场,可将闲置站点和烘烤工场作为集中专业化分类服务点,为烟农提供专业化分类服务。

3.实施分类入户预检

网格管理员在进行入户预检时,对烟农进行分类,将常年来烟等级纯度高的烟农列为A类,主要做好交售时间预约;常年来烟等级纯度较高的烟农列为B类,不定期入户指导,提高待售烟叶等级纯度;常年来烟等级纯度较低的烟农列为C类,定期入户指导查验待交售烟叶等级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指导烟农和专业化分级队员按要求分类。

4.优化散叶收购流程

分段管理的流程设置,以烟叶等级质量管控为核心,将专业化散叶收购模式优化为分类、分级、收购、复检四大环节,每个环节设置质量控制节点,同时形成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具体流程图如下:

5.实施分段管理服务

优化后的“分类、分级、收购、复检”四大环节,每个环节集中定点开展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服务,明确各环节管控重点、责任人、措施及目标等内容。

(1)分类环节

以控青杂、部位、颜色和捆内纯度为重点。主要控制青烟、杂色,分清烟叶部位、颜色、类别,做到打捆预约交售的烟叶“同捆同质”。一是避免烟农将青、杂烟叶混入正等级烟叶运输到收购点后不能入仓又运回的重复运输,降低烟农运输和劳动用工成本;二是降低收购环节分级难度,提高收购效率,缩短收购时长。

(2)分级环节

以把控烟叶等级纯度为重点。分级队长严把好捆内纯度关,对烟农来烟纯度情况进行检验,并分类调度,做到同一台位的烟叶部位、颜色、组别基本一致。分级工逐一将打捆烟叶解捆、抖散,先将捆内含有的少量青、杂等烟叶剔除,再严格对照新烟样品进行分级并装筐,确保烟叶等级纯度。

(3)收购环节

以把控烟叶等级质量为重点。主评员随时对照筐样查验排筐烟叶等级,保证排筐烟叶、等级牌与筐样等级质量相符,做到眼光平稳、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确保烟叶等级质量。

(4)复检环节

以把控等级合格率为重点。质检员依据比对样品逐包进行复检验收,确保同等级烟叶批次间一致性,同时及时向县(区)分公司反馈质量信息,指导存在收购质量问题站点采取措施,迅速调整收购眼光偏差,形成烟叶质量管理体系闭环,提高收购烟叶的等级合格率。

6.合理配置收购人员

(1)配置模式

人员配置采取“4+N”的模式,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四大环节,每个环节由1名烟草职工作为质量管理核心、N名专业化服务队员为服务主体。按照50万公斤收购点进行计算,四大环节分别人岗配置情况如下:

(2)岗位设置

“分类”环节设置3个岗位,分别为网格管理员、分级组长、前移分级工。“分级”环节设置4个岗位,分别为质管员、分级队长、分级工、辅助工。“收购”环节设置6个岗位,分别为主评员、辅助工、微机员、仓管员、仓管助工、成包工。“复检”环节设置4个岗位,分别为质检员、保管员、搬运工、缝包工。

分段管理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流程图

(3)配置人数

“分类”环节:为“5550”标准,即配置5名网格管理员、5名分级组长、50名分级工。“分级”环节:为“1146”标准,即配置1名质管员、1名分级队长、4名分级工、6名辅助工。“收购”环节:评定区为“1221”标准,即每个收购点配置1名主评员、2名辅助工、2名监督员、1名烟农(等级确认);过磅成包区为“1116”标准,即配置1名微机(过磅)员、1名仓管员、1名仓管助工、6名成包工。“复检”环节:为“1128”标准,即每条复检作业流水线配置1名质检员、1名保管员、2名缝包工、8名搬运工。

7.改进入库验收方式

为提升入库烟叶批次间一致性,提高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稳定烟农队伍,稳定烟叶产业发展,对入库烟叶实行全数检验,避免抽样检验导致的漏检现象发生,促进站点规范收购。

8.完善质量追溯体系

明确各环节、各岗位人员在专业化散叶收购过程中的工作职责,前1个流程节点具体负责人员对后1个流程节点人员负责,任何1个流程节点发现烟叶质量问题,可将责任直接追溯到上1个节点负责人,并将不合格烟叶退回整改,实现烟叶收购等级质量追溯体系管理的闭环。

9.完善相关考核机制

(1)完善站点考核机制

一是将烟叶收购等级质量作为核心业绩之一,纳入年度“全市优秀站点”考核指标;二是建立容错机制,由于分级收购收到现场光照条件、空气湿度等多重因素影响会影响分级收购人员眼光,必然导致专业化分级收购定级会出现偏差,对此要建立容错机制,对收购烟叶降级损失在5‰以内的收购点进行免责;三是严格降级损失追赔,对降级损失超过5‰的收购点,要对相关人员按照比例全额追赔,提高站点人员责任意识。

(2)完善专业化队员分配机制

将原专业化散叶收购模式的“计时分配”优化为“计件分配”,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原则,杜绝滥竽充数现象,全面提升专业化分级服务队员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加快烟叶收购进度,提高烟叶收购等级质量。

四、取得的成效

1.收购烟叶等级质量明显提升

实施分段管理散叶收购后,经随机抽查,林口收购烟叶的等级合格率为73.5%,较全市平均高2.9个百分点;等级纯度94.6%,较全市平均高3.2个百分点;含青杂比例0.2%,较全市平均低0.7个百分点。

2.烟叶交售时间有效缩短

一是烟农售烟等候时间,实施分段管理专业化散叶收购后,烟农平均待售时间从原来的3.6h/次缩短到1.2h/次;二是收购点开仓收购时间,林口烟叶站每年收购130万公斤左右,100%完成收购任务的开仓收购时间从2018年的61天缩短到2020年的37天。

3.烟农收入得到增加

毕节市烤烟收购时间主要在每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期间白昼气温大部分为30℃以上,烟叶待售期间环境湿度较低,水分蒸发较快。经统计,自然回潮后的中部烟叶,待售时间3.6h,100kg烟叶蒸发水分0.7kg、造碎1.2kg;待售时间1.2h,100kg烟叶蒸发水分0.3kg、造碎0.5kg,即推广分段管理专业化散叶收购模式后,100kg烟叶可减少损失1.1kg,按照林口烟叶站2020年烟叶交售均价30.47元/kg计算,采取分段式专业化散叶收购模式,烟农增加售烟收入43.57万元。

五、结论

当前,全国烤烟收购采取专业化散叶收购模式的烟区,不同程度存在本文所述问题,分段管理专业化散叶收购模式,将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收购模式存在的烟农管理成本相对较高、专业化分级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并盘活烟区分级技术存量,提高收购烟叶的等级合格率,加快收购进度,实现烟叶收购质量追溯管理体系闭环,从而推动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烟农纯度烟叶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摘按叶位分置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贵州主产烟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差异
松桂镇烟农结构变化与对策分析
退火工艺对WTi10靶材组织及纯度的影响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大分子物质代谢动态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磷酸法合成肌苷酸工艺的优化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