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三化三联三创”:国企党建创新的有益探索

2022-02-10 07:44贾宝军郭银虎
支部建设 2022年32期
关键词:党员工作

□ 贾宝军 郭银虎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是一个有着60 多年历史的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坚持赓续红色基因,弘扬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山煤电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两个一以贯之”的理解和认识,着力构建“三融三化三联三创”党建工作模式,配套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和运行体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山西焦煤特质和西山煤电特点的党建工作新机制,为奋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有力保证。

2021 年以来,西山煤电党委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围绕新焦煤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的奋斗目标和“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规划,落实焦煤党委一个导向、三个坚持、四项功能“134”党建工作要求,聚焦西山煤电“焦煤领先、全省领先、行业领先”的追求,着力构建“三融三化三联三创”党建工作模式,在本质安全、精益管理、改革变革、产业升级、人才保障和党建统领六方面寻求突破。

一、“三融三化三联三创”党建工作模式是一个有机整体

“三融”重在找准党建职能定位,即党建责任与发展责任融合统一、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统一、党建质量与发展成果融合统一。从目标设置、工作开展、效果考核入手,共同发力,实现深度融合,确保目标同向、工作同频、考核同步,用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

“三化”重在确立基本工作方法,即标准化建设、一体化运作、情境化导入。标准化建设,就是构建目标量化、标准明晰、注重实效的建设体系,打牢组织基础,普遍实现“标准—示范—品牌”晋位升级;一体化运作,就是提升党群部门间的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打破“部门墙”,打好“组合拳”,实现开展一项活动、树立一个品牌的目的;情境化导入,就是工作要紧贴实际、符合人性、创新方法,借助互联网,善用新媒体,情景式、浸入式、共情式、互动式、体验式组合植入,激发情感认同,鼓舞士气斗志。

“三联”重在优化拓展运行机制,即组织横向联建、工作上下联动、机制健全联通。组织横向联建,就是党建要先建、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促联建,党群齐发力、打造共同体,实现各组织优势互补,同专业协同共进,构建“资源共享、力量聚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格局;工作上下联动,就是打通党建工作责任链条堵点痛点,凝聚“党委带支部、支部领党员”的合力,激发“活动进一线、党员受教育”的活力,增强“党建促精益、党员争提效”的动力,切实做到让基层组织有作为、党员作用能彰显、职工群众受感召;机制健全联通,就是党委前置把关,党建精准内嵌,党政一岗双责,干部交叉任职。健全完善年度大会、季度例会,观摩交流、轮值主持、系统点评、分类表彰等运行机制,强化党委工作的日常安排、工作协调、执行落实、过程管控、考核闭环、整体提升。

“三创”重在检验党建成效标准。即创优环境氛围、创造示范矩阵、创响品牌价值。创优环境氛围,就是营造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浓郁氛围,净化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美化亮化矿区工作生活环境;创造示范矩阵,就是立足工作重点和行业特点,通过公司党委统筹安排、基层党委有序推进,差异发展、特色培育、示范带动,打造“党建+”“文化+”“党建+文化+”等特色品牌,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群星璀璨、交相呼应、立体呈现的工作局面;创响品牌价值,就是发挥公司党委的组织优势,以局部带整体,把一家、两家之长变成各家所长、西山之长,成就党建品牌,擦亮西山名片,全面提升企业软实力、社会影响力。

二、“三融三化三联三创”模式开辟了国企党建新境界

党建领航,筑牢了发展高地。所属32 个基层党委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一岗双职”实现全覆盖,50 家所属子公司完成党建入章程工作,“三会一层一核心”组织架构及运行制度基本形成;坚持重大决策党委会前置把关,确保紧跟部署不掉队,围绕中心不偏移;着力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密切围绕公司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建对企业发展的引领力。2021 年,公司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精益管理强势推进,改革变革全面铺开,主要经营指标顺利完成,吨煤成本压降效果明显,煤炭产销、在岗人均收入创近年来最高水平,企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党建引领,打造了硬核力量。大力开展“头雁领带、先锋攻坚”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关组、党员服务区和党员承诺践诺等形式,党员在安全工作第一线、生产经营主战场、改革变革关键点、服务群众最前沿,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人人当先锋,事事做标杆”蔚然成风,“党员服务”“党员奉献”“党员创新”“党员抢险”等一系列党建品牌,成为了企业的精神家园和精神宝库。党员干部听从指挥、坚守岗位,7 万名职工严防死守、连续作战,矿区未出现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在2021 年河南、山西洪水灾害面前,西山救护大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防汛救援;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的关键时刻,坚持生产紧干、安全紧盯,全力以赴保供保暖,充分彰显了党有召唤、人民有需求、支部有行动、党员有作为的国企担当。

