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02-10 07:44高伟铭
支部建设 2022年32期
关键词:管控高质量国有企业

□ 高伟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新时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赋予新的科学内涵。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考。

一、正确面对新时代国有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制度体制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国有企业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不能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规律,需要进行系统性重建;国有企业的资产监管体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漏洞,特别是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有些地方还存在控而不管、监而无力的现象,需要进行系统性重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体系仍有不完整不协调的现象,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特别是有一些基层子公司党的基础工作还相对薄弱,需要进行系统性重建。

二是创新创造活力不够强。国有企业的高技术产业不足,缺乏相应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引领力,特别是世界一流企业的规模数量不足、质量不优。有些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后劲不足、活力不强等问题。比如,国有制造类企业的智慧化程度不够高,离工业4.0水平还有差距;国有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力度小,转化成果少;国有传统类企业的改革发展步伐不够大,缺乏创新创造活力。

三是有些领域主导地位不明显。国有企业的“策源地”企业优势不明显、地位不突岀,“链长”型、多元互补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需“建链”“强链”“补链”;国有企业吸引外资、对外投资的力度不够大,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不够强。

四是抗风险能力普遍不足。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还普遍不足,特别是抵御国际市场的风险尤为不足;有的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财务成本、银行授信、涉法涉诉等方面还潜在过高过大的风险。

五是盈利创效能力还相对弱。有些国有企业的资产盈利变现能力不够强,资本运作水平比较低,“资金池”作用不强,现金流不充裕,自身造血功能偏弱,保质增效的手段办法不多。

六是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有待加强。有些国有企业的行政化思维比较严重,市场化开拓意识不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专业化、知识化程度不高,存在凭经验决策的现象,干部职工的创新活力不太足,“躺平”思想比较严重,缺乏责任担当精神。

二、全面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按照省委提出的“主优辅强、分灶吃饭,对标挖潜、突破两线,流程管控、数智支撑,业绩考核、奖罚分明”32字工作要求,积极打造并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体系、新格局。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做到“两个维护”上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水平和履职能力;要坚决落实好“第一议题”、政治监督等制度,加大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职代会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以党的坚强领导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塑造企业文化灵魂;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建品牌创建,集成塑造先进党建理念;强化党管人才力度,建强企业干部人才队伍;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推动企业品牌战略落实落地;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切实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坚决纠四风、树新风,不断形成“三不”一体推进的长效机制和清朗清明的创业环境,为全方位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二是做大“现金流”、做活“资金池”,持续集聚积蓄企业发展核心动能。聚焦经营性现金流良性周转,通过强化运营、分类施策、考核督导等有力措施,全面梳理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利润及经营性现金流状况,制定一企一策增收创效解决方案,努力增加外部利润及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盈余,形成对标挖潜协同机制,努力在市场中寻利润、从空间中换利润、在历史包袱中找利润、在风险企业中挤利润,不断实现“净现金流入”驱动下的效益贡献。

三是注重“调结构”、扭住“促转型”,全要素激发企业“自身造血”机能。全方位调结构、兴产业,抓项目、增效益,不断强化各类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加快资金回笼,并强化“投入—回收”效率意识、责任意识,多措并举,以实际成效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四是做大主业、做优辅业,持续积聚产业发展新动能。在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核心产品上溢出市场效应、经济效益,逐步形成支柱产业优势、支撑产业强势和配套产业蓄势,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持续稳固积聚起发展新动能。

五是深化改革、重组重塑,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把握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以深化重组改革不断提升辅业管控效能,以市场倒逼改革,以管理推动改革,以制度保障改革,以人才激发活力,持续形成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创造活力。

六是健全制度体制、强化合规管理,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屏障。聚焦重点领域抓管理、突出关键环节强管理,着力推动运营环节过程性管控、投资环节集约化管控、融资环节高效化管控、采购环节透明化管控,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党的建设工作体系,确保制度执行有力、体制有序顺畅、体系严明密实。

七是加大风险防控、落实安全责任,持续夯实企业稳健发展基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要论述,聚焦“五大风险”动向,切实防范化解资金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和安全风险,确保“资金池”现金流充裕,产业项目质量稳定,经营监管有力,法律风险可控,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稳固。

猜你喜欢
管控高质量国有企业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