党建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各级党组织以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聚焦政治监督首责,向安全、环保等重点领域发力,将党委专项巡察的利剑指向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薪酬分配、选人用人等焦点领域,重点治理“跑冒滴漏”问题,有效提升企业治理效能。约谈“两个责任”落实不力、信访问题突出的单位“一把手”,以强有力问责带动扎实履责。开展“向全方位监督要效益”,紧盯精煤销售等关键环节,一批“跑冒滴漏”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探索“党建+安全、党建+生产、党建+经营管理、党建+成本管控、党建+技术创新”等工作模式,促进了党组织整体功能作用发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意识。

三、“三融三化三联三创”党建工作模式还需持续完善

一是以“三融”为基础,在深入把握党建职能定位上下功夫。深刻领会国有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要求,在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上实现系统落地。“把方向”:融入企业中心,强化政治引领。“管大局”:融入治理体系,扛起主体责任。“促落实:融入关键领域,巩固发展成果。抓住党建统领目标责任制“牛鼻子”,将“推动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范畴,细化党建与生产经营的联动考核机制,用安全零目标、环保零事件、廉洁零违纪、降本增效益、改革增活力、职工增福祉“三零三增”刚性指标,检验党建效果成色,进一步促进党建与改革发展双提升。

二是以“三化”为支撑,在持续释放党建创新活力上做文章。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标准化建设、一体化运作、情境化导入为基本工作方法,激发支部活力,激发全员动力。坚持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示范党支部选树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以“十有”党支部建设为标准,分级评定、分类管理、靶向发力,消灭党员空白班组,形成设置科学、工作有序、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支部党员一体化运作。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形成以党员示范岗为“点”、党员服务队为“线”、党员责任区为“面”,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红色网络”,在安全环保、精益管理、技术创新等各条战线发挥先锋作用、筑牢战斗堡垒。探索“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评星定级”等管理模式,促进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坚持培训教育情境化导入。充分利用党校、分党校资源,试行“学分制”管理考核,全覆盖培训向支部委员和党员延伸拓展,开发更多浸入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切实将“学”的成效转化为“用”的实践。

三是以“三联”为保障,在优化拓展党建运行方式上出实招。通过组织横向联建、工作上下联动、机制健全联通,进一步聚集“联”的合力,推动群团工作提档升级、监督巡察提质增效、干事创业提能聚气。聚焦群团建设,推动组织横向联建。遵循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促联建的思路,推动各组织优势互补、同专业协同共进,打破各部门间的壁垒,形成工作合力,产生“1+1 >2”的效果。以开展机关5S标准化形象建设为抓手,以创建“思想过硬、业务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四型”机关为目标,实现活动检查联手、信息资源联通、作风纪律联促的良好局面。聚焦监督职责,推动工作上下联动。按照“新焦煤大监督体系”要求,探索创新监督机制和监督方式,完善相关部门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考评问责机制,促进全方位监督体系从“有形”到“有效”转变。持续向监督要效益,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理念和方法嵌入精益化管理,发挥党委巡察“利剑”作用,做到常规巡察有序推进、专项巡察重点突破、“机动式”巡察灵活运用,防范经营风险,堵塞管理漏洞。聚焦干部人才,推动机制健全联通。坚持“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健全干部管理体系,建立干部任职试用等机制,让“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成为常态,加速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做事精细、本领精湛、管理精益的复合型后备人才。

四是以“三创”为目标,在巩固提升党建质量效果上求突破。发挥公司党委的组织优势,以局部带整体,创优生态靓丽、宜居幸福的环境氛围,创造内涵丰富、交相辉映的文化矩阵,开创走出焦煤、跻身全省的品牌价值。创优环境氛围,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引深“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抓好“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塑造幸福生活环境”试点工作,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新建一批“心灵驿站”,推进民生工程,聚集更多财力、物力、心力为职工群众服务。坚持“以奋斗者为本”,进一步优化薪酬分配结构,向井下艰苦岗位、奋斗实干者倾斜。创造示范矩阵,涵养企业文化。严格贯彻新焦煤文化理念,探索推行企业文化“5I”管理办法。开展“创作文化产品、建设文化阵地、有感文化底蕴”工程,利用白家庄入选太原市13个工业活动遗址的机会,打造集城市记忆、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继续推进“安全协管+矿嫂情深”“红色教育+绿色发展”“清洁生产+智慧高效”“转型发展+实操培训”“智能发展+企地联建”“资源整合+集约高效”六大文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新焦煤文化特色基地矩阵。创响品牌价值,提升党建质量。围绕“安全环保、党建统领、成本管控、民生福祉”四项重点,深入开展“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做实基层党建品牌。整合创新工作室、实训基地等资源,创建一批省级、国家级创新工作室。

党建兴则企业兴,党建强则企业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创新内容、载体、方法,才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才能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猜你喜欢
党员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不工作,爽飞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